汪莱的年谱我先抄一段,有机会再抄: 汪莱年谱
汪莱(1768.8.18—1813.12.12)字孝婴,号衡斋,安徽皖南歙县人。通经史,精历算,擅音韵乐律。三十九岁举荐为优贡生,四十三岁受授石埭县(今安徽石台)儒学训导。为清乾嘉时期皖、扬、吴三大学术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值中西数学汇演,传统数学向近代数学过渡之际继皖南程大位、梅文鼎、江永、戴震后的又一著名数学家。 汪莱一生清贫谈泊,自幼家道中落.“恒负米数十里之外,尝典衣为犬啮。”至病殁于任上,乃囊夹不名一文,敛具未备。然他“天资敏绝,性能攻坚”,终身投入数学研究,“年二十有二,始习九九”,博览群书,励精求实。弱冠后游学江淮,广结学士,诚恳砌磋学术,“探颐索隐,迈越诸子”,尤以焦循、李锐为“谈天三友”而美名四方,遂形成“期于引申古人所末言,故所论多创”的治学风格。从二十九岁到三十七岁短短的八年间,撰著了七册主要代表作《衡斋算学》,在解弧三角形和方程式根的理论等方面提出了新颖的观点和简捷的方法,对数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汪莱及其思想的研究起步较晚,借纪念程大位、梅文鼎、戴震、汪莱学术讨论会之机,综合有关资料、汇集汪氏年谱一份,谨望汪莱的探究深入展开。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一岁。 夏历七月七日(8月18日),汪莱出生于安徽歙县瞻淇静山堂。 是年父汪昌五十二岁。 据胡培翠撰《石埭训导汪先生行略》:“先生姓汪氏,讳莱,字孝婴,号衡斋,歙之瞻淇人”,“生于乾隆卅三华七月初七日”。 据汪莱作《先府君蠹妣洪孺人行述》:“汪昌字寿胥,生于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卒于乾隆五十三年戊申,享年七十二。原配洪氏,生于康熙丁酉,卒于乾隆五十年乙巳,享年六十九。汪莱为侧室章氏所出,章氏生有一男三女,洪氏则末言明亲生。又汪昌遗有诗集二卷.古、今文各一卷”。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七岁。 自幼聪慧,秉承父教,“先生七岁能诗。(胡撰“行略”)
乾隆四十三年丁酉(1777),十岁。 是年戴震(1724—1777,字东原,清休宁隆阜人)卒。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十五岁。 入群庠。 《歙县志》(道光)“文苑”:“年十五入群庠”。胡撰“行略”:“(年)十五补博士弟子”。 是年,胡培翠生(1782—1849,字载屏,一字竹村,清绩溪人。汪莱弟子)。
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十八岁。 母洪氏卒。 胡撰“行略”:汪莱“天性孝友,少时贫困,竭力养亲,恒负米数十里外,尝典衣为犬啮,秘不今家人知”。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二十岁。 是年春,曾考书院。作诗《野含时雨润》(考书院题)。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二十—岁。 八月初一日。父汪昌卒,终年七十二岁。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二十二岁。 《<大统锦灵经>汪莱读书记》云:“余年二十有二,始习九九”。开始专注于数学研究。 是年,夏炘生(1789—187l,字欣伯,号弢甫,当涂人。汪莱弟子)。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二十四岁。 作“先府君蠹妣洪孺人行述”。据“行述”内容,似已娶妻曹氏。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二十五岁。 初冬,在歙自制浑天仪、简平仪、一方仪、勺多漏《一方仪铭》自序云:“壬子初冬,秀蕊汪生制器以观天”。 冬,作《覆载通几》(后附有短文《四边形算法》)。自序云:“诸天远近道里,向多臆说,余既屡辩其非……钦惟圣祖仁皇帝《数理精蕴》,备极精详,书生僻处草芳,不克伏读,每怀戴盆之耻。壬子冬,暇时念及,耿耿于中。因废寝食者三昼夜,姑觉诸天理数条分缕析,因为之图说,汇成拟法一编”。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二十六岁。 春,赴苏州课馆。历时三年,力学深思,“通经史百家及推步历算之术”。在苏州三年期间,与焦循(1763—1820,字理堂,号里堂.清江都人)相识,自此结莫逆之交。据焦循嘉庆十九年甲戍(1814)作《石埭县儒学训导汪君孝婴别传》称:“孝婴少余五岁,自订交于秦淮旅舍,至今二十余年。虽远数千里,有所得必邮寄,相与论订”。又焦氏《记得一首哭汪孝婴》诗云:“记得秦淮上,与君初结交。君思入渊?,余性非剿钞。邂逅臭相合,情谊因投胶”。 著《论次形》(后收入《衡斋算学》第一册)、《三声论》、《七音论》、《乐律逢源》。焦循“别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