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9-30 19: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承前)
家谱的发展与演变
夏商以来,不仅王室有家谱,诸侯及一些贵族也都有自己的家谱,专门记录家族世系,政府设专门机构管理。
春秋时期,各国王室的家族事务由政府专门设置的宗正来管理,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王家世记载和家谱编纂,而民间的家谱基本处于自流状态。
秦代虽设有宗正管理皇族事务和皇室家谱,但由于时间较短,因此,秦代家谱一直未见记载。
汉朝建立以后,因袭秦制,设立宗正和专门机构管理皇族事务和掌修皇亲贵族谱牒。西汉中期以后,宗族势力得到很大发展,附着于宗族藤蔓之上的家谱,尤是私人家谱的修撰也开始出现,并迅速增长。
东汉时期,政府选拔人才的途径之一是“察举”,即根据社会议论来判别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然后决定任用。当然他们不会注意普通人家,目光都放在豪门望族上。为选官便利和证明身份,许多豪门势族都非常重视家谱的纂修。
汉代的家谱与前代大致相同,主要作用是“奠系世、辨昭穆”,因而著录比较简单,仅为家族世系,注明生卒、官爵、字号、葬所等。
南北朝时期,主要在士人中选官,它以士人的籍贯、门第作为主要标准。这种选官方法既强化和巩固了门阀制度,也从制度上激化了门阀上下,族望高低、势力大小的矛盾,造成了当时等级森严,鸿沟难越的境况。品级高的士族排挤、鄙夷品级低的士族,品级低的士族又排挤鄙夷庶族。因此,整个南北朝时期,为了选官便利和证明身份,无论是政府,还是豪门势族,都非常重视家谱的纂修。这就形成了中国谱牒史上公私修谱的第一个高潮。
造成南北朝时期国家和民间均重视家谱,形成了我国家谱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的原因,除政治上的选官之外,还有社会生活中的婚姻门第观。门阀制度形成后,世家大族不仅要操持政治特权,还要求保持婚姻特权。在婚姻对象的选择上,讲究阀阅相当,以保持贵族血统的纯粹。为了婚姻的门当户对,士族不仅重视自己的家谱撰写,同时也注意对通婚对方家谱的考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当时的家谱繁荣。
门阀制度下的士族特权还表现在不服国家徭役上。为了摆脱繁重的国家徭役,不断有人投奔到士族家中充当私户,高明者则伪造家谱,冒充士族。这样的结果,是导致服国家徭役的人口越来越少。为了稳定政权,增加国家徭役的来源,南北朝时期政府不断地清厘户口,即厘改谱籍,清除冒充的士族。这也是南北朝时期政府重视谱牒,不断重修总谱的经济因素之所在。
形成士族自觉修谱的另一个原因,是士族间的自我标榜。为保持和炫耀自身血统的纯净,提高族内的凝聚力,以区别于他支别派,亦竞相纂修家谱。
由于家谱在政治上、婚姻等方面作用的剧增,南北朝时期家谱得到了极大发展,政府设置“谱局”,专门编修谱牒,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设“谱库”一类机构,收藏谱牒,以备不时查验。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谱学更成为一种专门学问。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谱牒发展的第二个高潮。隋唐两代的统治者均出身于豪门士族,因而,对于谱牒维护统治者利益、巩固政权的作用非常清楚。政府设置了专门机构,一次又一次地组织编写了数部大型的谱牒著作,均为政治作用明显的姓氏谱和衣冠谱。比较著名的有《氏族志》、《姓氏录》、《姓族系录》、《元和姓纂》、《皇室永泰谱》、《唐皇玉牒》等,都是皇皇巨制。
谱牒在唐代政治生活和婚姻中仍有相当作用,尤期是在婚姻方面,因而,不仅官府修谱,评定姓氏高下,私人自修家谱的情况也很普及。
宋代是中国谱牒史上发生根本变革的时代。欧阳修在主持编修《新唐书》后,发现自己的家族世系族人都不太清楚,为了使族人和子孙能够了解祖先遗德,他采用了史书的体例和图表方式,将五世祖安福府君欧阳万以来本家族的迁徙、婚嫁、官封、名谥、享年、墓葬及其行事等,编成一部新型家谱。几乎与此同时,苏洵也编成《苏氏族谱》。二人都是使用“小宗之法”,都是以五世祖作为家族始祖。欧、苏二人又将自己对家谱编纂的见解写于谱的序、例、记、后录之中。他们的修谱理论和实践影响极为深远,后世尊以为法,不敢稍逾。
宋代以后的家谱纂修已由过去的以维护门第为前提,以选举和婚姻为目的,即带有强烈的政治功能,转移到尊祖、敬宗、收族方面。家谱的教化功能增强,因而,家谱的记载也由过去以姓氏、世系、仕宦、婚姻为主,扩展到整个宗族制度。由于尊祖、敬宗、收族能够提高家族的凝聚力,而家族凝集力的提高又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为了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也出于对维护封建政治和统治制度的考虑,宋代统治者积极提倡各家族自行纂修家谱。在政府的提倡和欧、苏谱例的指导与规范下,整个宋代民间新修家谱之风极盛,很多士大夫如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黄庭坚、文天祥等,对家族修谱热情很高,并亲自主持自己家族家谱的修纂或替别的家族修谱,创制、完善谱例,且发表自己的见解。
辽、金、元三代的家谱,如今已基本失传,但见于各种文字记载的却是不少。元代修谱之风极盛。家谱体例大致按照欧、苏体例,但内容上有所变动与增加,比如有些家谱增加了僧道不准入谱的规定等。
明清两代的家谱编修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各家族对编修家谱均非常重视,许多家谱一修再修,多次续修。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古代家谱,大多是明清两代纂修的。明清两代家谱编纂的目的与宋代一样,主要是为了记录家系、和睦家族、教育族人、提高本家族内部凝集力和在社会中的声望与地位。
明清两代家谱内容比宋代增加了许多,体例更加完善。为了抬高和标榜家族高贵,很多家谱采用了“大宗之法”,动辄上溯几十代,上百代,必定以古帝王或名人为先祖。由于明清两代封建宗法制度得到空前加强,因而,明清两代家谱中除将家族世系排列清楚,增加了传记、著述之外,又大量增加了有关宗族制度的内容,如宗规、家训、祠堂、祠产、祭田等,人物的记述也增加了子女、婚嫁、岳家等方面的情况。为了隐恶扬善和保持血统纯净,还规定了何种人物不准入谱。家谱的行文重视文采。为了使家族世系的延续得以永远记录下去,还规定了续修家谱的年限。此外,家谱的政治化倾向得到加强,其表现最突出的是有些家谱将历代皇帝的上谕收入谱中。所有这些,使得明清时代的家谱纂修更加系统,价值更高。明清两代的家谱体例与内容基本上奠定了民国与当代家谱的基础。
明清两代所修家谱中,还出现了许多统贯分布于各地的各宗支于一谱的统宗谱或会通谱。
清代家谱中,满人家谱也很有特色。旗人袭爵、入士都要查验家谱,因此,满人纂修家谱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清代皇族的家谱——玉牒,可以说是家谱发展史上最系统、续修次数最多一种,二百多年间,一共修了28次,平均不到十年就续修一次。可算是家谱续修之冠。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