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6726|回复: 13

从颖川侯、越国公到吴山汪王庙一转载汪宛夫/文

[复制链接]

364

主题

4334

回帖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687
QQ
发表于 2010-5-27 09: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颖川侯、越国公到吴山汪王庙
文/汪宛夫
2006年新年伊始,杭州市历史学会丁云川先生的一则建议如石击水,在杭州市民心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丁云川在查阅史料后给市领导写信,认为吴王汪华降唐并被封为“越国公”,比起吴越时的钱鏐降宋还要早300多年,建议重修吴山汪王祠(庙)。
其实,被这则建议激起心头涟漪的又岂只是杭州人,海内外的汪姓子孙听闻此事,无不为之叫好。
当代不修谱,后世必忘祖。中华民族历来有修志、修谱的传统,尤其是身逢盛世,各地都传来编修家谱的消息,汪氏自然也不例外。汪氏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姓。翻阅汪氏家谱,我们可以发现汪姓和其他不少姓氏都源于一家,分自姬姓。姬昌率儿子姬发、姬旦伐商,公元前1056年姬发灭商建周,四弟姬旦被封于鲁(山东曲阜),但仍留在朝廷辅政武王、成王,让其子伯禽代其就封。行前嘱曰:“一木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贤人。”这就是成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由来。伯禽到了鲁后,传十二世至成公黑肱。黑肱生下庶子名汪,封颖川侯。姬汪生子挺,挺又生诵。这时,朝廷开始强调姓氏,而且流行以祖先的名字为姓。姬诵便以祖父姬汪的名字为姓,始姓汪,改名汪诵。因汪侯的封地在平阳(山东邹县),后代汪氏都自称源自“平阳郡”。而姬汪,则被所有汪氏称为第1代汪姓始祖。
因为汪氏家族有着王室血统,历代为官为将者众多,但都在北方。到了汪氏第31代汪文和手上,才开始南迁。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中原大乱,龙骧将军汪文和南渡长江,被孙策表授会稽令,封淮安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将原丹阳郡一分为二,设新都郡(后改新安郡),治所设在始新县(今淳安威坪镇)。汪文和遂定居新都,成为江南汪氏的鼻祖。汪文和查寻家族源流直至颖川侯,“考定谱牒,详记德行、官爵、墓茔于各代之下。汪氏之谱盖始此而详焉。”
姬汪43代汪僧莹被陈文帝封为海宁令、袭封戴国公,但身处乱世,去世较早,留下三个儿子:世华、世英、世荣。其中,长子汪世华(586—649)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姬汪44代越国公。汪世华早年孤苦,到处拜师习武,练得一身好功夫。隋末天下大乱,寇贼纷扰。新安郡守将张某召募勇士防御,汪世华率领一支部队大败寇贼。张某害怕汪世华势大,不但不奖励,反而要除之。汪世华一怒之下抢占州郡,并且一鼓作气打下歙、宣、杭、睦、婺、饶六州。当时天下群雄举兵称王,汪世华也建吴国,称吴王。由于军纪严明,民众拥戴,尽管各地纷乱不休,但这六州百姓却安居乐业。直至后来李渊父子基本统一了天下后的大唐武德四年(621),汪世华审时度势,决定投唐。为避李世民讳,改名汪华。高祖大悦,诏授其总管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诸军事、歙州刺史、上柱国,封越国公,食邑三千户。贞观12年,李世民诏高士廉重新核定天下谱谍,要越国公上报家谱。为此,汪华对颖川侯姬汪以来的44世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并上报朝廷。唐玄宗开元五年,玄宗定有功于唐五朝的十姓为“十大柱国”,从一品,汪姓荣列第六姓。贞观23年(公元649年),汪华逝于长安,年六十有四。诸子奉柩还乡,葬歙北云岚山。后当地人追慕其功德,在乌聊山建立汪王祠。到宋元时被数次封王,明代封为越国汪公大帝。汪华留下九个儿子:建、璨、达、逊、逵、广、爽、俊、献。九个儿子地位显赫、妻儿众多,迅速在各地繁衍开来。歙、黟汪氏多为汪华长子建和第八子俊之后;婺源、休宁、祁门汪氏多为第七子爽之后;绩溪汪氏多为第九子献之后。所以历史上有一种说法,“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之后”。安徽屯溪靖阳节等古徽州节令盛会中所抬神像中的汪公、二相公、九相公等,便是汪华及其第二子、第九子。
唐宋以后,汪姓族人常有变迁。尤其是元末明初,多年战事使各地人口锐减。朱元璋决定实施大移民,汪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的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天津、东北等地。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姓陆续有人移民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如今,汪姓分布很广,但尤以安徽省为多,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为湖北、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上述六省的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72%。不久前公布的中华姓氏排名,汪姓列第56位。据悉,汪姓人口大约有五六百万之多。
遍布海内外的汪氏子孙,在安享盛世的同时,也纷纷寻根问祖。但目前所查到的家谱,大多数汪姓均为越国公汪华的后代,可见汪华这支血脉的强盛。1994年,有位台湾人名叫汪昌智的,是姬汪第91代、越国公第47代,祖先是从安徽桐城青草镇梅城村迁出的“梅城汪”。他多次来大陆寻根,历经千难万苦,终于找到了与其最亲近支脉的家谱,并亲自扩编,免费印发给大陆各位本家。其中一本,就送给了我的同事、浙江省纪委的汪国政,因为他也是“梅城汪”。汪国政有着菩萨般的面容和大度,每次见了我都大笑着用杭州话呼我“阿弟”。直不到久前重修吴山汪王庙建议公布后,我们都回去核对了家谱。我出生在建德,祖父出生在江山,但最早都是从安徽省潜山县移来的,是“潜阳汪”。我们这一支是潜山朝天坊小三公的后代,我在仲珍公立的题派“恭忠全正义”中为全字辈,系姬汪第90代、越国公第46代。而汪国政的家谱上查出的辈份比我高一辈。从此,他见了我就不再微笑,而是故作严肃地举起一个手指头,道:“比我低一辈。”
一些宗亲还创办了“汪氏宗亲网”,互相交流资料,寻根问祖。南开大学历史学家汪茂和还着手编写最详细的汪氏家谱。值此之际,大家自然很关心汪王庙重修之事。
由于汪华在天下大乱时保全了六州百姓,因而在这六州长久被人怀念,很多地方建“汪王庙”,并把汪华当作地方神来供奉。除了分布于杭州及徽州本土的四大汪王庙之外,在徽州六邑各乡都有汪王的行祠。最著者歙县6所,休宁5所,婺源7所,祁门1所,黟县3所,绩溪2所。在民俗中也有很多纪念汪华的活动,如每年农历八月十三日屯溪黎阳的“跑马祭汪华”;绩溪县登源乡二月十五“花朝会”,相传二月十五日是汪华的生日,所以办花朝会纪念;每年中秋前一夜的“坐庙”(此庙专指汪王庙)等。现在的景德镇还有汪王庙居委会。浙江鄞县大雷村的汪王庙,至今香火不断。
当然,在所有的汪王庙中,影响最广、文化和史料价值最大的当属杭州吴山汪王庙无疑。吴山汪王庙建于唐初,历经一千余年,直至文革时期毁灭,现在只在一块大石上留有“汪王庙税地”字样。吴山汪王庙不仅仅是个祠庙,而是汪氏子孙的精神寄托,也是六州百姓对越国功护国爱民精神的怀念。同时,在明清至民国期间,吴山汪王庙还是徽商集聚的联络点并有着严密的组织体系,是杭州经济建设的纽带之一。
著名历史学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唐力行先生曾专门对吴山汪王庙进行研究,他的一篇论文题目是《从杭州的徽商看商人组织向血缘化的回归——以抗战前夕杭州汪王庙为例论国家、民间社团、商人的互动与社会变迁》。这篇文章系统、严谨地分析研究了汪王庙的组织结构和成员变动,以及对经济的影响,从而在汪王庙的历史、文化价值之外,又增添了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刻内涵。
对汪氏有研究的不仅有中国人。日本学者臼井佐知子也曾深入研究中华汪氏分布变化,并指出:江浙市镇与苏州、杭州等大都会是汪氏迁徙的重要方向。而这种迁徙方向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从家谱记载情况分析,汪氏先祖唐以前从军多,宋以后从政多,明以后经商从文多。明清之际,汪姓列十大徽商之中,是当时中国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由此,也不难理解吴山汪王庙的历史变化了。
那么,重修汪王庙究竟有没有必要?据说研讨会开了两次,争论不下。反对者认为吴山上庙观庵等旧迹太多,不必一一重修。但笔者认为,在众多古迹中,还应分出轻重缓急。那些普通的尼姑庵和道观,是远远无法与有着吴王和越国公渊源的汪王庙相比的。重修的关键是如何定位,建议将有关颖川侯、越国公的历史线索串连在一起,将汪王庙的经济地位加突出,以此弘扬中华姓氏和历史文化,推动经济发展。不久前来祖国投下巨资的汪东发先生身兼泰国汪氏宗亲总会长,也热衷于寻根。这些海外汪氏应该好好发挥他们的作用。为此,笔者建议将重修后的吴山汪王庙辟为中华汪氏联谊会的总部和经济活动的总部,此举必将大大吸引海内外旅游和投资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3512

回帖

10万

积分

天使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

积分
106455
发表于 2010-5-27 10: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楼主的建议:“将重修后的吴山汪王庙辟为中华汪氏联谊会的总部和经济活动的总部,此举必将大大吸引海内外旅游和投资活动。”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0-5-27 10: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此,笔者建议将重修后的吴山汪王庙辟为中华汪氏联谊会的总部经济活动的总部,此举必将大大吸引海内外旅游和投资活动
”。        最后这一句话,不知黄山市和歙县的领导们看后有何感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10-5-27 10: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山汪王庙
003.jpg
005.jpg
006.jpg
007.jpg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160

回帖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344
发表于 2010-5-27 15: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宛夫先生撰文说“是从安徽省潜山县移来的,是“潜阳汪”。我们这一支是潜山朝天坊小三公的后代,我在仲珍公立的题派“恭忠全正义”中为全字辈,系姬汪第90代。”
我便是“潜阳汪”的“忠派”,汪89代。2005年我参与了潜阳汪氏宗谱续修并发行,我曾将其发在家网上。不知宛夫先生看到没有?宛夫先生如对家谱有兴趣,可与我联系。另外,拙作《越国公汪华》这部家族历史小说,不知宛夫先生可曾见过?如先生有意,请发个详细地址、邮编、电话过来,我当奉上请教。汪济
电话18955656944
邮箱wangji430114@163.com
blog.sina.com.cn/u/1595935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主题

47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环山园  我的精神家园

积分
13672
发表于 2010-5-27 1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出生在建德,祖父出生在江山,但最早都是从安徽省潜山县移来的,是“潜阳汪”。我们这一支是潜山朝天坊小三公的后代,我在仲珍公立的题派“恭忠全正义”中为全字辈,系姬汪第90代

不知是江山哪里的,好像没有听说江山汪姓还有“潜阳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160

回帖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344
发表于 2010-6-5 21: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楼(衍字辈) 的帖子

本家好!
从谱上可知潜山县迁出的“潜阳汪”很多。既然您知道“最早都是从安徽省潜山县移来的,是“潜阳汪”。我们这一支是潜山朝天坊小三公的后代,我在仲珍公立的题派“恭忠全正义”中为全字辈,系姬汪第90代”,那肯定就是“潜阳汪”了。
blog.sina.com.cn/u/1595935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婺源还珠里,桐城石马岭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325
QQ
发表于 2011-2-18 12: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所有的汪王庙中,影响最广、文化和史料价值最大的当属杭州吴山汪王庙无疑。吴山汪王庙建于唐初,历经一千余年,直至文革时期毁灭,现在只在一块大石上留有“汪王庙税地”字样。吴山汪王庙不仅仅是个祠庙,而是汪氏子孙的精神寄托,也是六州百姓对越国功护国爱民精神的怀念。同时,在明清至民国期间,吴山汪王庙还是徽商集聚的联络点并有着严密的组织体系,是杭州经济建设的纽带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53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婺源还珠里,桐城石马岭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325
QQ
发表于 2011-2-18 12: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到正月十八啦!汪公大帝的生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3544

回帖

11万

积分

纪念会员

不管成功与否,曾参与了,就不至

积分
113034
发表于 2011-2-18 14: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汪乐志祥于2011-02-18 12:19发表的  :
又到正月十八啦!汪公大帝的生日!
                                      汪公大帝的生日!   
       上供(菓)焚香!拜!四叩首!   拜,叩首!  拜,四叩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