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4-25 15: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发现目前最牛古墓 可惜不见尸骨也不见棺木
新华网浙江频道( 2009-04-24 14:46:30 )     来源: :现代金报     编辑: 蔡蓉蓉
    墓中挖掘出的瓦当残片
    南宋汪大猷的墓十分宏伟
    墓志铭显示:墓主人为南宋尚书汪大猷
    早春2月,在余姚市大隐镇西3公里章山行政村的下磨村后山的山头上,一群拿着小平铲和毛刷的宁波市考古所工作人员沉默地望着出现在他们眼前直径近一米的盗洞露出的幽幽的光,“糟了,看来这座墓被盗得厉害。”宁波市考古研究所考古队队员罗鹏发出一声叹息。为配合双溪口水库工程建设,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手对位于水库淹没区内的这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罗鹏担任此次发掘工作的领队。“再挖下去看看。”罗鹏说,虽然在挖掘过程中看见盗洞等于给考古队员当头泼了盆冷水,但几个考古队员还是商量着再把探挖区域扩大一些,他们隐隐觉得这座墓“不简单”。在他们的坚持下,本报今日推出的《探墓演义》才有机会与诸位看官见面。
第一章
    “豪华”神道
    古墓神道乱石铺
    四对石像站两旁
    前文提到,这座墓“不简单”,可这座墓哪里不简单呢?比如,通往古墓的神道全由乱石铺成,长约30米、宽8米。再比如,神道两旁还有石像“看家护院”,据村民介绍,那里原本有对称的石羊、石马、石虎和石翁仲4对石像,雕得十分精致,这些石兽就是石像生(即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的统称,编者注)。此外,古墓前还有古时候下级官员祭拜上级官员的拜坛,拜坛上还留着专门用来驮神道碑的石龟趺。这些迹象表明,这座墓的主人一定是大官,否则这些石像生也不会有这样的建造样式和规格。
    第二章
    “简朴”墓室
    梅园石下有乾坤
    紫砂残片和水银
    在“此座墓不简单”的想法支撑下,罗鹏和考古队员们根据当地村民提供的线索,决定从墓室上方地表开挖。时间一天天过去,小平铲不断翻出地下旧土,现场气氛也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咚”的一声,石砖的一角突然露出地表,“找到墓室口了!”考古队员们兴奋并紧张着。为了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他们开始小心地用毛刷边扫土边挖掘。
    扫开第一层土,出现在眼前的是素面青砖,掘开青砖,是整块梅园石。在12人的通力合作下,位于墓室顶端的梅园石才勉强被挪开,一称分量,这块石头竟重1300斤。
    梅园石被挪开后,墓室终于出现在大家面前,但让人泄气的是———在墓室中只找到一些北宋和南宋时期的铜钱、残破的陶器碎片。
    此时,墓室东南角的一些陶器碎片闯入了考古队员的视野,“竟是紫砂壶残片,这说明墓主有紫砂壶随葬,应该是墓主生前心爱之物。可判断,南宋时期紫砂壶就已被官僚绅士广泛使用。”
    突然,在墓室棺台的缝隙中一点银白色亮光直晃罗鹏的眼睛,罗鹏走近一看才发现浮在泥土表面的宝贝是一滴黄豆粒大小的水银。据记载,水银入葬的用法很多:可以灌入尸体口中起防腐作用,也可包裹在尸体外围防虫骚扰,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墓室中储注水银,用以防盗,用剧毒汞蒸气杀死盗掘者。因为墓室不见尸骨也不见棺木,这水银原来所处的位置如今已经无法查证。
第三章
    卵石围墙
    半圆弧墙有气势
    墓主身份不寻常
    考古队员们挖掘到墓室后方时,一块小型面积的石墙暴露了。原来是古人专门放置随葬品的明器(也作冥器,编者注)室。在这个长1.66米,宽1.0米,高0.4米的明器室内,考古队员小有收获:59件随葬的陶制小明器和一些小项链串珠等器物。
    在墓室周围,罗鹏还发现了一根排水道,据分析:排水道依地表山岩走势排列,成“S”形。“这样墓室墙渗下的水可以通过排水管绕开墓室排到山下,避免墓室被水流淹没。”
    排水道的发现让考古队员们推测这一墓室的范围很大,于是他们开始大规模挖掘。这样,墓室后的卵石围墙悄悄“登场”了。卵石围墙长 0.8米,宽0.25米,厚0.2米,呈半圆弧形砌筑。墙体除中间偏南部分略有塌陷外,其余保存相对较好。为起到紧固支撑卵石墙的作用,墙内还插入了三角形石钉。卵石墙的气势让大家惊讶,“在以往我们挖掘的高官墓室中从没发现过规模这么大的卵石墙,这也能够凸显出墓葬的气势和墓主人的身份。”
第四章
    疯狂盗墓
    出土金器三斤多
    去年还有贼来偷
    根据种种迹象表明,古墓曾遭多次盗掘。巧合的是,在这次被考古队员聘用的村民中,就有一位村民自曝自己的父辈就曾参与过盗掘,他回忆说:“那是1951年,当时古墓甬道前曾经立着一对男女陶俑。墓室中的‘装潢’也十分讲究,有石桌石凳,上面还摆放着银筷、银碗等银器,布局很惬意。当时,挖出大量金钗、金条、金锁和金护腕,有村民称了一下,金器总共有3斤6两。这些金、银器被当地村民分了。”除出土大量黄金外,墓室中还出土了大批陶瓷器,“据说出土瓷器有一箩筐,这些陶俑和瓷器抬下山没多久就都被敲碎了。”
    据当地村民介绍,去年年底,一伙盗墓贼还盯上过古墓,连着几晚开车前来踩点,在挖第三个盗洞时,被村民发现。
第五章
    显赫墓主
    墓志铭上见真章
    主人曾任尚书郎
    墓也挖了,墓室也找到了。摆在考古队员面前有一个实际难题,墓主人还不能确定就是汪大猷。此时,一位村民向考古队员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这座古墓里以前是有墓志铭的,1952年时被一户村民造墓时移用了。”考古队员们闻听此讯,立刻赶往这户村民的墓,在那里大家发现了墓志铭。“虽然墓志铭已残缺,但部分字迹依然清晰,证明这座古墓主人就是南宋刑部侍郎、吏部尚书汪大猷。他的官职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中央组织部长。”
    找回汪大猷墓志铭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据考古队员介绍,“估计这户村民曾参与1951年的盗掘,我们打开他们家的墓后,发现墓室造型和格局竟然与汪大猷的墓室一样,再加上墓室里的墓志铭,汪大猷的墓差点被人‘仿冒’了。”
延伸
    阅读
    这是宁波迄今发掘的规模最大古墓
    宁波市文保所副所长王结华给了汪大猷墓一个总体评价,“墓是迄今为止宁波地区乃至浙江正式发掘过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古代墓葬。发掘结果表明,其墓室的结构基本延续了北宋时期的墓葬习俗旧制,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特征。此外,明器室的发现、壮观的卵石围墙等结构形式在余姚乃至整个宁波地区尚属首次发现,这些都为研究南宋时期的墓葬,尤其是高等级墓葬的形制结构和丧葬礼仪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记者 丹娜 摄影 盛高)
    ●资料链接 汪大猷(1120-1200年),字仲嘉,号适斋,南宋慈溪大隐汪家水磨(今余姚大隐章山村)人,历官江山县尉、金华丞、吏部郎官、太子侍讲、刑部侍郎、吏部尚书等职。平生风格清高,贤誉朝野,卒后归葬于故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