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氏会谱》续修工程已经启动。为了充实会谱的内容,搜集汪姓有关资料,查阅相关谱牒,我们太湖续修《汪氏会谱》常务理事会成员一行八人赴徽州寻根拜祖。
四月十八日,雨后放晴,我们乘坐“金杯”面包车,八点钟从太湖新城出发,走高速,途经安庆、贵池、石台、祁门,下午三点半钟到达宏村。参观了宏村的古民居后,我们从宏村出发,经过黄山区、徽州区,七点到达歙县县城,下榻“徽苑宾馆”。当晚,我们分头打听云岚山、和乌聊山的情况,从一位石匠师傅那里了解到了云岚山越国公墓的具体方向和位置。
十九日早晨,我们乘车来到了云岚山,怀着急切的心情,沿着一条泥泞土路走到了汪王庙的遗址,即见到歙县政府立的“汪华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白色石碑,清朝两江总督和安徽、浙江巡抚立的《部文》碑、《奉部禁示》碑,还看见一处旧房檐悬挂了“纪念越国公诞辰1422周年清明祭典”的横幅。庙后约十米就是汪王墓,墓前有合肥的汪元林、汪元凤、汪本潮、汪明汉等四位本家于2006年立的墓碑,我们对这四位本家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们太湖8人在越国公墓前举行了简短的祭祀仪式,先是三鞠躬,再各上三柱香,然后敬酒。九时许,我们又返回歙县县城,到乌聊山实地考察公墓遗址,但很遗撼,什么也没找到。十时,我们按照从网上搜集到的线索,到达绩溪县瀛州乡汪村,在一位老人的带引下,见到了村支部书记汪裕辉。汪书记是建公后裔,他热情接在接待了我们,还赠了我们每人一本“绩溪情”,向我们介绍了黄山 汪华文化研究会的常务副会长汪福琪的有关情况,带我们参观了“司马公祠”,安排村长陪我们去仁里村赤塔组找“爽公墓”。爽公墓在一个院子里,外面根本看不见,我们是从围墙上翻过去的,只看见墓碑,墓形不太明显。在爽公墓前,我们进行了祭拜。十二点半,我们到了龙川参观了“胡氏宗祠”。下午三点钟,我们从绩溪县出发,经休宁,于晚上七点钟到达江西婺源县城,下榻在“大众宾馆”。我们太湖26支汪姓,基本上都是从江西婺源迁徙到安徽太湖的,这里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发源地。可是,在这里人地生疏。二十日早晨,找了很多人都打听不到确切的情况,最后,只好去大畈。到了大畈后,遇见了汪华钦,他连忙把我们带到村部。村里干部热情地接待我们,通过座谈,他们不仅没有通宗谱,对汪氏渊源了解不多,但他们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建议我们去城里找汪禄生先生。十二点半,我们离开大畈又回到婺源县城找到汪禄生先生,他热情地接待我们。汪禄生先生十分健谈,给我们看了他家的墨谱,和“大畈汪姓的世系”及潜山汪传碧先生提供的世系表,还赠我们每人一本书即他自己著的“天官汪宏”。下午三点,我们从婺源县城出发,想到鄱阳县去了解瓦屑坝的情况,可是,到了鄱阳县城,沿路问了很多人,谁都不知道瓦屑坝,我们感到很失望,只得返回太湖。
这次寻根、访宗、拜祖徽州行,虽山水阻隔,却挡不住血源之亲,人地生疏不减同宗之谊。方言各异,不影响畅谈交流。面面生人,见谱如见祖格外亲近。我们八位常务理事先生,恭身修谱,赴江南三天,行程紧凑,沿途的美景,古老的民居,我们虽身临其地,却没去游玩。因为我们此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寻根问祖。我们这次赴江南,是不虚此行,有六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找到了越国公汪华的墓地;
二是找到了爽公的墓地;
三是拍摄了很多重要照片;
四是基本了解迁出地绩溪汪村、江西婺源大畈的有关情况;
五是了解到“黄山汪华文化研究会”的有关情况,搜集了不少热心氏族公益事业人员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为今后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创造了条件;
六是抄录复印了部份支系的世系资料;
汪树芬摘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