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录于《徽州汪氏家族的迁徙与商业活动》:
武进的汪氏家族属歙县唐模支系第61代仁雅之兄仁高的一支脉。《武进汪氏家乘》是分别以仁高的长子延芳和次子延璋为先祖的两支汪氏家族的族谱。
据载以廷芳为先祖一支的第68代的汪俊,因“父母双亡,亲族欺其懦弱,……而迁居(歙县)鄣歧”。不过当时正值唐模支系的汪氏家族因避建炎之乱而大规模迁徒时期,因此汪俊的移居也不能说没有建炎之乱的因素。移居鄣歧后的汪俊“重置田产,渐致富有”。此后鄣歧汪俊后裔中有移居黟县黄陂者,这一支的第75代汪丙官至户部尚书。留居鄣歧的第84代的尚廉是延芳支移居于歙县潜口的第65代汪震的后裔。尚廉幼年即随父亲经营盐业,客居淮安、扬州。崇帧三年(1630),尚廉奉父命赴无锡处理拖延未纳的盐税,此后就在江阴县的青旸镇定居,成为该地汪氏家族的始祖。据载尚廉勤俭好善,教育族中子弟如同己出,并安排那些不适应业儒的子弟学习会计以经商谋生。尚廉的长媳是江阴人,次子之妻则是歙县人,而尚廉孙辈以下的后人则多娶苏州之南的同里镇人为妻,反映了尚廉家族与苏州及同里镇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
仁高的次子延璋,从唐模移居于黟县黄陂,其后裔第76代的安定移居于休宁县黎阳。第82代的汪锡又移居常州,这支汪姓家族的后人因喜欢吴地的风土而移居于苏州者颇多,其中一部分住在甪直镇,以后又移居到江苏武进县毗陵。移居毗陵—支的第89代的荫墀(1747——1814)与第90代的汪荧(生于1788年)都固家贫,弱冠之年就弃学经商,家业发达后则教育子弟、乐善好施,帮助贫苦者及患病者。此外,《武进汪氏家乘》的最后部分还有关于汪华长子汪建支系迁徙地的记载,不过它比《汪氏通宗世谱》的记载要简略。
《武进汪氏家乘》的特点在于,它将分支于宋朝第62代之时的毗陵、青旸两支汪姓家族合记在一起。自然《汪氏通宗世谱》也具有这一特点。为什么会编纂这样的族谱呢?我们在仁高的次子延璋的后人瑞益撰写的《修谱自述序》中可以找到答案。
据瑞益的《修谱自述序》载,“不意时蹇运乖。先被发逆抢掠,继遭海盗劫掠。而两手空空一身外别无长物。……何如不得已移借资本,仍前生理,此咸丰十一年(1861)事也。……同治甲子(1864)夏,郡垣恢复,遂南返图业”。所图之业,家产之外,便是祖墓、修谱。“复得知交程、方二君还徽,乞其亲诣黎阳宗长寿民处,续抄锡公以前本支,宗祖名讳,凡一世二世以至今日九十余世。”此后居于青旸的宗人汪寿康来访,“谋合谱,因余支自始迁祖锡公以前无所统,未果。兹乃复邀议合,各持草本核对,一线相传,编次不爽,爱与族尊远邀集同族公议合修,各捐丁以给资斧.经始于癸酉(1873)九月,告成于甲戌(1874)六月寒署。由上述可知,毗陵、青旸两支汪姓家族是在太平天国战事平息后动议共同编纂族谱的,虽然这两支同宗汪姓家族在血缘关系亡已相距很远了,然而他们的定居地却很靠近,因此当后者得知前者正在为编纂族谱收集资料时,便有共同编纂合谱的建议。另外,从这份自述序中还可得知,移居于同—地区的异姓(汪、程、方)徽州籍家族间的关系也很密切;而分支于十代之前的同宗家族间的联系也始终被维持着。必须指出的是,汪氏各支在“认同”时的“各持草本核对”、“强调‘一线相传,编次不爽”的严肃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