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国际血管联盟副主席汪忠镐 慧聪网 2006年4月6日9时14分
汪忠镐教授1961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他是中华外科学会血管学组负责人,中华医学会科技奖和青年奖评委,纽约科学院院士,美国和印度血管外科学会名誉会员,前亚洲血管外科学会主席、国际脉管杂志副主编、国际血管联盟副主席和顾问,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创始主席,为我国血管外科杰出带头人,多所国外大学客座教授。他是教育部委派的新中国首批赴美国学者之一,于1979年在美国Duke和北卡罗来那大学任访问学者,1981年回国,六年后因他在布加综合征方面做出了杰出工作而受到该大学外科主任Collins教授邀请,返校作专题报告,并被聘为Roscce BG Cowper客座教授。
他曾先后组织和主持了“北京国际血管外科会议”、“北京中、德、美血管外科讲学班”、“印度第三届国际布加氏综合症大会”等大型国际专业会议。他曾在美国的耶鲁、哈佛,英国的伦敦,德国的柏林、汉堡等31所世界著名的大学作过42场专业学术报告。他是惟一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中心著名“外科星期三”领带的中国人;他是1996年德国科隆国际脉管学院首次颁发的“研究成就奖”的获得者。他还先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8项国家级奖励。最近,德国外科主席贝尔教授把自己主编的《血管外科学》一书赠给汪忠镐教授时,在扉页上郑重题词:“赠给犹如美国血管王的汪忠镐教授”。 汪忠镐教授在血管外科各领域的建树改变了以诊治下肢静脉为主的我国血管外科格局,使之走向现代化并在国际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全方位地攻克举世难题-布加综合征上做出了贡献,创立了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至今收治布加综合征病人逾千例,有关成果为《黄家驷外科学》,研究生教材《外科学前沿和争论》和《美国脉管教科书》等增添了新篇章。《牛津外科教科书》也引用一页,他以单枚升主动脉支架成功抢救了全主动脉夹层、狭窄和破裂病人和以微创法治愈主动脉弓动脉瘤,实现了腔内治疗的新突破,为此应邀在美国、意大利、比利时和韩国等多所大学作报告。他首创自体大网膜内皮细胞和骨髓细胞种植人工血管,成功应用于临床。哈佛大学权威Callow教授和国际脉管杂志Balas主编给予高度评价并予全系列刊出。 他先后在国外51所大学作65场报告,发表论文300余篇,编书9部,参与编书55部,他为国际权威Victor教授的专著《下腔静脉缩窄》一书作序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国家专利10项。 他在国际会诊中,任手术主刀6次,其中首次于1988年受匈牙利卫生部长Sepes的邀请,在布达佩斯享有国际盛名的Semmelweis大学医院心血管外科为2岁的布加综合症患儿成功地施行了根治性矫正术。 他于1996年获国际脉管学院首次颁发的每年一度一人的研究成就奖,被美国传记学院列入世界500名人之一,授予二十世纪成就奖。1997年,美国传记学院再次授予他世界终身科技成就奖,1998年在十八次国际血管联盟大会上他当选为国际血管联盟副主席,授予国际血管联盟功勋奖,他的6名学生获国际奖7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