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4765|回复: 2

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

[复制链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12-17 22: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



1.祭天——官方活动

在古时,天子祭天几乎是冬至最重大的保留节目了,若要类比,似乎有点类似于当今央视的春节晚会——不同的是,当时只用折腾天子及其臣下百十人,而如今的春晚,那架势,连持续了三千年的祭天活动恐怕都要望尘。也许浮躁的我们今天很难体会:隆重不等于闹腾。所以,那在寒冷的黑夜里,在静谧的星空下的所谓盛大,看起来竟如此难以置信。那些场景,也几乎不能再还原在人心里了,只有故纸堆里那些平淡的,重复的字语发出幽幽的暗光:

“祀昊天上帝于圜丘。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周礼》)
“十月庚寅,冬至亲祀圜丘于南郊。”(《晋书》)
“冬至日,祭天于圜丘,玉用苍壁,牲用玉色,乐用夹锺为宫乐,作六变。”(《三礼义宗》)……

冬至祭天的记载,可上溯到殷商。华夏民族对天地的崇拜一直是极为重要精神信仰,比如最高统治者(不论是三代之王还是皇帝)都称作天子,表达了一种受命于天而教治万民的传统秩序观。自古以来,祭天是冬至日最重要、最隆重的风俗。旧时,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项:天地、社稷、宗庙。对天的祭祀至高无上,自然也是只有天的儿子才能承担的专门工作。天子于每年冬至等重大时节都要祭天,登基等大事也例须祭告天地。祭天有专门的场所,《周礼&S226;大司乐》云:“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每到这时,天子将率三公九卿大夫前往郊外寰丘祭祀,仪仗齐备,乐舞既调,皇帝于郊外特修的圜丘坛举行告祀礼,禀告上天五谷业已丰登,主祭的是昊天上帝,配祭则是皇帝的列祖列宗及日、月、云、雨、风、雷诸神。三献、祭酒、读祝、奠币是少不了的,祭祀上天还要特别燃柴禋祀,从而能将消息传达至上去。

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天坛庙为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北京天坛。皇帝祭天仪式极其盛大,按照典制规定,皇帝需在祭天的前三日来斋宫斋戒,祭天大典从冬至日的拂晓正式开始,据说冬至这天夜里阳气就开始逐渐增强。祭天大礼分为迎神、奠玉帛、进俎、献礼等9项程序,在古时候,每当这一日,如果是一个合格的天子,在孟冬寒夜初晓、星光微曦的时刻,他应该已经立于圜丘之上仰望苍茫宇宙了。

2.迎日祭祖——民间风俗

虽然祭天的性质至高无上,除了天子之外的其他人都没有这种资格,但出于对于天的敬畏和崇拜,民间在冬至时还有一种不算正规的“迎日”的风俗,也算是一种特殊的非正规祀天方式吧。迎日活动中需要的物件是一种叫做日晷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日影仪——《月令章句》说:“冬至为极,昼露极短,去极极远,晷景极长。”人们常常通过观察日影来预测来岁的丰饶,这就有点仪式性和趣味性了——《易通卦验》曰:“冬至之日,见云送迎从下向来,岁大美,人民知不疾疫。无云送迎,德薄岁恶。故其云赤者,旱黑者,水白者为兵。黄者,有土功诸,从日气送迎其效也。”又曰:“冬至之日,立八神树,八尺表,日中视其晷如度者,则岁美人和,晷进则水,晷退则旱。进一尺则日食,退一尺则月食。”又曰:“冬至之始,人主与群臣左右纵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纵乐五日,为迎日至之礼。”

除了祭天迎日,冬至节也是先民感怀祖德、祭祀祖先的日子。在传统生活中,祭这个字是渗入在日用常行的,节日里祭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的祭传统讲“敬如在”,比如,在时节转换的日子里祭祖,就好像祖先也和我们一起过节。一般来说,虽然不是正式家祭,但应该给祖先的灵位前祭献供品和香火,酹酒一盏而后全家在一起分胙、同庆。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7 22: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至:2006年12月22日 08:23时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0

回帖

1345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45
QQ
发表于 2006-12-17 23: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祭神如神在!家祭也重在性灵!
越国振家声,平阳锦世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