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12-11 14: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碑原在陇西县城,今佚。
学习《汪氏祠堂碑》
陇中虽有东岍、西羌、渭阳、黑水等要塞,但只有巩昌地形最好,外险而内固。其习俗祟尚义气,故能产生奇人良士,而且挺节梗功、忘家征虏的勇士比比皆是。
陇右人汪公世显,字仲明,因战功卓著升任便宜都总帅,死后追封陇西公,谥号“义武”。他的儿子德臣公,字舜辅,生为官、死封爵,与父亲一样,也有一个忠烈的谥号。汪家忠君爱国,始终如一,受朝廷殊遇不同于其他诸侯,赐官爵封领地已四代人了。他们的高风亮节、优良政绩,早己深入人心。故家遗老,倡议并率领当地居民建祠于巩昌城之北,以示不忘也。义武公祠坐南朝北,绘公子于两翼;忠烈公祠坐西朝东,绘公子于左右,向其正位臣礼也。祠堂建成后,巩昌的士民,介总管县侯暨教官文静卿写信到长安,诚恳请求于我说:“义武、忠烈公已有家祠祭祀他们,怎奈我等资历不够,今想另建特别的祭祀仪式,每年按时设祭,颂扬神德,欲求君之文以表遗爱,希望你不会推让。”于是我就按照他们的实际情况写下这篇序文。
其义武公之遗爱也:第一,远征西陲,克忠故主;第二,思翦叛臣,以安反侧;第三,石门保全,不爽去就;第四,屡立战功,归美于上;第五,劬劳之日,必致斋敕祭;第六,平居暇日,必下接贤士;第七,号令严明,善抚将士;第八,或斯民未辑也,务宽间以纾之;第九,或同属异主者,出财购求以聚之。。。。啊,义武公的遗爱呀,就是如此之多呀!
忠烈公事上而获于上,事亲而获于亲,忠孝之遗爱也;祇遹祖考而克扬其庥,友于兄弟而外御其侮,此起家之遗爱也;当元皇开拓之初,任益昌进屯之责,克宽克勇而士卒乐用,且耕且战而馈饷有余,此镇守之遗爱也;宝峰始筑,敌人不敢加兵,苦竹既平,山寨始来输款,此威武之遗爱也;免徭役,蠲课税,以缓民力,造楮币,给盐引,以助兵饷,抚下之遗爱也;宥逃亡之罪,以示其慈,释俘之囚,以示其信,此仁厚之遗爱也;驾栈桥于虞关、沔阳之间,行李往来以济不通,造舟梁于涪水嘉陵之上,大师渡之如履平地,此筹画之遗爱也;虽在军旅,崇儒重道,不废讲习,身处富贵,轻财好施,未少骄啬,此乐善之遗爱也;勇于攻敌,谨于受降,而恒存好生恶杀之心,力疾报国,屡承宠眷,而不忘推贤让能之义,此明恕之遗爱也。啊, 忠烈公之遗爱呀,也是如此之多呀!
《祭法》曰:圣王制订了祭祀规则,老百姓依此法祭祀死者: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以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如果是功臣就举行盛大集会来祭祀,这种集会的规模,以勋劳之最显者为之冠,称为“元祀”。如二公之勋劳可以称得上“最显”,国朝纪功,应当把他们载之为“元祀”。今日巩昌的士民不忘遗爱,建祠立碑,每年按时致祭,是正确的,适宜的。
今二公之祠堂己建成了,二公之像也树立了,你们做子孙的一思念起来,就在他们的像前跪拜,就设礼祭祀,通过这种设礼祭祀可知巩昌的士民的缅怀之心,通过巩昌士民的缅怀之心,就知吾祖考丰功盛德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凡世守其祀者,不要变更和疏忽,按例施行!果真能如此,虽千百世之远,知其为一日也。
若夫二公之官族德业,见于杨廉访王承旨家庙碑铭。兹姑叙其遗爱之梗概云尔。铭曰:
召伯甘棠,爱而勿伤,德不可忘,羊公之碑,过而感思,德不可遗,
义武忠 烈遗爱在碣,碣石可缺,德不灭。
至元十九日孟冬丁未日,怀远大将军巩昌路总管兼诸军奥鲁孙庠等立石。
燧所撰其碑,久失,今陇中且不知有李节父子其人爰取《牧庵集》录其全文,其父子豪气逸兴,如在目前也。先民遗行,盖因金石销泐而不传者众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