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8-23 10: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先锋大洋铸“剑”
时间:2006年08月23日07:19 我来说两句
【来源:解放军报】
海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汪玉,23岁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参军投身海军装备科研,27岁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30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4岁担任研究所总工程师,37岁成为博士生导师。他先后完成50多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3次荣立二等功,被评为“全军优秀科研工作者”。
建党85周年之际,42岁的汪玉被中共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一首小诗唤回留学的妻子
汪玉少年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海军战士。《南海风云》、《甲午风云》两部电影深刻影响了他的人生。汪玉读硕士研究生时,中国大地上正流行“经商热”、“出国热”。但汪玉信念不移,在完成硕士论文答辩的当天,他就收拾行李登上火车,前往当时的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报到,成为当年上海交大近千名毕业生中仅有的两名参军学生之一。
初到部队时,汪玉住在多年前搭建的简易“地震棚”里,科研条件十分简陋。当时,研究所正面临重大课题的挑战:国产新一代导弹驱逐舰急需进行一项新项目研究。由于所里的老同志大多不懂计算机,掌握不了全新的动态分析计算方法,于是学有专攻的汪玉被推上前台,担当起课题组长的重任。 就在这时,他的个人生活也面临一次重大抉择:他的爱人在德国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很想留在德国发展。她不断打电话劝说汪玉:“你也来德国吧,在这里每月挣1万马克没问题,相当于你国内工资的几十倍!”妻子有自己的专业和追求,夫妻又总不能天各一方,事业与家庭的矛盾是如此现实。汪玉经过一番考虑,向所领导报告:“请批准我出国探亲,我保证把她带回来!”组织批准了他的请求。
在法兰克福大学医学院和妻子团聚的日子里,汪玉苦口婆心说服妻子:国外条件再好,毕竟不是自己的家园,祖国的建设更需要各种专门人才。一天晚上,他仿照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著名诗句写了一首小诗给爱人:“金钱诚可贵,事业价更高,要为祖国搏,理想最重要。”次日清晨,一夜未眠的妻子轻轻地对汪玉说:“我们回去吧!”
这些年,汪玉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多,新的诱惑也在不断向他招手。在地方工作的老同学为他“指点迷津”:“像你这样的人才到了地方,年薪至少能拿50万!”先后有几家大公司以丰厚薪酬和待遇聘请他,但汪玉从军报国之心从未动摇。
决不停下创新的脚步
当汪玉还是24岁的毛头小伙时,就担负起我国新一代导弹驱逐舰一项仿真技术难题的研究。当时,国内这方面研究尚处空白。
汪玉在国外某大公司学习时,曾试图就这一问题向外国专家讨教,但对方一脸不屑:“这个问题你别问!讲了你也听不懂!”汪玉满脸通红却激起雄心万丈:我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一缺技术资料,二无经验借鉴,汪玉从最基本参数一点点抠起。研究最紧张的那段时间,他一天24小时吃住在办公室。经过两年的刻苦攻关,他终于把这项关键技术难题突破了!这一创新成果使我国舰船动力系统仿真研究跻身国际领先水平。
仿真领域犹如传说中的“百宝箱”,一朝打开便见光辉灿烂。汪玉的创新成果一个接一个,短时间内先后主持完成了20项舰船仿真课题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26岁的汪玉,应邀出席在匈牙利举办的国际仿真年会并在大会上发言。这一次,外国专家的口气充满了惊讶和赞叹:“没想到中国有这么年轻的高水平专家!”
凝聚打硬仗的创新团队
某新型导弹护卫艇交付部队使用后,发生腐蚀漏水,不得不进厂维修。
汪玉听到消息,心里十分着急。虽然这不属于他的研究范围,但他还是自告奋勇带领课题组展开科研攻关。经过反复试验,采用一种新的物理方法,终于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接着,他又将这套防护系统推广应用于其他新研制舰船和现役舰艇的现代化改装,结果大获成功:舰艇海水管系使用寿命普遍延长5倍以上。
汪玉在部队调研中听到官兵反映,舰艇上的旋转机械经常发生故障,有时出航前检查还是好好的,一到海上就闹“情况”。怎样才能对可能出现的故障作出预先“诊断”?汪玉带领课题组开展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提高了舰艇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精确性和便捷性。这套故障诊断分析系统使装备部门和舰上官兵更加科学、准确地掌握了舰上设备的技术状态,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发明专利。
在汪玉周围,聚集起一个朝气蓬勃的科研创新团队。他把培养更多、更年轻的科研创新人才,当成自己的责任,对年轻干部总是毫无保留地教,诲人不倦地带,让他们都能有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尽快学有所成、独当一面。动机室主任陈华清曾是汪玉的助手,在汪玉扶持下,第二年就担任课题组长,第三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9岁破格晋升为高工,30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汪玉曾经带过的一位硕士研究生,撰写的一篇论文有50多页,汪玉仔细阅读,悉心指导,修改意见就写了40多页。6年后的今天,这位同志依然保留着这篇论文的修改稿。
作为研究所的技术总负责人,汪玉积极协助研究所党委为青年创新人才铺设快速成长之路,推出了“一二五”培养计划,即:科技干部报到第一年参与课题研究、第二年担任课题组长、5年内出科研成果。在这个只有数十人的研究所,过去5年间就有20名35岁以下的年轻人破格晋升为高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