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9812|回复: 0

寻根求助

[复制链接]

7

主题

10

回帖

513

积分

骑士

积分
513
QQ
发表于 2016-12-26 20: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辛苦了,您在15楼提到的“(3)黄山下有一个大的祠堂,自九十二世排序为:大启芳徽,在笃伦常,昭祖训 ”就是我们村————汪满田,这个祠堂叫““雍睦堂””,字辈自十九世始改用绩溪曹作舟所撰宗祠楹联作续排行字:“大启芳徽在笃伦常昭祖训,高怀善庆惟敦道义绍家修”。现已衍至“昭”字,前后计传27世。

    我将更仔细的资料补充一下:

    汪满田主姓汪,客姓叶、程。

  汪氏系出平阳郡,汪华七子爽公派。婺源大畈、金锅岭三支派。

  首迁祖,婺源大畈支汪亨。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辗转流客汪满田,依附于村中程姓。相处半年,程姓主人见其虽落魄,依然表正形端,辞严法肃,便以女嫁之,生诚让、诚正二子,乃家于汪满田。

  亨传四世,子孙即盛。“不意福建贼 夜潜至,遭杀殆尽,(仅存)大贵、大富、大中三公”。其后或他迁,或数代单传,又经太平国天国兵燹现已支弱族衰。
汪亨子孙建祠:“竹林堂”。从汪满田八世始用轮祚排行字。“惟永得良,文天长老,汝宗启福,明智国昌”。民国初又以宗祠楹联作为续排行字:“亲顺承纲嗣续象贤垂世训,端严律品慎修作对振家声。”现已衍至“承”字,前后计传二十五世。

二迁祖:婺源大畈支汪奴,又名应奴,后人嫌“奴”字不雅,改为“胪”,字殿传。其父润一,字阳,为宦泉川,时值“海贼叛作,遭难散逸,潜归新安‘于元大德四年(1300)投奔同宗支派汪亨迁入汪满田,初靠佣工和为人殓尸度日。

  奴生七子:伯千、伯一、伯二、伯三、伯乐、伯久、伯古。六与七子无嗣,长二四亦再传而无闻,惟伯二、伯乐衍族。伯乐传六世回祖迁今黄村的旧宅开族。七世大关亦外迁,伯乐支遂在村中绝。伯二支传八世即在村中衍成大族,成为今日汪满田之主体。光族者主要是僧保一支,自僧保父汪其叶至汪添禄曾演绎出当时名动徽郡的“七代同居”佳话。

  汪添禄支因“七世同居”之彰,而名宗祠“雍睦堂”,后扩建为总祠。该支改称“老屋下派”。雍睦堂分支有:敦睦堂,奉汪正元为支祖。正元传二世永煜、永炤、永 、永 、永煇,分立五房。三房永 支六子:良培、良垍、良 、良垲、良 ,世称六家。敦睦堂分支出汉虎(一说作火)堂,奉永 为支祖,后世又分出上六家、下六家,及中桥头厅上派等。“六家派”为汪奴派下最盛派。(按永、良、德、光、大皆排行宫,数字指排行人数)。后世分支堂有:端五堂:奉添衬为支祖,添衬传二世:正恒、正恺、正恬、正惇、正 分立上五家。德懋堂:奉汪正茂为支祖,后分析柏枝园派。五庆堂:原为汪文彬拾皇税银不昧,县令赞助在歙城开设之药堂名,子孙为荣宠,而袭为支堂名。

  此外尚有汪尚寿创立之继述堂,文槐、文桂、文林等后裔分支之德盛堂;及六家长房之后亦以药堂名支堂的嘉会堂等。

  雍睦堂轮祚排行字,自汪奴九世始用:“伏添尚玄正,文永良德光”。后因避康熙帝玄烨之讳,改“玄”为“元”。自十九世始改用绩溪曹作舟所撰宗祠楹联作续排行字:“大启芳徽在笃伦常昭祖训,高怀善庆惟敦道义绍家修”。现已衍至“昭”字,前后计传27世。

  三迁祖:金锅岭上门支派汪宏富,曾承祧梓坑叶氏娘舅,因在叶祠梁头暗刻汪字,被令回宗,羞于归里,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迁入汪满田,先借住一过间楼下,后人遂称“楼下派”。开族后,子孙代渐兴旺,建祠:德庆堂。自宏富三世始用轮祚排行字:“积满万正时,启嘉承天益”。后祧神主以新编宗祠楹联作续排行字:“日永朝宗,蔚起文光延世德,家余善庆,恒昭秩序重伦常”。现已衍至“宗”字,先后计传十六世。

  目前“雍睦堂”基本保存完好,祠堂内开设合作商店;“德庆堂”只存大门门棱,内部结构腐烂倒塌,其余支祠全部荡然无存。
对我相当重要!请同我联系13340121131  重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