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颐和园东宫门牌楼为何被称为“涵虚”? 揭秘背后寓意
国庆长假期间,很多到颐和园的游客发现东宫门外的“涵虚”牌楼被绿色围挡遮了个严严实实。这座牌楼不仅是颐和园的标志之一,也是北京现存的清代最大的过街牌楼。经探访得知,由于牌楼破损严重,眼下正在修缮。但问及这座牌楼为何叫“涵虚”牌楼,很多人却并不知晓……
“罨秀”“涵虚”为何被调换了前后位置?
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外的涵虚牌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据《颐和园志》及《颐和园史话》记载: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修建清漪园时,在大宫门(今称东宫门)外,修建了一座四柱三间三楼木质牌楼。牌楼东西两侧各嵌有一块匾额,东侧为“罨秀”,西侧为“涵虚”。这座牌楼被视为颐和园的第一道景观,从乾隆年间的《万寿庆典图》上可领略清漪园时期大宫门牌楼的旧貌。
光绪十二年(1886年),醇亲王奕譞秉承慈禧太后的懿旨,挪用海军经费开始修复清漪园。复建工程大约进行了九年,直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才初步完工,并将清漪园改称为颐和园。同时将大宫门改称东宫门,而该门外的牌楼历经130余年风雨侵蚀,已很破旧。于是,这座牌楼被整体拆掉,向东移至距东宫门200米左右的位置重建。
新建的东宫门牌楼由原来的四柱三间三楼变为了四柱三间七楼,仍东西向坐落,前后檐有龙凤透雕花板,两面彩绘有金龙176条、凤36只,顶部变成了高低错落的七条脊,彰显出皇家牌楼的富丽堂皇和高大气派。但匾额上的字前后调换了位置,东侧改为“涵虚”,西侧改为“罨秀”。有研究者分析,这是慈禧太后为了突出新建颐和园和被焚清漪园的不同,也包含有风水轮流转的一种企盼。
“涵虚”“罨秀”匾额有何寓意?
“涵虚”可直译为景色清幽恬静,包含太虚之景。“涵”为包容、包含之意,“虚”即空也,古代哲学讲究一个“虚”字,佛学讲究一个“空”字。因此,“涵虚”二字可以理解为宁静幽远、恬静无为的境界。据考,“涵虚”二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而南宋文人朱熹也有:“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的诗句。清代皇家园林多用“涵虚”二字题景名,意为山高水阔。除了颐和园大宫门外的涵虚牌楼外,该园还有涵虚堂,而圆明园有“涵虚朗鉴”,静明园有“镜影涵虚”。
而“罨秀”之“罨(yǎn)”则为捕鸟的网;“秀”即美也。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有“凝香薰罨画,似泪看胭脂。”南宋文人徐似道则有“春风自共桃花笑,秀色偏於麦垅多”的名句。“罨秀”连在一起意为“捕捉秀美”,亦即将美丽的山水风光都网到一起。
匾额上的“涵虚”“罨秀”是谁题写的?
关于“涵虚”、“罨秀”匾额的题写者,一直存在着争议。一种说法是乾隆皇帝御笔所题。按照清廷规制,皇家园林主要建筑上的匾额多由当朝皇帝书写,可能由于这座牌楼的匾额尺寸较小,故没有加盖“乾隆御笔之宝”之钤,俗称“无款无章”。另一种说法是乾隆皇帝赐名,大学士汪由敦所书。乾隆皇帝乃好大喜功之人,若是他御题的匾额必然要加盖“乾隆御笔之宝”的钤印。经过对比,发现匾额的字迹、笔法与颐和园昆明湖畔《元臣耶律楚材墓碑记》的基本一致,而且从题写时间上看,这两处的题字应同为一人。《元臣耶律楚材墓碑记》石碑为乾隆十五年(1750年)御制,由汪由敦所书。汪由敦,安徽休宁人。雍正二年进士,乾隆年间官至吏部尚书。他以“恭谨”深得赏识,乾隆皇帝的圣谕多出自汪由敦之手。据传,大宫门牌楼落成之后,工部大臣特请乾隆皇帝题写匾额,乾隆皇帝赐名“涵虚”、“罨秀”,令汪由敦题写。汪由敦揣摩再三,不敢贸然提笔,每写完一次,都要仔细端详许久,直到写了第10次。乾隆皇帝御览后对匾额上的字赞叹不已,命将其制成石额镶嵌于牌楼上。但汪由敦是个臣子,怎敢在皇帝赐字的匾额上写自己的名字?所以这块匾额上自然也就没有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