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卷《蕃后〉选读
第五卷《蕃后〉重点谈教子之道,在汪辉祖看来“保世滋大,其在斯乎”,子孙是家族的希望,家族的毁誉存亡在于子孙的贤与不肖,因而不可不教也。
根据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点,汪辉祖强调子孙教育“应始于孩提”,首先要让他们在少时就知道人生之艰辛坎坷,吃得苦中苦,据此应使之“劳”、“杜华奢之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缕,恒念物力维艰”,并努力做到“勿妄言相墓术”、“勿匿瑕作伪”、“勿自矜”、“勿自是”、“慕道不可轻学”、“习医宜慎”……颇为细切入微,俨然行为规范。
汪辉祖勉励子孙要进德修业,在德与才的关系上他又强调德重于才,德才兼备:“穷达皆以操行为上”、“得志当思种德”、“人当于世有用”。
他教育子孙不但要读书,而且要务实,主张“读书以有用为贵”,“读书求于己有益”,不必盲目崇古,“读古人文取法宜慎”。前人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孔子也反对读书人耕田种地,汪辉祖却要求子女除了读书外,要更多地学习各种技能:“艺事无不可习”,“一名一艺皆可立业成家”,“惟游惰必致饥寒”……在此部分中汪辉祖对子孙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也提出了某些规范。
主要内容:
教当始于孩提------孩提之时,天性未漓,当先固其真性,断不可导以詈人。闻詈人则呵止之,至拜跪仪节,亦当随事教导,则爱敬行乎自然矣。
宜令知物力艰难-------一衣一食为之讲解来历,令知来处不易。以之治家,则用度有准;以之临民,则调剂有方;以之经国,则知明而处当。
宜令习劳--------从古名将相,未有以懦怯成功。筋骨柔脆,则百事不耐。欲望子弟大成,当先令其习劳。
宜令勿游手好闲-------此患多在富贵之家。富贵子弟,一旦势去财空,亲知星散,求粗衣淡饭不可常得。岂非失教之故欤?
宜杜华奢之渐-------省人事,无不爱吃、爱穿、爱好看。少壮必至华奢,富者破家,贵者逞欲。宜自幼时,即杜其渐,不以姑息为慈
父严不如母严-------子与母最近,子之所为,母无不知,遇事训诲,母教尤易。若母为护短,父安能尽知? 至少成习惯,父始惩之于后,其势常有所不及。
浮薄子弟不可交-------血气未定时,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交游不可不谨。交浮薄子弟,则声色货利,处处被其煽惑。
择友有道-------人不易知,知人亦复不易。居家伦纪周笃,处世财帛分明之人,性情真挚,可以倚赖。若其人专图利便,不顾讥评,纵有才能,断不可信。
作事须专-------无论执何艺业,总要精力专注。盖专一有成,二三鲜效。譬以千金资本专治一业,获息必夥。百分其本,以治百业,则将无息并其本而失之。
临财须清白-----财利交关,最足见人真品。天下无不能计利之人。显占一分便宜,阴被一分轻薄。故虽至亲、密友,簿记必须清白。
勿自是-------事到恰好之谓“是”。读书应世大率“是”处少,“不是”处多。常恐“不是”,则必精求其“是”,可以为学,可以淑身。
当明知止知足之义-------刻刻矜持,尚防磋跌;一意进取,必致肆行无忌。“知止不殆”、“知足不辱”二语,当铭之座右,时时深省。
须作子孙榜样-------贤子孙,良不易为。即欲为贤祖父,亦谈何容易!无论居何等地位,一言一动,要想作子孙榜样,自然不致放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