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485|回复: 1

评论:说汪涵歧视农民是“欲加之罪”

[复制链接]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6-9-17 12: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7日06:00 光明网

李勇(北京记者)

  湖南卫视超女选拔8进6时,主持人汪涵和李湘打趣,说湘湘讲他穿着打扮像农民,一下子惹了众怒,网上骂声如潮,认为两位主持人歧视了农民,有人让汪涵向全国农民道歉,有人甚至说因此不再看超女。

  对汪涵自嘲“像农民”的谴责声如此之高,出乎我的意料,这种针对汪涵无心之失的社会情绪,究竟反映了什么呢?

  严格地说,汪涵这句话连无心之失都算不上,因为他没有做出明确的价值判断,说农民土气、短视、自私这类带有歧视性的语言。也许观众可以从这句话做出某种联想:汪涵说自己这样穿像农民,就是说农民穿着打扮很土,说农民穿着打扮土就是歧视农民。可一般说来,和流行的审美观来看——流行的审美观当然由城镇文化主导,农民穿着打扮确实比较土气。

  叙说这种事实并不等于歧视农民,因为农民穿着土气不构成被歧视的理由,农民穿着土气是由他们的经济状况、所受教育以及生存环境决定的,这种处在潮流文化中的弱势地位,责任不在农民自己。记得有一年携妻子回乡下老家,一位表叔来给我父亲拜年,穿着一身老式警服,而且还戴一个没任何徽章的大盖帽,妻对我直说这种打扮真滑稽。我却能理解,对她说这是因为乡下农民对权力崇拜和惧怕,而旧式警服和大盖帽在身,乃给自己壮胆,这是弱势者辛酸的自我安慰。而另一位在广州开店的堂弟来我家,穿着非常时髦流行,用我妻的话来说,比我更像城里人。

  从这两代农民可看出,土气并非农村出身的人天然的特点,只是因为他们封闭在乡村的小天地里,对外面的世界不甚了解,外面的人看来可笑,而他们在乡土社会中,举手投足非常符合传统礼仪,许多不识字的老农给人有古君子之风,一点也不猥琐或滑稽。但到了陌生的文化场里,就会显出不自然、不协调即所谓的土气。可给他们时间和相应条件,就如我那位堂弟一样,他们也会很快地适应流行审美观,因为他们不缺乏这方面的智力,也有追求时尚的欲望。

  社会上确实在许多方面存在歧视农民的现象。比如将“农民”当成一种身份而不是职业,哪怕他进工厂十几年成了一个熟练工,还叫他“农民工”;把企业搞得很大还被称之为“农民企业家”;像我这样由农村户口变成非农户口的人,上大学前的身份也被当成“农民”,而非学生。这些现象是历史造成的,但我们不能因此指责以流行称谓称呼他们的人,比如媒体甚至公众人物说“农民工”如何,你非得让人家说“进城务工人员”才不算歧视,就有点吹毛求疵了。就如汪涵说自己穿得像农民一样,虽有认为农民穿着土气的判断,但非得说人家是歧视农民,近似“欲加之罪”。

  我觉得更应该关注的,不是一句听上去似乎有歧视农民意味的玩笑话,而是我们在制定一些社会政策时,是否对农民做到公平公正而非歧视。比如户口制度、用工制度、教育医疗制度、福利制度等等,如果在这些方面解决了农民被歧视的问题,土气又算什么?可能还会被视为质朴和实在,说他们土气也许不是嘲讽而是善意的褒奖,就如日本工业化过程中涌现的寅次郎那样,代表一代日本农民的形象,谁说《寅次郎的故事》是在歧视农民?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12

回帖

145

积分

认证会员

信州汪超

Rank: 6Rank: 6

积分
145
QQ
发表于 2006-9-22 09: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人的神经太敏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