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1898|回复: 6

结合风水理论谈宏村的理水

[复制链接]

122

主题

1243

回帖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06

贡献奖

发表于 2006-9-6 18: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结合风水理论谈宏村的理水
内容摘要
安徽黟县宏村的水系布局可谓是中国古村落建筑中的经典之作,很多资料都
称宏村的水系是中国古代的"自来水".在这里我们结合古代的风水理论并通过
对宏村水系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总结其中古人通过对于大自然的有效选择和
利用以及合理,适度的开发和人为改造,最终实现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的生产
生活需要,同时又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状态.透过宏村中牛肠水圳,月沼,
南湖等主要人工水系,让我们看到古人的智慧和勤劳,同时也让我们从中得到对
于发展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启示.

Abstract
Hongcun's system of water is the model of ancient villages' overall arrangement in
China, what is called Running water at ancient times in China by much people. We
discuss the Paying attention to water of Hongcun by the theory of Geomantic omen.
We want to get the experience that how the Ancient could get along harmoniously
with the Nature after rational analyzing to Hongcun's system of water. We see the
intelligence and hardworking of the Ancient and get the enlightenment to developing
the cultur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China by studying Hongcun's system of water.
关键词
理水 宏村 系统 自然 整体 可持续

引 言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建筑状况在当前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现在全世界大
面积范围内的建筑样式都是以西方的风格为主要发展趋势,其中也包括古典的欧
式建筑风格,而更多是的现代化的风格,如摩天大楼,玻璃幕墙等.而中国现在
的建筑趋势就是在盲目地追寻西方的脚步,却忽视了本民族特有的东西,导致民
族的痕迹逐渐淡化.但是日本这方面却比我们做得好.虽然日本建筑风格也在向
西方学习,然而在很大程度上却依然保留了很多它本民族建筑传统的特色,使人
依然感到浓郁的本土味道.我们不希望看到本民族的建筑形式的消亡和被外来的
形式所同化.并不仅仅因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或者民族尊严,或是为了给子孙留
下点遗产和纪念,而是因为我们的民族建筑中确确实实还有很多珍贵的东西,它
虽然古老但并不陈旧,不过时,恰好相反,它有很多的理论观点更贴近我们的现
实生活.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并不否定和排斥西方的建筑形式,但是我们也应
当仔细思考和比较一下再借鉴过来,而不是盲目的照搬和照套.的确在当今,西
方发达国家的建筑水平已经大大领先于我们,特别是在一些具体的方面,如建筑
材料的轻巧,节能等,我们在这方面也许是落后了,但是中国建筑学传统的整体
布局规划理念即系统性却是没有落伍的,它一直适合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
展.美国建筑理论家吉·戈兰尼在他的著作中曾经有这样的评价:"中国的住宅,
村庄和城市设计,具有与自然和谐并随大自然的演变而演变的风格."
2003年春我随老师一起到安徽黟县宏村进行了实地考察.传统的古民居村落
在目前已经为数不多,我们在现在能够看到像宏村这样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实在
是很难得.它不仅保存了外在的建筑形式风貌,而且更留下了蕴藏在其背后的传
统哲学,美学思想以及古人在技术条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是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
的.我相信在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成功实践之中必然有我们今天都值得借鉴的
经典理论.在考察的过程之中,我发现宏村的布局完全是围绕着对水系的规划而
展开的,在其中,既有对水流的天然地理位置的借用,同时又在此基础上经过数
百年不间断的人工处理和修缮,终于使之逐渐完善,从而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
完整格局.因此,我围绕着宏村的理水观展开探讨并希望能从中能找到对今天的
建筑学在理论和实践都有帮助的东西,同时也希望中国现代的建筑文化发展能从
这样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古代建筑系统实例中得到启示.
另外,我之所以结合风水理论来谈,是因为宏村建筑方方面面的规划都渗透
着这样一种古老的思想,它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对中国建筑活动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上至都邑,宫庙,陵墓的选址,规划,
下至山村,民宅,坟茔的相地,布局,都深受风水意识的制约①.
1
一,风水理论概述
一般,人们谈到"风水"就会认为它根本就是迷信.其实,这是一种片面和
不公正的说法.的确,风水中的很多内容和观点没有任何的科学根据,充斥着荒
诞不经的秘术,口诀,文字表述也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逻辑.但我们不能因
此就完全地否定风水中的积极成分,因为它的某些原则反映了早期中国人为寻找
理想的居住地点对环境条件的科学认识."风水理论"实质上是古代人们在长期
的生产生活过程总结出来的一套理论经验.它是人们在选择居住地时,通过对气
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种建筑环境因素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发展的促
进或妨碍的正反两方面作用的综合评判而得出的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禁忌
的总概括,并且加以当时的文化意识观念的解释.透过风水论的某些评判和风水
术支配下的建筑实践,我们还是可以窥悉到其中蕴涵的,被扭曲了的传统环境意
识②.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尹弘基说:"中国风水是为寻找建筑物吉祥地点的一
种景观评价系统.这种古老的中国系统不应该归类于或者是科学的,或者是迷信
的.因为它同时包含有这两个部分." ③
风水,又称堪舆,卜宅,相宅,青乌,它起源于徽商的甲骨占卜,形成于秦
汉,成熟于唐宋,明清时已达到非常完善的风水理论体系了.风水理论大致分为
两个流派,其一为形势派,着眼于山川形胜和建筑外部自然环境的选择,另一流
派为理气派,注重于建筑方位朝向和布局.唐宋以后,全国的风水文化中心已逐
步由山,陕转移到江,浙,闽,赣一带,及至元以后,风水文化中心进一步由江
西赣州转移到了皖南徽州一带.这是由于皖南山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形势派风水
理论得以广泛应用所促成的.而黟县宏村的选址布局正是这一应用的典型体现.
二,宏村的选址
宏村,现为安徽省黄山市黟县际联镇政府所在地,位于黄山西南麓,占地
28公顷,古村落面积19.11公顷.地理位置:东经117度38分,北纬30度11
分.宏村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开始兴建,当时取名为弘村,
至清朝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数百年来宏村一直在不断的修缮,直至明朝万历年
时才基本形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样子.
从选址开始,宏村就严格地遵循了风水术的法则.中国地处北半球,而且绝
大部分地区都处在北回归线以北,所接受到的阳光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南方.因此,
在中国建筑物的最佳朝向都应该是坐北朝南,这样才可以获得最充分的采光.古
人认为山南水北为阳,在这样的环境下,北面的山可以阻挡北面的寒流,南面的
水可以保持空气湿润,使环境单元内的气温稳定,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环境
的协调都是有利的.而且风水学中往往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表示方位.
《葬书》有云:"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阳宅十书》
曰:"凡宅左右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243

回帖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06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18: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2
后又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我们可以从宏村的平面图(图1)中看出宏
村的布局可以说是非常符合上述标准了:左面即西面为西溪和羊栈河,右面即东
面为际泗公路,前面即南面为南湖,后面即北面为雷岗山.当然,其中并不是每
个要素都是天然的,例如南湖就是后来修造的人工湖.但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是宏村建筑布局的前提和关键.
《葬书》"内篇"有云:"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足见水在风水
理论中所占的地位是极高的.《管子·水地篇》中写道:"水者,地之血气,如筋
脉之通流者也."中国自古代起就推崇万物有灵的思想,并且认为大地是有生命
的,而水就是大地的生命之源,而且润泽着世间的万物.传统风水认为选址首先
就要看水.宋代黄妙应在《博山篇》中有云"凡看山,到山场先问水.有大水龙
来长水会江河,有小水龙来短水会溪涧.……水来处是发龙,水尽处龙亦尽."
虽然是玄妙无比,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也是有道理的.人类要生存最离不开的物
质是氧气,而其次就是水了,水是生命之本,我们的生产,生活一刻也离不了水,
日常的饮用,洗涤,灌溉,水力,消防等都需要水.
在风水中,对于水流讲究弯曲环抱,忌讳直去无收,但更忌讳将宅第建在河
曲外侧.风水中认为,弯曲的河流是以河曲之内为吉地,河曲外侧为凶地④.《堪
舆泄秘》中写道:"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 而且早在先秦史籍中也就
有过数次"汭(ruì)位"建宅的记载."汭位"建宅也就是在河曲内建宅.宏村
的布局也遵循了这一规律.从宏村的平面图(图1)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宏村正
好处于西溪的内河湾处.其实在这样的地点建宅是有道理的.由于河曲外侧长年
受到水流的冲蚀,而造成土地的流失,进而面积会缩小,甚至造成地基的坍塌;
反之河曲内侧由于泥沙的沉积,不但土地面积会不断地增加,而且还减少了洪涝
灾的隐患(如图2所示).因此从选址开始,"理水"就成为了宏村建筑布局的核
心.宏村的人工水系既是生活系统,又是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同时也是围绕风水
理论而精心规划的一套精神系统.水在宏村同时具有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象征
功能.
三,宏村水系
"理水"这一原本属于园林建筑的概念,在徽州也成为了村落规划布局的最
重要内容.宏村的水系与它的布局也有着莫大的联系,所以要谈宏村的水系就不
得不谈它的巧妙布局(图3).
由于村形似牛形,宏村自古被称为"牛形村".村子北面背靠的雷岗山就是
"牛头";村子中央的半月形水塘为"牛胃";在村子中沿着巷道弯曲回转,穿房
绕户的大小水圳就是"牛肠";村口正面的南湖就是"牛肚";村子西面架在西溪
和羊栈河上的四座桥则为"牛腿".由此一来整个村落就像一头卧在水中的大水
牛.当时村落规划仿农民赖以生存和钟爱的牛形,其理由有三:其一,因雷岗山
3
前的坡地如牛形,因地制宜,牛卧山岗乃情理之中.其二是安全考虑,牛在南方
俗称"水牛",不惧水,且古人均认为牛能镇水避灾(大江大河上多用铁牛,石
牛镇水).其三,在农业文明时期,有"牛富凤贵"之说,精明聪慧,满脑经营
理念的徽州人,至今还恪守着理水就是理财的思想.⑤
因为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别的含义,它通常被看作是财富的象征."补风
水"是中国古代村落获得好风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古代村落特别讲求形局完
美,对某些在形局或格局上不太完备的村基,往往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引
水聚财"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⑥没水的村落就需要引水入村,甚至进一步
要在村落的宗祠等地"开聚心池以蓄内地之水",或"荫地脉,养真气",或聚财
兴运⑦.理水就是理财,理财就是理水,……拦溪筑坝是吸储,挖圳入户是放贷.
利润千家后汇入月沼与象征自有资本的井泉合成更大的资本金,然后经过多方营
运,扩张成更为庞大的"银行"——南湖.⑧而且徽州人相信通过开沟圳可以通
畅村落的气运.在皖南《忡麓齐氏族谱》有记载:"吾里山林水绕,……而要害
尤在村中一川;相传古坑族祖渊公精堪舆之学,教吾里开此圳,而科第始盛,自
圳塞而村运衰焉.……故培村基当以修圳为先务,……务始沟通,永无壅滞,此
我里之福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243

回帖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06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18: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汪氏66世主汪彦济汪氏61世祖汪仁雅
言举家迁至雷岗山下,购下戴氏产业,始建十三楼.应宏广发达之意取村名为弘
村,后改名为宏村.后来宏村汪氏认为,宏村备有雷岗山可抵御背面之风,东西
两侧有长年不息的山溪河流,整个村落又在雷岗山之下,两侧河畔之上.祖上选
择的这块地方不可不谓风水宝地,但是数百年来汪氏仍不能"福禄永绵",他们
认为没有充分利用好这块风水宝地,必须运用风水理论来指导村落布局形态;又
鉴于先祖屡遭火灾侵袭,在以后的村落拓展中,宏村汪氏开始注重人工水系的构
筑,提高预防火灾的功能.⑨
牛肠水圳建于明永乐初年(1405—1407),是宏村牛形水景观的源泉.宏村
水圳水源分为阴水和阳水.《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是我国早期自
然哲学中一对最基本的理念.阴阳观念的起源是人们对自然界长期观察的结果⑩.
而在宏村的理水中也无时不刻地体现着这种"阴阳观".
明永乐年间宏村汪升平出资并督工,村民合力,在村西拦河用糯米桐油拌石
灰浆浇砌石碣,历三年修建成人工水圳.主圳380米,引西溪(阳水)自西入村,
支圳340米引雷岗山地下水(阴水)自山坞入村东,阴阳水在村中汇合,九曲十
湾,南转东出,流向田野,复入西溪.11
引两处水源是宏村水圳的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在理论上它是遵循中国古代
的阴阳法则,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这样的设计却显现了它非常科学的一面.首先,
两处水源起到了相互调节的作用.主要用水即主圳是来自西溪的地表水,它的特
点是流量大,水力强,但是不稳定,受到涨水期和枯水期的影响;《黄帝宅经》
指出"宅以泉水为血脉".宏村支圳水源来自地下水,地下水的特点是出水量较
4
为恒定,水质好,但是水力较弱,出水量相对较少.于是,这"阴阳"二水就形
成了互补,相互调节,使宏村的供水系统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其次,这样的设计
可以有效地防范水灾和山洪的危害.这种设计借鉴了大禹治水的经验,采用了疏
导的办法,将山上的水引入支圳,避免了山洪对房舍的冲击.可以说是对传统治
水经验的成功利用.当河水暴涨时,可以控制河水入村的水量,同时主要依靠支
圳取水,既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涝灾害,又可以保证水质.
另外,就水质来说,风水中通常通过鉴别水的味道来确定地的好坏吉凶.宏
村的水质清澈,而且味道甘甜.《地理或问叙》中记载:"水味以甘甜为上,辛咸
次之,酸苦最下.水本无味,因土而变味.气以变土,土以变味.地有气而后有
味,故盐池皆龙气所钟.其余州郡之大者,城内必多咸水.乡村有咸水者必多富
贵,此亦可以卜地气矣."这种以水的味道来辨别风水好坏的说法是有其科学道
理的.水的味道源于地下蕴藏的矿物质,地下的矿物质和杂质的成分和比例不同,
其地下水的味道和颜色也不同.科学研究证明,在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地区,水是
甜味的;含有矾盐矿物的地区,水是酸的;含有硫酸镁及硫酸钠时,水是苦味的;
含有氯化钠时,水是咸味的;含有铁盐或高量锰时,水是涩的;含有藻类原生动
物时,水是腥的.当然古人不可能知道什么样的水味意味着含有什么样的矿物质,
但是他们知道什么味道的水是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是有利的.因此以水味
来选址的做法也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结晶.
古代宏村人利用地势落差,使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圳宽则1米余,窄则2
尺,有明圳暗沟,明圳敞开,暗圳上铺石板,并用河卵石镶边垒底,沿途建无数
个下圳踏石,浣衣洗涤极为方便.圳二侧陆续建水园庭院,设水榭曲廊,置花墙
漏窗.一圳建成满村清凉,飞珠溅玉穿院入池,水中映屋,院外流水,倒影清澈,
池沼都设有石栅活水道,长年流水不腐.宏村整个村落千家流水,处处通畅,几
百年都未发生大火灾,这绝妙的设计手法,实在令人拍手叫绝.12
宏村村规民约规定,早晨八点以前圳水只可作饮用水,在八点以后才可以在
水圳中洗涤衣物.水圳的作用除了基本的饮用,洗涤和防火外,还有一个用途就
是水力的利用.在水圳水流较直的地方会架上小水车(图7),这样就可以利用
水力来进行舂米等劳动.这样可以说水资源没有得到一点浪费,同时我们也不得
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风水中崇尚婉转缓流之水,最忌咆哮湍急之水.《博山篇·论水》中说:"水
为朱雀,亦有贵局.有声为凶,无声为吉."这是有道理的.在生活中,水流太
快的话,那么水中的杂质,砂石等就不易沉积,这样就不利于饮用和洗涤.而且
水的声音大也影响人们的休息.医学研究表明,要使大脑处于完全的休息状态,
外界环境中的声音刺激越小越好.水徐徐流淌,悄然无声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幽静
的环境氛围,由于水是从家家户户门前流过的,如果直去无回,稀里哗啦的话,
那么整个村子就会显得很吵闹.因此牛肠水圳就采取了这种来回曲折的方式,既
可以有效增加水流的长度,保证家家户户都能有水流经过,同时又降低了水的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243

回帖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06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18: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使得村民晚上能够好好地休息.
下面是宏村汪氏子孙汪双武先生在《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一书中关于
月沼和南湖的记载.
在宏村村中央,有一开阔的池塘,形如半月,这就是月沼,俗称月塘或牛胃.
月沼北侧弦部塘沿立十三根石柱,象征护卫村落的"十三太保",石柱间树石栏
杆一字排开,四周明清民居高低错落,粉墙青瓦分外耀眼.水巷,月沼,流动的
人群,与传统建筑融于一体,构成一幅晶莹,秀丽,清幽,恬静的村落水景观整
体空间,又是一幅生动的民俗民情生活画卷.13
元代中叶,宏村汪氏74世祖汪玄卿(公元1298—1369),字元一,中年辞
官隐居家乡.因祖遗山业尽堪栋梁,木材生意相当红火,平时多济贫救困,乐施
好义,是当时黟北著名巨商,也结交了不少文人墨客,社会贤达.一天,与几位
客人信步游雷岗山.有位老者仔细察看宏村地理村貌,对玄卿公建言:村之正中
有天然一窟,冬夏泉涌不竭,水不绝源,表里晶莹,可以洗心.村中之甘泉乃雨
露之精,其性柔.如果把它扩为池塘,蓄内阳水,锁丙丁之火,阴阳和合万物兴
旺,真是开拓村落水园的好地基,玄卿公认为很有道理,于是记入宗谱传于后人.
到了明初永乐年间,玄卿公的嫡孙汪辛(1374—1424),字思齐,号景齐.
汪思齐在外为官,家政均由胡重娘老孺人董理,并主持族人建乐叙堂.永乐初年,
思齐公辞官返里,一日披阅宗谱,见祖父有"开拓村中天然一窟"之遗言,仔细
实地堪查,泉眼果在乐叙堂前,不敢轻举妄动.他听说海阳有位号称国师的何可
达君,于是三次聘请,和族中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扩大宏村
基址,以及扩建以村中窟泉为中心的村落水系蓝图.并授笔立记:"以西溪以凿
圳绕村屋,其长川九曲,流经十湾,坎水横注,丙地午曜前吐宦,自西自东,水
涤肺腑,共夸锦锈蹁跹(piánxiān),乃左乃右,峰倒池塘,定主甲科延绵,万
亿子孙,千家火烟,于兹肯构."
永乐年间汪升平倾所储万余金建圳,汪思齐等献出窟周围祖田,将半月形池
塘挖掘而成,这就是月沼.月沼建成后,村人相继在塘四沿建楼房,这就是现存
的月沼民居群(图5).
月沼常年活水长流,塘面如镜,水源景观与层楼叠院交相辉映,蓝天,白云
跌落水中.老人聊天,少妇浣纱,顽童戏耍,月沼实际上成为村中的水广场,自
发的聚会中心,风俗民情的"露天舞台".塘中鹅舞红掌,鸭戏清波;空中微风
揉动炊烟氤氲,真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月沼是泉水和水圳的溶合,它将村中的泉眼和溪水混合使用,两股活水汇合
后,池塘水便清澈流淌,常年不竭.而池塘北畔正中就是作为宏村的政治,文化
活动中心的汪氏总祠——乐序堂.宗祠是一个宗族的象征和最神圣的地方,它讲
求文运亨达,人丁兴旺.正如前所述,水是财的象征,聚水就是聚财,兴运.实
际上,月沼的形成,也的确给村民提供了一个消暑纳凉的良好场所.科学研究证
明,在湖泊,水池等地由于水分的蒸发,空气含中有大量的负离子,人们在这种
6
地方会感觉十分舒适,在这里活动的人一多,这样祠堂前也就自然常年"人丁兴
旺"了.
宏村村落经明永乐到万历年间,近二百年人口繁衍,楼舍毗连,光靠水圳,
月沼蓄水已不够用.根据先辈遗言,村人经商议,认为村南有双石田数百亩,东
西侧有溪流穿过,如能再凿池蓄"外阳水",子孙更逢吉利.在明万历丁未年(1607
年),由宏村汪氏81世祖奎光公等17人主事,沿着水圳的旧渠道往南将村南的
秧田百余亩及93处洞窟沼泉挖掘数丈深,周围四旁砌石立岸,历三年时间建成
南湖(图6).
建成的南湖呈大弓形,弓弦处铺石板营楼舍,弓背部建二层湖堤,上层宽数
丈铺石板镶卵石,下层植杨栽柳.引水圳水入湖,有出水道穿湖堤下的暗水道入
田园,再入西溪.全村每天出工数千人,将塘泥铺在南湖外河滩上,人工造新良
田150亩.掘通泉,窟,滩,洞93处.
南湖历史上还分别大修二次.清乾隆七年(1742年),由汪必得操办一次;
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汪祖懿主持操办了一次.由此宏村的水系从始建到完
工共历经了八百多年,而这八百多年的工程汇聚了不知道多少代人的智慧和汗
水.
南湖是宏村中的水的总汇之所,它的兴建补足了村落背山面水的需要,也完
成了"水口"的建设."水口"在风水中指一个风水单位的水流去处,在村落中
往往设在村口."水口"的环境一般都是最优雅的地方,山水天成,风景秀丽.
尤其徽州人喜爱在"水口"处建造园林,故被人称之为"水口园林"."水口园林"
位于村口,通常都在原来的自然风景的基础上植树,修桥,添设凉亭水榭,以形
成休闲游憩的最佳场所.此外,它的功能不仅满足了环境的美化,水产业的发展,
而且有效地调节了农田的灌溉,通过这样一个大水库,来抵抗旱灾和控制洪水,
保证农作物的正常水量需求.同时南湖又很好地调节了气候.在天气炎热的夏季,
通过水分的蒸发,来保证空气的湿润,使村中的温度不致于过高,使得村民能够
进行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简直就是天然的空调.
综合水圳,月沼,南湖这一系列水系来看,宏村的理水在发挥自然水系作用
的同时,又巧妙地规划和安排了村内的人工水系.从选址开始,人们就考虑到了
必须有充足的水源能够满足全村的生活和生产上的需要.另外接近水源,可以预
防火灾,但同时又有洪灾的隐患,因此人们又必须要周密全盘地考虑,不能顾此
失彼.而人工的水系改造恰好做到了这个平衡.宏村这种人工水系网络,既有利
于生活,生产,也有利于村镇防火,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具有实用
功能,美化功能和生态功能.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243

回帖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06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18: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结 语
宏村的理水观,主要表现为人们的风水环境意识,这种环境意识虽然参杂了
许多荒诞无稽的思想和迷信,虚幻的内容.但是其中蕴含的大量科学的,合理的,
基于长期生活实践经验的"因地制宜"的环境选择意识和"因势利导"的环境改
造意识.是值得我们肯定和继承的.
从宏村的水系规划历史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它是宏村多少代人的劳动结晶.
从选址开始它就倾注了古人的智慧和汗水.古人在选址造宅上不是盲目的,他们
选择一块地首先要看这块是否适宜人们的生活,是否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力图做到人与自然的融洽境界.这就是中国古代最突出的哲学思想——"天人合
一" .在这里,宏村在地势上的选择体现出了建筑朝向与"日照"的天时和"地
形"的地利双向调节,使得既顺应地形环境,又不违背良好方位的布局形式.在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改造中,这一思想也是起着主导作用的.宏村对于水的处理,
与其说是改造不如说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借"与"还".宏村的水主要是来自西
溪,而最后这水又"还"给了西溪.宏村人只是巧妙地使它在村中"游历"了一
遍,而同时又满足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这种做法,按照自然条件的缺损,
通过人工措施来补益,只要做得巧妙,就能起到点石为金的效果.从宏村这一中
国古代村落的整个形成历史过程,可以看到我国古代建筑意识中对整个居住群的
整体规划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而且这一意识还存在一个不断发展,进步,
完善的漫长过程.最终才形成"置高岗面流水,一望无际",依山傍水而居,村
后以青山为屏障,可当北面来风,地势高爽,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有仰观山色
俯听泉声之乐.宏村建筑群是集我国古代科学,建筑工程学,文化,宗教,美学,
艺术等于一体的综合实体.它在力求满足村民实际的功能性需求以外,又兼顾了
文化气息和观赏性,同时还不忘发展的可持续性.
宏村的理水观给我们几点最大的启迪.第一,它一直是从整体,全面的宏观
视角出发,通盘考虑.从选址到布局,从布局再到具体实施,都是精心设计过的,
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无规划盲目建设;第二,它贯以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宏村
水系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而不是破坏自然和滥用自
然.它"有借有还",在具体细节上改动而不做根本性的改变,满足了世世代代
的需要;第三,它兼顾了人们的直接生存需求和审美趣味,集功能性和观赏性于
一体,既不是只实用不美观,也不是像单纯的观赏性园林那样仅供休闲娱乐;另
外,宏村水系不是一次成型的,而是在环境和人口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不断改
造,修葺使之完善的长期过程.对于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我们现代建筑观也应
具备这种与时俱进的思想.最后,中国古代建筑中不仅仅讲求实用和美观,更讲
求文化氛围.从宏村的理水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各种经典思想,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风水理论观点等都在这里交织,汇聚,可以说它们构成了
中国古代建筑的灵魂.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传统文化作背景,才使得中国建筑形
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8
图1 (选自《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
9
图2 (选自《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
图3 (选自《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
图4 (选自《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
10
图5 (实地考察时拍摄)
图6 (实地考察时拍摄)
11
图7 (实地考察时拍摄)
12
注释:
① 《中国建筑美学》侯幼彬
② 《中国建筑美学》侯幼彬
③ 《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一丁 雨露 洪涌
④ 《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刘沛林
⑤ 《古宅 古村 古城布局新考》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 赵复雄
⑥ 《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刘沛林
⑦ 清林牧《阳宅会心集》卷上"开塘说"
⑧ 《中国乡土建筑》无梦到徽州 萧加
⑨ 《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汪双武
⑩ 《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刘沛林
11 《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汪双武
12 《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汪双武
13 《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汪双武
14 《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汪双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6-9-6 19: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
汪氏66世主汪彦济遵汪氏61世祖汪仁雅遗言举家迁至雷岗山下,购下戴氏产业,始建十三楼.应宏广发达之意取村名为弘村,后改名为宏村.

明初永乐年间,
玄卿公的嫡孙汪思齐(1374—1424),在外为官,家政均由胡重娘老孺人董理,并主持族人建乐叙堂.辞官后,聘请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扩大宏村基址,以及扩建以村中窟泉为中心的村落水系蓝图

明永乐年间
宏村汪升平出资并督工,村民合力,在村西,历三年修建成人工水圳.主圳380米,汪思齐等献出窟周围祖田,将半月形池塘挖掘而成,这就是月沼.月沼建成后,村人相继在塘四沿建楼房,这就是现存的月沼民居群(图5).

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
由宏村汪氏81世祖奎光公等17人主事,沿着水圳的旧渠道往南将村南的秧田百余亩及93处洞窟沼泉挖掘数丈深,周围四旁砌石立岸,历三年时间建成南湖.后又分别大修二次:
.清乾隆七年(1742年),由汪必得操办一次;
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汪祖懿主持操办了一次.

--------从以上摘录看,本文基本上涵盖了宏村兴建的轮廓,是一篇好资料.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235

回帖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4207
QQ
发表于 2006-9-6 21: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