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8296|回复: 5

汪庆正先生

[复制链接]

21

主题

208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082
发表于 2006-9-5 23: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界人士为汪庆正送行

2005年10月23日



    “尊碑帖陶瓷钱币一生博物,庆云永在;融真心善意美德再论崇孝,正气长歌。”昨天上午,本市文博界、美术界、收藏界、文艺界、出版界以及海内外有关人士和汪庆正的亲友千余人,在龙华殡仪馆大厅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博物馆副馆长,著名中国古代陶瓷、钱币、碑帖研究和鉴定专家汪庆正送行。
  汪庆正因病于2005年10月22日早晨9时55分在瑞金医院逝世,享年75岁。
  陈良宇、华建敏、陈至立、韩正送了花圈,并以不同方式向汪庆正亲属表示深切的慰问和哀悼。
  龚学平、殷一璀、王仲伟、杨晓渡、谢丽娟等参加送别仪式。
  告别仪式大厅布置得简洁幽雅,玉色纱幔环绕,花圈、花篮、挽联及来自海内外的唁电唁函,排满了大厅内外。汪庆正安详宁静地躺卧在百合、玫瑰花丛中,周围摆满了鲜花。大厅进口处悬挂着汪庆正的大幅照片。送行的队伍缓缓而行、络绎不绝。每个人默默把鲜花放在遗体周围,为这位一生从事文博事业的著名专家送行。
  汪庆正是闻名海内外的文博专家,对中国古代陶瓷、古代钱币和碑帖有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成果丰硕。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他与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的马承源一起,耗费无数心血与精力,促成了许多流失海外的国宝级中华文物回归祖国;在上博新馆的筹建过程中,汪庆正承担起新馆建设筹款小组组长的职责,使上博新馆自筹资金达1000万美元,占新馆建设资金的七分之一;新馆建成以后,汪庆正为确立上海博物馆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送花圈的还有蒋以任、金炳华、胡德平、陈同海、单霁翔、周波、卢昌华、刘云耕、罗世谦、王安顺、周慕尧、胡炜、严隽琪、宋仪侨、左焕琛及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上海市政协办公厅、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等政府机关部门和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古陶瓷学会及各省市自治区文物局、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及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菲律宾、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的大学、博物馆和国际友人。
  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文物局、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发来了唁电和信函。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菲律宾、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的博物馆和国际友人也纷纷发来唁电和唁函寄托深切的哀思或专程来上海参加悼念活动。
45世爽公--56世道兴公(歙县布政乡归化里)--58世记公(开化云台)--61世翰公(开化唐下)--67世照公(开化漳田)--84世圭准公(漳田)--90世人骅公(漳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208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082
 楼主| 发表于 2006-9-5 23: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外残阳称意红
                    陈 燮 君

    汪庆正先生走了。他披着白发,揣着真诚,带着才智,念着事业,离我们远行。
    一年来,汪先生顽强地与病魔抗争着。他热爱生命,珍惜生活。他在生命终结的前一天傍晚,面对肚泻,自言自语:"排泄不是坏事,身体会好起来。""我会听医生的话,好好治疗的。"他酷爱文博,恪尽职守。在住院期间,每次去探望,讲好不谈工作,却总是始于工作、终于工作。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他还为了"中日书法名品展",在床头累起书堆,把同事请来病房,口述《梦寐以求的日本现藏中国古代重要书迹》一文,直至疲惫不堪、气喘吁吁……他疼爱文物,牵肠挂肚。他在病床上一再嘱咐对于文物征集"该进则进,当断则断",对于馆藏文物的保管和展示要"上脑上心,谨之又谨"。他关爱亲友,以诚相见。在手术以后,身体十分虚弱时,他还念叨着朋友、职工的岗位变动、家庭生活;在病情加重、说话费力的情况下,还情真意切地关照同事和朋友"千万要保重身体"……
    尽管对于汪先生的病情恶化,大家已有思想准备,然而还是感到走得太快。如果有时间,汪先生真想参加一个月后的"17世纪景德镇瓷器国际学术研讨会"、两个月后的"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五个月后的"中日书画名品展"……如果有时间,汪先生想继续深入研究我国先秦货币中的三孔布,他认为:中山国三孔布,制作十分规整,但传世数量极少。说明当时的铸量不大。然而,其币面文字反映的地名却达十多种。很难设想,中山国在极短的兴盛期内,有那么多的城市,其商品经济都发达到必需铸造货币的程度,而铸量却又那么少。这里似有一种可能性,即中山国在一段时期内,曾按照赵国"焛"、"离石"圆足布,仿制了三孔圆足布,并按照当时曾占有重要城市名称、编排范别命名。这种情况,不仅三孔布,甚至在其他货币,如小方足布、小尖足布等也有此可能。是否正确,将待进一步证实。如有时间,汪先生渴望进一步探索流散到日本的中国古代书迹。从上一世纪50年代汪先生开始师从徐森玉先生学习碑帖以来,就看到了很多流散到日本的中国古代书迹的珂?版印本,萌生了研究日本现藏中国古代重要书迹的念头。他说:研究中国字体的演变,从秦小篆以前的籀文、甲骨文到由篆草到隶草,由隶草到行草,以及由隶到楷的过程,都会有一些颇有争议而有待进一步探索的课题。要进一步研究中国的字体、书体和书法史,最主要的载体和必然要涉及的是历史遗存下来的重要古人书迹,其中有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实物现收藏在日本的公私收藏机构。特别令人关注的存世战国《石鼓文》最早、存字最多的拓本,秦《泰山刻石》存世字数最多的拓本,东汉《西岳华山庙碑》的长垣本,东晋书圣王羲之最好的墨迹《丧乱帖》,以及清李宗瀚收藏的非常出名的"临川四宝",即唐拓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唐拓褚遂良《孟法师碑》、唐拓魏栖梧《善才寺碑》和唐拓隋丁道护《启发寺碑》等孤本均在日本。至于现藏日本的唐、宋、元以及明、清时期的法书则更是数不胜数。汪先生是多么希望在2006年3月就能在上海博物馆的大展上看到上述国之瑰宝!此外,到时展示的还有王羲之的《定武兰亭叙(吴炳本)》、《十七帖》、《集王圣教序》、《孔侍中帖》、《妹至帖》、王献之的《地黄汤帖》、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等,汪先生多么企盼直面稀世珍品,继作深入探索!如有时间,汪先生想对正在积极推进的崧泽遗址博物馆,志丹苑遗址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中心的建造和改扩建方案与领导班子一起再作进一步研究、论证和完善……
    汪先生把人生的生离死别的时间定格在公元2005年10月22日上午9点55分。前一天,市委及宣传部领导前来探望。从21日深夜开始,最后的抢救工作开始紧张地进行。市领导来了,市委宣传部的领导来了,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博物馆的领导、职工陆续前来,汪先生的多年的老朋友先后前来,国外、海外的朋友不断打来电话……在汪先生的生命的最后时刻,有许多许多人围绕在他的身旁,与他默默道别,祝愿他一路走好。在他告别病房前,他的亲属、同事、朋友排起长队,绕床一周,挥泪哽咽,这样的场景,是多年来少见的。
    在汪先生逝世以后,中央和上海市领导给予热情关怀,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古陶瓷学会和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各省市文物局、博物馆先后发来唁电,美国、英国、日本以及台湾、香港和各地的朋友专程赴沪进行遗体告别,国家文物局领导单霁翔、张柏、董保华、童明康发表悼念文章《深切怀念汪庆正先生》,感叹"他的离去是中国文博界的又一重大损失,闻之令人痛惜!汪先生一生痴迷文博、执著文博、奉献文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以刻苦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从一名普通的文博工作者成长为一名睿智卓识的学者和专家。其经历令人感佩、其成就令人景仰!在治学上,汪庆正先生谦逊严谨、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对陶瓷、钱币、碑帖等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鉴定水平在国内外文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汪庆正先生的学术造诣和工作成就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而其为人之率真,待人之诚恳也广受称道。在后辈心目中他还是一位德高望重、宽厚仁爱的长者,他崇高的道德风范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将激励我们为中国文博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奋勇前行!"资深记者郑重发表了《博学精鉴  笃学好思--汪庆正治学风范》一文,指出"无论是读汪庆正的有关钱币的学术论文,或是和他交谈,我都感到他是个思维敏捷的学者,他善于用考古发掘的新材料,来探讨回答前人研究中留下的疑难课题,很快就形成新的思想,建构一个别人难以逾越的学术构架。……汪庆正聪明睿智灵活,任何一个新的领域只要他钻进去,很快就能跳出来,做出成绩,并卓然成家。……汪庆正的学术研究是一种连锁反应,常能从一个题目中派生出许多题目来,环环相扣,逐渐形成一个体系。"一时,学者撰文,诗人写诗,书法家挥毫,同行缅怀,亲友悲泣,同事们找来各种照片、录像,赶制追思汪先生的资料片,出版社搜集汪先生的多种著述,抓紧编辑汪先生的论文集,上海博物馆及时汇集唁电、唁文、唁诗和纪念文章,正在编纂汪先生的纪念集……在"汪庆正先生追思会"上,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古陶瓷学会的代表和不少国家、国内部分省市的专家学者以崇敬的心情在一起深情缅怀德高望重的汪先生,追思他的渊博的才识、非凡的业绩,再现他的音容笑貌,向他诉说大家对他的深切的怀念。全场肃穆、悲切、动容、欷歔!
    汪庆正先生为江苏苏州人,生于1931年11月。汪先生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对文物兴趣浓厚。1949年2月至1952年7月,就读东吴大学司法系、会计系,他在大学时代就已开始对中国货币史进行专题研究。1952年9月,汪先生进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将自己毕生心血和精力奉献给了新中国的文物与博物馆事业。他从1985年3月起担任上海博物馆副馆长,从1993年3月起兼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汪先生是闻名海内外的文博专家。他对中国古代陶瓷有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成果甚丰。他对瓷器有很高的鉴定水平,在海内外享有很大的声誉。在他指导下的宋代汝窑窑址的发现是中国陶瓷史研究上的重大突破;他先后撰写或主编了《中国陶瓷史--明清》、《上海博物馆藏瓷选》、《景德镇彩绘瓷》、《简明中国陶瓷辞典》、《青花釉里红》、《汝窑的发现》、《中国陶瓷全集》元代卷和清代卷、《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中国陶瓷辞典》(英文版)等专著,发表了《中国陶瓷史上若干问题的探索》、《官、哥两窑若干问题的探索》、《汝窑析义》等重要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文博界产生重大影响。他对中国古代钱币亦有系统研究,创见颇多,撰写《货币》,主编《中国货币大系--先秦卷》,发表了《关于中国古代货币发生和发展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日本银行及上海博物馆所藏博山刀考略》、《三孔布为中山国货币考》等重要论文。在碑帖及版本研究方面发表过《隋龙藏寺碑》、《泰山石刻考略》、《〈淳化阁帖〉存世最善本考》等很有见地的论文,具有高水平的鉴定能力。
    汪先生以忘我投入的工作精神带动举办了一系列的重大文物精品展览和学术研讨活动: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盛况空前,掀起了民众走近中国传统书画的文化热潮;"中国隋唐至清代玉器学术讨论会"、"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代白瓷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千年遗珍'书画国际学术研讨会"相继举办成功,积极推动了各个相关文物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也使上海博物馆的综合学术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围绕《淳化阁帖》最善本的回归,汪庆正先生以一个老文博工作者敬业务实的精神,夜以继日地为特别展览的筹备及其一系列普及教育活动开展工作,他还在繁忙的工作间隙,收集、查阅大量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学术上取得了新的成果。汪庆正先生的学术造诣和工作成就获得了社会各方的高度评价。
    如今,汪先生离我们而去,可是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精神财富是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坚毅执著的事业追求、孜孜以求的勤勉学风、灵动溢智的研究方法、持续发展的交友方式和出神入化的人生境界。这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使他和其他老一辈领导专家、文博工作者一起书写了上海文博事业与上海博物馆发展史上的最初的辉煌篇章,并带领了几代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延续着创业风采,播扬着中华文明。这坚毅执著的事业追求使他和同事们一起,不断推进着上海博物馆的新的发展里程,与时俱进地迎来上海文博事业的新的演进阶段,在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历史中,使上海博物馆适时地舒展了以高新技术支撑的收藏保管功能、形成学科发展优势的学术研究功能、面向现代社会的社会教育功能,并在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一体化发展中,以科学发展观赢得了上海文博事业的新的拓展空间。这孜孜以求的勤勉学风使他横跨中国古代陶瓷、钱币和碑帖研究领域,不断捧出探索成果,给同行们一个又一个的学术惊喜。这灵动溢智的研究方法使他在学术研究中重视运用科学方法,进而把科学方法升华到科学方法论的层面,做到了一般研究者很难达到的重大突破、体系构建、环环相扣、链式反应。这持续发展的交友方式使他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以心交朋友,诚恳待朋友,交友惜友情,患难见真情,以事业高度交朋友,交了朋友为事业。这出神入化的人生境界使他在敬业中不失乐趣,在执著中不失豁达,在亢奋中不失从容,在务实中不失睿智。汪先生事业有成,学问有识,笔耕有恒,育人有方,交友有情,生活有趣,他充分展示了个体生命的群体意识、文博事业的团队精神、学术耕耘的潜在能量、有限人生的应有乐趣,让人生的75个春秋尽显充实、精彩、亮丽和永恒!
    汪庆正先生喜爱做学问,善于搞研究,注重方法论,巧用桥和船。谈起治学之道,他谈得最多的是方法。他经常说:"方法能释放学术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方法是潜在的学术能量"。借助于科学方法,汪先生成功地释放了学术能量,并在中国古代陶瓷、钱币和碑帖研究领域,把"学术潜能"变成了"学术显能"。览读汪先生的丰硕著述,可悟汪先生深得治学之道。
    一是以马恩为导引。汪先生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运用马恩理论。在研究钱币的过程中,他前后把马克思的《资本论》读了三遍,还读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他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产生和货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等基本理论,以及关于铸币、纸币等若干理论,对钱币研究带有指导性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来看,货币是在交换过程中自发地产生的。一般说,货币的起源和发展是和交换水平相适应的。根据恩格斯在《家族、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论述,古代货币起源和发展的序列大致可以分为:物物交换时期--实物货币时期--金属称量货币时期--金属铸造货币时期。实物货币是和交换的比较原始性相适应的,随着手工业和农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实物货币为金属称量货币所代替,但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商人阶级的出现,称量的金属货币最后将由金属铸造货币来代替。汪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对中国实物货币的使用时间问题进行了探索,认为实物货币带有比较原始性的特征,殉葬奴隶用"货币贝"来随葬,说明当时货币贝的使用已极为普遍和广泛。
    二是以特征求辨识。汪先生在做学问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特征的分析,从特征抓入口,以特征求辨识,把"特征论"作为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特征出发直入问题的本质。汪先生对汝窑的识别特征说得入木三分。他说:汝官窑胎洁釉润,制作精细,纹片细密而又传世珍罕,使人宝爱。它在工艺上超过以前的地方是:其一,胎质细洁而呈香灰色;其二,采用绝细的芝麻钉包釉支烧;其三,烧出纯正的天青色(包括淡天青和深天青);其四,开创人工的细密纹片。在汝窑以前,无论南方的越窑、龙泉窑或北方的耀州窑,其胎质都比不上汝窑那样细洁,汝窑器的香灰色胎,超过了以前南、北所有的青瓷。在烧成工艺上,采用包釉支烧的方法,并不始自汝窑,五代北方的耀州窑和南方的岳州窑都已使用支钉包釉支烧。岳州窑的支钉较粗大而呈浑圆形;耀州瓷的支痕表明,其所用支钉较岳州窑小得多,呈扁斜状。汝瓷的支痕,其细小而规整的程度,可说是空前绝后的。青瓷主要是依靠釉中所含少量铁份,在还原气氛中呈色。在汝窑以前,中国高质量青瓷的釉色,除了唐代越窑以烧成青中偏黄的艾色为主外,其他的瓷窑都是浅草绿色。汝窑则烧成纯正的天青色。过去描绘柴窑的色泽"雨过天青云破处",正好是汝釉的呈色。汝窑的天青色是严格控制还原气氛而烧成的。由于胎土中含有微量铜,因此汝窑的特点之一,是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这是近代仿制品所忽略的现象。釉面开裂纹片,是瓷器烧成过程中,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现象。把这种本来属于烧成中出现的缺陷,变为有意识的装饰,则是从北宋汝窑开始的。汝窑多见鱼子纹开片,但也有无开片的器物,明初曹昭《格古要论》说:"汝窑器,出汝州,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清《南窑笔记》亦说:"有有纹片者,有无纹片者。"目前所知,传世的无纹汝窑器,仅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盒"一件。
    三是以比较获真知。比较的方法也是汪先生在文物鉴赏、学术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运用比较,研究深入;通过比较,异同自辨。汪先生曾对汝窑、南宋郊坛下官窑和元末哥窑仿官器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在支烧的支痕方面,汝窑为香灰色细小尖针状;南宋郊坛下官窑的情况是早期有少数较小的尖针状,但较汝窑为大,而色泽比香灰色要深。后期多为小圆柱状,色泽偏灰或炒米黄色,决无香灰色和黑色。极个别大器有不规则块状支痕。元末哥窑仿官器大多为圆柱状黑色支痕。在盘、碗之类器物的口沿方面,汝窑一般均呈浑圆感,口沿部施釉规整而无厚叠的感觉。南宋郊坛下官窑的口沿一般施釉规整,胎体较薄,而稍有尖锐感。元末哥窑仿官器的口沿浑厚。在盘、碗之类器物底足的处理方面,汝窑支烧为多,圈足包釉外撇,处理规整。南宋郊坛下官窑支烧器包釉外撇,处理规整。垫烧器施釉较薄,圈足处理规整,内外壁不易用手抓住。而元末哥窑仿官器的圈足内、外壁施釉较厚。一经比较,研究趋于深入。汪先生运用比较方法,区别了鬲式炉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他指出:北宋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官窑粉青鬲式炉"的口沿由外向内倾斜,出筋捏成圆钝状泥条堆贴成;南宋老虎洞修内司官窑遗址出土标本的口沿由外向内倾斜,出筋呈锋利刀刃状;乌龟山郊坛下官窑遗址出土标本的口沿由外向内倾斜,锋利出筋到底;南宋上海博物馆藏30年代朱鸿达在郊坛下官窑遗址采集标本的口沿由外向内倾斜,出筋的锋利度减弱且不到底;南宋末浙江省德清市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墓出土龙泉窑炉的口沿板沿平直,出筋呈圆钝状;元代新安海底沉船发现龙泉窑炉的口沿板沿平直,出筋呈圆钝状。可谓"比较获真知,对比见异同"。
    汪先生把方法看作"潜在的学术能量",在学术探索之路上,还积极地以综合觅灼见,以偶然见必然,以深入得浅出,以史脉寻突破,以古籍作行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在怀念汪庆正先生的日子里,百思汇聚,百感交集,赋诗一首,以表缅怀:
    今秋依依写悼词,
    来冬幽幽作追思。
    吟咏已知何处声,
    别离难定再见时。

    中宵案头显笃学,
    陶罐瓷瓶盛睿智。
    分辨特征求灼见,
    深入浅出获真知。

    神游宝丰说汝窑,
    驰骋齐燕论刀币。
   《淳化阁帖》见古韵,
    "最善本考"理谱系。

    白发丝丝牵友情,
    弹词曲曲念旧事。
    天外残阳称意红,
    海内明月照故里。
45世爽公--56世道兴公(歙县布政乡归化里)--58世记公(开化云台)--61世翰公(开化唐下)--67世照公(开化漳田)--84世圭准公(漳田)--90世人骅公(漳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208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082
 楼主| 发表于 2006-9-5 23: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上午,汪庆正先生铜像揭幕仪式在青浦福寿园举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德勤,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文物商店的领导和中层干部,以及汪庆正先生的家属和亲友100余人参加了仪式。龚学平与张德勤为铜像揭幕。

汪庆正先生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古陶瓷专家、碑帖专家、中国古钱币专家,在他指导下的宋代汝窑窑址的发现是中国陶瓷史研究上的重大突破;他参与主编或撰写的《中国陶瓷史》等专著在海内外文博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对中国古代钱币有着系统研究,创见颇多;他在碑帖及版本研究方面具有高水平的鉴定能力,发表过许多很有见地的论文。汪庆正先生以科学的治学方法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刻苦钻研,不断探索,不仅使自己的研究对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更使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整体水平处于该领域的前沿,为学术界瞩目。

在汪庆正先生投身文博事业的五十余年里,他征集、抢救了无数文物珍宝,促成许多流失海外的“国宝级”中华文物回归祖国。在上博新馆的筹建过程中,汪庆正先生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新馆建设筹款小组组长的职责,奔波于美国、英国、香港等地开展募款工作,成绩卓著。新馆建成之后,汪庆正先生更是为上海博物馆的业务建设以及进一步确立上海博物馆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为庆贺上海博物馆建馆50周年,他以忘我投入的工作精神带动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文物精品展览和学术研讨活动,积极推动了各个相关文物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也使上海博物馆的综合学术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汪庆正先生的去世是中国文博界的重大损失,但他对文博事业的执著不悔和忘我奉献是他留给后人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崇高的道德风范和永不懈怠的敬业精神将激励文博工作者为中国文博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奋勇前行。
45世爽公--56世道兴公(歙县布政乡归化里)--58世记公(开化云台)--61世翰公(开化唐下)--67世照公(开化漳田)--84世圭准公(漳田)--90世人骅公(漳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6-9-5 23: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庆正先生   永垂不朽!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9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9-5 23: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208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082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00: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法门寺秘色瓷摄影照明的布局  
作 者:上海博物馆 朱 琳    浏览数:547次  

--------------------------------------------------------------------------------



    相传最迟五代十国时,位于杭州的钱氏吴越国专为宫廷烧造了一种青瓷,“臣庶不得使用”,因其釉色秘而不宣得名“秘色瓷”。后人只能从诗文里领略它的风姿,但“秘色瓷”究竟秘在何处,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缺乏实物证实。直到1987年,陕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了唐懿宗用来供奉释迦真身舍利的一批精美供器,同时出土了记录这些器物名称的石刻物帐,专家们才能据此物帐,断定该地宫出土的16件青瓷就是传说中的“秘色瓷”,从而破解了“秘色瓷”的谜底。

    秘色瓷之“秘”究竟含何意﹖这在过去就存着不同看法,法门寺秘色瓷出土后,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更多了。从古文献中关于“秘”字的含义到唐代秘色瓷之名的由来,从陆龟蒙的“千峰翠色”到法门寺秘色瓷的青绿釉色,论点颇多。有的认为秘色即“稀见之色”,有的觉得秘色是一种“香草色”,也有的说秘色实为“碧色”。此外,还有神秘色调和神秘、珍奇和本身色调的混称等等。总之,对“秘”字含义的认识,集中到一点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指的是釉色,至于究竟属哪一种色调,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004年底上海博物馆开幕的周秦汉唐文明大展共展出219件国之瑰宝,其中扶风法门寺的秘色瓷6件。本人有幸作为此次文物图录拍摄小组的一员,摄影之一,展出前赴陕西进行了2个月的拍摄,3吨的卡车装了有关器材设备直赴陕西。在拍摄过程中感悟最深的唯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烧造不易拍摄也难。要把学术界在文物专家眼中如此神奇之色如实还原,又不失摄影之艺术魅力,让我们摄影师大大的折腾了一番。

    记忆犹新,2004年5月28日,一如往日,早7点来到法门寺博物馆的文物拍摄现场,保管部韩主任亲自从库房提出了第一件文物“唐·五瓣花口内凹底秘色瓷盘”,韩主任说“秘色瓷一向比较难拍,是古文物拍摄中的一个难点,最特别的就是它的颜色,至今也就没拍个准啊,今天看你们的了!”韩主任小心翼翼地把秘色瓷轻放于摄影台上。

    由于单色釉瓷器光洁度高,是个高亮度的反射体,支离破碎的光斑不仅会破坏器物的造型美,而且影响器物的质感美,这是它的主要症结,何况对“秘”色的掌握,又不同于一般的单色釉瓷器,体现出它的魅力又是一个难点。学术研究中认为此盘在晕光之下?盘内色泽犹如盛着一盘清水。概括讲即是此文物不能有反光?视觉影响??不能没点反光?文物质感影响??内部靠反光体现出似水秘釉?学术影响?,需要体现如此多矛盾的学术性效果?如此多的映像光源局限性?鱼和熊掌兼得,想得容易动手何其难?足足4个小时?一切理论中行之有效的布光方案在实践中完全没有达到理想化?让我们着实头疼了一番。除去固有思路,重理思绪,再入角色。

    为了避免背景色彩受光后反射出来的色光反射到器物表面上,造成器物原有色彩的混乱和质地的失真现象,我们对此文物色调选了深灰背景纸;光斑如投影,一支灯一个光斑,秘色瓷拍摄现场用了三个灯源,左右为两只150千瓦的变焦灯,它可根据器物大小调节聚光大小,达到局部效果。光斑的消除靠移动调整灯光高低左右角度,视状况可加硫酸纸;2千瓦为主光源,前罩有硫酸纸,打出似有盘中之水。为了达到秘色瓷质地的细腻光洁,在拍摄台和灯位之后撑起由3米高的反光板,使光线更为柔和。6个小时的“作战”记录下了第一张数码相片,秘色瓷盘的性格和质感一览无余地体现了出来。

   最终我们还要做的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即现场数字校色,在同等的光源下电脑微调“秘色”,让图像文件与实物色泽一致,使之最终与出版印刷物达到统一,原汁原味。“唐·五瓣花口内凹底秘色瓷盘”是本次拍摄行程中耗时最长的一件,也是最能体现本次摄影意义。此件文物的拍摄,使我对文物摄影也有了新体验:艺术灵感和实践经验,灵活掌握,不拘一格。
   

汪老是法门寺地宫考古发掘的的主要人员,是“秘色瓷”的第一见证人!!!
45世爽公--56世道兴公(歙县布政乡归化里)--58世记公(开化云台)--61世翰公(开化唐下)--67世照公(开化漳田)--84世圭准公(漳田)--90世人骅公(漳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