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鹏图先生,字振秋,江西彭泽黄岭乡老屋汪村人。早年任教于彭泽县立高等小学,省立湖口师范,曾任彭泽县国民政府督学。解放后在彭泽县一中工作直至退休。
先生一生穷研经史,是一位公认的国学大儒。先生从小立志振兴家乡的教育事业,言必行,行必果,从民国8年在县立高等小学执教开始,从普通教员到校长,再到县政府督学,尽职尽责,格外用心,深得教育界同仁之赞佩。
抗日战争爆发后,先生没有离开校园,即使在日寇的飞机轰炸下,仍然在杨梓开办抗战简易课堂。战火纷飞,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接受省立湖口师范之邀,深入湖口、都昌等地为战后培训乡村教育人才。
抗战结束后,高等教育师资严重缺失。时任中央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汪辟疆先生多次函请汪鹏图先生到中央大学任教,这对先生来讲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当时先生正和同仁一道着手创办彭泽县第一所县立中正初级中学(县一中前身),他婉言谢绝了邀请。此举得到全县各界人士一致赞扬。
从教几十年,先生桃李满天下。学生中掌权柄者大有人在,先生从没因私事找过他们。那年生产队无故拆除了先生家的院墙,时任副县长的学生张某认为生产队做法欠妥。先生却一直没去找生产队。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找集体赔偿。先生坦然一笑:“钱财乃身外之物。”
当时一些报刊为统战需要,得先生的诗文如获至宝。但先生的大部分作品却仅限于亲友及学生之间流传。他戏称稿费是屋漏水添锅。当时他的退休金每月仅6元,为买纸张、书籍总是节衣缩食。如果经常有屋漏水添锅,未尝于生活无补,然而先生却不屑经营。
先生已离我们去了,他生于1900年,逝于1989年,享年89岁。先生去世后,他的部分诗作已由台湾东吴大学出版,足可告慰先生于九泉。
摘录于《浔阳晚报》2013年9月25日第31版“方志” 作者:洪应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