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徽州第一伟人——汪华
龙年新春,歙县修葺一新的古徽州府衙对外开放,古朴庄重的明弘治制式,精湛考究的营造工艺,恢宏大气的仪门大堂,令参观民众一饱眼福。据有关史料介绍,这里曾经是汪华吴王府的故址。
汪华(586-649)字国辅,又字英发,隋唐时歙县瀛州汪村人(现属绩溪县)。汪华自少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失母,九岁为歙县郑村的舅父收留,十四岁拜南山和尚罗玄为师,苦练刀枪弓箭,武艺超群,后应郡府招募成为护郡兵丁。由于智勇过人,汪华渐渐在郡兵中显露头角,成为郡兵们的精神领袖,深受将士拥护。
汪华功绩之一,就是保境安民。隋末朝廷腐败,社会动乱,群雄混战,民不聊生。汪华顺应民心,高举义旗,发动兵变占据歙州(新安郡),并连克宣、杭、睦、婺、饶数州,所向披靡,拥兵十万,号称“吴王”。所治之地,十年不见兵戈,百姓得以安生,一派平和景象。汪华为政宽宏,政清人和,颁布一系列利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皖、浙、赣三省的六州百姓得以在乱世安居乐业,史称“镇静地方,保境安民”。汪华又审时度势,于公元621年奏表归唐,使一方百姓免除战乱之苦。唐高祖李渊嘉其识时务、顺潮流和保六州之功,授予方牧,持节总管六州军事,兼任歙州刺史,封上柱国越国公。贞观二年(628)奉诏晋京,授为左卫白渠府,统军事,掌禁兵,后改任忠武将军,为右积福府折冲都尉。太宗征辽,汪华留京,任为“九宫留守”。贞观二十三年(649),卒于长安。永徽二年(651),灵柩运回家乡,葬于歙县云岚山。
汪华功绩之二,就是促进了地方的和谐。之前,新安的土著人与南迁的中原衣冠贵族,互为提防,或纠纷不断,或械斗不息。有的为疆界领地,有的为习俗礼仪教化,文化勾通难以超越。汪氏虽为最早南迁望族,但汪华起义以“捍境保民”为口号,深得人心。在与外来兵燹战乱抗争中,域内矛盾得到化解,客观上促进了两种文化的大融洽。后来汪华归唐之举,又使得一方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文化教育也随之发展,民风在汪华的推动下得到了空前的净化和统一,为宋元之后的朱子理学风行,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当地山民或“细民”,在官府教化及新安望族的耳濡目染中“礼仪趋于文雅”,中原移民也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
汪华功绩之三,奠定了新安文化的基础,即徽文化之源。汪华思想的核心是“忠君爱民”,因为其爱民,所以得到一方水土百姓的爱戴,死后被尊为地方的保护神,行祠社屋遍布,庙宇祭祀不断,不仅老徽州的一府六县相继建立了许多汪王(公)庙,皖、浙、赣三省交界的六州百姓都有祭祀汪王的民俗,甚至影响到湖北、贵州的一些地区,汪华被民间奉为“汪公大帝”、“花朝老爷”、“太阳菩萨”;因为其忠君,所以得到历朝皇帝的重视和追封:宋政和四年(1114)赐庙额“忠显”,七年封“英济”;宣和四年加封“灵显”;隆兴二年以能御灾厉加封“信顺”;淳祐八年加封“昭应显灵英济威信王”,十二年加封“昭应广灵显德英烈王”;宝祐二年加封“照忠广仁显圣英烈王”;德祐元年加封“昭忠广仁武神英圣王”,赐庙额曰“忠烈”。汪华的九个儿子也各得到封祀,各地相应建了一些“太子庙”、“相公庙”,都被尊为徽州的地方神或地域神。民间对汪华及其儿子的祭祀活动,形成丰富多彩的祭祀文化和庙会文化。这种祭祀文化和庙会文化不仅对徽菜、徽戏的形成,乃至对集贸、宗族、民俗、习惯、契约、建筑、雕刻、文学等都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其“忠君爱民”的理念对程朱理学的“忠孝节义”和徽商文化的“诚实守信”也是重要的根源。
汪华还有一个重要功绩,就是创建了徽州古城,只是当时为新安郡城。据《歙县志》记载:“隋义宁(617--618)中,汪华迁新安郡治于本县乌聊山,始筑郡城。”乌聊山位于歙县老城区的中心,原徽州府城与歙县县城的交界处,是全城的制高点,扼徽杭古道之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站在乌聊山上,俯瞰四面来水,六方通衢,千家万户,尽收眼底,不禁为先人的战略眼光所折服。正因为如此,汪华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把郡、州、路、府治建在这里,汪华所创建的徽州古城,在风风雨雨中已经走过1300多年了。
汪华文化研究专家汪兴吾曾著文断言:“没有汪华,新安文化的历史就要重写,也不可能产生辉煌灿烂的徽州文化。汪华文化是新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徽州文化的源。”徽学研究专家叶显恩教授更是称汪华为“古徽州第一伟人”。
历史上造福于民的杰出人物,一定会得到人民的世代景仰。如今,修复后的古徽州府衙在吴王府的旧址上重现雄姿,在追思汪华伟绩的同时我也热切期盼,在府衙前的广场上再铸古徽州第一伟人汪华的塑像。 |
-
汪华奠定千年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