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3-2-18 14: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盘古的相关物件
盘古斧
传说天地混沌之初,盘古由睡梦醒来,见天地昏暗,遂拿一巨大之斧劈开天与地,自此才有人类世界,此斧拥有分天开地,穿越太虚之力,威力仅次于轩辕剑,十大神器之一
盘古行宫
盘古的行宫叫幻清宫。
盘古大陆
大陆是指在古生代至中生代期间形成的那一大片陆地。而这个名字是由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所提出的。
现今地球有七块大陆,更早的六亿五千万年前,相当于地质时代的埃迪卡拉纪(震旦纪)时,曾形成一次超大陆,这个大陆在一亿年后开始分裂,在泥盆纪时,由于大陆间彼此的碰撞,约在二亿四千五百万年前地球上的陆地又相连在一起,此时相当于地质时代的三叠纪,科学家将之称为大陆
大陆经过三个阶段的分裂,形成现今大陆的分布情形。
第一阶段: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侏罗纪中叶。
第二阶段:由于今北美东岸,非洲西北岸和大西洋中央的火成活动,将北美推向西北方。
第三阶段:南美和北美的分离,形成墨西哥湾,南极和马达加斯加边界的火山活动,使西印度洋逐渐生成。由于板块运动不断地进行,地质学家预测大陆将会再度形成一个超大陆,这个超大陆被称为终极!预测在二亿五千万年后形成。
盘古山
泌阳盘古山,位于河南省泌阳县南三十里。传说此山就是当年的盘古开天辟地、繁衍人类、造化万物的地方。山势巍峨铤拔,高耸入云。山石嶙峋并立,林木苍郁,古庙幽静,景色宜人,乳白色的云雾飘荡在山峦间,一层层薄纱覆盖着一个个悠远的神话传说。更因有盘古庙及盘古庙会而闻名四方。在山周围31.5平方公里内,还广泛分布着与盘古有关的诸多人文历史景观,自古以来灵迹甚多。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第二种说法,在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境内有一盘古洞,洞内有一巨大的石锁,和很多人工刁凿的生活用具。据说在一张石床上有一钟乳石柱,高有数米。专家推测,想这样的大型钟乳石柱,其形成时间约万于年。那么,这年代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种说法,在宜川县的集义镇和寿峰乡之间,有座大山叫“盘古山”,雄踞群山,高耸挺拔,谷深林密,人迹稀少。东临黄河,西接大岭(梁山主峰),南是龙门,北近壶口。而且在集义镇东2公里处有座盘古庙遗址,据当地人讲此庙过去规模很大,也很古老,现仅存石窑洞一排,庙宇已荡然无存。 当地有个公山母山的传说,说集义南边的山是公山,即盘古,北边的山是母山,即盘古妹妹,在很久很久以前,世上还没有人的时候,他俩晚上婚配,白天就分开,这样就繁衍下人类。后人为了纪念祖先,在两山之间的川道里建起盘古庙。据寿峰院明代碑文记载:“西耸盘古真梵”。说“盘古寺”在寿峰院的西边,可见盘古庙的存在更早。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陕北黄土高原、黄河中游,这里确有古老的盘古山,这里不但有盘古山,而且还有人祖山、人祖庙。在盘古山南不到100公里处的韩城市禹门口,发现的“禹门口洞穴遗址”,从实物证实在5至8万年前,这里有人类生存。在盘古山的西边不到100公里处,发现的“黄龙人”化石,是属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过渡型,距今3至5万年。这两处遗址足以说明由猿到人的演变事实,与盘古的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盘古峰
盘古峰矗立在湘西德夯村西侧,海拔700m,四周绝壁,是一座人迹罕至的古老原始的独秀峰。远远望去, 只见翠峰浮沉于雾海之中,犹如蓬莱仙岛,人称为“大山之骄子”。令人想起远古那个开天辟地的大力神,高入云端的山峰的确象想象中的“盘古”那样,有一种自然原始的力感,巍然屹立,险峻而又神秘。诗人黄先顺赞曰:武陵矗立盘古峰,辟地开天美言同。千仞雄姿今相识,苗家旗语响九重。 古时相传,盘古峰顶有沉香木,乃木中珍品,名扬四海。洞庭君山寺方丈和尚闻讯后,千里迢迢专程寻找 至盘古峰下,但因峰高入云,且无路可攀缘,只好望而空叹,拱手谒拜道:“此乃盘古峰也。” 今人在盘古峰上开凿了一道石级天梯,但多奇险处。游人可以沿着开凿的“之”字形石级,穿密林、上天梯、进遂洞、转石咀、出斜径、过仙桥、在奇妙惊险之中达至峰巅。峰巅则云雾蒸腾,古林幽深,山风寒气逼 人。峰顶是一片原始次森林,面积40 多亩,下石上土,为球面圆台状。圆台土丘上覆盖着葱茏的古树,幽幽 静静,千百年的古木奇干怪枝,藤萝翳漫,自生自灭。据考察,峰顶有球核 虎皮楠、乌冈栎、蚊母树、海桐、红炳木犀、川桂、黄祀、杜鹃、山矾、石斑 木、小红栲青冈树、椤木石楠、黄连木等等,森林遮林遮天蔽日,荫深凉爽,空气特别新鲜。游人立于峰巅高处,可览周围百余里绵绣河山。在峰顶观日出也别具情趣,旭日从雾海峰波中喷薄而出,其壮观景象不亚于在泰山极顶看日出。
“盘古庙”的由来和历史
“盘古庙”的由来和发展
1、《三五历纪》记载:大禹同伯益民治水,在开挖徙骇河时建立殿堂,纪念盘古。
2、《元史·本纪·世族七》记:世祖十五年夏四月乙卯,修会川县“盘古王祠”祀之。
3、明永乐四年重修,成化元年知县刘素再修,(二十年后倒塌)。弘治十四年知县周忠,易小以大,易甓以石,易涂泥而金铁之,历时四年而工成。
4、清康熙二十七年因河水汴刷庙毁,故南迁河西,并有传“盘古墓在水中,又石棺,铁锁系之”之记。但是新建的盘古庙规模缩小了很多。
5、中华民国五年盘古毁于天火。主持僧本信信苦形(用两根铁丝穿在脚后跟的筋骨之间,用一条铁链再连在一起,以示自己有罪带镣),徙步去天津斋化。得津沽巨商宁世福等八家施舍,遂于民国八年重修,历时十年。不仅殿堂比以前又小了不少,而且因资金不足,有些工序未能如愿便草草收工。
1937年9月18日,几名日军占领盘古殿顶,向百姓开枪,后进驻伪军,建立据点。在1946年秋,青县人民武装攻克盘古据点,盘古整个盘古庙毁于一旦。可谓“建于战乱,毁于战乱。”
6、1987年秋盘古人自发成立“盘古庙筹建委员会”。借村民一处,权作“盘古庙堂”。92年重修盘古墓,建了盘古墓碑亭。2005年再度粉刷、修整。
(建国后盘古庙的三大殿被拆除将木材用于了建设县政府剧院。所剩房社成为新成立的盘古人民公社的办公所在地。2008年在道路阔宽过程中,所剩房社也被拆除。)
盘古庙的现在和被毁之前
现在的盘古可以用一首诗简单的描述:
盘古深潭
王家彦 青县城人
曲径孤村古庙残,下临潭水拥湍澜。
涛惊不见鼋鼍窟,崖峭那寻鸳鸯滩。
漠漠断碑横草底,苍苍老树入云端。
烟波日暮渔人去,明月一湾万丈寒。
现在的盘古庙由一两个村民看守着,当朝拜者步入万有之祖“盘古”祠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盘古圣像。拜毕,方见神龛两侧的对联,即
上联: 日(ri) 日日(zhao) 晶(jing) 日日日日(hua) 朝 天 地
下联: 月 (yue)朋(peng) 月月月(suo)月月月月(luo) 明 干 坤
此联为邑人戴绍惠老先辈所撰。其含义还要从盘古说起。相传,盘古辟开混沌,为使宇宙光明永固,便置十日十月于太空,日为阳,月为阴,即是阴阳,也是夫妻。上联的“朝”字即含此义,让它们轮流值日,日出为昼,月出为夜,十日一轮。到了夏仲康时,十日并出,灼热难当,草木枯焦,这时有穷国9在今山东德州以南)君“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解救了火热中的黎民。这就是神话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天上丧夫的九个月亮,自然闭门不出,不再为容了。只剩下一个日,一个月。
盘古庙被毁之前
被毁前的盘古庙,状似北京故宫三大殿,石、砖、木结构,黄色琉璃瓦封顶,金碧辉煌,蔚为壮观,二十里外清晰可见。
前殿为盘古殿亦称大殿,建在青石砌起的高台上,围以汉白玉栏杆,占地一田三分,台阶十八级,为十八层地狱之说,殿高三丈六尺,象征三百六十周天,飞檐椽子一百零八根,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而布,从庙的前后左右四方数,每天才椽二十八根。每根椽头吊铜铃一枚,照工、商、角、征、羽五音而置,有“微风摇铃天动乐”之美誉。殿顶黄瓦有“光洒殿顶地生辉”之称。四条斜脊置彩龙、凤、狮子、河马等动物,形神各有千秋。四角拱斗悬挑,若雏燕临空,似天宫琼阁坠落凡尘,常呈腾反之势。
殿内,盘古坐像,高一丈零八寸(为盘古万八千岁之说),铁质涂金,额角披叶(项叶十片为天干,腰围十二片为地支)手托日月。龙眉虎目,皂白分明,隆准海口,大耳有轮,望之俨然,细瞻,既传开拓者之神威,又现祥慈之淑气。胸阔能容天地,乳丰润育生灵,可谓形神尽善,妙绝尘寰。
另据《皇朝通志》载:康熙三十六年为盘古庙立御碑一座。上注:明铁铸涂金盘古像,为弘治年所造历四百七十年,其形外表丝毫无损,内无半点锈迹。
中殿,亦称接引殿。青砖蓝瓦,古朴庄重。殿内正面供奉:“释迦牟尼”贴金泥塑像,两侧十八罗汉,神形妙趣横生,壁绘玉宇琼阁,若阴若现于云雾之中。佛祖身后立一板墙,断一殿为两宫,后宫塑背南面北股坐莲盆,普渡众生的观音菩萨,代替了炼石补天的女娲,但同为女性,唯增玉女金童。
后殿,亦称:“三教殿”。青砖灰瓦,古朴典雅。殿内改禹为龙王,增孔子、老子,老君居中,左龙王,右孔圣。
三殿中的配祭安排,融会了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为一体,又反映了原始的纯真。
三教殿前,合欢树两株,干粗盈围。花期朵朵朱樱映日,新叶如葱,昼展夜合。殿后悬钟古槐枝繁叶茂。三大殿两侧为参天松柏,参差碑林占据。禅房、经房、库房亦在东侧。
盘古庙群体占地一十八亩,围红墙,高九尺。山门对联:
(上) 开天辟地,位列三才而立已。
(下) 育世长民,首出万物以为君。
山门照壁,高一丈八尺,彩瓷上绘制八仙过海的图画,栩栩如生。
盘古庙会每年两次,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两次举行,(始于三国魏)庙会正期四天延期或十晌或半月不定又有唱戏的、说书的、马戏杂耍等助兴。期间善男信女、寺院僧道、商贾游客车马舟楫云集于此。
五、盘古庙重修计划和面临的问题
无论过去如何辉煌,但是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都只是一片废墟和一座由单独的房间组成的小庙。这很让里人伤感和愧疚。重修盘古庙,为盘古再造金身的呼声一直在民间传响。
值得高兴的是在各方的努力下,青县人民政府通过了《以“精神投资”为先导,启动青县经济腾飞》的重修盘古庙振兴盘古文化的决议。
盘古重修蓝图
主体工程占地270亩,以九尺红墙围之。首为“盘古祠”(近代被毁前规格),次第“娲皇宫”、“禹王殿”、“灵宵殿”、“封神阁”、“道院”、“儒院”、“观音殿”最后是“盘古文院”。并建立“茶香斋”、“妙语斋”、“泼墨亭”、“太始宫”。
山门增加一对对联:
上联: 大凡生灵皆有本、生之本乎,灵之本乎,合二为一。
下联: 万有之源始欲斯,天始于斯,地始于新,一分为二。
重修“盘古墓”再凿“盘古潭”,筑“四季阳春”之山,开“幽园信步”之地,兴一年两度的盘古庙会。
田中角荣与盘古庙
1940年秋,根据报告有个日本军官到盘古庙烧香,活动在盘古庙附近的游击队接到要活捉的通知。于是展开了行动,一切都很顺利,但是追到大庙时有一个叫田中的军官找不到了,原来盘古铁像是中空的,田中藏在了盘古的肚子中得以幸免。
后来在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向周总理提出要到河北青县的盘古庙降香还愿。此后在田中角荣去世后其女儿继承田中遗愿要重修盘古庙,在九十年代左右曾经出巨资给青县政府要求重修盘古庙,但是青县政府挪用了这笔钱,最后只在县城修建了一个盘古市场(后更名青县蔬菜批发市场),修盘古庙的事情被一直搁置了下来。
现在向盘古村的老人提到此事时,盘古村的老人们会很高兴的给你讲,并推测在正式修盘古庙时田中角荣的后代一定还会出资相助。
盘古碑记
明弘治谏议大夫左长史翰林检讨马政撰文。
盘古氏,人祖也。生于混沌之初,鸿蒙未判之先。穴居而野处,草衣而木食,污尊而抔饮。当此之时也,无三光五岳之名,无三皇五帝之作,无三坟五典之书,列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之说也。盘古氏,生参三才而赞两仪,子三皇而孙五帝,盖自是而人极始立,人道始明,人文始着。故曰:一气未分道在天地,两仪既判,道在圣人,盘古氏以之,自是而有卦画,而有结绳,而有网罟人制,何者不自盘古氏肇邪?自是而有耒耜 ,而有衣裳,而有律吕之音,何者不自盘古氏来耶。史弁 三皇,书冠五帝,古今上下知有三皇五帝,而不知有盘古氏,岂荒远在所略耶!侧闻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不有我祖,何开我人。岂可使古今上下知有我人而不知有我祖也!茫茫堪舆,俯仰无垠,知者盖寡,谁其貌 之。青实故虚也,在邑南十有五里,邃 故迹可寻,第恐庄列之言涉于虚,史传之纪沦于妄,夷考其实,有庙在里,有墓在沟,突兀如昔;自有国有家而即有也。皆青人之所见闻者,矧可绎思 。走童而谒,尚记陈容古貌,精爽逼人。土僧传说:杨仆等建造,弘治戊申刘侯视篆,得陈景春氏作俑,而一新之,犹未备也。讫周侯下车,得孙克晖作倡而大新之。易小以大,易甓 以石,易涂泥而金铁之,使万古不易之基,一旦而改观。祝之而雨,祷之而晴,报应如响,谁之绩欤?谓可无记,以垂永久,昭后来也。记欤,敢从而铭之,铭曰;盘古有庙,青人瞻眺;盘古有像,青人仰望;盘古有沟,青人夷游;盘古有墓,青人慨慕;盘古有门,青人见闻;盘古有里,青人振起;盘古有名,青人勒铭。
弘治十七年岁在甲子春正月丁丑立石。
盘古文化的根源地
河南省桐柏县被成为盘古文化的根源地。当地的“盘古庙会”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桐柏还启动了“盘古创世神话传说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2005年3月,桐柏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盘古文化之乡”。2006年10月30日,桐柏举办了“全球华人首次祭祀盘古大典”,并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祭祀盘古日。为此,中国民协、河南省民协与桐柏县人民政府将于今年10月7日农历九月初九在桐柏县共同举办中国·桐柏盘古文化论坛暨中国淮河源民俗博物馆挂牌仪式。
支撑“万代盘古根源桐柏”论点的五个标准是:一是图腾标准。古籍中盘古神话说“盘古氏龙首……”显然,古代先民崇拜的是龙,认为祖先盘古就是龙的后代,所以,盘古子孙就以龙为图腾标示,千古传承。有关盘古和龙的传说也很多。桐柏山盘古塑像的头部有两只龙角,与“盘古氏龙首”之说如出一辙,而其它的盘古神话流传区别是凤图腾,鸟、鸡图腾,与龙图腾格格不入。具有龙图腾特征的桐柏盘古神话则比较正宗。二是地理标准。古籍中关于盘古神话的记载最早莫过于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其中涉及地名的只有一处,为“盘古死后……血为淮渎……”明显将盘古与淮河发源地相联系。明代学者李梦阳撰文《大复山赋》时,将桐柏山水帘洞以西的一道酷似人形的山脉称为盘古,“昔盘古氏作兹焉,用宅……”清代学者贡愈淳作《桐柏山赋》曰:“盘古开天而首出……”明确指出桐柏山是阴阳未分、大水茫茫的混沌之时盘古首出开天的地方。唐朝、宋朝编修的《元丰九域志》曰:“桐柏山,淮水所出。淮渎庙,盘古庙。”纵观千古典籍,遍查全国盘古神话流传区的方志,唯有桐柏山、淮河源、水帘洞的地理名词与盘古神话密切关联。同时,桐柏山盘古躺卧处还存有一座盘古庙,许多地方还保留着盘古山、盘古洞、盘古斧、盘古井等与盘古神话密切相关的实景地名。三是民俗标准。桐柏民间流传着许多习俗,可以说是原始盘古神话的遗存。如神话传说中,说人类之初是两条鱼变成了两只猿,这两只猿就是“阴阳之始”的盘古夫妇。盘古崇敬祖先,就有了盘古抱二鱼以示崇敬之说。后来,盘古抱鱼之说就形象地演化成了太极图。人们效仿祖先,就形成了民间挂太极图之俗。桐柏民间现在还习惯在门头上、窗户上、院落影壁墙上挂太极图,以示吉利,并有希冀祖先庇佑以辟邪之意。桐柏民俗中嫁女送竹竿、玩狮子吞小孩、玩青龙火龙救众生等都包含着耐人寻味的盘古神话故事元素。四是敬祖标准。在神话流传区,人们对神话人物崇敬程度的高低是判断神话产生根源地是与否的标准之一。在桐柏,人们对祖先盘古的崇敬程度达到了顶点。如桐柏民间传说中正月初一是盘古的生日,这一天祖先盘古要回来过年,需要清静,所以在桐柏初一到初十是不能进行闹新春的游艺活动的,直到正月初十以后才能开始,否则是犯了大忌的。另外,走遍全国盘古神话流传区,民间称盘古为王、为帝的多,唯有桐柏山居民称盘古爷和盘古奶,这也反映了桐柏山居民敬祖之意的亲切和深刻。五是活化石标准。现在还挂在人们口头上的神话,被专家称为“活化石”。它的数量多少反映出当地人们对盘古神话的知晓度,这也是判断盘古神话传说根源地的依据之一。经过开展民间文学普查工作,桐柏县搜集出上百种盘古神话。在桐柏的大街小巷、村村庄庄,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不论是干部、工人还是农民,都能讲上一段,说上几句盘古神话,都是盘古开天辟地、捏泥造人、滚磨成亲、造衣服、驯牛、降龙、治水、造酒、造农具等,以桐柏山为中心方圆几百里的区域成为盘古神话“活化石”的丰富蕴藏地。这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就是盘古文化根源地的特征。
盘古的其他名称
元代卫琪也指出:“高上大有玉清宫,比乃元始天王之都。诸经皆称元始天尊,而大洞经独称元始天王,盖尊之至。”(《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至》卷三)道经中言及元始天王:“元始天王票天自然之胤,结形未沌之霞,记体虚生之胎,生乎空洞之际,时玄景未分,天光具远,浩漫太虚积七千余劫,天朗气育,二晖缠络玄云,紫盖映其首,六气之电翼其真,夜主自明,神光烛室散形灵馥之烟,栖心霄霞之境。进登金阙,受号玉清,掌括上皇高帝之真。”(《云笈七签·元始天王纪》)“元始天王,元始者实为至道之高称,万道之根本也。龙汉劫中御大罗玄元宝台清华妙元之殿,授玉宸道君以清微妙玄之道。”(《清微斋法》卷上)“元始天王字混灵上精,则元始丈人之字,在清微天中,治玉清上宫,一切化生禹余天。”(《玉清上宫科太真文》)又“元始天王治于梵监天,元始天王所治兜术天”等。(《高上太霄琅书文帝章经》)。、
中国以“盘古”命名的第一建筑
盘古大观紧临“鸟巢”、水立方西侧,整体项目由写字楼、国际公寓、七星级酒店和商业龙廊组成,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
盘古一览[2]
唯一性:不可复制的当代建筑
在鸟巢和水立方的西侧,一座具象的
为(2张)“龙”型建筑正以其独具东方神韵的宏伟身姿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这便是盘古大观奥林匹克核心区内唯一的城市综合体。该项目是北京盘古氏投资有限公司历时7年打造的大型地标性建筑。据盘古七星公馆营销总监韩乐介绍,盘古大观一共包括1幢超5A级写字楼、3幢国际公寓、1座盘古七星酒店以及1条长411m的世界第一商业长廊——龙廊,以及位于3幢国际公寓顶部、全球独一无二的12座空中四合院,共5种建筑形态。整个项目以191.65m的写字楼为龙首,盘古七星酒店为龙尾,由南向北依次延伸约600m。它面向奥运公园一字排开,全方位满足财富阶层缤纷多彩的华贵生活。整座建筑犹如一条通体雪白的巨龙,与水立方、鸟巢毗邻而居,交相辉映,成为北京的一张经典的“城市名片”。
空中四合院[3]
艺术性:具有中国神韵的杰作
“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而项目紧邻的皇城中轴线,不仅曾代表了中国的‘龙脉’,同时也承载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人文血脉,这就决定了盘古大观最终的建筑形象——龙型建筑,”韩乐说,“盘古氏深感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对盘古大观的定位,已不仅仅是要打造一座具有东方形态和灵魂的建筑,一座能够呼应龙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一座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希望以此唤起全球华人的民族豪情。”因此,盘古大观的外观,选择了最能诠释和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龙”的形象,充分呼应了项目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价值。同时,项目秉持“东魂西技”的建筑理念,通过对东方建筑元素的运用,和对多项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细节的再创作,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传统建筑文化的回归,也成就了盘古大观——这座具有浓厚东方文化底蕴的建筑艺术杰作,一座与鸟巢、水立方并驾齐驱的城市新地标。
空中四合院
该项目的建筑设计者是世界著名华裔建筑大师李祖原,台湾101大厦就出自其手。他与贝聿铭先生一起并称华人建筑界的“双子星”,他毕生坚持“中国式建筑”的主张。“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建筑艺术没有不讲国家语言的,没有不涉及民族风土的。因此,衡量一个国家的建筑,衡量一个国家的建筑艺术,要看它讲述的国家语言。”李祖原说。基于此,李祖原以他对千年中华这条轴线的理解,以“东魂西技”的精粹,缔造了他封笔之前的第二件作品——盘古大观。龙型的盘古大观,从骨子里流露出的中式智慧,更在境界 (论坛新闻)里据守了唯一。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文化已有8000年的历史,是发源于本土的“根文化”。此外,盘古七星公馆的室内设计及装修者之一是中国会的创办人邓永锵爵士,他设计的豪华气派的公寓样板间丰富地阐述了盘古七星公馆的奢华水准。
盘古电视
清华同方的自有电视品牌Pangoo(盘古)将于今年7月底正式引入中国内地,该品牌在国内销售的电视共三个系列、14款产品,据了解该品牌电视并不会在传统家电卖场销售,消费者购买需从网上订购,商家直接发货。
Pangoo品牌于2003年在香港成立,2005年成立了澳洲分公司,次年进入澳洲最大的家电卖场Clive Peeters,2007年该品牌液晶电视在澳洲市场占有率即进入前三,仅次于三星和索尼。同年Pangoo品牌登陆德国,2008年登陆英国并成立英国分公司,08年该品牌液晶电视的全球销量突破100万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