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侧论汪华现象与汪华范式
——读《汪华颂歌》札记
汪大白
六州百姓年年祭,一代英雄万古题。汪承兴和汪如鋐编撰、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大唐越国公汪华颂歌》,从浩如烟海的史志、族谱和历代名人传记、诗集中,搜集整理出140余位作者的诗词作品近200首,成为一部主题集中、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诗歌专著。作为汪氏后裔,最初拜读这部诗集之时,发自内心的惊喜难以言表。最近试以文化探索的眼光,重新审视这部极不寻常的诗集,脑海深处总在反复不停地琢磨着两大问题:这一部诗歌专集,仅仅就是文学意义上的专题诗歌吗?这一本汪华颂歌仅仅就是为缅怀历史而歌颂汪华吗?我以为并非如此。作为诗歌创作的传统题材,咏史怀古本身就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见解和评说,也包含着作者的现实体验和人生感慨,所谓咏史即论史、怀古即抒怀是也。所以这一部题为《汪华颂歌》的专著,既有对汪华功德的颂扬和推崇,对汪华精神的体认与承传,更有对汪华现象的解读与反思,对汪华文化的思考和探索;更何况其中的诗词作品,既是紧扣着赞颂汪华的主题落笔,又都着眼于历史与现实、个人与国家、宗族与地域、性情与伦理以及生产生活、民生民瘼乃至香火祭祀、神灵怪异等等诸多领域广泛涉及。可以说,这是一部专题诗词集、专题资料集、专题评论集,它以诗词吟咏为形式,以汪华文化为主题,展示出一千多年来创作者研究者的心路历程,折射出一千多年来汪华文化不断演变的历史轨迹。
(一)“汪华现象”侧观
千年诗词千年史,半是赞美半是怨!一部《汪华颂歌》几乎有着半部怨叹之辞,这是非常奇特的现象。既是颂歌,何以怨叹?“叹息史臣无特笔,不原心迹传汪公。”(P124,全文所注均系《汪华颂歌》页码)“封诰尚存题越国,史书全失记吴王。”(P106)“堪叹唐无贤太史,不将列传纪忠臣。”(P108)“越国殊勋累簪袚,唐书选笔失春秋。”(P179)“唐诰表忠垂宇宙,宋臣编史失春秋。”(P77)“史书遗实录,图画缺凌烟。故国存祠庙,空山咽管弦。”(P126)“吴山同有美,唐史缺无辞。”(P177)历时千年,作者无数,如此怨叹,不绝于耳。所有的怨叹体现着共同的情感:为汪华不平,对史官不满!在人们看来,汪华保障六州于民有恩,纳土归唐于国有功,理应功载列传、名垂青史,但是事实不是如此,相反见于史书的汪华,竟被称为“歙贼”“贼寇”“贼帅”。所以,他们质疑和追问史官:“何事两唐书,无人表功状?”(P138)“当年载笔因何失,欲问修书宋子京。”(P139)他们指责和批驳史官:“何事史臣无史识,漫书将霸据轻訾鄙。胶柱见,未为是。”(P188)史册记载不实,汪华遭遇不公,史官的确难辞其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上明天意,下知民情,乃是史官修史的资质和基础。如果他们曾经亲历六州探访,或许就不致于误解汪华。但是同时,对于史官来说,下知民情不易,上明天意更难。任史官,修官史,真的由“史识”当家?从来天意高难问,秉笔直书多祸殃。尽管早有李渊的褒奖诰命在,奈何自古君心难测深似海!所以几乎不难想像,你指责史官迂腐,史官反笑你天真。
当然,真实的历史终归无法掩盖。“他日或提迁固笔,删修订实望研穷。” (P45)“盖代功名遗诰在,谁将直笔纪新书。”(P60)所幸总有有识之士不负众望,致力于真相的探索。宋代吏部尚书罗汝楫、金安节和丞相汪伯彦、汪藻等人,“皆有翰墨力为发明”。(P45)紧随其后,罗愿则全面考核辨疑,彻底揭开了历史真相,他的意见载于《新安志》,成为研究汪华的重要文献。他有《题富山庙壁》一诗正是基于其“考实辨疑”,故也堪称的论:“孤隋颠覆仅绵延,乱极神尧未奋前。坚保里闾姑待定,遽归图籍信知权。宠褒尚喜纶书在,疏舛难凭简牒传。考实辨疑书索壁,九原遗愤为公宣。”(P38)
罗愿等人的考实发明,不仅恢复了历史的真实情形,而且表明了汪华的靖民之心,深得后人赞赏,影响十分深远。“称忠赖有王言在,直笔尚书考实详。”(P55)“纪传惭唐无史笔,刊功羡宋有贤良。”(P117)“龙鹿表忠钱庙比,乌聊考实鄂州能。”(P146)这都是对罗愿诸人的肯定和推崇。宋代之后也还有不少人或以诗歌纪实,或以庙记词录等形式,纠正官史的偏颇,弥补正史的疏遗。“后生一夜咏,聊补欧阳疏。”(P182)“违命加诬非信史,新诗昭雪有奇功。”(P45)“新诗”指叶子真的《留题登源庙》。“云乃奕祀传先德,祠录一篇补史阙。”(P153)在历代有识之士的心目当中,为汪华的历史拾遗补阙,所谓“纳土归诚亦豪杰也,奈封号越开两国,史书不传,我后世亟宜拾遗订坠为功”,(P212)已经成为一种群体的文化自觉。
有意思的是,在汪华问题上,人们对正史的不满刺激了野史的发展,野史的发展又转而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正史的质疑。“半壁东南资保障,史笔论功未有周。”(P163)“史无纪传表功烈,自古官书恒失实。”(P153)“功臣不列侯王传,秉笔翻嫌史未公。”(P162)不周、不实、不公,这便是人们对官史的批评和否定,这些批评和否定实质上已经是对历来承传的“信史”观念的一种颠覆。
与此同时,在汪华问题上,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矛盾,那就是民意与史官的矛盾。迴然有别于正史的轻蔑与冷淡,民间对汪华的感恩之心和崇拜之情相当热烈。无须在此一一列举遍布六州尤其是徽州本土的汪公祠、汪公庙,也无须在此具体描述乡村民众抬汪公、祭汪王的隆重场面,只须翻阅这本诗歌专集,我们就会深切感受到民间激情如火。“请看庙食遍乡国,勋业无须史笔传。”(P149)“庙食至今遍天下,岂争史传失唐臣。”(P155)“井水处处祠,箫管年年声。遗民讴且思,深厚千载情。”(P172)“突兀新祠旧柳营,喧闻箫鼓岁时迎。”(P61)“从此丰年无一事,前歌后舞送神归。”(P41)“千古邦民思报德,元宵才了府春卮。”(P118)“多少遗民歌且舞,,频分甘雨过平田。”(P89)
正史与野史的冲突,官史与民俗的反差,这是构成“汪华现象”的重要方面,典型地体现了“失之于朝而求诸野”的文化定律,为今天的汪华文化研究提供了不可忽视的课题。
(二)“汪华范式”侧论
我们诵读《汪华颂歌》,可以接触很多历史人物,有的是属于诗中的典故应用,有的是纪实叙事时涉及,还有则是作者借助人事对照以作出判断与评鉴。其中有一类人名频频出现,特别抢眼,他们就是番君吴芮、戴侯窦融、武肃王钱镠、吴越王钱俶等。番君指吴芮,秦朝末年曾任番阳令,甚得民心,人称番君。后来率领百越起兵,支持刘邦建立西汉政权,被封为长沙王。窦融则于王莽乱政烽烟四起之时保据河西,因政治宽和,受百姓拥戴。后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归附东汉王朝,任大司空,卒谥戴侯。钱镠(852—932)是五代时期吴越国的建立者,孙子钱俶(929—988)在位时曾出兵策应赵宋军队平定江南,并献所据两浙十三州归顺宋朝,生前受封为邓王。这些人名无论是用作典故借以指代汪华,还是用来与汪华进行类比对照,作者的意思实际都很明确,那就是说,汪华的功勋虽然不见于官方史传,甚至还蒙受某种诋毁和污蔑,但是他的仁德和功勋实际是与这些名载史传的人物一样值得褒扬。“窦氏元归洛,番君卒在刘。”(P53)“戴侯纳土兴朝重,番令从龙奕世贤。”(P146)“番君甲令著英声,窦融河西全五城。”(P86)“功成归顺堪同窦,民到今称合比钱。”(P149)“先后勋名齐武肃,湖山挹秀两祠堂。”(P148)“先后功名惟武肃,千秋俎豆至今传。”(P128)“汪王功业埒钱王,庙貌重新日月光。”(P160)“钱王祠宇汪王庙,千古湖山可铸金。”(P168)“当时秩望灵胥近,万古勋名武肃陪。”(P171)这些诗句其实就是史论,这些作者其实都是论者。在他们看来,汪华的功业,包括他保据功成和纳土归顺,实与吴芮、窦融以及钱王祖孙相同,不仅为当时的“兴朝”所“重”,而且还受到千秋万代当地遗民的称颂与祭拜。特别是清代钱塘人张应昌的诗说得更充分:“保障东南有二王,归唐归宋说钱汪。独全民命离汤火,能识天心罢斧戕。史传详略虽有阙,湖山祠祀并生香。两家福报云仍盛,吴越千秋爱不忘。“(P141)
联系比较是深化认识和准确判断的有效方法。通过人物类比与历史对照,有些作者便发现了汪华具有某种更高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至少在前后历史的联系对照当中,他们确认了汪华保障东南与促成统一的历史壮举实际早为钱王祖孙开了先河,对其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先武肃建号称吴王,保障六州,伟业恨遗良史笔。”(P210)“俯视湖滨钱武肃,观表忠,不过前徽。”(P188)“后行武肃映辉光,浩气如虹蜿蜒吐。”(P169)“倚重真同窦,论功实过钱。”(P126)“先声已自开钱俶,卓识何曾让窦融。”(P162)“窦融抒忠洵不忝,钱俶效顺嫌犹迟。”(P121)如此大量的议论简直是众口一词,公认了汪华对钱王的正面影响,亦即公认了钱王对汪华的成功效仿。在这一方面,清人汪志伊的《西湖七古》说得最为明白无疑,也最具代表意义,其诗曰:“六州保障天心寄,德在生民功在地。仁智争传武肃王,谁知师我越公事。’(P129) 诗人在评议汪华功德与仁智的同时,揭示出汪华“故事”堪为后人“师”“行”的范式意义。“钱武肃似行公之故事”,他的这一推测和判断确有道理,应该可信。
那么,钱王仿效的汪华范式该作何理解?若借前人的楹联来表述就是:“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 ,“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前人还有句话极为精辟,所谓“乱称王,治称臣,两念都归一是”,这话道明了汪华模式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灵魂。称王称臣看来是依据客观形势的不同而定,其实主体的“两念”归根结底都还取决于心中“一是”。这一“是”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是仁,是仁心,亦即罗愿揭示的“靖民” 之心。“谁拯东南涂炭苦”(P152),“世乱保民安故土”。(P103)。他起兵占地是爱民靖民,是归于仁:“偃王不忍闘民力”(P86),“奉土归唐四海一”(P153).他纳土归顺还是爱民靖民,还是归于仁。由此可以说,正是由于仁,才有他“铁马神威震东南”(P143)之勇,才有他“识机慕化归大唐”(P116)之智。当然由汪华范式也同时可以看出,仁也需要有勇和智作为支撑,正是汪华的大勇大智最终成全了他的大仁大德。称王称臣仁为上,面南面北德心长。以民为本,以人为魂,有勇有智,能王能臣,国家统一,鼎力助成——这就是我们理解的汪华范式。
汪华范式的发现使我们大开眼界。关于历史,我们一直抱有一个简单的看法,那就是“成者为王败者寇”。这种看法不是毫无来由,在相当程度上道破了历史的真相。但是这种看法的确又失于绝对,要害便是与我们历来习惯的两极思维密切相关。不成功,便成仁。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似乎人生只有生死两端,国家只有存亡两境。其实宇宙万物纷繁复杂,历史风云变幻无常,人间正道又何止千万!汪华范式显然超越于成王败寇的法则之外,成王败寇的法则显然无法解释汪华范式的存在。试问汪华是王是寇?是成是败?恐怕又是又都不是。必须承认,汪华借鉴前人的经验,创造了一种新的范式,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种新范式、新道路,不仅在古代已有钱俶等人仿效成功利民利己,而且对于当今解决海峡两岸的历史问题应当也大有启迪。
《汪华颂歌》是汪华现象探索解读的历史,是汪华文化传承嬗变的历史,其中承载和隐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如果能够细心地对这部诗集进行科学合理的解码,我们可能会得到很多意外的收获。比如,关于父老相传的汪华早年的神奇故事,关于汪华阴兵为朱元璋助阵获胜的故事,以及捍患御灾祷王必应等传闻,我们通过对千年以来流传诗词的文字阐释和信息提取,或许就能从所谓“猥俗矜神异,传闻涉渺茫”(P95)这种奇幻怪异的形态之中,发现前人积极用世的文化精神。
以上只是笔者在研读和探索中所作的初步尝试和点滴思考,亟盼在这次汪华文化研讨中得到各位专家和宗亲的指教。
2012-4-2夜初稿写成于黄山学院金山小区默如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