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4-14 13: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池州秋浦、乌渡是个好地方,我好想去乌渡,有请“地上一棵葱”带队,先发图片看看。
乌渡湖在贵池城西十五里,即今池州市贵池区涓桥镇桂畈村与洪桥村之间,因与国画大师黄宾虹的关系,已成为中国绘画史上极为重要的地名之一。
乌渡湖,也叫乌头湖,现在改称天生湖,是秋浦河上最大湖泊,面积和白沙湖(即现在所谓平天湖)大致相当。它本是秋浦河的一个大河汊,是古老的“贵长池”的一部分。1915年(民国四年)歙县汪律本等数人合作欲于此养鱼,于是筑一堤将秋浦河隔开。湖围成了,汪氏等人便选择了湖面最开阔的北垞一个山嘴筑室定居(今涓桥镇桂畈村第三村民组何信周宅附近)。立于汪氏旧宅地向西南眺望,对岸也是一大而深的河汊,水 面辽阔,有烟波浩渺 。 汪氏旧宅北垞远眺乌头湖之势。古人云,亭台楼阁是湖山的眼,站在这里你不能不佩服宅主选址的画家眼光。
天生湖周围,河汊纵横,岗峦绵延,杂树丛生,松荣竹茂。良田美池,邻村相望,渔夫农妇,樵山种水,绩麻获稻,出入烟岚图画之中,劳生碌碌,可歌之事甚多,但今仅择数人数事,略叙二三,故土养育之恩,聊示不忘而已。
汪律本传
汪氏一行是天生湖的缔造者,又定居于此,影响甚大。其中汪律本因与著名画家黄宾虹既为老乡、画友,又是同志,还助黄老在天生湖畔营宅(即著名的池阳湖舍)造田合伙养鱼。汪氏本人除偶去上海之外,基本长居天生湖,从民国四年至民事二十年逝世,前后与湖结缘十六载,不特书一笔,于湖于人不能公允。
关于汪氏的传说甚多,访之野老,择其二三,不加考辩,叙之于此,以待有识者。
亡命乌渡湖
传说汪氏曾是国民党参议员。袁世凯窍国之后,胁迫议会选其为正式大总统,封闭会场,不供饮食,禁上厕所。饥寒困迫,汪氏为脱身计,遂投一票,因非出本心,故于选票上将“袁”写成“哀”,以“哀世凯”,一寄感慨。脱身之后,惧袁追杀,远遁江南。此事民间传说甚久,实录如此(闻贵池阮桥章逵亭先生,亦有此事,可谓英雄所为略同)。民国四年与数人合伙,围湖垦田,养鱼,隐居乌渡湖安度晚年。
“萃岩馆主”
这是汪氏留下的一枚印章的印文。这位馆主超凡脱俗,不愿交接达官贵人,精心打造 冬日的乌渡湖北垞 宅院,自娱自乐。据当地老人回忆,汪宅宅院里广种花卉,如同花园,禁人采摘。他在一间房子地下埋了口径不等的七口大缸,缸口上铺上木板,并面上极薄的青砖,在那间房子里走路,就如同在演奏乐器。他家的厕所滑道特长、特深,蹲位上设有扶手,如厕时,浊气全无,一身轻松。
“闭门终日坐高松”
相传汪宅后院有一棵古松,有几抱粗。汪氏甚爱此松。松下特设一榻,日日坐卧其下,摩娑观赏,丹青临写。老友黄宾虹曾作《汪氏北垞古松歌》加以赞美。后来,这棵松树枯萎,据说是被他画死。汪氏隐居于此,画松不止。逝后,尚有一幅松画,留存于桂畈民间。1990年汪氏侧室尚在,笔者咨及此事,答曰:“已弄丢了。”说明实有此事。
黄老赠叔祖父(吴玉成)中堂画上有诗云:“竹杖纶巾避俗翁,闭门终日坐高松。抱琴却是无弹处,流水高山一万重。”联想到黄老与汪氏相得甚欢,实疑该诗为此翁而作。
汪氏北垞旧宅遗址 , 汪氏曾遗书数架,1954年为大水漂没。今日可见遗物尚有自画像一尊(陶制圆形),画案一张。
“流水高山一万重”
汪氏与黄宾虹称为莫逆,吻颈均不为过。在汪氏的邀请下,黄宾虹数度游览乌渡湖,竟萌生卜居之心。在汪氏的帮助下,1929年于乌渡湖东南角围湖造田约百亩(现名坂徐小圩),1930年又于乌渡湖畔王家垞造屋三间(与汪宅隔山相望,属桂畈村第二组老屋王,毁于日寇兵焚)。
1931年中国画会成立于上海,黄氏任监察委员。也在这年,汪氏股生一疮,去上海治病,最后病逝上海。黄氏痛失知己,退居无伴,遂将坂徐小圩委托吴记铁铺老板管理,老屋王的房子委托长工看管。从此黄老真的是“抱琴却是无弹处,流水高山一万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