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创办郑州瓷厂
郑州瓷厂是轻工业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的十大项目之一。原设计规模之大,堪称全国之冠。其目的是要在有着悠久陶瓷发展史的河南和交通便利的郑州建成一个陶瓷出口基地,争取多创外汇,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1958年初,由于工作需要,父亲被轻工业部指名调来创办郑州瓷厂。开始是在北京从事设计工作。在大半年时间内,父亲几乎走遍了国内主要的日用瓷产区,对各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进行勘察厂址、厂房设计、设备造型、工艺布置和选调培训人才等项工作。1958年8月,他回到郑州,作为郑州瓷厂技术总负资人,身负重任,一手抓基建.一手抓工艺设计,亲自带着一批年轻技术人员去矿山采样,回来进行理化检验和工艺试验。无奈由于地质部门工作上的失误,原先在河南测定的原料达不到出口瓷的基本要求,使瓷厂的前景变得渺茫。面对出现的新情况,父亲并未气馁.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现有条件和原料出发,反复试验,改进工艺,终于研制出一批细瓷产品。当时河南省第一座大宾馆——中州宾馆内部陈设的全套宪器,包括花盆、台灯、茶具等,就是在父亲指导下,在河南生产出来的第一批釉下彩细瓷产品。接着,父亲又亲自带队,北上焦作,南下信阳,东去商丘,西到三门峡,踏遍河南的山山水水,到处寻找出口瓷的原料。艰辛的劳动终于够来了成功的喜悦。1962年,郑州瓷厂生产酌古巴杯出口了。1964年,硬质细瓷又打进了港澳国际市场。尤其是郑州瓷厂生产的釉口钟型杯,在全国独一无二,引起了澳大利亚客商的浓厚兴趣,连续10年畅销不衰。从此结束了郑州瓷厂只生产内销瓷的的历史。 郑州瓷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拥有2000多名职工、年总产量3000多万件的瓷厂,其中凝结着父亲的大量心血。这是他一生中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个岗位,从1958年开始,直至1988年离休,他离休后仍时刻惦记着瓷厂的生产情况,关心瓷厂的发展,职工们称他是“郑州瓷厂的奠基人”。 父亲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他漫长的一生中,在旧社会和新社会的时间大体各占一半。在旧社会,他就是一位爱国的、正直的知识分子,虽然对共产党并不十分了解,但对党的事业抱着同情的态度。1938年初,父亲在景德镇江西向业管理局任工务科长时,经张犀侯介绍,曾多次见过新四军领导人陈毅,在一起交谈,一起下围棋,井两次参加陈毅召开的座谈会,聆听陈毅介绍共产党、新四军的抗日主张,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1947年,家在乐平的中共地下党员张馥.因政治嫌疑在景德镇被捕。当时,张身患重病,有生命危险,父亲毅然向浮粱专署专员冯琦交涉,以同乡的身份保张狱外就医。张出狱后,又亲自安排他住在陶专休养治疗。解放后,父亲对新旧社会的对比有着深刻的感受,很快就对共产党和新中国产生了发自内心的热爱,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他的政治信念始终是坚定的。在解放初期的“三反”运动和后来的“文革”中,他虽然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不公平的待遇,但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政治信念,而是光明磊落地接受审查,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文革”后,对他落实政策不久,他就在河南省五届人大、四届政协大会上发言,为改变河南陶瓷工业的面貌.逐步实现陶瓷工业现代化,赶超国际国内的先进水平,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解放后,他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和学术活动,先后当选为郑州市人民代表、郑州市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常委。1952年,他加人中国民主同盟,先后担任了民盟河南省委常委、民盟郑州市委副主任委员等职。他还先后当选为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硅酸盐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陶瓷学会名誊理事长和河南省轻工学会常务理事。 父亲治学严谨.工作勤奋,襟怀坦荡,作风朴实,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早在1936年,他在南京中央工业实验所工作时,便将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留学时的系主任近藤清治博士所著的《陶筏工业》一书译成中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陶瓷译著。此后,他又撰写了《陶瓷釉彩》、《陶瓷分论》等专著,主审了《陶瓷工艺学》这部教科书。他虽是一位誉满陶瓷界的老前辈,桃李满华夏的学者,但从不夸耀自己。他为人厚道,和蔼可亲.不论对于部、对工人,都以诚相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乐于助人。他数次跨省调动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名省、地位和职务高低。他告诉子女,自己最喜爱的名言是“为人民服务”,最喜欢做的事是“岗位工作”.最不喜欢做的事是“不正派的工作”。1973年7月,他已年近古稀,但仍亲自指导郑州瓷厂试验结晶釉、骨灰瓷等高档产品。一次.由于一位职工的疏忽,使他在施工现场因公负伤,右手小指做了截除手术。令人敬佩的是,他在伤痛中仍坚持把试验搞下去,直到取得成功。事后他还写了一首《折指》诗:“一指摧残亦偶然,不尤人来不怨天。塞翁失马宁非福,谨慎从公尚有年。”字里行间反映出他一贯的乐观豁达的精神。1990年10月,他在病塌上回答子女提出的“做人应具备什么样的人品”这个问题时,意味深长她说:“要会做事,还要会做人”。“在人品方面,我注重做到:工作认真,乐于助人,不说假话,不沾别人便宜,不跟人家计较小事。干工作,我不挑肥拣瘦,干就干到底,不计较个人名利。” 父亲有十个子女,同母亲方青一起,为养育子女而呕心沥血,历尽艰辛,对子女爱而不宠.严而不厉,管而不束,着重于启发和疏导。父亲常用家中祖传的两首《家训》诗,教育子女“勤奋学习、报效祖国”。他坚持身教重于言教,以自己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子女起着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由于党和国家的培养以及家庭的影响,父亲的一女九子中有8人是共产党员,大都受过高等教育,获得高级职称,担负着比较重要的工作。 长女汪静娴曾任天津大学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编审); 长子汪大纲曾任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次子汪大绶曾任中国煤炭报社副总编辑(高级政工师); 三子汪大经现任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材料系主任(教授); 四子汪大绩现任湖南省儿童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五子汪大绥现任华东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六子汪大纯因“文革”耽误了上大学,现在郑州纺织机械厂工作(劳动模范); 七子汪大纵现任郑州德华实业公司副经理(经济师): 八子汪大结现任郑州瓷厂厂长(工程师); 九子汪大总现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德尔福系统中国部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博士)。 目前,父亲的后裔共48人,孙辈中已有18人受到高等以上教育,其中有6人获得博士学位。1996年6月18日,(乐平报)载文评述:“这个家庭就象一个综合科研所,许多方面的人才都有.他们用各种不同的开拓把凯歌奏响,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乐平争了光。” 此文承蒙父亲的旧友及学生邹建金、钟长育、梁声传、王德富、刘翠玲、汪大维等提供史科,道致谢意。
(选自《景德镇文史资料》第12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