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物考古学界著名专家、内蒙古文物考古博物馆学界奠基人之一、内蒙古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汪宇平先生的离去,使我国西部文博考古界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代表人物。是他,最早发现“河套人”头盖骨、股骨化石,最早发现“大窑文化”遗址,最早系统地介绍鄂温克人。先生功在“河套”,名在“大窑”,贡献与青山同在,与黄河同在。
汪宇平先生1910年2月1日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市一个满族家庭。先后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北平中国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获学士学位。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沈阳日报社社长等职。1951年,他怀着建设新中国边疆的满腔热情,凭借渊博学识受聘于内蒙古文教部从事文物考古工作,成为内蒙古第一代文物考古工作者。
作为内蒙古第一个文物考古专业组织——“考古工作队”首任队长的汪宇平先生,面对专业人员少、工作范围广、工作量大、环境复杂、条件艰苦的现实情况,带领着内蒙古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凭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心和公而忘私的无畏精神,本着一切工作从零开始、从我做起的原则进行了全区范围内第一次文物普查,并取得了成效。为我区文物的征集、保护和科研工作的良性发展积累了经验。
汪宇平先生在1953年参加了由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文物考古训练班”后,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内蒙古地广人稀,解放初期工作条件很差,交通又极为不便,从一个调查地点到另一个地点往往要奔走几天,有时沿途几百里也不见人烟,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他也从无怨言。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汪宇平先生先后徒步、骑马或骑自行车翻山越岭,走川渡河,栖息荒漠,饮寝草原,不畏酷暑,不惧严寒,行程8000余公里,跨越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六省区。他在内蒙古境内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24处和一大批新石器时代遗址。他曾奔波在科尔沁草原,逆西拉木伦河而上,考证了辽上京临潢府;在赤峰红山脚下,他寻找到了红山文化的遗物;在呼伦贝尔草原找到了古人类和巨兽的化石;在鄂尔多斯高原征集到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独贵龙”运动发起人的集体签名文书等核心资料……几十年来,汪宇平先生共征集和发现数十件国宝级文物及一定数量的阴山岩画和大量古生物化石标本。上世纪70年代,他曾只身骑自行车沿着大青山南北麓进行调查,发现了以“大窑遗址”为代表的为数众多的旧石器文化遗址。
汪宇平先生为人和善,平易近人,生活简朴,一心为公。为了科研工作和保护管理大窑遗址,他常年居住在大窑村的文管所内,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几年的辛勤劳动将文管所建成了小型展览馆,不仅展出大窑遗址的出土文物,还征集展出了很多近代的民俗文物,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而汪宇平先生,则不辞辛苦地向参观者特别是向青少年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内蒙古的教育,向他们讲授考古知识,讲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使这里逐渐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和塑造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基地。在身体条件允许时,他还亲自带领参观者上山参观遗址并作讲解,宣传大窑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旧石器时代考古中的意义。每当听到参观者和同行们为内蒙古有如此重要和有意义的遗址发出赞叹之时,汪宇平先生总是感到无比的欣慰。
1985年汪宇平先生荣获全国文博战线先进个人称号,1986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2002年荣获第一届“裴文中科学贡献奖”。 (博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