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村官”系列报道:为失地农民找出路的汪建育
网站发布时间:2006-6-13 厦视在线
新闻来源:
集美区后溪镇英村村支部书记汪建育当了22年的“村官”,随着集美区文教区、工业区、新城区的不断推进,如今的英村村民全部成了失地农民,怎样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是汪建育最为关心的事情,汪建育说,在3年内,要让英村村每户农家至少有一人上班。
这是汪东清开的餐馆,汪东清原来在岛内的酒店当厨师,在村里的土地被征用后,厦门文教区的建设开始了,村支书汪建育看到了这个商机,动员汪东清回村开餐馆。
英村村民 汪东清“书记说,因为我们这边面临着开发,然后人流量越来越大,因为我们是学餐饮专业的,他指导我说能不能把我这个专业搬到家里面来。”
去年7月份酒店开张了,一年竟然有七八十万的收入,而且还聘请了本村的4名大龄劳动力去帮忙。汪东清感慨的说,“书记真有眼光。”
在英村村1500多名劳动力中,富余劳动力至少有一半以上。近来年,汪建育和村干部一起,针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村民,采取区别对待的做法:鼓励一部分有文化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经商;没有文化和技术的中年人则送入培训班,学习服装、制鞋、厨艺等一技之长,之后推荐到附近的工厂上班。目前,英村村已有250多人成功就业。汪建育说,他的目标是:3年内每家每户都有人可以上班。
现在,英村村已有华夏学院、职教中心、理工学院三所院校进入,艺术学院、软件学院也即将开始建设。目前,村民还有每人15平方米的预留地,对此,汪建育又打起了“如意算盘”。
集美区后溪镇英村村支部书记 汪建育“在人均15平方米的这个土地上,我们今后也是打算以农民入股,我们争取到每家每户都有股份,给他们有一个旱涝保收和细水长流的收入。”
记者蓝玉宙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