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山学院文学院方利山,中国黄山,245021)
【摘要】 隋唐歙州汪华是有功于民于国的历史伟人。由“汪华信仰”衍生的古徽州“抬汪公”民俗丰富多彩,和贵州屯堡“抬汪公”民俗交相辉映,是徽州文化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繁荣之际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我国历史上,隋朝末年杨广无道,国家动荡,群雄竟起,兵火连连。歙州汪华(公元586——649),顺应民心,起兵据有歙、宣、饶、婺、杭、睦六州,保境安民,促成了入徙徽州中原氏族和山越土著的大融合,百姓安居乐业;李唐灭隋之初,又“识机慕化”,顺应国家统一的历史潮流,主动归附李世民,维护唐大一统,被封为“忠烈王”、“越国公”。(1)由于汪华“功济六州之民而心识天命所在”,有功于国于民的历史贡献,是徽州历史上的名人、伟人,在历代封建皇帝欶封、褒扬和民间百姓崇奉、诚敬的造神运动中,汪华逐渐由徽州汪姓大族的显祖、农民首领演变成为“越国公”、“汪公大帝”、“太阳菩萨”,成为能“出云雨御灾厉”、庇佑百姓、辅佐王朝、有求必应的地方神灵;其九个儿子,也被奉之为“一二三太子,四五六诸侯,七八九相公”,成为百姓敬仰的“助护”、“忠护”,“八老爷”、“九老爷”等菩萨。千百年来,在徽州民间百姓中根深蒂固、影响最广的“汪华信仰”,终于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抬汪公”祭祀的民俗活动,这些“汪王祭”民俗活动又形成了各类徽州特色的民间戏曲艺术、民间饮食艺术、民间体育艺术,成为徽州文化中最为生动的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特独而亮丽的徽州文化生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