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岚山越国汪公墓祠兴复纪略
(一)汪王墓祠建于唐代
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王薨长安,诸子奉柩而归;永徽四年(653)十月二十六日,敕葬云岚山。天复二年(902),歙州刺史陶雅筑垣建亭立祠,立石人石兽。
(二)宋元明各代陆续维修
宋• 绍定六年(1233),郡守谢采伯、刘炳嘉整修。淳佑元年(1241),郡守郑崇率僚属谒墓,乃建墓亭,购墓田。
元•至元十五年(1278),徽州路军马总管甘德胜重建墓庙。后至元四年(1338),府判马正重修陵庙。至正十二年(1352),行枢密院判官婺源裔孙汪同会诸族人重修墓庙,增置墓田,召僧圆明奉岁香灯。
明•弘治十四年(1501)八月初七日,庙灾,知府彭泽榜示汪氏子孙及率僚属省视致祭,捐俸以倡汪众子孙重建。正德辛未(1511),知府熊聿命各族支裔捐输,成前工之未成者,而子孙与有功焉。弘治十五年(1502),西沙溪裔孙富春铸铁炉瓶三件;成朴佛祥铸大钟一座;清流族献鼓一架。正德四年(1509),岩镇族裔孙元鼎砌石香台一座。正德五年(1510),石冈族建墓前石坊一座。隆庆五年(1571)西沙溪族裔静夫等捐百金重修;徽寿捐银五十四两重整门屋。万历九年(1581),徽寿重建陵寝五间并整拜台;松明族裔孙兵部侍郎道昆题额曰“烈祖神宫”。万历十七年(1589),邑令彭公好古题“寝庙”额于中堂。万历十八年(1590),西沙溪裔孙宗旦、因坤等前所盖朝廊改厅五间;瀚公支裔复盖僧房五间。万历十九年(1591),岩镇裔孙元本、宗传等重修墓道;堨田裔孙景新支下重建头门,邑令彭公好古题额曰“忠烈”。崇正八年(1635),清流崇山族献殿柱蟠龙一对(道光丙戌学前有铧经修;丁未因蚁蚀朽坏,公众重雕装金)。崇正十年(1637)十一月,西沙溪裔孙良铭録像赞额于座前。
(三)清代多次修复
顺治十八年(1661),慈姑裔孙士英捐修大殿。康熙四年(1665),石冈族议请重建石坊(石冈族于正德年间捐资独建,于嘉庆年间醵金重修,雄伟壮丽,所费不赀)。康熙三十四年(1695),稠墅裔孙镳、铨重建墓祠。康熙□年,唐模、稠墅、大里族建神道坊于谷口(乾隆二十二年重修,道光二十七年各派重修)。乾隆八年(1743),各族支裔捐输重修越国忠烈云岚山墓祠。乾隆二十二年(1757),稠墅裔孙允信率子廷海、孙熙、涛、勋重修寝房,弟允俶、侄廷珍重筑墓后石垣,侄廷珽、廷蟠重修坊表。乾隆五十二年(1787)至五十六年(1791),徽州府及歙县令先后五次发布告示,谕各族捐输,至嘉庆二年(1797),重修告成。道光二十九年(1849)闰四月十九日,发布重修祠墓告示,发动各派敬输,至咸丰元年(1851)祖墓重修告成。另据现今民间遗存的《歙邑云岚山祖庙重修各族捐输收票》第七十号记载:“十九曲族缴清洋钿六十元正。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可见在同治六年(1867)期间,汪王墓祠还进行过较大整修。
(四)历代汪王墓祠被盗占情况
1、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五月,黄巢破歙欲发之(发掘,盗墓),方穿穴,有蛇虺出乃止。
2、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后),守墓僧被山后沈关福捏词告府,将僧逐出,占住墓祠,冒改姓汪,将香灯田盗制入伊户。经西溪族裔士琦、宗裕等状告郡守周公,沈关福将田产盗卖价银及公(汪华公)所遗玉带一条重贿本官,不准告词。天顺间(公元1457至1464年间)郡守孙公莅任,大畈支裔瑞、西溪支裔瑄童、仁生等复控,追出唐诰二道、信圭二个、玉带三条、内琢花玉带二条、光素碧玉带一条、六州总管印一颗、宋宝佑二诰,具存给付富山庙僧收掌,恐其久远遗失,故立碑以纪之。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庙灾,郡守彭公(泽)谕各族支裔捐修。守墓沈姓仍居庙内,不戒于火。彭公亲临墓所看视基址,捐俸以倡,并给印簿命支裔西溪族佑孙、大畈族寿、慈姑族公庆,徧谕六邑支裔,捐修未成,而彭公以忧去任。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郡守熊公(聿)命各族支裔捐输告成,判令沈关福之孙沈晨等十一人复姓出祠,另召僧守墓。
3、明嘉庆十一年(公元1532年)十一月,江涛、江藻等于墓后开宕凿石,婺源鳙溪裔孙元锡诉于郡守,禁之。
4、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因营卒丁宪章盗葬王坟,各族支裔公控,参府谷公押令起轝还地。
5、乾隆十二年(1747),江姓盗占山地,各族支裔公议呈控,江姓自愿平堆醮墓还业。
以上根据《越国汪公祠墓志》等资料整理,可能有错漏之处。但总的来说,云岚山汪王墓祠自唐兴建以来,历经1300余年,屡经风雨,不断整修。其经历可以看出:各代官府重视,汪氏裔孙踊跃捐资,积极维护,显示对我祖汪公的深深敬意。这是一份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越国汪公祠墓志•卷四上》的《兴复》篇开头便说:“盈虚代嬗,理有固然;兴废循环,势所必至。况空山风雨,最易飘摇;马鬃牛眠,尤多觊觎。墓阅千年,规模愈壮;豪侵数四,旧坏常新。虽曰天命,岂非人力哉!历表前勋,用朂后嗣。”既肯定事物兴衰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又充分看到人的主观力量。时至今日,我们确实应该“历表前勋,用朂后嗣”,以古人为榜样,唤起汪氏子孙,为复建云岚山汪王墓而献计出力,力争早日实现我们的目标。
(汪明裕整理于2010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