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1148|回复: 9

杭州"美支"汪氏(山阴汪氏是铁佛公后裔?)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10-3-25 18: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族谱,东汉建安二年,三十一世祖汪文和南渡江东,由孙策委任为会稽县长,随后迁居到始新(今浙江淳安县)。四十四世祖铁佛公是母亲家族这一支的显祖,称“美支”。隋朝末年,他因为辅助伯祖汪华保障六州土地(今安徽宣州一带)归附唐朝有功,获赐封宣城开国公。其后世代皆公侯将相。经过几十代的搬迁,八十四世祖汪兆舒定居杭州。
  汪姓“美支”到了清朝开始家道中落,已经没有朝中官员,变成了教书世家,只有第九十二世祖汪嵚在民国初年,为浙江省杭州县撤县建市时首任市长,他的母亲去世时,代大总统冯国璋送大匾“懿德可风”。
  妈妈的曾祖父那一代从杭州迁居广州。到了妈妈的祖父汪與崧那一辈,钟鸣鼎食的生活早已成为老人久远的记忆,只是家学依旧,绵延不断。汪與崧学识渊博,文采斐然,曾经考中“翰林院编修”,却因翰林院人浮于事无法安排,回乡待用。汪与松满腹经文却落得穷困潦倒,只好捉刀代笔,替别人写考试文章,挣些钱糊口。说起捉刀,当时官场十分腐败,考举人首先要用钱打通各方关节,最后才轮到文章优劣。有钱的甚至连考试都不用参加,直接把卷子送上就可以中举。汪與崧就是为这些有钱无才的人写卷子。有一位请汪与崧代笔的人曾经允诺,一旦中举进入官场,则养其终身以报恩德。此人果然中举,但其所谓奉养终身也不过是逢年过节送一些米肉之类。汪與崧三十多岁就瘫痪在床,四十二岁早早离世,安葬于白云山南麓山腰。
  妈妈的祖母李氏是陕西长安一大富人家的小姐,常说自己家里拥有几进几院,厅堂楼阁,房间无数。一进门是神厅,接着是花厅。丫环老妈子雇工以群记,挑水的扁担都是特制的,很长,两个抬水的雇工相距很远,为的是防止抬水人放屁污染水质。至于吃什么更不必多说,只说猫吃什么就可见一斑。猫享有吃饭的优先权,有专人把虾剥壳鱼剔刺,和上好鲜肉一道拌饭喂猫。猫过之处都要撒花露水。
  李氏嫁到了汪家,跟了落魄的汪与崧,大半辈子不是守活寡就是死寡,也是够委屈的。李氏的坟墓位于沙河天平架西边飞鹅岭山腰上,李氏的墓比其丈夫汪与崧的墓规模要大得多,因为汪与崧去世时,儿子正在读书,家境贫寒。到李氏死时(没有记载享年)儿子已经赚钱,家境较好,坟墓就大些了。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18: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公的骨气
  
  在我的生活中,妈妈极少对我们提起外公,很久以来,我们根本不知道外公为何许人也,而我姨妈的孩子(我的表弟妹)甚至以为外公是坏人。两姐妹对父亲的冷漠态度多是因为其母亲的悲惨遭遇,以及父亲的死给她们带来的麻烦而不能释怀。二零零八年,我专程去了广州,了解外公的事情,我发现剥去任何政治偏见和感情因素,外公一生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作为。
  外公,名汪乐义,字君锐。生於一八九二年。汪君锐也如同他父亲一样,饱读诗书,学问渊博,但是自从科举制度废除,百无一用便是文人了,只能做一些公司小职员的营生,也是时有时无。日本打来之前他终于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在广州市电力公司做文书股长。
  外公二十二岁那年,迎娶四川眉山女子苏煦坤为妻。苏氏与丈夫同年。一九一五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妈妈诞生,三年以后,苏氏又添一女,名汪绥祚(后改名苏凝)。此后苏氏没再生养。因为多年未生儿子,外公又娶了二房,后出三男三女。
  抗战开始后,电力公司外西迁贵州,外公故土难弃,不愿随往。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在广州的工作,收入不菲。外公颇知民族大义,一口拒绝。他的逻辑是,广州既已沦陷,在广州工作,就是给入侵者干活,就是当汉奸。日本人打到广州时,他率家小辗转逃难到了澳门,寄居在亲戚家中。在澳门没有收入,只靠十几岁的儿子、女儿在家里搓炮仗,到街上码头叫卖香烟、姜糖维生。虽然这是一段艰苦的经历,但是至今他的儿女们提起那时的生活,首先手竖大拇指,夸他们的父亲“有骨气”。
  一九三八年广州名校执信女中迁校澳门,教师们逃难的逃难,回乡的回乡,已经七零八落,师资严重缺少。有人介绍外公帮助批改学生作文。外公一个字一个标点都不放过,佳句圈点,病句改正,最后都要批以评语。十分地认真。执信女中很快发现了他的国语及古文的造诣,遂聘用他为国文和历史教师,外公腹中墨水终于得以充分发挥。澳门沦陷后,执信女中为躲避日本军队,迁校到粤北乐昌北乡仁化恩村,此后执信女中为躲避日本轰炸多次迁校,外公不离不弃,始终率家人随往,成为该校的资深教师。执信女中的校歌便是外公作词,今日校歌已经“与时俱进”地变了新词新调,但是老校歌还一直保留在校史展览室里,并配有外公的照片。老歌词是:
  “大哉执信,赫赫炯光。成仁取义,党国元良。浩然正气,恁此序长。嗟我诸生坚信念,索津良!继往开来彰校统,大风泱泱。
  “大哉执信,道德文章。以诏后劲,山高水长。是则是效,日就月将。嗟我诸生思教泽,毋或忘!好学力行同此志,校誉无疆。”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18: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嵚
  [近现代]字曼峯,一作趸峯,杭州人。民国第一任杭县县长。对于杭州市政建设,多所规划。善诗文、书法,工行、草,笔致劲挺,姿势开张。创办贫儿院,提倡工艺美术,造就镌刻拓扬碑版人材颇多。约民国十几年卒,年五十许。《姜丹书稿》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19: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现这支可能与山阴汪兆镛是一支的。
1.jpg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19: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汪与崧和朱执信可能为表兄弟,为朱代过笔,所以汪的儿子在朱执信办的学校任教,并得到重用。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19: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执信,名大符,1885年10月12日生于广州。是年其舅父汪兆铨乡试中举,故执信乳名曰"举",以作纪念。原籍浙江省绍兴府萧山县,先代来粤仕宦不归,寄籍番禺已百余年,但执信每与人书楹联,辄署"萧山朱大符"。
  祖父夏,字荔衫,曾任广东省善后局官员。
  父启连,字跋惠,别名棣垞,学问渊博,研究古代刑名之学,摹习桐城派古文,而于诗词和隶书,尤为独到。性情狷介,不随俗浮沉。平常好弹琴,有古儒者风。曾任广东巡抚马丕瑶之幕友(幕友与官吏、盐商、海关职员同为广东的四大行头)。一生清廉耿介,学者称之为棣垞先生。有《棣垞集》四卷、《外集》三卷,汪憬吾为之付印传世;又撰有古琴律,尚未印行。棣垞青年时曾学幕于汪芙生,汪爱其才,以次女若昭妻之,入赘汪家。棣垞因染疫病故,年仅40余,托孤于妻舅汪莘伯。
  母汪若昭,读书通大义,能为诗。生二子,名执信、大猷(又名秩如);四女,长女和,嫁范公谠;次女同,嫁徐信符,皆知名人士。
  母舅汪兆铨,字萃伯,前清举人,熟文史学,通政治。
  执信天性纯孝,风貌英秀,孝顺父母,友爱弟妹,从不与弟妹争衣食。1899年15岁时,父母俱染疫病甚重,执信衣不解带,夜不成眠,日夜侍奉。父病数日而死。越3年,即1902年,母又染白喉症死。⑴
  执信及其弟妹向住广州豪贤路其母舅汪萃伯家。丧母后,一家生活更多赖母舅照顾。汪向任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的幕友。后因执信参加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急辞去幕友优职,改就教忠学堂校长,将执信弟妹迁住右邻,继续抚养,使执信无后顾之优。
  执信的家世清贫,父死时,仅余遗稿数本,琴数张,图书法帖数千卷,此外别无他物;但遗留给执信的精神上的遗产,极其丰富。执信曾写信给其弟说:"先人初无他贻,惟此耿介之性,实赋诸我。倘腼颜苟活,岂不有忝于祖。"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19: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妈妈解放前的行状,来源有三,一是妈妈平时对我陆陆续续讲的,二是参照她文革中写的自传、交代材料、申诉书等,三是听她的弟妹们所述。妈妈叙事非常生动,如果下面看官觉得有意思的部分一定是我妈妈亲口讲述的,若有枯燥无味的地方,肯定来自文革中的交代。
  
  寻找汪氏家谱
  
   妈妈生于一九一五年六月。卒于二〇〇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妈妈姓汪。据说天下汪姓均始于春秋时期鲁成公的二公子汪颖川。族谱里记载,这位公子出生时掌纹呈一个“汪”字。妈妈说这段典故时,我怎么样也想象不出手纹怎么会有一个三横一竖再加三点水的字,后来突然想到那个时代的文字是大篆体,在纸上画了一下,圆润曲折一些,还真跳出一个 “汪”字。
  汪家曾经保留着曾外祖父汪与崧一支的《汪氏族谱》,抗日战争时,外公带着小外婆(他的侧室)和她所生的孩子们逃难到澳门,《汪氏族谱》也随身带到了澳门。一九四六年抗战胜利后,汪家人返回广州,从澳门运回来的木笼里,除了几件旧衣服外,原本装在木笼里的两罐钱没有了。所幸《汪氏族谱》还在。
  外公去世后,《汪氏族谱》一直保存在小外婆手中作传家之宝。一九五八年,妈妈出差路过广州,见到这本族谱,如获至宝,带回北京细读。当时我也见过这本书,见到了上面妈妈的名字。族谱上有十六个字的庆系表作为排辈,以“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祚融世哲业光绵奕”为世系。上面记载每一当世人的世代、名字、元配姓、侧室姓,以及儿子的姓名,唯独女儿的名字不上族谱。妈妈说,她在第九十四代世孙中排行第一,她出生时,续编《汪氏族谱》的族长汪嵚(亦汪与嶔)(妈妈的七爷爷,民国第一任杭州市长)思想开明,特来信叮嘱:“文明世界,不分男女,名字照家谱顺序排。”从妈妈开始,首先开启了在汪氏族谱上记载女儿名字的先例。
  族谱在文革中被毁。正是七八月时,红卫兵破四旧,隔壁院子打人的声音日夜不断,有人大声惨叫,最后没声了,是死是活没人敢打听。恐怖像浓烟一样弥漫到我家院子,挥之不去。家里最大的四旧就是两本家谱,一个刘家的,一个汪家的。妈妈把它们撕碎,泡成纸浆,又冲入抽水马桶灭迹。多少年后家人多有责怪,甚至以为妈妈太过革命,极“左”。妈妈则说,是爸爸说的:“族谱放在家里太危险,越旧越说明你永远不会忘记过去。这样的大家族谱在帝王时代专有特别的地方存档,在故宫也可以查到,所以个人不必保留。”其实不管是谁说的谁做的,在那种环境下,只剩了恐惧和担心,害怕此物给家庭带来灾难。即使在今天,如果遇上那么一个氛围,还是得撕,得毁,谁也怪不得谁。
  文革后,妈妈的一个弟弟汪强祚经过多年的艰难寻找,终于在澳门另一叔公手中找到外公父亲堂兄弟汪与崇一支的一册复印本,立即再复印,重新修订续载。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19: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国爱 师爷幕后弄乾坤 民族恨 兄弟忍顾清浊名

  家族传统的地域差异

  南方和北方,家族传统有明显不同。明清后,南方地区家族势力强大,有的家族拥有大量的族田,家族活动深入乡村生活,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华南的乡村几乎村村有祠堂,家族祭祀活动频繁而隆重。而在华北乡村,家族活动则逊色得多。

  在我的家乡潮汕地区,很多乡村都是同姓村,每个村都有祠堂。我们村的大祠堂位于村北中央,坐北朝南,前面是公共广场。村中郭姓又分三房,每一房都有一个“公厅”,以区别于宗族大祠堂。这是各家祭拜的场所。

  大祠堂是宗族活动的公共空间,在举办大型拜祭活动前,村中辈分最高的老人都会去大祠堂议事,商量活动安排。村中还有几间神庙,供奉着玄天上帝、南面圣王、三千岁爷、观音娘娘等诸位神仙。

  祭祀是家族重大活动之一,既是祈求神仙保佑,又是彰显家族力量的契机。以前形式非常隆重,80年代之后有些衰落。每年腊月廿四,要把村中供奉的各路神仙抬出来,集中供奉在祠堂前的广场上,唱大戏,放电影,各家各户都带着自己的贡品献给神仙。而如果谁家前一年生了男孩子,在正月前几天就要带着各种贡品去参拜神仙。

  听父辈说,以前郭姓三房在初四、初五、初六三天,把神仙请到各自的公厅参拜。公厅还摆放着祖先的牌位。这是家族中最隆重的一次拜神活动,供品也最丰富,有蒸熟的鸡、鸭、鱼,用面粉制作的“大果”,还有整个熟的猪头。

  上世纪80年代后,公厅没落,于是参拜仪式转移到村中大祠堂。参拜完后正月初七就是游神仪式,四个高大威猛的小伙子抬着一个神仙,沿村中大路巡游,跟在后面的依然是生了男孩子的家庭代表,他们手举用“乌脚绿”竹子做的旗杆,竹竿上带浓密的叶子,再挂上一块布。这仪式对村里人来说是“游老爷”,对那些家里生了男孩子的人家来说,就是给他们家的孩子举行的“上旗”仪式。而能够抬神者,是全村地位、名誉和公益心的代表家庭;能够上旗者,自然也是炫耀自己家添丁进口的好机会,男孩是家族势力的传承者,这是家族中光荣的日子。

  作为村中的重大活动,自然少不了邻村的人来观看,他们从上旗的队伍就可以判断,这个村中去年生了多少男孩,再和本村比较,谁多谁少。

  而在北方,同姓村已不多见,一个凝聚全族力量的祠堂也不多见,多是几个血缘较近的家族在春节时祭拜祖先。和华南的游神不同,北方的乡村多是举行庙会,村中的善男信女往往也会游神,抬着供桌,在大街上走,每隔一段就有人来跪拜。游神的队伍中以女性居多,跟随者也没人炫耀自家生了男孩子。南方把祭祖、拜神和家族融在一起,北方的游神和拜祖有些分离。

  实际上,学术界早已注意到了华南和华北这种家族活动的不同,并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历史上,从东汉到隋唐,世家大族主要集中在北方,门阀士族往往位列朝廷高官。南北朝时,一提起清河崔氏、琅�e王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如雷贯耳,宋代后,随着战乱和社会动荡,北方人口和家族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大量北人南迁,保留了家族聚居和家族的传统,一直影响到现在。

  □郭小娜(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

  历史的枢纽

  幕僚家族分裂后的个体命运

  近代以来,番禺汪氏家族杰出人物频出,汪琡、汪瑔、汪精卫、汪兆镛、汪兆铨、汪宗衍等,数不胜数。

  追溯汪氏家族的历史,原本来自安徽婺源,元末后迁移到浙江绍兴(山阴)。明清时,绍兴是出幕僚(俗称师爷)的地方,绍兴师爷全国知名,且代代相传,后来竟有“无绍不成衙”的说法。从晚明开始,汪家不少人也开始当起了人家的幕僚。最早当幕僚的是汪炌,他在明代嘉庆年间“入粤东按察司幕”。汪炌之后,汪氏子孙陆续来到广东为幕,最终落籍广东。汪炌之子汪鼎、汪云及下一代的汪琡、汪瑔,都曾在番禺、潮州、肇庆、电白等各地为幕。到了汪琡的儿子汪兆镛、汪精卫,一个当上两广总督岑春煊的首席幕僚,另一个成为孙中山的左膀右臂,算是把幕僚这一个行当做到极致了。

  当幕僚需要足够的学问底蕴,不仅要熟悉官场规则,还须诗文要好,当时幕僚不少都是科举出身,有一定的诗文功底。汪兆镛和弟弟汪兆铭(汪精卫)都是才华横溢、满腹诗文的人。其中汪兆镛更是自幼聪颖,十岁能诗,青年时入学海堂学习,得到陈澧教导,成为陈门高足。

  光绪年间,汪兆镛中举后,曾两次赴京会试未中,于是辗转广东各州、县为幕府。当时,正值岑春煊出任两广总督,他把汪兆镛聘入督府,掌司奏章,备加敬礼。汪兆镛干得很出色,岑春煊本想推荐他去湖南做知县,可汪兆镛矢志于钻研经史、金石和诗文,“谢而不就”。

  在清室气尽、民国成立这一大背景下,汪兆镛家族中的幕僚们也开始分道扬镳。辛亥革命后,留恋清朝的汪兆镛移居澳门,和一帮满清遗老一起怀念逝去的王朝,他觉得“礼教亡矣!何以国为”。而22岁的汪兆铭(汪精卫)追随孙中山闹革命,四处演说,宣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演说“倾倒南洋”。1910年,汪精卫等人在北京准备暗杀摄政王载沣,事未举被发现炸药,锒铛入狱,他在牢中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诗句,并由此海内外扬名。

  一个怀念旧王朝,一个要建新政权,兄弟两人各走各路。20多年后,汪兆镛一直在澳门专心诗文著述,所著广及经史诗文和金石书画,成为岭南著名学者、诗人。而对汪精卫而言,人生发生陡然转折,1938年他公开投降日本,两年后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从此,汉奸的阴影笼罩在汪氏家族上,历时甚至几十年。

  国之理念不同,家也随之分裂。汪家分裂不止表现在汪兆镛和汪精卫身上,即便是汪兆镛的后人,也各有分化,长子汪宗凖,随汪精卫进入了伪广东省政府,任政府委员兼财政厅长,第五子汪宗藻进入伪广州市政府任秘书,二人也被世人称为汉奸。另一方面,汪家不少后人也开始参加红色革命,如汪宗凖的儿子方靖、方平,女儿汪德简,汪宗藻的女儿汪文、汪梅、汪洁常,或投奔解放区,或在国统区从事地下党工作,为中共建政贡献心血。

  今天,在汪兆镛第三代人物中,不少都在高校、科研所、医院工作。而汪精卫后人大多居于香港。历史过了很多年,不过,至今汪兆镛家后人也很少和汪精卫的后人联系了。



汪兆镛(前排坐者)与其六个儿子及孙子汪德霖(3岁)。摄于1928年左右



汪氏家族后人合影,摄于2001年。



汪兆镛是岭南著名诗人、学者



1947年修撰的汪氏族谱。



青年汪精卫双目有侠气。

  家族逸闻

  汪兆镛不当民国官

  辛亥革命成功后,新政府曾邀请汪兆镛出任地方官职,但汪兆镛以清朝遗老自居,不肯任事于民国。1912年,其异母弟汪精卫请他替民国政府效力,也被他一口回绝,言誓不屑为朝秦暮楚之徒。后胡汉民邀汪兆镛任总秘书席,他辞之。粤盐商公请汪兆镛为盐政治局长,他又辞之。

  以清朝遗老自居

  民国建立十余年间,汪兆镛多次携眷去澳门避乱。他常以遗老自居,对清帝溥仪尊敬有加。居澳门时,他和一批同样自诩为先朝遗老的仁人学者,以诗歌表达不事民国新朝之志。由于汪兆镛坚持其遗老立场,终得清狲帝溥仪亲书“福”字之赐。他喜不自胜,即名其居所为“赐福堂”,甚至在他去世后,清狲帝溥仪再赏以“志节不移”匾额。

  汪文“贪污”交公

  汪兆镛次子汪宗洙是跟着宋子文做事的,其侄女汪文就利用他的关系,进入到广州印花税局工作,但她的真实身份却是中共地下党。汪文在印花税局“贪污”了几十万块钱,后来她在澳门找到党组织,将这几十万元全部上交。

  后世讲述

  爷爷打官司赚了钱在豪贤路买了大宅子,后来,我们为这宅子打了多年的官司

  我爷爷汪兆镛在清代光绪年间曾中过举人,后到北京考进士,不成功,因经济问题只好回来广东当幕僚——也就是做师爷。在担任两广总督岑春煊的首席幕僚之前,他一直在粤北南雄一带做幕僚,应当说,那时他生活较清贫,不过,他常帮老百姓打官司,由于处理得公平,人们都很敬重他。我外公是高第街金家的人,是个大盐商。后来,爷爷帮我外公和一批盐商打赢了官司,赚了一笔钱,就在豪贤路买了一栋大宅子。

  广州解放时,解放军说这宅子是汪精卫的,就把我爷爷那房子给封了,把它腾给部队住。由于我姐姐汪梅原来是做地下党的,她就出面找上面谈,说这个宅子是汪兆镛的,不是汪精卫的,上面就把它归还给了我家。后来,又有房改,宅子的大部分都被充公,只留下了几十平方米给我们。

  “文革”期间,因为汪精卫的关系,我家被抄了,那几十平方米的房产证被抄没了,房子交给了房管局管理。至今我在香港的六叔汪宗衍还保留有一张过去的红白契——但那现在是不算数的了。

  为了房子,我们一直打官司,直到前几年才打赢。不过,原来宅子的地皮上已经盖了商品房,那些商人在三元里瑶台给我们补了一套房子,这套房子我在香港的侄儿也出了钱。但开发商一直没给我们房产证,房子不能卖,只能出租。不过这也好,租费大部分都还给我侄儿,还留一部分当做我们汪氏族人每年团拜、拜山的费用。

  我在中大附小读书,穿短裙校服,爷爷见了很生气

  说:“这像什么样,简直就和田鸡差不多!”

  我爷爷是兄弟中的老大,由于曾祖父死得早,下面几个弟弟都由他照顾。

  我爷爷学问非常好,他的家教也非常严格,会手把手地教后辈写字。1901年,他弟弟汪精卫、汪兆鋐以及长子汪祖泽都考中秀才,他很高兴。但他重男轻女,只教男、不教女,不过他讲课时,我有时也在一旁听,比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句子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很清楚。

  他还是个很保守的人。当时我在中山大学附小读书,校服是短裙式的,他见了就很生气,说:“这像什么样,简直就和田鸡差不多!”

  我们家里有客人来访的时候,小孩子也要肃静、回避,我们还不许大声说、大声笑,有很多规矩的。

  还有,他只许我们从家里的前门进出,不许走后门,因为前门有人看着,而走后门,他怕我们惹坏人。

  在“岭大”读书,遇到汪精卫的女儿,双方互不理睬

  我爷爷在担任岑春煊幕僚时,他的弟弟汪精卫就跟着孙中山闹革命,弄得我爷爷怕被诛九族,就去请教岑春煊。岑春煊告诉他,把汪精卫驱逐出族,脱离兄弟关系就可以了,我爷爷照办。后来,汪精卫行刺摄政王,因为已经脱离关系,加上岑春煊的庇佑,所以清政府也没拿我爷爷怎么样。

  后来,民国成立后,我爷爷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澳门的张家花园。汪精卫那时候已经很风光了,就对我爷爷说要去澳门看他,我爷爷说:“你千万别来!来了我就用扫把赶你出去!”他信奉“忠臣不事二主”,在澳门整天和一班清朝遗老吟诗作对。

  我在岭南大学读书的时候,汪精卫的女儿汪文恂也在那里。由于当时两家关系不大好,她一见到我就会拧转头。论辈分,她是我的姑姑,但我当时也是有些傲气的,心里想,你都不理我,我为什么理你?所以两个人见面从来没有打过招呼。

  汪兆镛修汪氏族谱的时候,汪精卫的后人希望把汪精卫也写上去。有人就说,写上去可以,但要注明是汉奸。最终是采取了折中办法:既不遗漏汪精卫―――他毕竟是我们汪氏族人,也不说明他是汉奸―――这是为我们家族抹黑。

  汪洁常:汪兆镛孙女、汪宗藻女儿。出生于1923年,是现在汪氏家族“德”字辈中年岁最大的人。年过八旬的汪洁常至今对家族的往事记得非常清楚。



  父辈多数有成就

  我几个叔伯中,大伯汪祖泽担任过广东高等法院院长,他为人老实,从不贪污,解放后一直居住在广州;二伯汪宗洙是跟着宋子文做事的,比较有钱;三伯汪宗澧很小的时候就死掉了。

  六伯汪宗衍一直居住在香港,当时他一个保姆的侄女因为没钱读书,汪宗衍就一直供他,直到她留学。留学归来后,那个保姆的侄女就在香港为他养老。他是个大学问家,很会鉴定文物,前广州市委书记欧初还请他回来鉴定过文物。他还为我祖父的著作《岭南画徵略》写序并做校对。所以,他虽然不怎么工作,但也能赚到钱。至于四伯汪宗凖和我的爸爸汪宗藻,都是在日伪政府里做过事的,我开始没和你明说,说明白了就是汉奸。

  动荡时代辗转奔波各地

  我姐姐汪梅在1935年就加入了共产党了。1938年10月19日,抗战广州沦陷,汪梅因有一些情报,就跑来豪贤路告诉家里,叫我们赶快逃去澳门。我父亲汪宗藻就找到了江孔殷,俗称“江虾”的,他是我父亲小老婆的父亲。江孔殷为我们安排了一条船,把我们运往了中山。21日到达中山的时候,就听广播说广州已经沦陷了,经由中山我们去到澳门。

  在广州时,我先后在中山大学附小和中山大学附中读书,去澳门后,就读于同样由广州搬迁到那里的执信中学。当时执信中学校长是朱执信的老婆,也是我家的亲戚,就让我插班去读。

  后来,由于我家条件不宽裕,在澳门住的竹筒楼并不十分舒服,于是我父亲回到了广州,在市政府里当秘书,我也回到广州就读于岭南大学。

  再后来,我父亲安排我去上海大夏大学读了半年书,随后又辗转去南京大学,毕业拿的文凭却是上海暨南大学的。那是个动荡的年代。

  在上海时,我就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由于我读的是银行会计系,毕业后我姐姐汪梅准备安排我去香港为共产党创办银行,但最终没有成行,随后就解放了。现在,我的身份还是离休老干部。

  后世访谈

  汪德简:汪兆镛孙女、汪宗??女儿。1926年生,就读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参加中共地下党工作。1948年正式入党。解放后曾在广州市第32小学、化工研究所等单位工作,1986年以工程师身份离休。



  受汪精卫牵连改姓“方”

  记者:您当时为何会参加革命?

  汪德简:我母亲黎润芝是我父亲的第二房妾侍,当初我们曾住在豪贤路的大宅子里面。我出生后不久,我父亲娶了第三房妾侍,就把我母亲、我及我的两个哥哥赶到大宅子对面的德政路去住了。所以我小时候的生活是算不上好的,后来才会参加革命。

  抗战期间,广州沦陷的时候,我就接受了地下党交给的派发传单、书刊等任务,当时才16岁。

  1946年我进入中山大学读书,遇上了我后来的先生陈啟。他是阳江人,比我高一个年级,当时已经加入了共产党,并在吸收进步同学加入,号召大家反对国民党腐败。在他的指引下,我也于1948年加入了共产党。我的两个哥哥方靖和方平,也是在解放前就参加了革命,但方平不幸于1948年在解放战争中牺牲了。

  记者:他们为何会姓方呢?

  汪德简:方靖和方平的本来姓名是汪徳坚和汪德禺,后来他们参加革命,因为毕竟汪家当时的名声不好,他们为了划清和汪家的界限,就相约改姓“方”了。解放后,他们也很想改回来,但是涉及到历史档案,要办很多道手续,所以最终没有改。方靖现在的后人也姓方,但他们还都有一个汪姓的名字,如他的儿子方宁,汪姓名就叫汪宁书。

  记者:解放后,你们家族的命运如何呢?

  汪德简:应该说,由于汪精卫的关系,我家受到的牵连是很大的。像我五叔汪宗藻的女儿汪梅1935年就参加了共产党,是个老革命了,但却死于1960年的新三反运动中。

  我哥哥方靖是日本医科大学毕业的,解放后去了北京工作。后来“文革”爆发,他被定为假党员,被人用电刑杀害。后来,周总理亲自批示,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我自己,虽然也是解放前就参加了共产党,但解放后也还是被限制使用,到1986年退休也还只是处级。我先生就好很多,他退休的时已是厅级干部了。

  就连我的女儿只是叫汪精卫为太叔公,但在70年代初政审株连几代的情况下,这样疏的关系也受影响,她填了两次“入党志愿书”因为汪精卫的关系至70年代中后期落实政策时才通过了加入党组织;而她曾与某军区一机要参谋谈恋爱多年几次政审也通不过,最后只有分手。

  时间流逝,我们与汪精卫后人疏于联系了

  记者:汪家的后人,现在还会经常聚在一起吗?

  汪德简:会,每年过年我们都会一起团拜,一般要摆上三张桌子。因为我们有很多人居住在岭海颐老会,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在这里的二楼团拜。后来,我们也有去过华师办过,因为汪德亮他们一家在那里;去年我们是去中山大学办的,我的妹妹汪德文在那儿,我带我女儿去参加了。清明节时,我们还会包车去从化祭祖,汪家的祖先及我的爷爷汪兆镛都葬在那里。

  但参与的大部分人都是广州和香港的,我们还有很多人都在全国各地,像汪珍如在南京,汪志诚在兰州,等等这些,他们以前还会三四年回来参加一次,最近几年他们年纪也大了,就来得比较少了。

  记者:你们和汪精卫的后人,你们还有联系吗?

  汪德简:汪精卫的后人现在大多居住在香港,以前因为国内政治环境不便于联系,后来因为时间流逝,我们两家的后人现在也就疏于交流。现在除了我二伯汪宗洙的孙子汪润书和他们还有点联系外,其他人和他们的联系并不多。

  ●族谱辞典

  汪炌、汪金鉴一代

  汪炌(1756-1832),嘉庆、道光年间幕游皖、湘、赣、粤各省,先后做过湖南巡抚阿林保、湖南按察使傅鼐及两淮盐运使曾燠的幕僚,为山阴汪氏游幕广东之始。

  第二代

  汪云(1786-1844),汪炌长子,道光二年(1822)乡试举人,1835年选授浙江遂昌县训导,并执教于妙高书院。

  汪鼎(1791-1854),汪云弟,先后游幕于顺德、清远等地。

  第三代

  汪瑔(1828-1891),汪鼎次子,曾任刘坤一、张树声、曾国荃幕僚。著名词人,与叶衍兰、沈世良并称为“粤东三子”。

  汪琡(1824-1897),汪云四子,先后在茂名、陆丰等地为幕僚。

  第四代

  汪兆镛(1861-1939),汪琡长子,曾任两广总督岑春煊幕僚秘书长。辛亥革命后寓居澳门。

  汪兆铨(1859-1929),汪瑔之子,1885年中举人,曾创办教忠学堂(今广州市十三中学)。

  汪兆铭(1883-1944),汪兆镛弟,曾以“精卫”为笔名在《民报》上发文宣传三民主义,后遂称汪精卫。早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自任主席,沦为大汉奸。

  第五代

  汪祖泽,汪兆镛长子,曾任广东军政府司法部副部长、广东高等法院院长等职。

  汪宗凖,1889年生,汪兆镛四子,曾任番禺知县,20世纪40年代广州沦陷期间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汪宗衍(1908-1993),汪兆镛第六子,著名学者、文史大师。

  第六代

  汪德亮(1905-1990),汪祖泽长子。1931年任武汉大学教授。解放后出任华南师范学院院长,是我国著名教育家。

  汪梅(1917-1960),汪宗藻之女,1935年加入地下党,后长期从事地下党工作,解放后担任广州市第十三中学、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等职,1960年在新三反运动中去世。

  方靖(1924-1969),汪宗凖之子,原名汪徳坚,1945年毕业于日本医科大学,9月从北平去晋察冀解放区张家口参加革命。1946年参加中共,曾在华北联大、野战军医院等医院当教师,后调国务院外文出版事业管理局及毛选翻译办公室工作。1969年文革中遇难,时年45岁,经军管会调查,获平反昭雪。由周总理批示,作为革命烈士,骨灰存八宝山革命公墓。

  汪德简(1926-),汪宗凖之女。

  汪洁常(1923-),汪宗藻之女。

  汪徳文(1930-),汪宗凖之女。195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后先后执教于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教授英语和俄语,现退休。

  汪志诚(1932-),汪宗凖之子,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为兰州大学教授。

  汪珍如(1937-),汪宗凖之女,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现在为南京大学教授。

  汪德新(1940-),汪宗凖之子,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03: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谷玉类编五十卷休宁汪兆舒撰。乾隆二十二年资履堂刊


由此推定,汪兆舒祖籍休宁县,而非传说的婺源县浙源。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09: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阴汪氏是铁佛公后裔吗?(汪精卫是91世)

86世始字辈: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祚融世哲业光绵奕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