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常建华谈清明文化
本报记者 许鑫 实习生 朱红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还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春季仪式。
在2008年,清明节更是被正式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当你在充分享受这个假日时,是否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来历,是否意识到清明节的人文意蕴,是否意识到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对此,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民俗专家常建华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清明不仅仅是扫墓,还体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起源与习俗 清明节并不仅仅是去扫墓 谈起清明节文化,常建华教授首先从清明节的起源和各种习俗展开了话题,他说清明节的核心内容是祭祖,但因为还有“踏青”这一习俗,也说明清明节有重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
常建华教授说:“清明节兴起于唐宋时期,宋朝以后逐渐形成了现在清明节的这种风俗习惯。说起它的来源是比较多元的,而主要的说法还是跟节气有关。现在我们知道,清明节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扫墓祭祖,但在唐朝以前,清明节和祭祖大约是无关的。墓祭至迟至唐代与寒食节结合,又渗透到清明节,上墓成为唐代寒食至清明间的活动了。宋朝以后寒食节的祭祖进一步和清明节混合在一起,就演变成我们现在清明节祭祖的习俗,清明节的核心内容是扫墓祭祀祖先。清明节兴起以后,各地的习俗还是有所不同的,很多地方是单过清明节,也有些地方分别过寒食节和清明节。
按照中国的习俗,人们主要在元旦、清明、冬至祭祖,清明祭祖的特点是墓祭,也就是扫墓。届时,人们为祖先的坟墓除草、添土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或在坟上插一木棍,上挂纸条,带着祭品举行祭祀仪式,表示对先人的怀念。又加之墓地与人们住的地方相对较远,一般都在郊外,所以又和春游联系到了一起。
说到出游,清明节另一个重要习俗就是踏青。宋朝以后清明还有插柳与簮柳习俗,一般认为插柳是唐人将传火的柳条插于门前,以炫燿得火,被后人仿效相沿成俗。门上插柳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为辟邪,另一个是为明目。明清时代,不仅插柳于门,而且簮柳于首。簮柳在不同地区风俗有所不同,或男女皆戴、或妇女戴、或儿童戴,戴柳为柳毛、柳尖、嫩柳、柳叶等。簮柳的用意也有不同说法。一说是为了保持青春,反映苏州岁时节日的《清嘉录》卷三说:“妇女结杨柳球戴髻畔,云红颜不老。”
“炎黄”祭祖 一种传统文化的回归 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人把清明祭祖和封建迷信联系起来,常建华教授对此观点给予了驳斥。他说:“祭祖即崇拜祖先,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这与封建毫无关系,如果说祭祖就是封建,那么我认为是牵强附会。中国人从来都有‘崇祖’的观念,又因为清明节是墓祭,墓祭可能有时候比祭拜始祖的时候人数多、规模比较大,有时候还要放炮,甚至组织队伍游行、进山祭扫的时候还要有一些形式,与封建迷信毫无关系。我们需要移风易俗,将墓祭变得更符合现代人生活,与时俱进,提出新的文明祭扫形式,这是必要的,但如果将扫墓本身视为封建活动,则完全错误。
目前我们国家在民族共同体方面涉及尊重祖先的问题。都说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显然炎黄是我们的祖先,而炎黄在中国是由若干个姓氏组成的,而每个姓氏都有祖先,中国文化的逻辑是每个姓氏都要尊敬自己的祖先,追溯更古老的祖先就是炎黄。如果没有民间的祭祖,没有各姓氏的祭祖,又何谈对炎黄的追崇,所以说祭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道理就在于此。”
从2008年,国家将清明节正式列入法定节假日中,这在常建华教授看来,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回归,也为普通民众清明扫墓、踏青提供了时间便利。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恢复‘炎黄’祭祖,可以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回归,现在又将清明列为法定节日,这是非常必要的,这反映了普通大众生活中的现实需要,祭祖倘若没有假期,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太方便。而在韩国,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深,过寒食节不过清明节,到寒食节的时候是全国大移动,所有的人都要祭祖。我们现在将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对于恢复传统文化和方便民众方面非常必要。从现实生活来看,因为清明节兼有春游的性质,所以清明节放假,既给人们祭祖带来方便,也给人们春游旅游带来方便,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虽然不认为清明祭祖属于封建迷信,但常建华教授也指出了目前人们过清明节出现的问题。常建华教授说:“清明祭祖确实也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一个是由于祭祖而带来的交通问题,本市这点在对交通的建设和疏导上做的是比较好的。另一个是烧纸、放炮等习俗,如果因为烧纸不当而引起火灾那就不对了,所以对烧纸进行限制是必要的。像天津市一些扫墓地点,就设立收鞭炮换鲜花等方式对其进行一定的限制,这是做得比较好的。倘若一定要烧纸的话,一些祭祀场所也都设置了专门烧纸和放炮的设施以及场地供人们使用,从而减小了危害的发生。”
传统与现代 应视为共同融合而非对立关系 清明文化属于传统文化范畴,而说起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问题,常建华教授也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常建华教授告诉记者:“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应该视为共同融合,而不是对立的关系,文化变迁应是自然变迁,如果我们将它看做一个自然的过程,那么就减少了对立问题。现在有一个说法是说现代人更注重自我、关心自己,而忽略对祖先的注重,这就是一种对立的看法。而现实情况是,每年仍旧有这么多的人去清明扫墓,难道就能说这些现代人因为扫墓而变得不现代了么?对某种习俗的选择这只是现代社会变迁的一个阶段、一个部分而已,应当是在传承中变异,不该是文化的断裂。所以说,对于传统文化,要看人们是否需要,如果需要,那么它就是现代的,如果不需要的,它自然会逐渐淡出,所以不要以现代化为借口来对传统文化说三道四,这样很容易流入一种‘现代性的陷阱’当中,现代化的发展还是需要有传统文化作为底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