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最最普通的社区民警,每天做着最平凡的小事;
他对辖区2932户7648人了如指掌,细到哪家有几个人、分别叫什么名字、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爱好等,都十分清楚;
他用半年时间实现了见警率、熟悉率、满意率、信任率等4个100%,无异于奇迹;
他是老人的儿子、年轻人的兄弟、小朋友的警察爸爸。他融入社区每家每户,在职三年里,与群众亲如一家。
他说,“我是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让群众平安快乐,是我的责任。我也喜欢这么做。”
而群众说,“以前不知道什么叫片警,只在街头看见贴着的照片。他来了后,我们才知道,这就是片警,是政府派来保护我们,为我们解决困难的。”
警民鱼水情,在他与群众的关系中,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就是厦门边防支队曾厝安边防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汪星。
“平民警察”汪星,百姓心中最亮的“星”
文/杨秀晖
2005年,汪星调入厦门市曾厝垵边防派出所任社区民警,分管“村改居”的仓里社区。当时的仓里社区,经济不错,但群众的素质不高,大家族多,种族纠纷时
有发生,且外来人口鱼龙混杂,治安形势比较严峻。领导与汪星任前谈话,“以后仓里社区就归你管了,记住,这里是城乡结合部,又是文教区和旅游区,外来流动
人口混杂,学生也多,1.5万人的治安安全,是否有偷盗现象发生,邻里是不是和谐,都是你的事情。”
汪星刚上任的时候,没少受气。当他挨家挨户去开展“三访四见”活动时,大伙儿表现都十分冷淡。有一次,一个老阿婆甚至连推带攘把他赶出门,还用闽南方言骂
道:“警察没事不上门,上门就没好事,真是有病,天天来我们这里作甚。”汪星解释道,他只是过来坐坐看看,并无恶意。但阿婆根本听不懂他的普通话,她“啪
”地一声关上大门,又从窗户里泼出来一桶水,湿透了汪星新买的皮鞋。
汪星冥思苦想了几天,决定先从语言关入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民众的心。他买了一套闽南语基础教程,一遍遍聆听跟读,走路、吃饭、睡觉都插着耳机,嘴
巴里絮絮叨叨的学着闽南话。社区里的小混混见了,便说,看,那个叫汪星的神经病又来了。但短短两三个月时间,汪星学会了不少日常用语,并以不断的聊天和问
候,这种最普通的方式,走进了群众的心里。
1、“三心”,让弱势群体春暖花开
汪星在群众间实施“真心、耐心、细心”的三心活动,真心实意地投入精力解民忧,对群众的事情细如丝,坚持把工作做实,把实事办好。针对辖区空巢老人多这一情况,汪星将陪老人聊天当成自己的首要工作之一。
社区居民黄祖礼,双腿严重残疾,行动不便,常年卧病在床,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一年也难得出几次门。汪星知道情况后,经常抽空去他家,陪他说话聊天,背他出
门晒太阳、散步,给他买药送医,甚至帮他洗澡擦身。做着这一切的时候,汪星还想,如果能有一部残疾人专用车,黄祖礼的行动方便,心情就好了。他挤时间,到
民政局了解情况,递送资料,并不断跟催审核的进度。两三个月后,申请批复了,汪星终于为黄祖礼争取到了一部车。车子到的那天,黄祖礼是一路哭着坐上去的,
汪星手把手教他如何使用的时候,黄祖礼除了拼命点头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大爷家是社区里的“贫困户”,汪星每隔几天都要去看他一次。08年春节前,李大爷骨折卧床,没钱看病,汪星自掏腰包请医生上门去看,医生说,找床被子让
病人的腿垫高,这样会看得比较清楚。汪星二话没话,就把李大爷的腿架到了自己肩膀上。看完病,汪星告诉李大爷,大爷,我这段时间比较忙,过正月再来看您,
请您抽中华烟噢!不料,这一别,竟是山高水长。汪星正月初七去看老人,老人已经过世,家里人说,老人死前还念叨着汪警官,说汪警官是好孩子呢!汪星听到这
消息,心里难受极了,他点燃了特地买来孝敬大爷的中华烟,插在老人的遗像前,一个人坐了很多,才黯然离去。
除了当群众的贴心人,汪星还是学校孩子们的法制辅导员。他经常走访校园,对科技中学“新疆班”30多个孩子,和艺术学校里2名藏族孤儿,更是特别关照。
2007年,这些少数民族孩子刚到厦门,汪星便在第一时间前去接洽。他摸着孩子的头,一个个走过去,一遍遍说,我是学校的法制辅导员,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和
我说。
但是,孩子刚开始是不领情的。两个藏族孤儿还成了问题学生,他们不愿意读书,还抽烟酗酒打群架,破罐子破摔,任谁劝导也不理。学校拿他们没办法,只好放任
自由。有段时间,他俩俨然成了“校园小霸王”,人人敬而远之。汪星来做工作,两个孩子说,“你警察管我做什么,我没犯法,我们就是互不相关的,等我犯法
了,你再来找我也不迟。”为此,汪星专门去找心理学专家,研究叛逆期孩子的心理,坚持和他们联系,给他们买书,买学习用品,买衣服,带他们参观派出所,买
蛋糕给他们过生日,并尽自己所能带他们去做他们喜欢的事。
今年,北京奥运圣火在厦门传递,孩子们因无法亲见圣火,十分遗憾。汪星便想办法,请求领导从体育部门借来火炬。当警察汪星扛着火炬兴冲冲赶到学校时,孩子
们立马团团将他围住。他们轮流举着火炬,绕操场跑一圈,激动得满脸通红。私底下,他们开始称汪星为警察叔叔,两个问题少年,也渐渐把他当成了最亲的人。
2、“三勤”,创造和谐社区环境
汪星认为,做好社区工作,一定要“脚勤、嘴勤、脑勤”,常走,常问,常记,社区里的每个人都要接触,每件事都得认真处理,还得在做的过程中想着如何创新。这样,才能响应主旋律,创造和谐社区。
在仓里社区,说起“汪星热线”,几乎老少皆知。他们说,找到汪星,就是找到了主心骨,汪星,是他们心里的英雄。
不管是邻里纠纷,婆媳吵架,孩子生病,或是仅仅是家里桌椅坏了,刀钝了……都可以找汪星。一个电话过去,他通常很快就赶到。“汪星热线”开通以来,先后接
受了群众咨询1300余次,帮助办理户口、身份证、户口迁移400余人次,办理外来人口登记220余次。这部“热线电话”成为他服务群众的重要细节。
2006年8月的一个清晨,汪星还在睡梦中,手机响起了,对方是个大姐,她反映有个流浪汉连续多天在她家门口堆积垃圾,还在门口大小便,害得她们好些天都
不敢出门。汪星顾不上刷牙洗涮和吃早餐了,边接着电话,边往大姐家赶。那个流浪汉是个精神病人,见人就打,把汪星的脸上都抓花了好几道血口子。汪星一个人
制伏不了,便坐在那先稳住病人,等到上班时间,他才电话叫来同事,一起把那个病人送到精神病院。尔后又借了辆三轮车,把大姐门口的垃圾都运走了。大姐到派
出所致谢时,一直念叨着,没想到,没想到啊,人民警察,这么好呀!
“前田警务室”,曾经是汪星所在的曾厝安派出所的一个分支,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如今已更名为“汪星警务室”。汪星在这里,相继开展“阳光调解”、警民相
约警务室、司法联调等活动。这些活动,对化解群众矛盾、增进睦邻友好、密切警民关系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仅2008上半年,汪星警务室便成功调解了
23个纠纷事件, 100 %以上的案件不出社区,便能得到圆满解决。
居民黄种宁与许文忠,因历史遣留的宅基纠纷,几代人老死不相往来,三天两头吵架,纷争不断升级,以至于几次都差点发生流血事件。汪星通过多次走访,仔细了
解情况,积极协调社区居委会做好双方劝解工作,另一方面则协同双方到土地部门寻找证据。汪星多方奔走,皮鞋都走坏了好几双,笔记写了一本又一本,当他把双
方都请到“汪星警务室”,将厚厚的一摞处理材料放到双方面前时,当事双方都呆怔了。他们接受了汪星的调解,并表示今后一定和睦相处,不再惹起事端。黄许两
家数十年的积怨,终于在汪星的努力下,得到化解。
3、“三不怕”,为建设平安社区不遗余力!
“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这是汪星对自己的三大要求,三年如一日,他每天都在社区走动,风雨无阻维护治安、服务群众。一旦发现有状况,马上出面解决。
2007年8月17日凌晨4时,辖区大排档发生了一起持刀伤人致死案,汪星在第一时间赶去,但凶手作案后已迅速逃逸。汪星连夜调查取证,从群众处获得了重
大线索,使得专案组很快锁定嫌犯。尔后,他不顾膝盖的韧带断伤还未痊愈,主动要求和战友一道远赴漳州平和抓捕犯罪嫌疑人。不到3天,命案成功侦破。犯罪分
子在受审时对汪星说:放我一马,有你好处吃。汪星答,我是警察,我只为良民谋福利。罪犯立马目露凶光,恶狠狠道,你等着,如果我能够活着出来,第一个就弄
死你。汪星笑说,怕死,我就不吃这碗饭了。
同样是2007年8月,汪星的责任区段陆续发生几起跟踪单身女子的案件,虽然犯罪行为没有实施,但社区里人心惶惶,女孩子一过七点就不敢出门了。为了抓住
犯罪嫌疑人,他连续一周在案发地附近伏击守候,顾不上吃喝,也顾不上蚊蝇肆虐,饿了就啃馒头,累了打个盹,那六七天时间内,汪星连一次也没沾到床。终于在
9月1日晚,汪星当场抓获了南安籍犯罪嫌疑人潘某,案件成功告破。而他却因此瘦了整整8斤。
汪星的夜,是分成好几截的。凌晨1点到3点,是人们入梦最沉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发生盗窃的时候。汪星经常在这时骑着自行车,或带着协警出门巡逻。一发现什么风吹草动,立马响应。说不清有多少个夜晚,他带领着同事们熬夜奋战,始终冲在维护稳定的第一线。
据统计,2007年服务的社区,刑事案件发案24起,破获15起,破案率达62.5,同比06年,提高了12.5%
;治安案件发生87起,查处80起,查处率91%,同比06年提高了11.2%。辖区19家企事业单位和特种行业无发生任何案件和生产事故,经济效益逐年增长。
除严抓外,汪星还积极探索控管的方式,摸索制定出“出租户星级管理模式”,他在综合出租房管理、防控、安全等情况的基础上,分级评定,挂牌管理。将“五星
级出租户”的名册抄送相关院校,供学生校外租住时参考。大大提高了广大私房出租户自觉参与规范管理的意识,辖区可防性案件比07年同期下降10%。
如今的仓里社区安乐升平,极少有小偷造访,群众说“汪星就象天上的星星,照亮了我们整个社区。”而不法份子私下耳语,“汪星是我们的克星,看他做事的狠劲,谁敢在他手下犯事。”
4、“三不顾”,一心一意服务嬴来更多支持。
在“三心”、“三勤”“三不怕”等汪星工作法之外,群众们嗔怪的为汪星多加了个“三不顾”的外号,不顾老婆、不顾孩子、不顾父母。听到这些,汪星只是一笑置之,他心里明白,对于家庭,他亏欠太多,但不是不顾,是根本顾不上。
2005年,汪星的妻子要剖腹生产,医院电话打来的时候,汪星还在辖区里忙和着。那时候,他其实已经半个月没有见到妻子了。当他打车匆匆赶去时,医生说,
你再晚来一会儿,事情就不好处理了。孩子生下来了,是个小子,汪星一夜都抱在臂弯里,舍不得放下。但第二天,任务又来了,他要走的时候,病床上的妻儿半梦
半醒。看到汪星手里的黑色工作包,妻子问,你要走了?汪星点点头,说,是,我得走了。妻子努力支撑起身子,说,去吧,小心点。汪星转身的一霎那,孩子醒
了,放声大哭。汪星没有再回头,待走出病房时,他才悄悄擦去了眼角的泪。
汪星当父亲的消息,很快在社区里传开,群众纷纷前来表示祝贺,送过来的红包,汪星又一一退了回去。居民王亚碰闻讯而来,说,“我知道你老婆怀孕,老早就做
了尿布,织了这两双袜子等着呢!我当时就着磨呀,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能穿!”黄清芬告诉汪星,“我家有一张祖传的摇篮,睡过好几代人了,知道你没空,
我昨天就找人运到你家去了。”这样的礼,是群众心坎里的真情意,汪星不能推,他收下了,并决心以更认真的工作予以回报。
2006年10月间,由于超负荷劳作,汪星的腿伤复发了,需要住院手术,当时,他的孩子尚小,需要人照顾,妻子走不开。社区里的纪大娘得知后,主动要求陪
同照顾。在他住院的20余天时间里,纪大娘每天奔波于家和医院,大清早便去买猪蹄,炖好了又趁热送去给汪星,有时,还在医院里通宵陪伴。她说“汪星比我们
自己的孩子还贴心,他有难了,我一定得来帮。”
打开汪星的手机,可以看到许多群众发来的短信,清一色的大实话,“汪警官,您辛苦了,要多保重身体。”“汪警官,天冷了,多穿件衣服。”汪星每每累极,就
会看看这些短信,在这些短信里重新找到动力。他说,他在社区民警这个普通的岗位上,找到了释放自己生命能量的平台,他就一定会将毕生的精力全部投放于此,
至死不渝。
“三访四见”和“爱民固边”活动开展以来中,汪星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完成了3435户人家6536人次的走访。“汪星热线”24小时不关机,“阳光调解”深入人心,而汪星,平均每天,都要在方圆六平方公里的社区里,来回走上二三十公里,一双皮鞋,通常三个月便会磨穿。
长期琐碎的基层社区服务,汪星长期睡眠不足,两条伤腿都留下了严重的问题,左腿半月板只剩三分之一,而右脚则完全割除。汪星在医院里几进几出,频繁动手术,但在他心里,他始终没有忘记,什么应该誓死捍卫,什么必须有所放弃。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所有成功的大事都是从做小事积累起来的。希望我做的每件事情,都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汪星工作笔记上的一句话,他决定把每一件和群众有关的小事,都当做塌天大事来做,并且,要永远这么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