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6960|回复: 1

明清苏州汪氏世系源流考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9-2-6 18: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网络)
汪氏是徽州的第一大姓,素有“十姓九汪”之说。根据日本学者臼井佐知子考证,徽州汪氏之始祖有五种说法:一、汪氏第31代的文和南渡之后,定居于歙州遂安。二、文和定居于歙州黄墩。三、汪氏第36代道献移居于徽州府歙邑,其后第41代叔举又移居绩溪邑登源。四、汪氏第41代叔举任南齐的军司马而迁徙至新安。五、汪氏的44代华值隋末因保障乡里有功,于唐初被封为越国公,管辖歙、宣、杭、睦、婺、饶六州,食邑三千户。汪华为新安始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后世汪氏大都出自汪华(越国公)、铁佛公(开国公),现存的所有关于汪氏的族谱始祖皆可追溯到汪华或铁佛公。
汪氏因为经商的缘故而迁徙各地,其中江浙闽地区则是其迁徙的主要方向,而苏州作为明清江南的中心,迁居此地者尤多。笔者根据族谱、《清代朱卷集成》、方志等材料,试图对徽州汪氏家族在苏州的迁徙作一初步考察。

一、 从汪氏族谱看苏州汪氏之源流
现存的汪氏族谱有两类,一为统宗世谱,从传说中的始祖开始,依次对汪氏的各主要支系作整体记述。一为分支支谱,以移居到某地的一个汪氏支系的形成为线索,并追述先祖。以下根据这两类族谱考察汪氏在苏州的迁徙与定居活动。
1.《汪氏统宗世谱》(清·汪玑修,乾隆五十二年刻本):
汪华长子汪建第67代汪勃从唐模迁徙于铜山,再经迁徙于浙江环山、歙县坦川,到第82世尚贤,移居苏州府城吴趋坊,是为吴趋汪氏始祖。
汪华七子汪爽,世居歙县,传至第61代汪高迁至本县的回岭,其后第81代时春迁徙于江苏苏州吴县。
2.《平阳汪氏支谱》(清光绪抄本);《吴趋汪氏支谱》(清·汪彤宣续修,清宣统二年耕荫庄活字本);《苏州汪氏支谱》(汪安璞等编纂,2002年版):
吴趋汪氏系汪华长子建公支系,建公第67代汪勃从唐模迁徙于铜山,再经迁徙于浙江环山、歙县坦川,到第82世尚贤,移居苏州府城吴趋坊,是为吴趋汪氏始祖。
本支汪氏系苏州一大家族,人丁旺盛,科举功名也较显著,世代与苏州望族潘氏家族联姻。道光十六年,吴趋汪氏在苏州申衙前创建耕荫义庄 (现位于苏州景德路272号的环秀山庄为其遗址)。此家族在工商业、金融业方面的经营始终十分出色。由于潘氏家族的穿针引线,该家族曾在金钱上资助过李鸿章。
另据民国《吴县志》载,本支家族后代汪开祉、汪家玉,于光绪三十四年创办私立耕荫初等小学堂。 第92世汪懋祖,清代新庠生,1910年考试优等,赏给举人。后入苏州府学堂、上海广方言馆、天津北洋高等学校工矿科。1916年赴美,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学位,任哈佛大学研究员。1920年回国,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兼代理校长、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和东南大学系主任、教授等职。1927年创办苏州中学,任校长3年,被聘为全国教育学会专家委员。抗战期间,创办大理师范学校,筹设丽江师范学校,开创边疆教育。被誉为爱国教育家和民族教育的开拓者。该家族后代今散居京、沪、苏及海外各地。
3.《
汪氏谱略》(汪原渠辑录,民国26年油印本):[/pre]本支汪氏系汪华七子爽公支系,爽公第56代道安之子汪源迁于婺源县珠里,此后第60代汪玑迁至休宁县西乡资村,传至第72代元一又迁徙于本县汪村,再后第86代本秩迁于苏州,是为本支苏州汪氏始祖。本秩公生有九子,长、次、三仍居休宁,四、五、六、七房来居苏州,八、九房无传。苏州与休宁的汪氏家族之间往来联系密切,经常发生人员、信息的交换往来。本支汪氏对近代影响也较大,其中赫赫有名的汪鸣銮就是该家族成员。
4.《六合汪氏家谱》(汪升远重修,民国十三年石印本):[/pre]本支汪氏也系爽公第56代道安支系,道安支二传至中元公,再经数传至64代桐,由大畈迁至杭州荐桥,又经数传至69代元垕由杭州荐桥迁往昆山岳沥。元垕生复、迎泰。复生清,迎泰生宁,共迁苏州府城。居苏城二载,因避张士诚之乱,汪清由苏城迁居六合,是为六合汪氏始祖。迎泰及其子宁则因避张士诚之乱而不知所终。
5.《苏州汪氏族谱》(清·汪琬撰,康熙间《钝翁全集》刻本):[/pre]汪琬云:“吾宗不知从自何时,或云自新安来居平江之陆侍郎桥,桥在府城阊门内,世系久远,疑莫能详也,故断以明初隶苏州卫官籍讳得者为始祖云。”可知,本支始祖因世系久远而无法考证。另据北京图书馆所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所载《汪琬年谱》云:“汪氏元末居于苏,相传自六合迁,或又曰休宁支也”。 民国《吴县志》载,“汪公祠位于桃花坞,祀明浙江巡抚都御史汪起风,清编修汪琬、琰、份,教谕钧、中允士鋐、醴泉知县俊皆附,今废。”可知汪琬、汪琰、汪份、汪起风都是该支家族的后裔。 至清初,汪家共出了2个举人,2个进士,亦有在京为官者,家势遂兴,而以汪琬之名尤著。但汪琬所编的《苏州汪氏族谱》只记载至十二世即其孙而止,他曾叹息云:汪氏家族现虽繁衍,但良莠不齐,有些人好兴讼行诈,恃势凌人,“汪氏始由此不振也”,以后该支的族谱未见续修,汪琬后裔亦无所闻,恐与此有关。
6.《武进汪氏合谱》(汪兆翔、汪霖龙主修,民国32年木活字本):[/pre]本支汪氏属歙县唐模支系第61代仁雅之兄仁高一脉,《武进汪氏合谱》是以仁高的长子延芳、延璋为先祖的两支家族的族谱。仁高次子延璋,从唐模移居黟县黄陂,其后裔第76代安定移居休宁县黎阳乡塝上,至82代汪锡,闻吴中风土甲天下,遂与同族自黎阳而卜居姑苏者甚多,其中一部分住在角直镇,汪锡因受廛于角直里,既而以事道经毗陵,见风醇俗美视角直尤胜,于是复由角直而占籍于毗陵(江苏武进县),是为武进汪氏始祖。这支家族的迁居反映出,徽州汪氏迁居活动频繁,迁到苏州后再迁往它地,而且仍与苏州的联系甚为密切。[/pre]7.《镇邑汪氏宗谱》(清汪炳生修,民国4年刻本):
本支汪氏系唐模支系第61代仁高长子延芳一脉,该支第76代思颜于明洪武年间迁于镇邑,其后裔向四周迁徙活动频繁,亦有作为客商而移居苏州的。
8.《颖川汪氏大宗历朝续录》:
《颖川汪氏大宗历朝续录》载,从唐模迁徙铜山的汪勃的子孙,除移居浙江环山者之外,也有迁居苏州者,到苏州经商的更多。族谱中有不少关于他们在清代经商的记载,如生活在清朝中期的廷榜,幼时聪明好学,但因家贫,17岁时奉父命从商。廷榜后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中举,时主考官是苏州大族出身的彭元瑞。据说廷榜曾赴苏州与当时的名士交流往还。
9.《绩东汪氏重修族谱》(民国14年刻本):
本支汪氏系汪华七子汪爽支系,第60代汪輗从婺源大畈移居尹坑,再经迁徙于歙县钟奇,至第63代的逢春迁徙至坦川。后来的76代延传又从坦川移居绩溪县东作门,《绩东汪氏族谱》即为改支族谱。据该族谱所载,此家族在明代以后从事商业活动或移籍他乡者甚多,主要集中在第78代至87代(明中叶至清中叶),其中移居苏州者尤为引人注目。
10.《休宁西门汪氏宗谱》(清·汪树森修,顺治十六年刻本):
休宁西门汪氏也属第56代道安支系,于宋代迁居休宁,明代以降,该家族有很多人从事商业,迁徙活动频繁,很多就迁至苏州。前面所提到的第86代本秩公就是其中一例。
11.《休西双溪汪氏家谱》:
此支汪氏系汪华堂弟铁佛公支系,该谱中有一份始于第53代的谱系图,可知,第72代汪景移居杭州。其后,在第74代到80代之间分支出28个家族,这些家族移居苏州者占大多数。
二、从《清代朱卷集成》看苏州汪氏
1、苏州吴趋坊汪氏
本支汪氏系出越国公汪华,第81代良敬,明季处士,世居歙县坦川。其子尚贤于清初由歙县坦川迁居苏州,后世居苏州吴趋坊,故名吴趋汪氏,前面提到的《吴趋汪氏支谱》就是本支家族的族谱。朱卷中共收录本支家族9人,即汪昌裕,汪福森,汪家玉,汪开祉(苏州私立耕荫初等小学堂办学人),汪克昌,汪培,汪维清(馨),汪赞鈖,汪之昌。
2、苏州临顿路东花桥巷汪氏
此支汪氏是铁佛公休宁支系,本支始祖士荣于清初迁吴。因世居苏州临顿路东花桥巷,是为东花桥巷汪氏。朱卷中收入本支家族中5人,即汪朝模;汪朝棨,汪麟昌,汪廷枏,汪毓煊。道光二十二年汪朝棨后裔汪景纯与从子廷枏承其父翼铭遗志,在苏州平江路魏家桥南创立汪氏诵芬义庄,置田一千零八亩,潘世恩为之记。民国《吴县志》中有该家族祠堂的记载,“善行汪公祠在平江路潭子里,祀清旌表善行工部员外郎汪留堦,子翼镐、翼铭配。道光二十一年建,并祀通议大夫士荣、虞炳,议叙道鼎煌等于寝”。另外,留堦、翼镐,县志中都有传记。该支家族庚申之乱时举家迁至上海。笔者曾对迁到上海的汪氏后裔汪宗锷先生作过采访,根据汪先生的回忆,以及家中遗留的一些资料,可知,汪朝棨是其祖父,汪朝棠是其本生祖(汪宗锷先生的父亲汪仪周曾出绍给汪朝棨为嗣子),“长毛”之乱时,他们整个家族迁至上海,并在上海定居。
3、苏州娄门内北街汪氏
铁佛公后裔大泽移居休宁县潜阜,其子高樘清初由休宁移居苏州,是为本支苏州汪氏始祖。该支家族因世居苏州娄门内北街,是为娄门内北街汪氏。朱卷中收入本支家族4人,即汪凤池、汪凤梁、汪凤藻、汪荣宝。 这支家族在苏州甚至整个中国都很有影响,是一门出三拔贡(凤池、凤瀛、荣宝)四知府(凤池、凤藻、凤瀛、凤梁)的外交官世家,参与了晚清民国历次重大事件,如甲午战后的中日交涉、晚清钦定宪法的起草、与保皇派的论战、辛亥革命等等。对晚清民国政局都有深远影响。
4、苏州盘门内梅家桥汪氏
本支汪氏系汪华后代,数传至文锦由歙县迁居休宁洽阳村,经二传至佛德由休邑洽阳村迁居苏州,是为本支苏州汪氏始祖,因世居苏州盘门梅家桥,是为盘门梅家桥汪氏。朱卷收录本支汪氏一人,即汪鹤衢。另据后裔追忆,祖上从事南货业,发达后造房买田,其中一支住梅家桥,仅佃户缴租时堆稻谷的屋子就有几十间,部分子弟则读书应试以入仕途。自第三世至第七世,子孙中有的只是“候选县佐”之类的小吏,有的是国学生。其中第六世汪芑却是同治光绪时较有名的秀才,有“盘溪才子”之称。第八世甘卿光绪19年中举,中举后第二年恰逢甲午战败,遂与有识之士力图变法自强,曾在上海办《蒙学报》,清帝退位后,其作为遗老不再出仕,在东美巷买下旧屋空地,自建住宅“和晦园”,去世后,子清源继承产业,变卖豪宅所得巨款在观前开设大苏州印刷厂,不料抗战爆发,毁于灰烬,家业衰落。该家族后裔现只留下少数人,大都在外地。
5、苏州汪氏住址不祥
汪华后裔一第由休宁迁居湖北京山县多宝湾,数传至懋琳由多宝湾迁江苏苏州府吴县,朱卷收录本支一人,即汪登瀛。
6、苏州阊门内汪氏
本支汪氏也系汪华后裔,数传至东塘公于明嘉靖年间自婺源迁居苏州,世居苏州阊门内,是为阊门内汪氏。朱卷收录此家族一人,汪昌。
三、相关的几个问题
1、关于迁居苏州的派系
徽州汪氏家族的迁徙活动非常频繁,而且,其作为徽州第一大姓,房支繁衍茂盛,人丁兴旺,其宗族组织在不断裂变中迁徙,在迁徙过程中也不断地发生裂变,尽管因裂变而分支出很多家族,但这些家族对始祖的认同不会因此而发生丝毫减弱,但这些家族之间的交往,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历经若干代之后明显有所减少,甚至互不相认,因此,迁到苏州的汪氏,存在着很多支派,初步考察有:吴趋汪氏、东花桥巷汪氏、娄门内北街汪氏、盘门内梅家桥汪氏、阊门内汪昌一支、汪登瀛一支、休宁(西门、双溪)迁苏汪氏(包括娄门内北街汪氏)、汪琬一支、绩东迁苏汪氏。而其他诸如临时性的暂居或个别性移居的汪氏,在此不作考察。
2、关于迁苏的时间
徽州汪氏的迁徙活动频繁,迁到苏州的支系很多,而且迁苏的时间也不同,最早见于记载的大概于元末,如前述及的避元末张士诚之乱的一支汪氏,但主要集中在明中叶以后,其原因主要是,明中叶以来,随着商品经货币经济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赋役制度产生变化,自金花银的征收到一条鞭法的推行无不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给徽州商人也带来的机会,出现了手握巨资的大商人,同时,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徽州商人为了战胜竞争对手,联合经营的必要性增强,遂徽州商帮应运而生。而徽州商帮经营的特色就是善于利用徽州宗族社会的温情脉脉以维系其宗族成员,建立商业网络,以垄断经营获取厚利,汪氏家族更是利用这一点,在明中叶以后陆续向大都市迁徙,从事商业活动,而且他们的外出经营,往往是与其宗族分支的迁徙相结合,先由一人在异地站稳脚跟,随后整个家族俱迁此地,在异地重建宗族组织,进行宗族活动,并利用宗族来进行商业活动。
3、关于迁徙的原因
徽州人金声曾说:“新安不幸土瘠地狭。所以生业著于土者,什不获一。其势必不能坐而家食。故其足迹常遍天下。”可见,地理上土瘠地狭是他们迁徙的重要原因,另外关于汪氏迁徙的原因,在汪氏族谱中也有所反映,如《武进汪氏合谱》有云:“古人有聚族而居,虽死徙无出者,今吾观世之人往往东西流寓南北迁徙,其何故哉?或避难而迁,或谋利而往,或因宦游而羁留,或爱山水而卜居……”。徽州汪氏迁徙活动频繁,初步考察,其迁徙原因有以下几种:
(1)出于经商需要
由于徽州特殊地地理环境,徽州人自古就有经商地传统,《徽商便览》指出:“吴徽居万山环绕中,川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以人多孳乳故,徽地所产之食料,不足供徽地所居之人口,于是经商之事业起。牵车牛远服贾,今日徽商之足迹,殆将遍于国中。”而汪氏作为徽州第一大姓,其家族迁徙更为频繁。迁徙的方向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特别是苏州地区尤为突出。如 “汪以功,字惟敏,潜口人,幼聪颖迈群,年十八捐书从父,贾于汴……客姑苏”;“汪扬烈,字景昭,瞻淇,监生,生性孝友,贾于吴”;“汪社生,以贫困奔驰吴越”。[sup] [/sup]
(2)躲避战乱
传统社会的周期性王朝更迭,社会动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灾难,为躲避战乱,不得不背井离乡,而且这种迁徙带有不规律性、不固定性,往往是一迁再迁。如六合汪氏就是因避张士诚之乱而由苏州迁到江苏六合的。
(3)任官调遣
传统中央王朝为了加强对官吏的控制,规定“三百里不得为吏、五百里不得为官”。而且对官员调遣更为频繁,很多人因任官调遣而迁居为官之地,如“汪乃昌,字曙民,新阳人,寓吴,以知府衔,候选员外郎,入湘军、淮军幕,积劳病故,循例议恤加道衔,一子入监,期满,以州判用”。
(4)交游而喜好当地文风
徽州文化底蕴浓厚,孕育出喜欢到处交游的徽州人,他们往往因喜好异地文风而迁居此地,如“汪璂,字彩五,休宁人,寓居吴县,以诗与吴中诸文人交,屡游黄山,归辑近人诗文,加以评释。”[xxv] 再如《武进汪氏合谱》载:“我毗陵始迁祖海云者,公讳海云,原名锡,海云其字也,……,闻吴中风土甲天下,遂与同族自黎阳而卜居姑苏者甚多,遂往而受廛于角直里,既而以事道经毗陵,见风醇俗美视角直尤胜,于是复由角直而占籍于毗陵(江苏武进县)……”。[xxvi][/pre](5)业医
新安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独树一帜的著名流派。它肇自北宋,盛于明清。由于行医需要,很多新安医家到处行医,很多为“吴中医学甲天下”的温病学派的发源地苏州所吸引,而留居吴地。如汪启贤(1662-1722),清医家,歙县人,康熙年间名医,行医于吴越间,常与其弟启圣(字希贤),子大年(字自培)等辑注《济世全书》录各科应征验证方及食疗、按摩诸法。
汪氏家族的迁徙活动频繁,对其追踪考察比较困难,但根据遗留下来的大量族谱,结合方志、文集、碑刻等资料大体可以搞清其整体脉络,尤其对于迁到苏州的汪氏还有大量珍贵的档案存世,这就为考察徽州汪氏在苏州的活动提供方便。至于徽州汪氏如何迁到苏州并定居下来?如何融入当地社会?如何取得客居社会的认同?融入客居地之后对客居地产生何种影响?而当地社会激烈地变迁对汪氏家族自身发展演变产生何种作用?这将是笔者随后研究的课题。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9

回帖

1756

积分

认证会员

敬善堂93世 &nbsp

Rank: 6Rank: 6

积分
1756
发表于 2009-4-12 23: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羡慕你们,我还在努力寻找中
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刘家桥汪家子孙11代前来自安徽,现在昆明。先祖汪佛来自乾隆年间出徽州婺源,来到江苏江阴,其父亲是敬善堂汪奇元。最近几代字辈是:芯,紹,锺,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