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6522|回复: 3

汪氏支族山东阳都一脉

[复制链接]

16

主题

97

帖子

241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13
发表于 2009-2-2 08: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汪氏支谱
淳熙戊申朱熹序
予新安汪氏,其族之贵盛,非他族之可比伦。推原其结“自出”,盖自鲁成公积德仁厚,又得夫人姒氏仁孝慈惠以辅佐之,是以仁恩之广,被及万民,天报其厚,特显灵异,故有游白兔岩之梦,迂虹绕腹感而生子,有“汪”字纹在手,遂以名之。及长,仪表奇异,志气超凡,仕於鲁,为上大夫,建大功封汪侯,食邑颖川。厥后,嗣爵位,拜将军,列于六卿、司马、郡守、县令者,自周至汉、晋、唐、宋与国匹休。迨夫!侯至三十一世孙文和公,迁会稽令,遂渡江而家於歙。四十四世华公值隋末唐初以讨贼有功,食邑三千户,进爵为英济王。五至七世孙曰质,避黄巢之乱,迁旌德之新建。又三世孙震,因省王墓至歙,遂命其子思立赘於唐模之程氏焉。汪氏之族至此益盛,子孙益繁,布满州郡而非他族之所及矣。其间累世明经继居显要,有震等天喜年间进士,授司郎中,赠少卿。宗颜登庆历三年进士,任都官员外郎,赠中大夫。谷登皇佑五年进士,为车议郎。藻登崇宁三年进士,为翰林学士,一时诏令皆出其手。恺登政和二年进士,至朝散大夫。鸿举登绍兴三年进士,为承奉郎。一脉六世咸登进士第,古为有也。其它鼎为御史、中丞威震中外,世美兼制,镐熏垂竹帛,朝议一从兄弟而同等科甲,若容若思,以亲兄弟也。而显耀当时汪氏仕宦又盛於斯。蝉联簪缨晖映前后,子孙之多而尊卑之分截然,宗族虽繁而亲疏之分秩然。若春秋祭祀,衣冠相聚,淳厚仁厚之风,蔼然雍睦之族,贫富虽有不齐,皆念本同一气,不恃富以欺贫,贵贱虽有不等,皆能崇重族义,不以贵而凌贱。此汪氏族谱所以大光於世教而视他族而无愧矣,为后来者能恩先世忠孝谨笃实,则光显前烈,启迪后人者,又岂不有益於世哉!赞曰:(省略)
元至顺庚午序(碧山老叟重修谱序,以传世72代矣);
明成化乙酉序(77世孙善庆、世才又重修谱序);
大清嘉庆十二年序(88世孙志揆);
大清道光二十四年89世孙怀瑾丙如序;
汪氏居地
汉末龙襄将军文和公,始居于歙,卒葬邵石山。九世孙齐司马叔举公,卒葬绩溪之登源。又四世而生越国公,卒葬郡北七里云岚山,故歙为公父母国。公,九子,二十五孙,支派繁衍播六邑以及他郡者未容尽录,惟公七世孙质公,由新安迁旌德之新建,又五世至思立公复居歙之唐模,在郡西二十里之滚绣乡、二十一都新平里。椆墅、大里在郡之西稍北半里许,今滚绣乡二十二都绣衣里,五代仁忻公自唐模迁於此地,因多椆木遂以名之。其居至八世孙浤、消二公,析居大里,以其去椆墅一里故名。每于岁时聚会,庆吊相往返,实一族也。



汪氏世家(依周记)
皇帝 - >玄嚣-  蟜qiao极 - 帝喾ku - 后稷 - 不窟 - 鞠  -公刘 - 庆节 - 黄僕pu - 毁隃yu - >公非-  高圉 - 亚圉 - 公叔祖 - 古公亶dan - 季历  -文王昌  -周公旦 - >鲁公伯禽--->  炀公熙-   稷公氵费-  献公俱-  武公敖-->
                                                      考公酋   幽公泽   励公擢 慎公濞
懿公献---->惠公弗---桓公允---->庄公同---闵公开---->文公兴----宣公倭---成公黑肱---->颖川侯汪---
孝公禾欠                     隐公姑息                 僖公由                                                                襄公牛

->颖川侯汪(为汪姓一世祖)

世代    讳    字    大致时代    世代    讳    字    大致时代
2    挺公        鲁襄公21年,即孔子始生之年    39    元爽公    克明   
3    诵公                                       40    叔举公    鹏远    宋武帝
4    钺铨錡公                                41    泰公    亨之   
5    嵩公        周威烈王               42    勋明公    知叔   
6    建公        周显王                   43    僧营公    伯玉    陈文帝
7    考公    公绩    周赧王          44    华公    英发    隋炀帝
8    欣公    仁悦    周赧王         45    建公    子尚    唐太宗
9    承公    子长    楚庄襄王    46    修公        
10    陈公    子深    秦始皇    47    鼎公        
11    良公    文质    秦始皇    48    美公    贤    娶颜真卿之女
12    猛公    轩斋    汉高祖    49    琦公    伯玉   
13    胜公    伯戡    汉惠帝    50    凝绩公    巨公    值黄巢之乱
14    理公    仲长    汉文帝    51    质公    纯父   
15    婴公    子雅    汉景帝    52    融公    昭德   
16    晃公    文明    汉武帝    53    秀山公        
17    性公    公静    汉武帝    54    震公    子春   
18    进公    元涉    汉武帝    55    思立公        
19    达公    子通    汉宣帝    56    议诚公        
20    雅公    景儒    汉成帝    57    宪公        
21    勇公    伯刚    汉成帝    58    廷臣公        
22    言公    公辩    王莽天凤    59    馗公        
23    高公    元升    汉光武帝    60    德昌公        
24    澄公    仕清    汉章帝    61    仁忻公    庆父   
25    珍公    子玩    汉安帝    62    延皓公        
26    云公    云汉    汉顺帝    63    承满公        
27    讬公    伯寄    汉顺帝    64    聪公        
28    进公    子始    汉灵帝    65    源公    水本   
29    广公    元鸿    汉灵帝    66    秸公        
30    平公    衡甫    汉献帝    67    友成公        
31    文和公    君睦    三国吴    68    大作公大猷公大忻公        
32    轸公    公真    三国吴    69    浤公        
33    澈公    子明    三国吴    70    应瑞公        
34    授公    元德    三国吴    71    象先公        
35    演公    德敷    晋            72    世公    子厚   
36    献公    君奉    晋元帝    73    贞保公        
37    恭公    伯敬                    74    失讳        
38    统公        晋孝武帝        75    潜公        阳都分支祖

大清光绪十九年岁次癸巳仲春谷旦重修支谱序
从来,族谱之修,所以动木本水源之思也,所以笃尊祖敬宗之意也,所以辨昭穆别亲疏也,虽传至百世而不紊也。兹读全谱言赞序,而知吾汪氏得姓有自来矣。始於鲁成公之支子,颖川侯,生而两手有纹似“汪”遂以为姓焉。世袭仕鲁,鲁即原籍也。至三十一世祖文和公为会稽令,沿居江南。厥后於徽歙等处,悉汪氏所居焉。历四十四世祖,唐封越国公,华公。功业之骏,阅诸族谱序之记载明且备矣,亦何劳屡述哉!然子孙之繁,支分派衍,故有不容昧者。自唐以来或某支迁某处,宗谱载之,而支谱更详焉,不亦有条不紊乎。迨至吾75世祖潜公自大明洪武年间,离故歙随父侍行任山东沂州府东莞县(今沂水县),家居水地,地势辽阔。致任尔后,抵县治之西南界,阳都故城西剪荆胥宇焉,嗣后蕃衍遂为汪家庄云。入籍后,潜公应建文二年乡试中举人,官至鸿胪寺。公之父因归省墓,卒於歙,遂合葬先茔。公守墓尽礼去丧之后,复来沂水定居,据德依仁局贞体道,贻耕读之课,表礼仪之风,家声于是乎克振。箕裘以之相继统续,固无恙也。乃不意於隆庆年,沂河涨流,谱失於水,而其间五世之之祖名讳湮没失考。逮我朝定鼎,康熙三十七年岁次戊寅,盛蓁公笃倡义修家谱,其时但将五世下叙派勒石於祖茔前,久而风雨剥蚀字迹苔班,几不能辨。及乾隆年间,重修支谱,建碑茔前,若详明焉。至嘉庆年间,复修碑建茔西,及今又百年矣。赖祖德之仁厚而家绕户繁洵熙熙也,又况卜居散处尤难悉数乎。又迁兰邑(今临沂兰山区)者,有迁於费邑(今费县)坡里者,其移居不出境者亦甚多,统而计之有三百余户。虽坡里一支谱系昭然,其於他支皆散漫无谱以辑之,几何不视同姓如途人乎。独有族兄恒锡守正不阿踵事好义,父有修谱之志,每於岁时相会,动以语众,无如兵燹初息水潦继起,此志未遂。今者,预卜有秋爰会族叔毓麟公、怀忠公、毓琛公,侄美惠、美蕖,询谋佥同更禀与坡里长者,莫不欣欣道美哉,爰遣祖孙佃杰、佃邦于汪家台怀臣处请归谱,命族弟遵海、族孙佃鼐、元孙效唐抄录以上族谱,世系居里者有成,不以弃。才菲拙言之无文,命八十九世孙定一作文以记之。
2000年再修支谱序(94世润有、95世振修)
汪姓实为姬姓,西周建国之初,武王姬发封其弟周公旦建鲁国,因周公旦要辅佐成王,故命其子伯禽建鲁,传至鲁成公次子,生来手中有“汪”字纹故名汪。周定王17年(公元前589年)封为汪侯,食邑颖川。汪侯为汪姓一世公。
三十一世文和公因北方战乱,携族南渡,孙策封其为会稽令,为汪姓江南始祖。四十四世华公隋末保有歙、宣、杭、睦、婺、饶六州,称吴王,唐封越国公。唐永徽年间,庙祀在歙乌聊山,宋淳熙年间在休宁古城岩等地,纷建汪王庙,每年3月28日在汪王生日时举行纪念性庙会。
七十五世潜公,大明洪武初年,随父来古阳国都城定居。从王汝寿教授所写的《沂滨阳都起卧龙》中,阳国是伯国,周公东征时建立的姬姓小国。据清康熙年间《沂水县志》记载,建文二年己卯科,潜公得中举人,皇封鸿胪寺鸣赞。潜公弟桂公在安东石臼所一带驻守海防,建文四年“靖难之变”后,潜公回到阳都,桂公也在石臼所一带的汪家台定居下来,几年后,潜公随父会徽州婺源省墓,父卒,葬于祖茔。潜公守丧后复归阳都定居。
至明朝中期,老二支前井一支的八十一世澄公迁居平邑柏林汪家坡,清雍正年间水灾后,又迁到铁山、岳庄、岸堤的艾山后、汤头南边的王家五湖、沂水道托乡的小店子、郯城褚墩的永安等地,1927年土匪蝗灾相继,很多人迁到东北。
从光绪19年(1893年)到2000年又传四世,从得姓到2000年已传九十八世。
汪氏支谱字辈
沂南县砖埠镇大小汪家庄字辈(从91世到110世)
佃孝宝润培,家道可允魁,学守正师贤,荣增金繁磊。
得贯立贞祥,云雨注江洋,涛乐天地尚,尧舜现赤邦。
佃孝念庆树,士丰少年助,敬业志秉公,安茂治同书。
兰庆深全笃,棠希高埠初,良田作伯孚,众自福寿禄。
存连兴润振,兆建成启仁,纪先元本义,传世长万春。
佃孝念川法,桂荷松竹华,日月星序升,民生如芝雅。
平邑县汪家坡88世至117世字辈:
世昌绵衍大,时照运会隆,源开兴继广,瑞兆庆祥鸣,以善传家远,存仁立业恒。

阳都一支目前居地:
临沂白沙埠,砖埠镇的砖埠村、大小汪家庄、里宏村、黄家屯、岳庄、铁山子,岸堤镇的艾山后,临沂王家五湖;
沂水道托乡小店子;
郯城周庄、东永安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97

帖子

241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13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8: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回家过年,仔细核对族谱发现,我支先祖为七十五世潜公,承自祖宗一脉,大明洪武初年,随父自安徽来到来山东古阳国都城定居。顺手捡重要的总序和再修谱序借贵网站发表,表明自身来历,以期不忘祖先水木之根也。阳都一支繁衍日盛,散居各地的很多都没有加入到谱中,自2000年村中长者修谱以来,才恍然发现原来我祖宗之地在歙县,其实汪氏始自山东鲁地,31世迁居安徽,44世大盛于斯,至于我75世祖又回到鲁地,1927年以后有迁居东北的甚多,族谱中已经无可考辑。山东临沂各地已经省内族谱有类似者可联系我,QQ群号:232862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951

帖子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220
发表于 2009-2-2 12: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年再修支谱序(94世润有、95世振修)
汪姓实为姬姓,西周建国之初,武王姬发封其弟周公旦建鲁国,因周公旦要辅佐成王,故命其子伯禽建鲁,传至鲁成公次子,生来手中有“汪”字纹故名汪。周定王17年(公元前589年)封为汪侯,食邑颖川。汪侯为汪姓一世公。

请参阅《谱牒世系》栏目中的资料。   一般认为始祖汪侯生于周简王十三年鲁成公十八年戊子(公元前573)。故其封侯肯定不会在周定王17年(元前589)。又,周定王17年应为元前590年。又,39世祖是  元爽公,不是爽公。请更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97

帖子

241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13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9: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元爽公系我输入错误;至于年代,族谱上是这么记载的,手头也没有足够的文献考据,可能族谱在传抄过程中有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