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高兴见到我梅州大埔始祖一尧公之长兄一光公一脉裔孙兴旺与世系近况.
首先感谢汪氏宗亲网给了我们互相交流的平台.
姬汪氏2000多年百余代世系辈份不乱,全国汪氏世系一致是我汪氏先祖历代传承,不断接力的伟大历史工程!!!
汪氏先祖在历史的长河中同样经历了不断的战乱不断的改朝换代又不断的迁移,未免会出现一些偏差从 谱系中看到前70世是契合一致.
我想探讨的是茂名谱,71世统公,生三子,长一先,次一尧,三一光.???
大埔谱统公是72世,即70世霄公之孙71世一先公生二子长子统次子绪是一光一尧之侄.
大埔谱69世之明公宽中长子字德夫迁居南闽建宁武夷配蔡氏生一子霄.70世霄公之明之子自武夷迁宁化石壁村.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癸末10月16日逃乱避居上杭金丰里奥杳瓯村至明成化庚子年,公元1480年改居永定县配魏氏继配何氏,生三子一光一先一尧.公与魏氏合葬于奥杳蕉坑角金龟背印.何氏葬钟厝山大路下.(1480年前或后若干年多有往来,定会去祭祖,金丰至大埔步行只须-天路程,金丰至清流汤田约三至四天行程.解放前记录族群观念是非常强烈的.)
71世一光公霄公长子.移居清流汤田,后迁广东高州府电白县,世荣科甲.又一子移居程乡西洋.有悠然沛然之属,英豪特起,为人知名.一谱云迁南京徽州府.
一先公:霄公次子,原配张氏,继配杨氏生二子,长子统,次子绪。公与张氏,杨氏合葬于福建省永定县奥杳村葛藤坪。
一尧公:霄公三子,号甘泉,原居福建省永定县奥杳村。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至1368年)由福建省永定县奥杳村移家广东大埔县漳溪里焉。遂为迁大埔县汪氏一世祖之始.
72世统公一先长子,配朱氏生三子长子子全,次子子金,三子子华.公葬福建奥杳江厝后,山鸡啼形,坐乙向辛朱氏葬于奥杳乌鸦落洋形坐艮向坤.后面有统公3个儿子的明确去向
. 茂名谱69世之明公字德无,宽中长子迁居南闽建宁武夷原配蔡氏生霄公.
70世霄公,先世谱传宋南渡自徽州播迁至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乡定宅(客家村),元至正间复避乱迁于闽之永定县,金丰里(客家村)配妣魏氏生一子讳统合葬金丰里蕉坑金龟驼印形势.
71世统公配杨氏生三子长一先,次一尧,即埔之始祖也三一光,公葬永定山鸡谛虎形,杨妣葬朱屋乾乌鸦落阳形势.
72世一光统公三子妻杨氏生一子亨元.
73世亨元一光公之子,迁广东南雄珠凡巷作妈祖妻王氏公葬三松台前王公祠王氏葬水南酒.口副室王氏汤氏俱附马生四子志学道俱幼卒志仁志昂.
<<南雄汪氏家谱>>
来雄始祖为明赠监察御史的汪亨元.元至正年间生江西景德镇商游南雄.卜居本邑生子四次笫为志学志道志仁,志昂.长二皆幼卒志仁官河南监察御史.播居外地.志昂为来雄二世祖.
江右书生总版主编
东城汪亨元世家_清官名臣代不乏人
汪亨元赠河南道御史原江西景德镇人,元至正间来雄城经商,卜居顾城之东.家巨富有诚信尊儒重道,诗书传家.清官名臣.代不乏人.明清两朝汪亨元一门俊彦.登进士一人,中举5人,入贡32人
历史重回元至正年间
茂名谱70世霄公元至正间壁乱迁于闽永定县金丰里
大埔谱70世霄公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癸未10月16日逃乱避居上杭金丰里奥杳瓯村(后改永定县)
71世一光移居清流汤田后迁广东高州府电白县.
71世一尧原居福建永定奥杳村.元至正年间移家广东大埔
茂名谱73世亨元迁南雄珠凡巷
南雄县汪氏家谱:来雄始祖---汪亨元.元至正年间由江西景德镇商游南雄,卜居本邑.
江右书生总版主编
汪享元原江西景德镇人.元至正间来雄城经商.卜居顾城之东家巨富.
注:元至正(1341--1348)28年减去3年实际只有前后25年时间.明确记载70世霄公.元至正3年避乱居金丰.这样长子一光,三子一尧住的时间很短,因为那里属于偏远山区.一光即迁移清流汤田.没有记载卒葬何地有可能卒葬福建清流汤田.现在有很多汪氏族人,不明是否与一光公有关.
70世霄公.元至正3年(1343)假想50岁,长子一光长孙亨元10岁之内,或霄公60岁长子一光长孙亨元20岁之内随父迁移清流汤田各住时间不长.25年内商游南雄完全吻合.
假如霄公至正3年(在50-60岁)曾孙亨元,加上一光为统公三子,不可能在25年內有亨元商游南雄
最后本人假想霄公50岁到金丰里.查族谱大埔几个分支有出生年份的裔孙平均22.5岁一代不可能再加一代.即是霄公60岁到金丰里计算都不合年代.种种理由.本人认为梅州大埔系准确可信,
因水平有限,如有纰漏敬请指出并谅解.
汪氏93世孙 德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