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6-16 08: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拜所谓“修墓”、“砸墓”事件所赐,汪直,这个被尘封了近五百年,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海洋英雄,以一种令人伤感的方式,进入国人视野。
虽然实行海禁,但海上贸易并未禁绝。因为,东南沿海人民需要生活,全世界也都需要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
无法在大陆立足,以徽商海上分支为主体的中国商人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以宁波外海的双屿岛为基地,各国商人纷至沓来。双屿岛,成为十六世纪世界贸易中心,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流入中国。
年轻的汪直豪侠仗义,谋略过人,秉承徽商亦儒亦贾的传统,信誉卓著,深得当时海上徽商首领许栋的信任和众人的拥戴。经商同时,为了对抗官军清剿,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武装。
奉祖训“片板不许下海”为圭臬的嘉靖皇帝决心剿灭这股叛逆。明军偷袭双屿岛,许栋战死,汪直等人突围而出,被迫远遁日本。
当时的日本仍处于诸侯混战时期,无论哪方面,都不及中国万一。
历史上日本人对中国的态度,套句俗话说,那是崇拜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日本崛起是在十九世纪明治维新之后。即使那个时候,当西方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敲开日本大门时,日本天皇仍下诏书曰,对待高鼻子洋人,要像对待中国人那样尊重。
汪直很容易就在平户(今长崎)落下脚来,被众人推为新盟主,号称“徽王”。倭人深服其信义,称之为“大明朝的儒生”。
汪直和明朝沿海地方政府联系其实相当紧密,配合明军剿灭了多股海盗,同时扩大了自己的势力,称霸东洋。
(三)
为了促使朝廷早日开放海禁,汪直采取了“以打促和”的方针。但斗争的对象主要是官府,对待百姓,他与部下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其中一条就是“凡对妇女施暴或强占妇女为妻者,格杀勿论。”
汪直招募了一批日本浪人,但十不过其一。这些倭人打仗时被安排冲锋在前,死伤惨重,回到日本,往往所剩无几。为此,汪直颇遭倭人埋怨。本来吗,说好带人去发财的,怎么连命都给弄没了呢?
历史上有过真正的倭寇,是元朝延至明初的小规模日本海盗。但明朝绵延近两百年的大规模所谓“倭患”,实际上是以海上武装商人为首,国内流民及手工业失业者为主体,夹杂小部分倭人雇佣军的一场内乱,其起因,是明朝不合理的海禁政策。
汪直平生以信义成,最终也为背信弃义害。
汪直流亡日本长达二十年,无时无刻不思念家乡的老母妻儿,更思慕朝廷招安,用自己的力量平定真正的匪盗,创造更多的财富。
所以,当同为徽州人的浙直总督胡宗宪,以同乡之谊,释放老母妻儿之情招安时,汪直毫不犹豫,说服各岛的大商人,乘巨舰百艘,归国投诚。
我相信胡宗宪是真心主抚,朝廷也许其“便宜行事”。
汪直并非毫无防备,在扣押一名人质,留下大队人马后,只身赴胡宗宪总督府。胡也优待有加。
然而朝廷此时依然或剿或抚争论不休,事态的发展更出乎胡、汪二人所料。
明朝的皇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个个非呆即傻。朝政也长期为宦官所把持,国家大计如同儿戏,毫无远见。
不知那时有无汉奸一说,但胡宗宪确实被指称收受几十万贿赂,引汪直来衅。胡难辩也不敢辩,遂将汪交给主张严剿的巡案御使。临别时,胡置酒相待,百般解释,万般抱歉。汪拍案而起,却徒呼奈何。
在被关押两年之久后,1560年,一代枭雄汪直引颈杭州。时隔不久,舍人未能保己的胡宗宪迫于压力,自杀身亡。
汪直下狱后,以其义子为首的部下拒不投降,突围而出,演变成真正的流寇。东南沿海遭受了数倍于前的惨烈蹂躏。
哥伦布出身海盗,最早完成环球航海的英国人德雷克也是海盗,英王查理二世招安的“海盗国王”亨利•摩根,后来更成为大英驻加勒比海地区代表、牙买加的总督。汪直的命运不如他们,也不如后来的郑芝龙。
郑芝龙同为以日本为据点的海上武装商人,比汪直更进一步,还娶了个日本妻子,为明朝招安后,平灭了东南沿海的海盗。其子郑成功成为晚明的支柱和收复台湾的英雄。后来,随着明朝开放海禁,“倭患”彻底消失。
我有时想,如果汪直招安成功,明朝“倭患”或可早平息几十年。辅以必要的人员装备,以汪直的声望、谋略、勇气和实力,统一日本不是不可能。更重要的,中国将与世界同步迈向海洋,中国史和世界史都将改写。
(四)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拿马克思根据西方历史总结的社会五阶段论来套中国历史,是不正确的。实际上,自秦始皇帝统一六国,中华进入了帝国时代。
绵延至今两千余年的中华帝国,先后出现了蒙元和满清两个境内少数民族建立的帝国统一政权。
今日之中国,汉、满、蒙、回、维吾尔、藏、苗,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中华大家庭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任何分裂的企图注定会造成无尽的伤害,也注定不可能得逞。
中华文明是最博大,最具包容性,也最具生命力的文明。然而任何文明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中华文明也不例外,我们不能因近两百年的落后而妄自菲薄。实际上,今后人类文明的更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中华文明史也是一部华夏各民族逐步融合的历史。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民族关系是有差异的。我们审视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清现实,更坚实地走向未来。
满清政权得到了国人有限度的认同。除了军队,无论朝廷还是地方,满清实行一满一汉体制,更多吸收了汉人进入统治阶层,虽然汉族官员还远不能起主导作用。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中叶。当外部、内部危机接踵而至的时候,振作欲为的咸丰皇帝郁闷地发现,曾经骠悍神勇的八旗子弟,叱咤风云的满族大员,如今不是被酒色淘空了身体,就是被钱权迷惑了神经,早已不堪其用了。
历史的舞台,已经为曾国藩、李鸿章师徒搭好。
说李鸿章,离不开曾国藩。没有曾国藩,就没有李鸿章。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的典范,很少有人像他那样三圣齐全。今天,无论是他教诲子弟的家书,三省其身的日记,还是鉴人、治军、运筹、驾御的谋略,都成为众人争相学习的经典。
曾国藩出身农家,秉性朴质,终生勤学深思,数十年如一日,毅力惊人,终成伟业。时人呼为“圣相”。
李鸿章比曾国藩小十二岁。李父和曾国藩是同榜进士,小李进京赶考时,遵父命跟随老曾学习文章,二人由此结下师生之谊。
李鸿章才华出众,深得曾国藩赏识。但李出身富家,性情浮巧,年轻时多因急躁和傲慢遭人非议。曾国藩对这个爱徒进行了诸多磨砺,使李鸿章受益良多。
1858年,李鸿章投入曾氏幕府。经四年实战学习,李能力大长,性格更日趋坚忍成熟,终于在39岁时,募淮军赴上海,独挑大梁,开始了自己平步青云的政治生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