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8-8 10: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汪鋐 字宣之,号诚斋.弘治十五年进士,婺源大畈人.历官右都御史,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嘉靖十五年卒.赠少保,谥荣和.其一生功勋卓著,明史却无传记.只有嘉靖十四年遭弹劾被罢回家的记载.其功被埋于史外,让人痛心.我们看看那些弹劾汪鋐的资料,分析分析.
先看明史<冯恩传>:冯恩,字子仁,松江华亭人。......十一年冬,彗星见,诏求直言。恩以天道远,人道迩,乃备指大臣邪正,谓........若鋐,则如鬼如蜮,不可方物。所仇惟忠良,所图惟报复。今日奏降某官,明日奏调某官,非其所憎恶则宰相之所憎恶也。臣不意陛下寄鋐以腹心,而鋐逞奸务私乃至此极。且都察院为纲纪之首........明年春移恩刑部狱。帝欲坐以上言大臣德政律,致之死........又明年,行可上书请代父死,不许........乃言恩情重律轻,请戍之边徼。制可。遂遣戍雷州。而鋐亦后两月罢矣。
首先,冯恩所奏汪 鋐之奸并无事例,只用了一些形容词和个人的想象,并没有真凭实据.其二,嘉靖十一年冬,汪鋐以迁吏部尚书.而冯恩的奏疏里却说:"且都察院为纲纪之首."职位不符.其三,按<冯恩传>推算,冯恩嘉靖十一年冬劾汪鋐,十三年遣戍雷州,两月后汪鋐被罢.而明史<七卿表>所载:嘉靖十三年七月汪鋐以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加柱国,兼督大工.十四年九月罢.另外<薛宗铠传>也是记载十四年九月罢.时间不符.
我们在看看薛宗铠.明史<薛宗铠传>记载:薛宗铠,字子修,行人司正侃从子也。嘉靖二年与从父侨同成进士。授贵溪知县,补将乐,调建阳。求硃子后,复之,以主祀事。岁饥振仓粟,先发后闻。给由赴京,留拜礼科给事中,以逋赋还任。至则民争输,课更最,仍诏入垣。再迁户科左给事中。吏部尚书汪鋐以私憾斥王臣等,宗铠白其枉。语具《戚贤传》。其后,鋐愈骄。会御史曾翀、戴铣劾南京尚书刘龙、聂贤等九人。鋐覆疏,具留之。帝召大学士李时,言:鋐有私,留三人而斥其六。宗铠与同官孙应奎复言:鋐肆奸植党,擅主威福,巧庇龙等,上格明诏,下负公论,且纵二子为奸利。鋐疏辨乞休,帝不许。而给事御史翁溥、曹逵等更相继劾鋐。鋐又抗辨,且极诋宗铠等挟私。翀复言:“鋐一经论劾,辄肆中伤,诤臣杜口已三年。蔽塞言路,罪莫大,乞立正厥辟。”帝果罢鋐官,而责宗铠言不早。又恶翀“诤臣杜口”语,执下镇抚司鞫讯。词连应奎,逵及御史方一桂,皆杖阙下。斥宗铠、翀、一桂为民,镌应奎、溥、逵等级,调外。宗铠、翀死杖下。时十四年九月朔也。隆庆初,复宗铠官,赠太常少卿。 行人司正薛侃是薛宗铠从父,而薛侃嘉靖十年因上疏述说建立皇储事,得罪皇帝,被执下狱,是嘉靖时有名的廷鞠案.而主审此案的是汪鋐.此案还牵扯了后来以弹劾汪鋐而闻名的孙应奎.不能不说有打击报复之嫌.嘉靖对大学士李时说汪鋐有私时,薛宗铠,孙应奎马上就说:鋐肆奸植党,擅主威福,巧庇龙等,上格明诏,下负公论,且纵二子为奸利."而后给事中翁溥、曹逵等更相继劾鋐.汪鋐被罢.
另明外史<汪鋐传>记载:......於是分日理二部事兼典文武选,威权震天下.久之,帝稍薄鋐,给事中薛宗铠,孙应奎,翁薄,何天启,沈继美,冯汝弼,潘子正御史曹逵,王廷等相继论劾......."可以看出这些言官,有些是复仇者,有些是政治投机者.他们全选在了汪鋐权利日益增大,皇帝有所警惕,甚至皇帝半公开的表示以不喜欢汪鋐后,一下子全冒出来了.他们看到了希望,为日后捞点政治资本.为什么在嘉靖说汪鋐有私之前没有弹劾者,为什么帝稍薄鋐,给事中薛宗铠,孙应奎,翁薄,何天启,沈继美,冯汝弼,潘子正御史曹逵,王廷等相继论劾.而他们所弹劾的都没有什么实例,只是说一些他是小人之类的话.在明史上,这些人只是弹劾汪鋐而留名,没有什么贡献,我们在看看汪鋐,正德十六年到嘉靖元年以师夷制夷打败葡萄牙入侵,后来还多次向朝廷上书推广西方火器,兴修水利,整顿吏治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