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龙眠久子

一门三拔贡四知府之元和汪氏(铁佛公之后裔)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0: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汪东(1890-1963),一名东宝,字旭初,号寄庵、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1906年,参加同盟会,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运动,任《民报》编辑。民国建立后,曾任中央大学文学院教授、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苏州市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副主任委员和民革苏州市主任委员等职。



    汪东先生是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的高足,精音韵、训诂、文字之学,亦工书画,尤以词章名世。汪东先生生前,曾将他的词作辑为《梦秋词》,亲自缮录、编定为二十卷,计存词一千三百八十余阙,得词之富,为历代词家所罕见。为什么以“梦秋”名集?作者在《梦秋词》卷十一的一首《溪纱》词序中写道:“余性喜秋。幼时读汤卿谋文:秋可梦乎?曰可。因自署梦秋。”这大概即是其由来。《梦秋词》中的作品,真实地记录了老一辈知识分子半个世纪来所走过的漫长而艰巨的历程,既有对国破家亡,人民颠沛流离的哀伤,又有旧知识分子的彷徨和追求,如五卷《声声慢 - 读涉江词和其闻日本败降之作》上片:

伶俜身世,漂泊风尘,十年江上偷安。捷报争飞,起看锦绣川原。高歌杜陵佳句,卷诗书收涕成欢。归计稳,有巴童不寐,夜半行船。



如卷七《鹧鸪天 改旧诗》:

百计消磨艳治天,花开花落两茫然。伤心旧雨随流水,极目春山隔暮烟。明镜里,酒炉边,可容一醉驻朱颜。沈吟欲逐秦人去,又恐仙源有变迁。



字里行间,既有作者久经丧乱,一旦日寇投降,“漫卷诗书喜欲狂”、“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悲欢交集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悲观和失望,欲遁隐桃源而不得的惆怅心情,这也是作者前半生的写照。



    新中国一诞生,作者即一扫沉闷之气,兴奋和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其《梦秋词》卷八《金缕曲 - 新政府成废双十节而令举国狂欢十日叠罅韵赞之》就是一首赞歌。



    1963年初,周恩来总理看到汪东先生所画墨梅并《东风第一枝》词,倍加赞赏。时汪东先生正因病住在苏州医院,获悉这个消息后,捋捻着颌下那部雪白的长髯,点头微笑道:“这是光荣的,我以后更要多画梅花了。”



    汪东先生逝世后,《梦秋词》等遗稿,曾由其门人沈祖棻、殷孟伦二先生整理,保存于苏州故宅。但至1966年“文革”时,汪东先生所遗文籍手稿,竟被当作“四旧”抄焚。适其孙汪尧昌同志返苏州探亲,乘混乱从火堆中抢出文稿一包,竟是《梦秋词》等手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齐鲁书社两位编辑为出版汪东先生遗作事赴沪访问汪尧昌,看到了手稿,后在程千帆、殷孟伦、吕贞白和唐圭璋等先生的支持下,这部集汪先生全部词作的《梦秋词》终于由齐鲁书社影印问世。集中还附有汪东先生的《词学通论》等三篇词学论著,弥足珍贵。



     数年前,海峡彼岸曾出版了汪东先生遗著,内收《梦秋词》前五卷,这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汪东先生应即将出国的侄子汪公纪之请,亲笔抄录的纪念物。汪先生的海外亲朋故旧,却一直以未睹《梦秋词》全帙为憾。如今,旧憾可释矣。



                                                    ——资料由汪弘熙先生提供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546

回帖

9311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9311
发表于 2008-10-24 12: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才晓得汪东为铁佛公后,先父与汪东家族多有联系,却不知其家世。
从黟县碧山(黄陂)走出的汪家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7: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元和汪氏,特别值得研究。
他们在近代史上的突出贡献,世人永记。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