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中永系天上事--记航天城原党委书记汪德源
2008年06月28日 12:36:29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新华网消息:奥运圣火传递是一件庄严神圣的事,能当选奥运火炬手感到十分光荣,我将终生铭记。"汪德源说,"奥运精神激励人们永远奋发向上,虽然我已退居二线,仍然要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汪德源曾在
京城工作、生活了整整22年。1993年,52岁的他奉命到"死亡之海"罗布泊,担任中国核试验基地领导。
那是中国第一朵蘑菇云升起的地方,也是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地方。当时,他的两个孩子正在上学,老伴体弱多病,需要人照料,家里确实离不开他。可他没有更多的犹豫,毅然离京,奔赴大漠。
核试验基地驻扎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为了搞好军政军民团结,给基地创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他上任伊始,即在基地党委领导下,帮助地方修建公路,整修街道,植树造林,开展科技扶贫,带上物资和器材援建希望小学。很快赢得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友谊和尊敬。
两年后,他调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从"死亡之海"进入巴丹吉林沙漠。
"要从事一流的事业,必须有一流的人才!"他与科技干部交朋友,深入基层单位搞调研,很快摸清了中心人才发展和任务需求的脉搏。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中心党委很快推出了"184"人才工程规划,即到20世纪末,力争培养出10名左右的技术专家,80名左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400名左右专业技术骨干。自1995年起,中心每年都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60余期;选派科技干部下厂学习、出国考察培训;对有发展潜力的技术骨干送出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与国防科技大学联合开办"火箭发射技术、测控技术"硕士点。设立了优秀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实行在同等条件下,对优秀人才优先考虑晋职晋级、送学深造、审批课题,以及优先办理爱人特招、调动等。从而,一个良好的人才成长的"绿洲"在戈壁滩悄然形成。
有一次,汪德源书记下基层检查工作,得知特燃处总师邹利鹏正在攻克特种燃料在贮运过程中发黄变质这一世界性难题。他让邹利鹏现场演示燃料发黄的初步处理办法,专门调查了解小邹的工作和家庭情况,认为是个扎根点号、勇于攻关的"好苗子",决定重点培养。
不久,小邹在汪书记的关心下,被送往国防科技大学攻读研究生。一年半后,小邹不仅完成了学业,并攻克了两大科研课题。汪书记让政治机关对小邹进行详细考察,树为典型,大力宣扬。他还多次将小邹叫到家中促膝谈心,进行教育和鼓励,积极为小邹科研攻关创造条件。小邹在各方面日趋成熟,成为中心科技人员学习的榜样。
汪德源重视教育科技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每年大学生来到中心,他都请"老戈壁"给他们讲述当年创业的艰辛,讲中心工作在国防建设和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组织大家参观发射场、烈士陵园、展览馆,观看《星耀大漠》、《东风航天城》,激发年轻科技干部扎根戈壁、矢志航天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为了创造拴心留人的好环境,汪德源多次召开中心党委会,专题研究建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并敦促有关部门新建了高工宿舍楼和干部家属楼,购置了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开通了联航班机和全国全军直拨电话,开播了中央电视台加密频道和闭路电视系统,修建了自然公园和新的中小学教学楼,改造了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儿童乐园等。
经过几年努力,中心科技干部学习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创业成才的热情高涨,相继涌现出以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特燃专家邹利鹏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
1999年,中心执行"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发射试验任务。为确保"首发必成",汪德源组织开展扎实有效的试验任务政治工作,引导官兵把高昂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圆满完成首飞试验的强大动力。在首飞试验的130多天里,"双休日"、"节假日"变成了参试人员集智攻关的工作日,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有的为了任务提前归队,有的主动放弃休假,有的爱人生孩子顾不上照看,有的新婚不久就将妻子送上返乡列车。担负搜索回收任务的参试人员,在条件艰苦的戈壁荒漠风餐露宿,连续奋战20余天,胜利完成了飞船回收任务。
中心每一次执行试验任务,汪德源都亲自作动员;每一次发射,都亲临现场参与组织指挥。在他任职的5年期间,中心圆满完成了6颗卫星、一艘试验飞船、40余发火箭的发射试验任务,成功率为100%,取得科研成果100余项。(王艳梅 展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