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1101|回复: 3

【转帖】胡永吉文章:被遗忘的吴山汪王庙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152

回帖

7520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7520
QQ
发表于 2008-5-15 21: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以胡永吉会长为首的杭州徽学会七位同志,来黄山市走访交流。在他们赠送的文集中,有胡永吉会长写的一篇文章《被遗忘的吴山汪王庙》,我读后感到这是我们研究汪华文化的一篇很好的资料,于是我征得他的同意,转帖于此。

                                                                    被遗忘的吴山汪王庙                                 
                                                                                 胡永吉
        2003年6月,我收到上海师范大学唐力行教授来信及他写的关于吴山汪王庙的论文初稿。文稿从汪王庙的历史变迁,汪氏从徽州向杭州迁徙和民国年间的基本状况以及汪王庙的结构功能与控制机制,论述了从抗战前夕杭州的徽商看商人组织向血缘化的回归。文章史料翔实,论理有据。拜读了唐教授的大作,才知道杭州吴山曾有一座汪王庙,我顿感愧疚不以。一位在上海工作的苏州人,从研究吴山汪王庙资料入手,论及徽人的迁徙,旅杭汪氏的世次与血缘认同,写出了2万多字的徽学论文。而我长期旅居杭州又是从事徽学研究的徽州人,只知徽州历史上有汪华,而不知杭州历史上有为汪华而立的汪王庙。
        唐教授很谦虚。信中说:“寄上拙作,请多指教。关于吴山汪王庙的论文初稿请您指点:1.文中提到的人,您或杭州其他徽州籍朋友知晓吗?2.抗战前夕,杭州徽商的活动情况如何?3.有关汪王庙的档案资料是否存在?以及论文所涉及的其他问题。不胜感谢!”于是,我抽出时间,向有关方面询问,向一些老人打听。但回答都说不知道吴山有汪王庙其人其事。查阅新编《西湖志》寺观卷,吴山山麓历史上建有许多寺、庙、观,却没有汪王庙的记载;在人物卷中,也没有汪华其人。在我问及的人中,只有一位旅居杭州的徽州老乡张诚老先生说:解放前他孩提时到吴山汪王庙去玩耍过,那时庙已破旧不堪,里面尚有住家。他记得解放初期这座庙就完全倒塌,现在找不到一点遗迹了。至于汪王庙的历史,他也不知情。看来,吴山汪王庙已经被人们遗忘了。
        我带着汪王庙的问题,请教杭州图书馆褚树青馆长,他是杭州徽学会的理事。褚馆长也未听说过汪王庙,但他表示可以在他们古籍部查阅资料。于是我去古籍部找到了《吴山汪王庙志略》(光绪三十一年汪文炳编)和《吴山汪王庙志略续编》(民国二十五年戴振声、汪濂编),这两本志书为研究汪王庙及汪氏在杭州的宗族组织提供了珍贵资料。
        吴山汪王庙,始建于唐朝,在吴山大观台侧。据《吴山汪王庙志略•公牍》所言:“自唐时歙杭立庙,春秋致祭,载在祀典。”由此可知,杭州吴山汪王庙与歙州汪墓祠的历史同样悠久。
        吴山汪王庙供奉的汪华(586—649),字国辅,又字英发,歙县(歙州——转帖者注)登源汪村人(今属绩溪县)。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汪华发动兵变,一举占据新安郡,并相继攻下宣州、杭州、睦州、婺州和饶州,拥军10万,号称吴王。此后十多年间,汪华保境安民,六州不见兵革,政清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唐武德四年(621),汪华上表归顺唐朝。唐高祖嘉其顺潮流和保六州功绩,授予方牧,持节总管六州军事,兼任歙州刺史,封上柱国越国公。武德七年,奉诏进京。贞观二年(628)被授左卫白渠府,统军事,掌禁兵;后改忠武将军,为右积福折冲都尉。唐太宗征辽,委为九宫留守。贞观二十三年(649)卒于长安,归葬歙北云岚山,后人建汪墓祠祭祀。
        吴山汪王庙初建时仅为一名宦祠。唐朝以后,随着历代统治者给汪华封号升级,名宦祠逐渐演化为神庙。汪王庙内汪华神座上的匾额为“六州屏翰”,两侧联为“自昔州闾资圣护,祬今稼穑沐神功。”在后人看来,汪华既是徽州乃至江南六州的地域神,又是徽州汪氏的祖宗神。汪王庙是徽州乃至江南六州民众祈福避灾的庙堂,也是汪氏子孙追念祖先祭祀的祠堂,是杭州汪氏族人的宗庙。
        吴山汪王庙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战火,光绪三十一年(1905)修复。民国二十四年(1935)乙亥三月十日同族会议决议:“庙宇荒颓,势将就此,负责有人,共谋修理。”并决定成立杭州吴山汪王庙管理委员会,汪氏族人“皆属会员”,且“额至无定”。由族人所召开的同族会议为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中公推执行委员担任会务,执行委员中互推常务委员管理会务,常务委员中推一人为主席。会址暂设运河下缎局司巷十号。管理委员会财政问题,包括修葺屋费、本会基本金、年例春秋祭费,由管委会制印捐启,会员分担向同族劝募。民国二十五年(1936)汪王庙重修后,管理委员会增添了委员和常委,改选了主席,并经当时的政府批准登记,汪王庙管理委员会成为合法的民间社团组织。会址改在清波门学士桥9号,这里也是新任管理委员会主席、第一届众议院议员汪秉忠的家。
        吴山汪王庙管理委员会设有《宗人录》,即会员名册,当时会员数达到205名。他们的职业众多,有政界、军界、教育界、法律界(含律师)人士,有中西医生、工程技术人员、报人、学生;从商者遍及许多传统行业。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汪氏族人进入地产业、银行业和洋行等新兴行业的,也占了相当比例。
        吴山汪王庙奉祀者共21人,其中正殿3人,汪华塑像和神位居中,两旁是汪华的两个从弟铁佛与天瑶的神位。后殿供有18人的神位,他们是汪华的祖父母、父母、妻妾5人、儿子9人。每年有三次祭祀活动。农历正月十八,汪华的生辰,二月择日曜日为春祭,八月择日曜日为秋祭。由管委会按期敬谨备办,先数日函知各同宗,不限籍贯,不限人数,同宗汪姓者,不管身份地位,都可自愿参加,届期诣庙与祭。祭祀活动,为汪氏在杭族人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加强了他们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营造了一个浓浓的亲情、族情、乡情的氛围。从而增强了汪王庙管委会对族人的凝聚力。
      《吴山汪王庙志略》还收录了汪王庙内60多位汪氏后裔、钱塘以及全国各地名士所撰写的匾额、题辞、诗词、楹联,歌颂了汪华的丰功伟绩,记述了汪王庙修复经历。这些,也都是研究徽州文化的好资料。有一则长联写道:
   
    溯唐、宋、元、明,以迄昭代,千百年叠锡崇封,又况子姓支分,行省几遍。想当时建威炀季,受爵李宗,统歙、宣、杭、睦、婺、饶,同邀保障。望云岚之冈陇,王气长留。余荫到吴山,欣看祠宇重新,广罗谱牒。
    考永、叔、巩、选,迪及温公,新旧书未徵定论,可见英雄心迹,史氏难窥。即今兹合纵联盟,通商议约,凡德、法、日、俄、美、比,孰擅招怀。历瀛海而伦敦,使才自愧。怡谋承越国,窃愿神灵启牖,默示机宜。
    外务部右侍郎出使英国大臣五十世孙汪大燮谨撰。

        在诗词中,有歙县清末翰林许承尧诗四首,现转录如下:
                           
                             汪君亦泉属题吴山汪王庙诗四首
                                        歙县许承尧际唐
                       (一)浩气塞天地, 邹孟语绝精。
                                   越国出新安, 吾感同峥嵘。
                                   井水处处祠, 箫管年年声。
                                   遗民讴且思, 深厚千载情。
                       (二)不忍盗贼横, 壮哉匹夫志。
                                   贫贱既屏迹, 发粟仍抚字。
                                   保聚及六州, 持此仁勇致。
                                   悠谬里巷谭, 诡记微时事。
                       (三)一念不嗜杀, 食报乃尔歧。
                                   东征典宿卫, 付托坦不疑。
                                   纳土仍被侵, 史笔闵闕遗。
                                  英雄绝忠厚, 世论安能知。
                       (四)乌聊山畔水, 呼吸下通江。
                                   云岚虎气寒, 坐钓潜潮降。
                                   西泠喧士女, 钟鼓日击撞。
                                   苗裔徧国中, 祖德何恢厐。

          唐力行教授的文章,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促使我了解了吴山汪王庙这段历史。由感而发,我写了这篇小文,以此向唐教授表示谢意,并寄语杭州徽学同仁,不要忘记在杭州吴山有一座曾经有过辉煌的汪王庙。

注:
1.《宗人录》在205名在册族人中世次最高的是83世,最低的是97世,这是从汪氏始祖一世排列的,汪华为44世裔孙,汪大燮称自己为50世孙,则是以汪华为始,如按《宗人录》排汪大燮则为94世。
2.楹联和诗四首,原文无标点。

                    (本文录自《杭州徽州学研究会20周年纪念文集〈徽学论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1214

回帖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建公支下绩北坦头“世承堂”汪氏

Rank: 8Rank: 8

积分
32646
发表于 2008-5-15 22: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力行教授的这篇论文我曾拜读并转帖在家网上,今再次拜读胡永吉先生的《被遗忘的吴山汪王庙》一文,更加深受感触。请问明裕会长,杭州徽学会可有联系方式,很想前去拜访,望能在短信栏中告知。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489

回帖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6
发表于 2008-5-18 13: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感人肺腑
走走汪家的路,叙叙汪家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92

回帖

3544

积分

版主

汪氏商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希望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44
QQ
发表于 2011-11-19 15: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我们都是汪氏大家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