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徽文化研究 推进徽文化发展
———“二十一世纪徽学研究”研讨会综述
□ 毛新红
2007年10月19—21日,安徽省徽学会、黄山市委党校、休宁县政府主办,黄山市社科联、市地办、市徽学会协办的“二十一世纪徽学研讨会”在黄山市委党校徽州文化研究院召开。来自省内外的领导、专家、学者70余人与会,会议收到论文近30篇,代表们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前沿性研讨,并就徽州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进行调研,考察了休宁县木工学校、中国状元博物馆和屯溪胡开文制墨文化。
开幕式上,黄山市委副书记、黄山市委党校校长张开南首先致辞,代表黄山市委、市政府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他说:与黄山奇特的自然山水似乎有着某种内在天然联系的徽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给当代黄山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我们肩负着既保护利用又传承创新徽文化的时代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将在党的十七大的旗帜指引下,继续努力,研究徽文化,做好徽文章,研古用今,服务现实。
安徽省徽学会常务副会长马康盛指出,省徽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徽州文化的深远影响已经成为安徽地方文化研究标志性的成就。作为徽州文化发祥地的黄山市,徽学研究队伍也蔚为壮观。黄山市建市20年来,全市徽学工作者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弘扬徽州文化的战略要求,辛勤耕耘,艰苦探索,在徽州文化整理、挖掘、抢救和徽学的研究、普及和宣传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盛世年华给徽学研究创造了广阔空间和难得机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很多,宏观微观上,都要结合中国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为现实服务,徽学研究才会大有作为。
安徽省委党校副校长曾凡银也到会讲话,对本次研讨会给予高度的关注和评价。
安徽省社科联副主席、党组书记程必定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徽文化的研究》的讲话,他指出,党的十七大对弘扬中华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徽州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文化应率先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深化研究。
本次会议专家学者提交的学术论文,内容涵概六个方面:一是关于开展徽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二是关于徽学学术史的探讨;三是关于徽州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四是关于徽州宗族社会史的探讨;五是关于徽州社会和谐方面的探讨;六是关于徽州学术人物的探讨。
一、徽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省社科联程必定副主席提出徽州文化研究的三个新起点:一是深化徽文化研究,提炼徽文化的基本价值;二是增强徽文化的时代性;三是推进徽文化走向世界。并在这三个新起点上,就如何深化徽文化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卞利教授从徽学的内涵和中国地域历史文化研究的新动向、徽学的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徽学基本资料、徽学及中国地域历史文化研究方法等五个方面,对徽学和中国地域历史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作了系统论述。并提出,目前研究领域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戒除浮躁的研究风气;二是地域文化的研究应重视加强对整体史的把握,借鉴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尤其要注重比较研究和田野调查等方法。方静研究员从区域板块、文化产业、原生态、现代博物馆等角度出发,对徽文化的应用性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方利山教授认为,当前必须加强对黄山以及徽州文化生态空间进行科学发掘、研究、宣传和正名。他的主张已经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关于徽学学术史的探讨
方静提出,从1987年至今,缘于徽州情结,缘于徽州传统文化底蕴,二十年来绩溪民间的徽学研究硕果累累。一大批的绩溪本土学者,从收集梳理资料入手,对绩溪宗族、村落、徽商、徽戏、徽墨、教育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使这种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很大成效,提高了绩溪地区的知名度。
三、关于徽州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李剑峰教授从新安画派继承和创新的角度,提出考量21世纪徽学的研究方向,需要注意其与目前美术创造活动的横向断裂问题。从现代一个较高的角度提高对传统的认识,对徽学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强调,徽学不仅是一门地方学,它本身的范式及相关的价值观念应该成为世界性文化的一种。胡卫星副研究员认为,黄山市目前文化产业的开发离邓小平当年对黄山的期望还有差距,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够,体现徽州文化的旅游产品更少,并提出三点建议: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努力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杨多文编审指出,歙县西溪“四堂”文化资源丰富,儒商、书画家、科举功名者等人才辈出,有众多的人文掌故,面对这些有待开发的文化资源,作者提出了加强学术研究、做好开发规划和立体开发等一些很好的建议。罗来平先生认为,徽州文化的旅游宣传要实事求是。他强调,徽州当前旅游宣传包装不要违背和超越历史事实,徽州本土学者热爱家乡应本着科学理性的态度,这也是二十一世纪徽学研究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之一。吴丽霞女士就篁墩的历史地位和保护开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分别从人口迁移、程朱阙里、程朱理学、地理和交通等方面,考察了篁墩的历史地位,并就当前篁墩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仇乃桐先生则从徽派建筑、历史人物、新安书画、新安医学等诸多方面展现了郑村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并对资源的保护和旅游的开发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四、关于徽州宗族社会史的探讨
刘道胜博士(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以“房”视角,运用文书资料,对明清徽州宗族社会的“分房”和“轮房”作了具体考察。认为,徽州文书的“归户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房”的归属性。考察“房”有利于深入认识民间水平性社会关系,可以更深入揭示徽州宗族社会的实际运作。胡中生博士探讨了族会问题,认为,明清时期徽州的族会组织非常多,族内文教、祭祀和经济性的会组织都在宗族建设中发挥了自己独特的功能,与宗族、祠堂有着强烈的互补、合作关系。徽州宗族实际运行中的这种“祠会体制”推动了徽州宗族发展,维护了地方社会的稳定,为徽州社会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色彩和弹性空间。桑良之教授指出,经济与文化是相互交融的,在传统的徽州社会,宗法制起到了终极伦理的作用,祠堂家法维护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原则,即使是纵横商海的徽商也受到宗法伦理的制约。
五、关于徽州社会和谐方面的探讨
郗延红研究员认为,在奇秀的古徽州,其村落城镇选址大多依山傍水,布局营建力求贴近自然,讲究天人合一,注重与环境的和谐,那些努力“践仁义之区域/保道德之规箴”,生活在“德邻仁里/义路礼门”环境中的古徽州人之于传统社会和谐理想的谋求可谓代代相继。其实,独特的地理条件、适宜的社会条件、稳定的政治条件、坚实的经济(物质)条件、厚重的思想文化条件、发达的教育人才条件,正构成了古徽州人谋求传统社会和谐理想的六大基石。屏障环围、山水纵横的地理环境,行政区划的长期相对稳定以及兵事战乱的少受祸连,使得古徽州在人心思定因而普遍“适彼乐土”的追寻中成为人所慕往的一方佳境,这些都为古徽州人追求传统社会和谐理想提供了良好而难得的客观条件;有着严格聚族而居特征的宗法社会结构和细密凝族而治的宗族管理制度成了传统世代徽州区域社会长期相对安定有序的“稳定阀”,它为古徽州人谋求传统社会和谐理想提供了适宜的社会条件;徽州宗族—乡村组织(里保文会)—州(府)县官府组成的基层行政管治架构,为古徽州人追求传统社会和谐的理想提供了基本政治条件;宗法性农业和手工等副业经济的存在,特别是徽商商业贸易经济的繁盛,为古徽州人追求传统社会和谐的理想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作为宋元明清的官方哲学,朱熹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它在徽州通过新安理学表现出来,这就为古徽州人追求传统社会和谐理想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徽州人自古以读书为要务,传统教育事业昌达,不仅科举入仕者众多,且宋明清历代鸿儒硕士俊彦名流人才辈出,这些都为古徽州人追求传统社会和谐理想提供了教育和人才条件。
六、关于徽州学术人物的探讨
徐道彬博士对戴震在考古证今过程中,着力将学术求实与通经致用结合起来作了深入探讨。认为从对戴震著述思想深入具体的考察中,可以了解他经世致用的思想倾向,以及对社会的政治和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何巧云博士系统考察了休宁儒学,认为它作为一种区域儒学,离不开与其他地区的学术思想交流。它在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地区有着许多的趋同和联系,对其他地区也有着一定的学术影响。因此,研究休宁儒学的学术传播与交流是非常有价值的。张平平博士利用文集等资料,对新安理学家的政治思想作了个案考察。徐彬、周慧珺博士论述了朱熹关于家谱修撰方面的一些观点与实践,并以这些观点与实践为出发点,讨论其对徽州谱学在求实精神、重祖墓、重祠堂等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影响。秦宗财先生介绍了“扬州二马”及其藏书与刻书的概况,从其轻市利,重公德美名、尚学术,服务于学术研究、购书藏书刻书互为表里、崇儒尚儒的选题观及务求精审的精品意识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扬州二马”的刻书特色。秦宗财、陈刚峰先生对明清徽商充分利用宗族群体资源、文化教育资源、朋友人脉资源等等构建了纷繁芜杂的商业信息渠道作了考察。沈昕博士对徽商的经商处世作了多方面考察,并认为徽商突破了当时封建社会落后的制度和思想所造成的不和谐,努力构建当时社会理想中的“和谐社会”。具体体现在价值理念、制度文化、乡土文化等三个层次。这对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另外,陈爱中研究员提出,婺源与绩溪应作为徽州地域文化的统一体来保护与开发。汪钧先生对汪氏徽州大姓、徽州人物及徽派建筑提供了详实的本土史料,并从人物研究、徽文化与徽菜、徽文化的形象代言人等方面,对徽州村落文化的整体开发等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金久余安徽省徽学会副会长认为,文化研究的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文化开发要从旅游、影视、饮食等多方面入手。
总体而言,这次会议既有宏观研究,亦有个案考察;既有基础学术研究,也有应用性建议。会议期间,代表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尤其对二十一世纪徽学文书的整理出版、徽学与徽州文化产业研究、徽学研究队伍的整合和研究课题的确立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大会对推进我省徽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