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6171|回复: 2

世界上最年少的华人女状元汪晓宇:从自闭到驾机飞翔

[复制链接]

625

主题

1318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湖南汪鼎湘向各位本家问好!

积分
17897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7-5-31 17: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汪晓宇1985年生于宁波。5岁时随父母定居澳大利亚。18岁中学毕业参加联合国教科文举办的年度IB(国际高考),在全世界6万多优秀考生中,夺得世界冠军,成为联合国历史上最年少的IB华人女状元。



读大学后,19岁获得澳大利亚全国优秀学生奖。20岁获得居住维多利亚州的优秀学生社会服务奖,并被学校破格选为助教。21岁获得了“澳洲杰出青年”称号,并被推选为澳洲维多利亚地区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席。

如此优秀的人才,是不是从小就特别出色呢?恰恰相反,汪晓宇小时候有严重的自闭倾向。特别是刚到澳大利亚时,与当地学校格格不入,根本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那么,她是如何从自卑走向自信、又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呢?

小时候被小朋友打不敢逃跑

汪晓宇小时候不像别的婴儿那样活泼,不哭、不笑、不闹,怕见生人,特别文静老实。爸爸妈妈工作都非常忙,汪晓宇两岁就被送进幼儿园。她常常抱着一个布娃娃,从上午一直坐到下午两三点钟,从不和别的小朋友玩。班里小朋友多,老师也不在意,反而觉得她特别好管理。但爸爸妈妈很担心,每次到幼儿园接她,总是看到别的孩子都在快乐地玩闹,自己的女儿却孤零零地呆在一边,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在幼儿园不合群,在家也很“怯场”,表弟来了,两个人玩不了多久,表弟就“欺负”她。为锻炼女儿,爸爸汪正亮“怂恿”女儿:“你可以自卫啊,他打你,你就推他嘛!”正说着呢,小表弟又追过来打她了,爸爸见她还是不敢动手,急了,就小声提示:你推他呀!女儿把身子躲在爸爸身后,小声对爸爸说:“你推、你推。”弄得爸爸哭笑不得。表弟见状,更加“变本加厉”,“啪啪啪”打得更加用力,而女儿连逃都不敢,就呆在那儿,任凭表弟的小拳头落下。

后来汪正亮与妻子到澳大利亚留学,女儿就留在国内。三年学成后,他们既可以选择在澳国定居,也可以回国发展。按他们夫妻的学历,回国可以找到非常好的工作,待遇会很优厚。可是想到女儿是那样的自闭,在激烈竞争的国内,将来很可能不适应。而澳大利亚的环境相对宽松,让女儿到这边来,也许更有利于女儿的成长。于是,他们毅然决定,放弃回国,而是把女儿接到澳大利亚。

到澳国第一天上厕所受难为

这年,汪晓宇5岁。

团圆是幸福的。三年不见,女儿虽然长高了不少,可怕见生人、不爱交往的毛病一点儿也没变,甚至比过去还有些增加,整天要求回中国与姥姥玩儿。这令汪正亮和妻子欣喜之余又有些担心。澳大利亚小学生入学早,过了不久,汪晓宇就入学了。刚刚在澳大利亚找到工作,努力打拼中的汪正亮夫妇没有太多的时间照料女儿,只是抽出三天时间,教女儿最基本的英语。其中,教的最多是“上厕所”。直到女儿流利出说出这个词,汪正亮才放心地把女儿送进学校。

可是,偏偏就是因为上厕所,第一天就出了大问题。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和老师、陌生的语言,让本来就心怀疑虑的汪晓宇更加紧张。突然一阵内急,她想小便。可是手举起来,词却忘了。只好又把手放下,硬憋着。老师见她浑身发抖,脸色苍白,问她怎么了,她却无法表达。老师也慌了。情急之下,老师忽然想起五年级有个中国籍的学生,就飞快地把那个孩子找来,这才弄明白问题所在。在全班同学惊诧的注视下,那个五年级的学生带领汪晓宇飞快地跑向厕所。

汪正亮听说后,哭笑不得,只好又把“上厕所”的英语反复教女儿。

第二天上课时,汪晓宇又一次内急,可是,今天早上来学校的路上还复习过的那个词,又不翼而飞了!这可怎么办?好在她急中生智,反正已经知道厕所在哪儿了,自己跑去不就得了?于是她也不打报告,起身就往厕所跑。老师一愣,赶紧叫一个学生跟着她,待明白这个中国女孩是去了厕所,不禁哈哈大笑。

也许,长这么大,这是汪晓宇第一次自作主张!

由于语言不通,她坐在教室里如听天书,老师讲的是什么,她一句也听不懂!

期末,班主任给汪晓宇写下这样的评语:一年来,该懂的东西她都不懂,她也不和别人交往,是不是心理和智力上有问题?建议父母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并进行智力测试。

于是,汪正亮就带女儿看医生。专科医生对汪晓宇测试后说:她智力没有问题,但是心理压力太大。

汪正亮突然想到爱因斯坦,好像小学五年级以前,老师也曾误认为爱因斯坦有问题。他对医生说:我的女儿现在的情况,是不是和爱因斯坦一样?

医生听罢,哈哈大笑:有你这样对孩子这么自信的爸爸,你的孩子肯定没问题!他叮嘱汪正亮,多与女儿沟通,是减轻女儿心理压力的最好方法。

两个男人一见如故,紧紧握手告别。


爸爸每天与女儿谈一个半小时

带领女儿回到家,汪正亮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女儿之所以有自闭倾向、心理压力大,与自己关爱不够有直接关系。女儿小时候,自己忙于工作和筹备出国读书,关心不够,后来自己与妻子先后出国,更是把女儿扔在国内。接女儿到澳大利亚后,自己与妻子又忙着打工、赚钱,把她扔给学校,平时也顾不上问一下女儿在学校的情况,还以为女儿在学校一切都正常呢!

那么,如何进行补救呢?汪正亮想,既然是沟通不够,就要在沟通上下功夫。于是他决定,不论多忙,每天与女儿交谈至少一个半小时!由于实在太忙,这个时间大部分是在吃晚饭的时候。交谈的内容主要是女儿一天的活动,上了什么课、课间做什么、同学说什么、老师说什么、她与同学们是怎么玩儿的、有什么开心的事。无论事情多么琐碎,也不论女儿讲得多么凌乱,汪正亮都认真听,并适时插话加以评论。渐渐地,女儿话越来越多,也条理多了。

对于汪晓宇来说,父亲能认真地听她说话,本身就是一件很令她感动的事。因为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重视她,没有人认真听她说话,她总是有一种失落感,感到自己像不存在一样。而现在,在她心目中最伟大的人物、父亲每天都认真地倾听她说话,并帮她解决一些问题,就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有一种成就感和被关爱的感觉。

每天与女儿交谈一个半小时,并不是几天、几个月,而是从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尽管女儿已经是大学生,但只要有机会,父女之间就会进行真诚地沟通和交流。如果以女儿考上大学为止,那至少是12年,1.5乘365再乘12,共约7000个小时。这7000个小时的交谈,是汪晓宇走出自闭、找回自信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说,爸爸每天与她交谈一个半小时是一个开始,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过程,那么家中买回电脑则可以说是晓宇从自卑、自闭到自信的转折点。

一台电脑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

1994年,汪晓宇8岁那年,学校给家长们发了一封信,内容是为了让学生接触高科技,学校将配置电脑,并开设电脑学习的课程。那时,家用电脑刚刚面世,价格昂贵,非常希罕。即使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发达国家,一个学校只添置了很少的几台,好几个班共用一台,每周只有一节电脑课,每个孩子摸到电脑的时间还不到五分钟。而家庭中,只有那些非常有钱的人家,才可以买一台电脑。

在接到学校信的那一刻,一个念头就涌上汪正亮的心头:在家里,尽管他与女儿交流得很好,可回到学校,女儿还是不能冒尖,不能出人头地,不能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这样,女儿就不能真正自信。既然学校这么重视电脑教育的开课,还作为一件大事,郑重其事地通知家长,那么,如果家中买上一台电脑,让女儿每天都能接触电脑,女儿就可能学得比其他同学好,就可能更快地自信起来。

尽管那时他们家刚刚买了房,经济非常紧张,几乎每一分钱都要用来还贷款,汪正亮还是毫不犹豫地用他将近半年的收入买了台电脑。汪晓宇的高兴可想而知,积极性空前高涨。汪正亮那时还不会用电脑,就把女儿领到电脑公司,学了两个半天,掌握了基本的开机关机程序,其余的功能都是女儿自己摸索的。其他同学每周只能摸五分钟,什么还没体会到就下机了,而汪晓宇每天回家都可以玩电脑,很快,在同学的眼里,她就成了一个小小电脑专家,所有的同学都向她请教,连老师有时也向她请教。同学们都以羡慕的目光盯着她。汪晓宇成了中心人物,同学们都争着跟她说话。她的朋友越来越多。为同学们讲解、示范不但使她自信,也锻炼了她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她变得自信、开朗、大度、乐于助人。从五年级六年级开始,她变得非常喜欢到学校去,非常喜欢学习。

她从一个独立的人走进了社会,融进了同学中。

多开发女儿大脑0.5%

在引导女儿从自闭走向自信的同时,汪正亮还注意开发女儿的智力。他想,既然女儿的智力没有问题,那么,女儿就有可能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因为,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只用了百分之一,如果能激发女儿用到大脑的百分之一点五,那女儿肯定要比别人行,甚至会成为世界冠军。

自信、努力、加之正确的学习方法,汪晓宇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训练女儿节简朴素

而在生活上,汪正亮则从小培养女儿节俭和朴素。他对女儿说,古人有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人还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他对女儿说,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说,物质方面的享受不能太多。生活上艰苦朴素、经历过艰难曲折,才能成功。在他的教育下,女儿从不讲究吃喝,对于爸妈给她的旧衣服,穿上也很坦然,从来不觉得自己因为穿得不时髦而低人一等。甚至,因为她总是穿旧衣服,同学们就把穿旧了的或不时髦了的衣服送给她,她也坦然接受,久而久之,同学们甚至把父母穿过的衣服也送给她。于是,穿旧衣服成了他们家的一种时尚,爸爸、妈妈、她、还有妹妹,穿的都是同学送的衣服,很少买新衣服。

说到此事,汪晓宇不但不觉得难为情,反而觉得很光荣。一方面,自己家中经济不宽裕,可以省钱,另一方面,穿旧衣服本身就节约地球资源,是对世界的环保。

说到节俭,具有经济和法律双学位的汪晓宇很有经济头脑,她第一个手机是到商店买的,是一款淘汰了的,没有保修,但附加100块钱的通话费。等于是免费得了个手机。她用了两年以后,把这个手机在网上卖出去,卖了300块钱。对方是专门收藏旧手机的。


11岁时收到男同学的信

晓宇一天天长大。和所有孩子一样,她也要经过青春期,也要遭遇初恋。

汪晓宇第一次接到男同学写给她的信时,是11岁。

那是小学临近毕业时。这天,爸妈从一大堆信中,突然发现有女儿的一封。“晓宇,有你一封信。”晓宇放学回家,妈妈把信给她。她一看信封上的笔迹,就能分辨出是同班的一个男同学写的。她的心突然嘭嘭地跳,她飞快地跑进自己房间,并且紧紧地关上了门。

男孩在信中说:“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我非常怀念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它是多么美好!我想我们是不是能保持联系,成为Best friend(最好的朋友)?”

11岁的汪晓宇脸上有些发烧。她脸红红地来到饭桌前,低下头,默默地吃饭。

汪晓宇和妻子悄悄交换了一下眼神。刚才,在女儿关上门看信时,他们紧张地进行了商量,妈妈说,怎么办?看来这是个男生写的信!汪正亮心里也有一点儿打鼓,这么小的孩子就这样,怎么得了?可冷静下来他又想,这事不能堵,只能引导。于是,在吃晚饭时,和通常一样与女儿交谈时,他和颜悦色地问:晓宇,你好像今天收到一封信,是不是一张圣诞卡?晓宇摇了摇头。汪正宇说:好吧,如果你能看得懂、你自己能处理的话,你就自己处理;如果你需要爸爸帮忙的话,你就拿出来让我看一下。

女儿点点头。

可是,第一天、第二天,女儿都没有向爸爸出示这封信。直到第三天,女儿才给爸爸看了男同学的来信。

“晓宇,你是怎么想的?”

“我也想成为他最好的朋友。”

“要不,你自己写一封回信给他吧。写完,你愿意给我看你就给我看,不愿意给我看,你就寄出去。”

女儿瞪大眼睛,有些惊讶。本来,她以为爸爸会批评她,甚至会骂她,没想到爸爸竟然这么开放、这么信任自己!于是,她写完信后,就给爸爸看了。信上说,我的心情和你一样,我也非常怀念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你对我非常照顾。毕业之后,我们可以经常信件来往。”

爸爸看了,称赞女儿信写得很好。

后来晓宇和那个男同学真的保持了一段时间的信件来往,半年之后,由于他们在两个学校,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少,关系也就不了了之了。

爸爸开车送女儿“早恋”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晓宇读高一时,是在墨尔本一个数一数二的女校读书。班上绝大部分的女生都有男朋友。晓宇的一个非常要好的女同学看她好像没男朋友,好像感觉她很苦恼,就对她说:晓宇,这个星期天我和我的男朋友出去玩,他会带他一个非常要好的男同学一起去。这个男同学长得非常帅,来自北欧,个子高高大大的,黄头发蓝眼睛,你肯定喜欢。

晓宇心中很好奇。本来么,同学们都有男朋友,为什么我没有?她回家对爸爸说了这事。爸爸沉思了一下说:如果你想去看一下,爸爸也不反对。女儿并没有直接说要去,却反复说,哎呀,金黄色的头发、蓝眼睛,高高大大,太帅了。见此,爸爸说,要么星期天你去吧。

在到星期天的这几天里,爸爸就对女儿谈了他与女儿的妈妈谈恋爱的过程,他特别跟女儿灌输了一个理论:爸爸和妈妈谈恋爱是一次性成功,互相都是第一个。其实在我们澳洲,现在非常流行“一棵树和一片森林的关系”这个理论。每个男孩都有他们的优点。现在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和异性接触,所以看到第一棵树就感叹:哇!那么美!就拥抱了那棵树。结果,她就没有机会去见识其他的美丽的树。爸爸进一步对女儿说:你要仔细看好那棵树,那棵树很美,可是它身上还有疤,各种各样的疤。你去看一下森林,也许会发现更美丽的树。

女儿与男孩约会的地方很远,爸爸说,还是我开车送你吧。

爸爸送女儿去约会不但让女儿感动,同时也让女儿冷静,减少了许多神秘感和浪漫。不到两小时,女儿就回来了。女儿说,这个男孩没有深度,没什么可谈了。

做义工,感受帮助他人的幸福,感受健康的可贵

汪晓宇第一次做义工是14岁,是到医院照顾患癌症的孩子,陪他们唱歌,给他们讲故事。在病房里,她看到那些孩子满身都插着管子,脸苍白的,躺在床上,不能出去玩,觉得他们那么痛苦,为他们难过。她尽自己的能力使他们快乐。

每次做完义工走出医院,无论是阳光灿烂还是下雨刮风,她都觉得世界是那么美好,能自由地行走在街上是那么美好。因为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有幸福的生活。同时她也感叹,病房的孩子身体那么不好,随时都可能死去,根本看不到希望,但是他们还是能够笑、还是能够开心,自己又有什么权利不开心?发愁?

她深刻地体会到,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最幸福。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报答父母 放弃牛津大学

联合国教科文举办的年度国际高考共考考六门课:两门语言(主语、第二语言);数学;物理或化学任选一门;艺术;人文科学(如经济、历史)。还要加上做两百个小时的义工。

六门功课日常满分是600分。汪晓宇考了599.95分。名副其实的世界状元。拿到这个成绩,相当于拿到了世界所有著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晓宇最想上的大学是英国的牛津大学。但最终,她却放弃了牛津大学而选择了墨尔本大学。因为,晓宇是澳大利亚公民,而牛津大学是不给发达国家公民奖学金的。英国的生活费又比澳大利亚贵好几倍,如果读牛津大学,每年可能要花10万元澳币。她觉得这给爸爸妈妈增加的负担太大了。为自己,爸爸妈妈牺牲了那么多,现在自己考出了好成绩,是回报爸爸妈妈的时候。如果读墨尔本大学,可以免除全部学费,每年还有6000块的生活费,不但不必付学费,还可以补贴家里,还可以呆在爸爸妈妈身边,帮爸爸妈妈抚养小妹妹。晓宇考大学有两个期望:一个是去牛津,一个是报答爸爸妈妈。在她看来,爸爸妈妈年纪一年年大了,报答父母比去牛津大学更重要。

对于女儿舍弃牛津大学,父母很是感动,为了补偿,他们出资17000澳元,让女儿学习开飞机。汪晓宇学得很快,并拿到了驾驶中小型飞机(17座以下)的执照。每一次驾机翱翔在蓝天白云之中,她都有全新的感受。在云中往下看,房屋和人都这么小,也分不出高低。无论是总统还是普通百姓,都一样。这甚至影响到她世界观、人生观。

心系中国 愿中华民族腾飞

作为澳洲维多利亚地区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席,晓宇通过与墨尔本的高中商谈,为中国学生争取了两个全额奖学金的名额。她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澳大利亚的主流社会看到中国的学生是多么优秀。作为一个在国外的华裔,她希望为中华民族服务,希望中国发展得更快,成为一个世界大国。
湖南常德汪氏 ★☆ 天下汪氏一家亲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7-5-31 21: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世界]华裔女状元义务献血庆生日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5月31日 09:58 来源:CCTV.com

进入[华人世界]>>

CCTV.com消息(华人世界5月31日播出):点击观看视频〉〉〉

上一期的华人故事我们为您讲述的是全球高考冠军,IB考试历史上最年轻的华人女状元,汪晓宇的故事。IB考试第一名的成绩本可以让她进入任何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但汪晓宇却选择了上当地的墨尔本大学,以此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如果说汪晓宇仅仅学习好,也没什么,但更重要的是她人格的健全,在她的身上你似乎总能看到东西方优秀品德的继承。比如她给自己18岁的生日礼物就是一次义务献血。

2004年7月11日,这一天对汪晓宇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也非常重要的一天,她满18岁了。在澳洲18岁生日意味着正式成年,有公民投票的选举权,可以去酒吧喝酒,考驾驶执照,一切成年人可以享有的权力,到了18岁都可以有。

工作人员:

你等会儿去吃点东西,在那之前也要多喝点水,好吗?还有祝你生日快乐。

汪晓宇:谢谢。

18岁生日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日,对汪晓宇同样也不例外。但她没有选择像澳洲孩子们那样开一个大型的生日宴会,同学、朋友欢聚一堂,疯狂的度过这一天。汪晓宇却选择了一个极为不同的方式来度过她18岁的生日。她要去无偿献血,因为澳洲只接受年满18岁的成年人献血。

汪晓宇: 因为我今天18岁生日,我希望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医生:你把手指转动一下,就像这样,如果觉得不舒服就告诉我。

汪晓宇:我觉得其实年轻人我们身体都那么好,献点血也没关系,但是在澳洲他们调查出来80%的人需要接受血,但是只有3%的人给血的,所以血不够,我很高兴我能够献血,这也作为跨进成年人的仪式。

汪正亮:我就感觉汪晓宇是一个阳光女孩,国内现在说阳光女孩主要是指外表,我感觉她内心是阳光女孩,这和她乐于帮助别人,对整个社会对别人付出的爱有关系,其实你付出的爱,当你付出了爱,你也得到不少。

原本以为汪晓宇和大部分考高分儿的孩子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睡觉就是学习,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生活。而汪晓宇的课外活动却是非常的丰富。

业余时间学跳芭蕾,汪晓宇的钢琴也弹到了八级。

汪晓宇母亲:她晚上做功课做累了下来弹弹钢琴,把整个家庭的气氛都搞得挺好的,她弹我们唱,我就是感觉到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有两个这么好的女儿,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也就是人生很大的快乐。

汪正亮:孩子文艺的能力不是很好,你硬要让她成为一个钢琴家不可能,我也没要求她钢琴变成一个专业,钢琴只是让她对生活有一种享受,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就是孩子在生长过程中也是父母发掘他天才的过程。

在业余时间汪晓宇除了学习芭蕾、钢琴,每星期六她还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罗瑞丝特女子学校校长 玛格丽特涵绅女士:汪晓宇是一个很棒的学生,她代表了罗瑞丝特女子学校的形象,有自信,全面发展,有奉献精神,能说回到,努力学习,各方面都很优秀,她很乐意帮助其他女同学,不论是学习活组织活动方面的,汪晓宇是我们的骄傲,她是我们学校最优秀的形象大使。

汪晓宇同学 阿米丽亚:我们都在一个学校,她比我高一界。我经济学老师介绍我们认识的,她用自己的方式辅导我学习,我很容易理解,对我非常有帮助,我的学习有很大进步,她帮我辅导功课近六个月了。

记者:每星期都辅导一次吗?

同学:是的 每星期一次 每星期六

澳大利亚是非常提倡做义工的国家,汪正亮在女儿小时候就开始让女儿做义工,从小培养她的爱心和责任感,这也是汪正亮教育孩子的另一个特殊的地方。

汪正亮:我就是感觉,她现在是一个,在社会上,我认为,她是一个比较,比她同辈的绝大部分的年轻人重要,因为她在社会上承担了一定的责任,她也为很多人进行服务,所以她有时候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一点我就感觉非常欣慰

汪晓宇同学 肖恩先生:我跟汪晓宇同学一年了,她学习很用功,和她一起学习有很多好处,特别是一起写小组报告,我希望自己像她那么棒。

汪晓宇同学 莉纱 小姐:就算我对汪晓宇很冷漠,她还是对我非常友好,她是最甜美的人。

汪晓宇同学 艾历克斯先生:如他们所说,汪晓宇是一个非常可爱,学习非常非常用功的人,我相信她会在法律学位和人生道路上一直这样走下去。

墨尔本大学法律学员教授 克纳拉帕斯里先生:汪晓宇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在课堂上她是班上的焦点,她积极发言,调动课堂气氛。汪晓宇总是很愿意给枯燥的课堂带来生趣。

汪晓宇:要吃巧克力吗?

小孩: 对

汪晓宇:要和你姐姐分着吃啊。

小孩: 谢谢。

汪晓宇:不用谢。有问过你爸爸可不可以吃巧克力?

小孩: 没呢,爸爸,我们可以吃巧克力吗?

和孩子们一起读书

汪晓宇:你比我都读得好了呀,真是太好了。

和汪晓宇在一起的这两个孩子患有白血病,利用业余时间,汪晓宇会专门到医院或是家里看望他们,给他们讲故事,帮他们读书。

汪晓宇:每次我做完这个工作我出去外面天那么蓝,风吹在我的皮肤上,我就觉得生活是多么地美好,这种孩子他们不能够出去,因为他们对太阳对风都会有反映

汪晓宇:就是一下子体会到,世界上还是有比我不幸的人,其实我是非常幸运的。我就从那一刻开始,我就体会到,其实做义工,我不但是在帮助别人,我也是在帮助自己。

汪晓宇品行上的修养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他的父亲。汪正亮总是鼓励女儿尽可能多的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包括做义工,意图是希望女儿更好的融入社会,更多的与周围的人交往。正因为如此,形成了汪晓宇宽容的品性、直面自身弱点的勇气和欣赏表扬他人优点的气度。汪正亮对女儿的教导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金钱观的培养。下一期的华人故事我们为您继续讲述的是汪正亮送女儿去学开飞机的故事。欢迎您继续收看。

责编:唐亮

河南-汪聚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07-6-28 14: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父亲教育女儿的很多理念和做法,都值得大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