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易者长寿 忧险者夭折 ——107岁离休教师汪贻玠
在当今世界上,一生为教育事业作贡献的教师中,仍健在的百岁老人如凤毛麟角,而精神矍铄、腿脚轻快、能看书看报、撰写文章107岁的赤壁市离休教师却活得自由自在,潇洒自如。 汪贻玠,湖北宁陵市人,1892年7月4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早年从师董必武就读于省立武昌中学,27岁时开始在武昌清真寺第九校挥鞭执教,回到家乡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直到离休。他膝下有3个儿子,长子早已去世,与他有血缘关系的儿孙共有45人,五代同堂。如今,汪老与在当地工作的孙女生活在一起,生活照料全由孙女和孙女婿承担,全家人对老人非常孝顺,老人生活得非常幸福。他常说:“我能够长寿,全托共产党的福,全托社会主义的福。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没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那是不可能长寿的。” 当与汪老谈到长寿有什么奥秘时,他笑笑说:“我活到这么大年纪,谈不上有什么长寿秘诀,只有一些体会:对于每个人而言,要探长寿要诀,应注意后天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自我调控。” 汪贻玠的长寿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自我调控: 睡眠调控 汪老十分重视睡眠且很有规律。他每天晚上8点,看完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后,用温水洗好脚后上床,21点入睡;早上5点至6点起床;白天从不睡午觉,只闭目养神,消除疲劳即可。他常说:“人要生存,食不可饱,睡不可少,不洁不净不好”。 饮食调控 汪老认为老年人脾胃粘膜变薄,消化功能降低了,饮食过多,它们不能在短时间内消化排出,在胃肠里停滞久了,会发酵变毒,引起疾病。所以饮食一定要调控好,使脏腑、胃肠宽舒畅利。只有这样,才能少生病,永葆青春年华。因此,他多年来一直遵从“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干稀搭配;有荤不暴食,清淡不忌食,好坏不偏食;少粮多菜,少糖多果”的原则。他年轻时嗜烟,老时戒癖;至今少许饮酒,中晚餐各饮一杯酒,控制在一两左右,以强心、活血、利尿。 心态调控 汪老出身贫苦,从教清贫,一生饱经磨难,但他始终能保持豁达开朗的性格。据老人介绍,他在前半个世纪,历尽坎坷、抑郁和磨难。从中领悟到心胸豁达开朗、平衡情绪的重要性,如遇到不快或横逆之事,尽快予以舒解,从不悲观、不为七情所伤,不耿耿于怀,始终保持心胸旷达、恬淡。 体能调控 长期以来汪老将“生命在于运动”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总结的具体经验为:人欲得动,但不使极;动则气消,血脉流通;吐纳皆良,强筋壮骨。他每天早上6时半坐在床上,伸展四肢,按摩天庭、太阳、涌泉、足三里等穴位,做完后起床,整理被褥,梳洗完毕后到户外远眺15分钟,以保神光,早餐后,到阳台上踱步15分钟,让肝脏内的有毒物质排除。12点午餐后,静坐15分钟,摒去杂念,无人无我,气聚神凝,水谷消磨,化为血液,灌溉五脏,润滋全身。下午6点晚餐后,按规定到户外散步,如遇雨雪,便在室内3000步。白天,汪老还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扫地、拣菜、晒衣服、烧开水、倒垃圾等,虽是小事,但他认为“劳我以生,逸我以老”。
——摘自:《怎样活到100岁:百名百岁老人长寿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