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9505|回复: 1

遥 远 的 家 世 漳县政协 李兴华先生

[复制链接]

50

主题

5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1644
发表于 2006-5-5 15: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遥 远 的 家 世   漳县政协 李兴华先生

在元代如此显赫的汪世显家族,其先祖究竟何许人也?综合有关资料,有三种说法:一是按《族谱》、《麟公墓志铭》、《汪钊墓志铭》等说,原是周王室姬姓的一支,早在西周时就另分化出汪姓。二是按《元史•汪世显传》上笼统的说:“系出旺古族”。旺古族即“汪古族”或“汪骨族”。元代以前游牧于阴山一带的少数民族,替金国守护长城,后来被成吉思汗征服而统一于蒙古。三是按《汪德臣神道碑》说法,原本姬姓,因从宋末金初时起世代掌管“汪古族”人,便也“因官氏姓”而改了姓。
我们经过考证分析认为,第一种说法是可信的(另有专文论证)。陇右汪氏家族原是汉族中一个有着深远历史渊源的庞大家族中的一部分。
周王室为姬姓。周公分封诸侯,次子伯禽封于鲁,为鲁国之始。传十二世至鲁成公,于周定王十七年(公元前589年)次子出生时,左、右手腕处分别有“”“王”纹络,合起来便是“汪”,便命名为姬汪,后封“汪侯”,食邑颍川,故又称“颍川侯”。(唐朝名相狄仁杰写过一首“颍川侯赞”)。颍川侯的子孙诵开始不再姓姬而以其祖父的封号“汪”为姓。但尊颍川侯为汪氏――世祖。
从有了汪氏以后,历代人才辈出。《礼记•檀弓》篇鲁哀公时,齐师伐鲁,少年将军汪锜“战于郎(地名)” 而死,孔子准以成人礼葬的事迹。到周、秦、汉之时,曾有十六人做过“中郎将”、“太守”等官。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三十一世孙汪文和因战功封为P8“龙骧将军”。曹操统一北方后,汪文和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南渡,被孙策表为会稽令。居于新安(今浙江衢县),他便是江南汪氏之始。此后,有三人任过吴国太守,五人任过西晋的将军、太守、县令等。南北朝时四十世孙汪权举任齐国司马,以后镇歙(今安徽歙县),他便是安徽南部汪氏之始,以后这支汪氏便十分繁盛。四十四世孙汪华于隋末天下大乱之时“提三尺剑,雄劲举业,统有六州(宣、杭、睦、婺、饶、歙,姬今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处的一大片土地)”,拥兵自立,割据一方。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太宗消灭瓦岗军,击破王世充与窦建德,兵临江南,收降南方最强大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杜伏威。汪华便以六州之地,“奉表归唐”,被任命为歙州刺史,后封越国公(封公之事,还有待考证)。这个人是汪氏家族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汪华生九子,三子汪达,勇武过人,曾作为唐太宗“左卫勋骑都尉”,即宫廷禁军将领。贞观十四年(公元639年),随大将程知节、侯君集西征贺鲁、高昌、龟兹等有功,袭封越国公,留镇巩昌,移家盐川(今漳县,具体地址待考)。汪达便是陇右汪氏之始。按《族谱》记载,自唐至宋,袭越国公十二世,这一说法虽未必准确,但他们的家族日渐庞大,成为陇右一大豪门世族,北宋末时为“陇右王”,世代多出武将,确是事实。
元代民族歧视非常厉害。汪氏家族虽然官高位重与皇室关系密切,但总是尽量避免提到本身家族历史,而且对此越来越隐讳。汪世显死后,他的《神道碑》还承认“先世出于安徽歙郡”。过了十六年,汪德臣P9战死,《神道碑》上已不在提,换成一种暧昧不清的说法:“汪本姬姓。宋末金初世掌盐川一隅之汪古族,因氏焉。”即是说,汪氏是因掌管汪古族才姓汪的。到了修国史的人手中,《汪世显传》则干脆直接写出“系出旺古族”,轻轻一笔,默认汪氏为蒙古族的一支了。
明朝以后,汪氏子孙开始大力“拨乱反正”,恢复了他们原来的世系本原。昭勇将军、巩昌卫指挥汪钊的《墓志铭》上已述说分明。并且由陇西汪氏后裔滁州太守汪伯升及安徽汪氏后裔汪希颜会同当时任广东按察使的汪文灿、云南副都御使的汪舜民等,搜集参考旧谱联系江南及陇右各地的同族人,重新编成了《汪氏族谱》,并分别请了当时著名的大臣工部尚书兼谨(待查)身殿大学士、国史总裁杨荣,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写了序。还收集了历史名人岳飞、范仲淹、苏轼、魏了翁等人为旧族谱的题词,唐代名臣狄仁杰的《颍川侯赞》、北宋名臣李纲的《汪华像赞》等,向朝廷和社会显示了他们先祖的“荣耀”历史。P10

版权归作者所有,严禁翻版
王旺祥,号秋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6-5-5 15: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兴华先生历来认为汪世显家族是汉族,这里他提供的资料和分析是非常有力的。
河南-汪聚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