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299|回复: 1

汪静之:岂是风月能笼盖

[复制链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3-9 21: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汪静之:岂是风月能笼盖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8日 10:11 来源:
[内容速览]我在解放前,都靠不谈政治,明哲保身,苟全性命,一世平安,没有受过政治上的灾祸。

1993年,汪静之已经过了90高龄,早已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写了一份“实话实说”的关于自己的小传,最后总结说“我在解放前,都靠不谈政治,明哲保身,苟全性命,一世平安,没有受过政治上的灾祸”。“苟全性命”云云让人觉得心酸,“明哲保身”云云让人觉得遗憾。这话由一个世纪老人说出,让人心灵震撼。

“一世平安”云云是汪静之对这个世界的善言,因为他并非一世平安,生逢乱世,他为了生计,到处奔波,做了许多违背诗人天性的事,甚至是有损人格的事,虽然不谈政治,但在泛政治环境里,他不得不与政治周旋。早在21岁时,还是学生的他由于父亲破产,不得不靠朋友的接济生活,旋即辍学,被迫离开花都杭州,到武汉去做中学教师,但很快连这个饭碗都丢掉。1926年,为了得到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编纂这个职位(郭沫若介绍的),他不得不加入了国民党。1927年,宁汉分流时,他总算脱党。但是,1938年4月,他“拖儿带女一家五口逃难到武汉”,生活受到威胁,由于武汉形势不稳,国民党中央政府正在谋划迁都重庆,连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都没办法帮他找到工作,只好南下广州,“饥不择食”地到中央军校第四分校任教,翌年还因为“无法另谋职业,为了保持饭碗,只好被迫加入国民党”。1929年底,他仅仅因为介绍夏衍到建设大学代上“世界文学思潮”课,而被军警搜捕,靠跳窗逃脱。抗战期间,他颠沛流离,到处兼课,胜利之后,还得靠与人合伙开小馆子维持生计。1954年8月,他由正式编辑改为特约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停发了他的工资。直到1956年5月,他才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但工资非常低,哪够让一大家子人吃饱饭;为此,他曾以几乎是乞食者的口吻给当时的作协领导写信,一面“感谢党的救济培养”,一面求助说“望给我大力支援,给我最低必须的创作条件”。其实,当时,只要他愿意去教书,生活问题马上就能解决,但他愿意过比教书更清苦的生活,愿意为自己写作的雄心而吃苦(1957年12月26日给作协办公室的信和1958年3月11日给邵荃麟、刘白羽和郭小川的信)。

汪静之一生多次临近政治的旋涡或泥潭,但最终能免祸的原因,除了不谈政治外,还有三个。一是人际关系方面的,二是人生态度方面的,三是诗人形象方面的。

他与郭沫若关系非同一般。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问世于1921年,汪静之的第一本诗集《蕙的风》紧接着于翌年就出版了,成了郭沫若在新诗阵营里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正是因此,他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女神》出版一周年纪念会,从而结识了他生命中的贵人郭沫若。郭沫若确实在他的危难关头多次伸出过援助之手。

汪静之懂得进退之术,并没有太固守某种人生观,能和光同尘,能与世浮沉,而且始终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当然,有符竹因那样的红颜知己与他同甘苦、共患难,也是重要的保障。1965年11月,在文革的风雨即将降落北京城时,他毅然离开了风暴中心,前往杭州隐居;这是他能避祸的明智先见之举。

20岁时,汪静之就以新诗史上第一部情诗集暴得大名,从此他给公众的形象始终几乎是“爱情诗人”,谈风月,而不谈风云,而风月,无论怎么谈,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恩准的、保险的。

其实,汪静之的文学形象哪里仅仅是“爱情诗人”?《蕙的风》一出世就以其中只有一首三行的短诗《过伊家门外》而备受封建卫道士们的訇骂和围攻,那三行是:“我冒犯了人们的指谪,/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我怎样欣慰而胆寒啊。”最冒犯人的是“瞟”字。鲁迅曾为他扛起封建卫道的闸门,让他这条欢快的小河能自由流淌。在《反对“含泪”的批评家》一文中,鲁迅为他辩护道:“看见一个‘瞟’字,便即穿凿到别的事情上去。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却未必都如此不净。”1925年8月26日,他去拜访鲁迅时,鲁迅亲口鼓励他说,道学家越仇恨恋爱诗,越要勇敢地大唱恋爱诗,让他们去恨!“一个反封建的恋爱诗人,还不够大胆,可见封建礼教在人的脑子里是根深蒂固的。”1929年11月25日,他再次去拜访鲁迅时,鲁迅明确告诉他:“现在不是写恋爱诗的时候了。”其实,早在1925年秋,在第一次拜访鲁迅后不久,他因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革命理论著作,而有以革命诗代恋爱诗的念头,写出了《劳工》和《破坏》等空洞但对革命可能有利的作品。因为他自认这样的转换没有成功,所以干脆连诗歌创作的热情也下降了很多,转而写起了小说和论著。1926年,他的重要作品不是诗歌,而是小说集《耶酥的吩咐》;1927年,他的主要作品是论著《诗歌原理》;1928年他的主要作品还是论著《李杜研究》(持论比郭沫若出版于1971年的《李白与杜甫》客观公允得多)。

这套朴素、大方而不失精美的文集把汪静之各方面的文学才华、成就和轨迹都涵盖或展现了(包括大量的书信、自传、日记和检讨等),相信有助于补正长期以来读者心目中的他的文学形象。(北塔)

《汪静之文集》(全6册),飞白、方素平编,西泠印社2006年第一版,180.00元

责编:斯芜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138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建公支下绩北坦头“世承堂”汪氏

Rank: 8Rank: 8

积分
32646
发表于 2007-3-12 13: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汪静之,男,生于1902年,原籍绩溪县上庄乡余村。他是“五四”时期全国142位著名作家之一。汪静之早年求学于屯溪茶务学校,1921年考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由于深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是年下半年,与潘漠华发起成立了有柔石、魏金枝、冯雷峰等参加的,由叶圣陶、朱自清为顾问的“晨光文学社”。1922年3月,与潘漠华、应修人、冯雷峰等组织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团——湖畔诗社。1926年秋在芜湖一所中学执教,10月,经郭沫若介绍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编纂,次年任《革命军报》特刊编辑兼武汉国民政府劳工部《劳工月刊》编辑;1928年至1936年在上海、南京、安庆、汕头、杭州、青岛任中学 文教员及建设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1947年8月任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调北京人民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部任编辑;1955年调中国作协,其后,一直担任湖畔诗社社长。汪静之同志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他的作品有《蕙的风》、《耶苏的吩咐》、《翠黄及其夫的故事》、《鬻命》、《寂寞的国》、《人肉》、《父与子》、《作家的条件》、《诗歌的原理》、《李杜研究》、《爱国诗选》、《爱国文选》、《诗廿一首》,并民表过大量文章,其中诗集《蕙的风》1922年初版,在全国掀起巨大反响。鲁迅很赏识他的诗作,并对其作品给予较高的评价,曾亲自为他修改作品,多次给他教诲和鼓励。“《蕙的风》的内容对于当时封建礼教具有更大的冲击力,它的出版,无疑是向旧社会道德投下了一颗猛烈无比的炸弹,在我国文艺界引起了一场‘文艺与道德’的论战”。

 


著作:             
  《蕙的风》
  《耶苏的吩咐》
  《翠黄及其夫的故事》
  《鬻命》
  《寂寞的国》
  《人肉》
  《父与子》
  《作家的条件》
  《诗歌的原理》
  《李杜研究》
  《爱国文选》
  《诗廿一首》
  《天亮之前》  
评说:
诗翁汪静之
歌笑在湖畔——追记著名爱情诗人汪静之
不老的诗心
将情诗进行到底
大胆诗人汪静之
反封建争自由的诗魂依然活着
汪静之五四情诗

当年《蕙的风》的反响: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 鲁迅
 

主要作品选:  
 
   《蕙的风》


是哪里吹来
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的风?
蕙花深锁在园里,
伊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出园外,
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雅洁的蝶儿,
薰在蕙风里:
他陶醉了;
想去寻着伊呢。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
他只迷在伊底风里,
隐忍着这悲惨而甜蜜的伤心,
醺醺地翩翩地飞着。


   《死 别》


我死后你把我葬在山之阴,山之阴是阴凉而寂寥;
我要静静地睡在这里,我不要太阳光的照耀。
你不要种梅花在我的坟旁,梅花会带来春天的消息;
我愿永远忘了艳丽的春天,它会使我墓中人流涕。
你不要种牡丹在我的坟前,牡丹花是那样妩媚轻盈;
我埋在地下的骷髅,也要为它辗转反侧,不得安宁。
你不要种石榴在我的墓后,榴花的殷红有如火焰;
我已经变成化石的死骸,也要因它而复燃。
当秋天来了,你不需去洒扫,让秋叶坠落纷纷;
我愿一年年的秋叶积压在坟上,把我埋掩的深深。
你莫为我悲啼,那会使我想起生前你我恩爱的年岁;
冷落的沉寂的墓底的枯骨,要为了回忆而粉碎!


  《伊底眼》

伊底眼是温暖的太阳;
不然,何以伊一望着我,
我受了冻的心就热了昵?
伊底眼是解结的剪刀;
不然,何以伊一瞧着我,
我被镣铐的灵魂就自由了呢?
伊底眼是快乐的钥匙;
不然,何以伊一瞅着我,
我就住在乐园里了呢?
伊底眼变成忧愁的引火线了;
不然,何以伊一盯着我,
我就沉溺在愁海里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