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32599|回复: 27

家谱里的事儿(1-6)

[复制链接]

76

主题

51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37
发表于 2007-1-9 10: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一汪清水

前几天去郑州参加表弟的婚礼,五叔给带来了一本厚厚的《汪氏宗谱》,然后宁重地告诉我说:你们家只身在外,又没有了父亲,这本新修的家谱就交给你保管了,有空儿常到亲戚家走走!心里顿时感到一种沉甸甸的思父之情。

父亲从十几岁就离开家乡,直到离开人世,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他老人家在沉屙缠身的时候告诉过我,多么想落叶归根,将自己的尸骨埋葬在爷爷奶奶的身边啊!可惜,老家的至亲只有四叔一家了,四叔家贫无助,不忍心打搅。我在《父亲的春江花月夜》一文中写到过,父亲让我在他的灵前反复播放的那首琵琶名曲《春江花月夜》,应该是还含有魂归故里的一种祈愿吧。

我能够理解埋在父亲心中的苦衷。年轻的时候,+父亲外出求学,久不归乡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家庭的贫困;工作之后,由于政治原因,不敢回家给父老乡亲们添乱;后来陆续有了我们兄妹五个,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经济压力,无暇顾及回家;到了双鬓班白,该回故里的时候,又是身患重病,丧失了出行的能力,这是父亲一生的遗憾。

我的乡情,是在父亲一遍又一遍情深意长的言传之中建立起来的。从小只知道自己的籍贯是商城,父亲说那是大别山中赛似江南一个豫南边城,父亲的出生地有一个很好听的地名---苏仙石。我没有去过,体会不出父亲心里面对那里的山、水、鱼、茶的那点点情愫。

直到25岁那年,我在父亲的嘱托下,协新婚的妻子第一次来到了家乡。我们在堂弟、堂妹的带领下,徒步穿行在大别山中的林荫小道,去祭拜埋在这里的爷爷奶奶。当我们替父亲点燃了一挂长鞭之后,忽然间心里边对家乡故里的情感油然而生,我觉得我找到了自己的根。

父亲思乡、念乡的的感情随着日月的增添越来越浓厚,以至于走在大街上,听到一句乡音,也会顿足去和那些素不相识的老乡聊上两句。记得有一年,我们单位的一个老乡,拿了一本《叶氏宗谱》,找到我们家(注:我奶奶姓叶)来叙乡情,在那里边,父亲翻到了我奶奶和我爷爷的有关记录,心情激动的不得了。然后告诉我说,商城的苏仙石是我奶奶的娘家,我们的祖籍在固始黎集,汪家的祠堂就在那里。其实,父亲从十四岁走出大别山的时候,记忆中的家乡是模糊的。

虽然父亲对固始黎集的汪家宗祠没有什么深刻记忆,但是对自己的血脉传承却非常在意。当父亲听说老家要续修家谱的时候,身患重病的他兴奋的象一个孩子一样,连夜爬在病床上,用他工整的字体,写下我们一家老小的名字和生辰八字,捎给我的五叔带回老家。他曾经严肃的告诉我们,一旦家乡来人,无论他是活着还是故去,要我们一定不能慢待。

最终,父亲没有等到家谱续修好的音信,也就无缘看到五叔从老家带过来的这本《汪氏宗谱》了。所以,接过来这本家谱,我的心情沉甸甸的,再也挥洒不去父亲对家乡宗亲族谱祈盼的那份神情了。

我自己对老家的概念仅限于新婚时回去祭奠爷爷奶奶的那一次浅薄的记忆。虽然没有真正的到达固始黎集汪家的祠堂,但心中的感觉还是和出去旅游多少有些不同,这应该是根连根的相互缠绕的一种潜在的情感吧。

父亲兄妹7人,除了四叔和我们一小家外,大多数都定居于郑州,表弟的婚礼也就成为我们大家相见的一次聚会了。环视婚宴席中的同门弟兄,有很多人已经非常陌生了,对下一代的孩子们更是弄不清楚谁是谁了。再过几十年,下一代的下一代相见不识君为亲的场面,恐怕也就再正常不过了。我想,真正纽系亲情的那根红线就要靠这本《汪氏宗谱》了!

晚上回家,急不可待的翻开墨香尚存的家谱,在蛛丝马迹之中去访寻我家先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故事和其中与自己血脉相连的族亲踪迹。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这本来自固始黎集汪氏敦睦堂(康)字号珍藏的宗谱,把我的魂灵时而带到了远古,时而又拽回到的现代。让我的思想在千年的时光隧道中自由的穿梭着、徜徉着、思索着、洗涤着......

系出轩辕的传说,在这个族谱中有着太多的神奇和演义,第一代始祖鲁成公---颖川汪侯出生时“握手三日乃开,左有水文,右有王文,合成汪字”的史料记载,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自己知识浅薄瓜陋,更是无意攀附皇亲国戚。真正让我感受到对祖根相连、血浓于水的汪氏家族的眷眷之情,只有从汪氏固始黎集支系四百年来的家史盛衰之中去管仲窥豹了。

追溯黎集汪家之源,我更相信我们的家族,乃越国公之后裔,根植于安徽歙县。明朝末年,我们家一个叫溟,名讳海舫公的老前辈,怀揣着一本身世家谱,从安徽的歙县徒居于固始南隅的龙潭集(今名卧龙集),开始在这里开基立业,从事农耕,堂号敦睦。

家谱记载,海舫公是一个文章礼乐温良、泉石素音风雅、清净淡泊明志的宿士。不知道什么原因,只身一人来到这里,节衣缩食、辛勤耕耘,在年复一日的劳作之中,娶妻养子、尽奉双孝。他的淳厚、雅趣、淡然赢得了乡邻四野的尊重;他的勤劳、他的善良、他的努力,换来了家道渐宽的殷实。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雍正丙午年的一个夏天,一场狂风骤雨带来的洪涝灾害悄悄的逼近豫南这个偏僻的小村落,洪水在冲跨了龙潭集的田园和房舍之后,那本与海舫公心心相依的家谱也随之毁损在一片泽国之中,从而造成世系的中断和失考。如今,我们的族谱是以海舫公支系为始祖开始制定的一本断代族谱。因此海舫公也就被我们的先人尊奉为一世祖公。

天灾洪荒的肆意滋虐,并没有吞噬掉我们汪家先人的创业精神和昂扬斗志,二世祖略公带领二子:长子大潮,次子正湖,立志奋发,在千辛万苦之中辛勤劳作、呕心力血、振兴家道。正当家业略有好转的时候,二世祖略公与长子大潮相继辞世,这个历经磨难的家再一次陷入了举步维艰、一筹莫展的地步。

此时,不能不提到一个伟大的母性,我们的二世祖母冯氏。从家谱之中,我找到唯一一篇单独记录我们家族女性的《二世祖母冯太安人传》,并为我们这位先祖母的善良、大气、明哲过人和面对艰难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所折服了。

我们的二世祖母冯氏并非元配。二世祖公的元配陈氏在生下长房长子大潮之后即撒手而去,二世祖母冯氏继配二世祖公后,在生下自己的孩子---我们的三世祖二房正湖之后,誓不欲生,她要把满心的母爱尽洒在两个孩子身上,特别是对自己非亲生之子---三世祖大潮,恩爱有加、如同己出。我在《二世祖母冯太安人传》中详细的记录中看到,这个二世祖母冯氏在遭遇天灾人祸之时,临危不乱,坚韧不拔的一种韧性。她靠着缝补浆洗拉扯着一家老小,果敢的将全家从龙潭集搬迁到黎集。此时的三世祖二房正湖公和侄儿禹田公正处在年少不更事的时候,冯氏祖母仿效孟母教子的古训,着力培养子嗣们的孝贤礼仪、学识才智,立志要将孩子们培养成兴家安良的有用之才。

穷则思变。正湖公以家事维艰而感到戚然,他不止一次的长叹道:吾不忍以勤苦累老亲!于是弃儒从商,带领侄儿禹田公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终于迎来了家道丰盈。并在二世祖母冯氏弃世之时,购得外舅潘氏田产一处,厚葬了这个申明大义的、伟大的母亲。用实际行动,回馈了母亲冯氏的谆谆教诲。如今,在固始黎集东的汪庙村烟墩子,二世祖母的棺冢依然守望在午山子向,三世祖正湖公和元配潘太夫人依偎在她的身边长眠之中。

筹建固始黎集的汪家祠堂,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时间是嘉庆十年。

此时的三世祖正湖公已经年愈七旬,侄儿禹田公也到了花甲之年。看着满堂子孙,情笃厚爱,桑榆晚景,其乐融融。正湖公与侄儿禹田公商量道:昔者,吾家本素,封水为灾,竟中落宗桃之承,惟我与尔何其微兮,幸矣!于是,二人决定,共置义田预备修建祠堂。

正湖公一生简朴,但在修建宗祠的问题上,意决志坚。他捐善田、建家塾、刊碑立训。规定凡族人丧祭婚嫁、秋试春闱俱以资助等等。从正湖公监立的家规中,我看到这个老人制定的:一、敦孝第;二、戒非为;三、训子孙;四、肃闺门;五、择婚姻;六、笃宗族。抛弃其中的糟粕思想,用现代的理念去阅读这个家规六条,其中更加显示出一个正门规派的善良和高尚。

汪氏家族的宗祠,在嘉庆十年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悄然的矗立在固始黎集的这片热土之上,从此,汪氏家族在三世祖正湖公的感召下,凝聚在一起,在这里繁衍生息、渐渐的兴旺发展成为本地的一个望族......

捧着这本家谱,被其中四百年的传奇、沧桑、曲折、艰辛、坎坷的家族历史感叹着,先人们苦心经营的汪氏宗祠,在经历了百年岁月的洗礼之后,如今已经成为记忆里的碎片,惟有在家谱中,我还可以看到先人们坚韧不拔的精神还在熠熠的闪着光彩。

水维金元、允承先志、德乃光宗、学以培士。这是我们家谱里一代又一代的字辈传承,立于三世,已绵延至今。期间的先辈们,在历经了改朝换代、战火纷争、政治更迭,他们当中又有多少苦乐酸甜尽在其中呢?

按谱得知,目前我们家族里现存男丁:651人,其中,先:6人;志:127人;德:245人;乃:204人;光:65人;宗:4人。如今,这些汪家的子嗣们分别生活在各地,乃至海外。我想他们的心里是永远忘不掉自己的祖根血脉的。

作为这个家族里十二世的我,在茫茫人海中渺然如介草。于是,心里面更多的是惦念家族里这些草根们的家长里短和喜怒哀乐。他们在家谱里的故事一定是平凡的却又不失精彩。(续)

转自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55591036
汪乃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8

回帖

1905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05
发表于 2007-1-9 15: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知道这些,遗憾的是我不能位列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69

回帖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弘扬汪姓文化

积分
10726
发表于 2007-10-25 08: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之至!
45爽公-56-道安公76荣六公-80灌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489

回帖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6
发表于 2008-3-14 12: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
走走汪家的路,叙叙汪家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7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4
发表于 2011-2-18 18: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啊!
帮忙能把你手里的族谱扫描成电子版的吗,以前我看到朋友有一份电子档的、做的很精美,我也想把咱们的做个。
现在固始的汪志奇是我大伯!哈哈!
QQ27575218,详谈~
@@@简介固始南境汪家联宗之始末

居于固始南境四支汪家------黎集、方集汪家畈、段集乐道冲、金寨县麻河,同为越国公之后裔,缘已年久代远,支分派别,字派各异,导致世系茫然,只知同源,不明世系,视为同姓。曾于1941年以汪宪(汪家畈支下)为首的召开联宗大会,我族特派代表出席,参与共商联宗之策。当从四支宗谱反复核对,认真考证,并参阅了大量的历史和族史资料,核定黎集汪家“先”字辈为88世,与汪家畈汪家“理”字辈、乐道冲汪家“壅”字辈,麻河汪家“联”字辈,同一世系。当因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国无宁日,民不安身,只是联宗,未克联谱,诚为憾事。嗣后,依此世系,互为称谓,是否确切,孰敢臆断?由于我汪家迁离始祖海舫公世系失考,历经几代祖先访寻未果,虽有联宗之世系,唯恐有误,未敢擅用。而今,三修家谱,故仍沿用我前两谱既定之世系,并永为汪氏同宗一脉支系,以期万世其昌。后人果能访寻溟公之源,无讹, 始能与通宗世系承接。联宗大会结束之前,曾在方集南独山堰汪家祠堂举行公祭祖先仪式,参祭者多,气氛热烈而浓重。

2004年秋,我得知理浩(汪家畈支下)从台返乡探亲,遂于10月1日上午乘车去方集,为修谱事宜走访理浩,谈及联宗之事,始知其是当事人,详情尽知,故告与我。理浩所述联宗之事,与我所知,基本相符,现予记之,后者有需,可为一据。尤在近几年,乐道、麻河两支汪家多次与我族联系,要求联谱,我族暂未答复,其因只为我一世祖溟公之源失考,不能轻易联宗,现以支谱为宜。
        十世孙志奇 2005年秋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51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37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00: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xywdq于2011-02-18 18:11发表的  :
你好啊!
帮忙能把你手里的族谱扫描成电子版的吗,以前我看到朋友有一份电子档的、做的很精美,我也想把咱们的做个。
现在固始的汪志奇是我大伯!哈哈!
QQ27575218,详谈~
@@@简介固始南境汪家联宗之始末
.......
那我应该叫您什么呢?您是德字辈的,我该叫您一声叔叔了!呵呵。
汪乃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51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37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00: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家谱里的事儿(二)

家谱里的事儿(二)

文/一汪清水

晚上回家,急不可待的翻开墨香尚存的家谱,在蛛丝马迹之中去访寻我家先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故事和其中与自己血脉相连的族亲踪迹。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这本来自固始黎集汪氏敦睦堂(康)字号珍藏的宗谱,把我的魂灵时而带到了远古,时而又拽回到的现代。让我的思想在千年的时光隧道中自由的穿梭着、徜徉着、思索着、洗涤着......

系出轩辕的传说,在这个族谱中有着太多的神奇和演义,第一代始祖鲁成公---颖川汪侯出生时“握手三日乃开,左有水文,右有王文,合成汪字”的史料记载,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自己知识浅薄瓜陋,更是无意攀附皇亲国戚。真正让我感受到对祖根相连、血浓于水的汪氏家族的眷眷之情,只有从汪氏固始黎集支系四百年来的家史盛衰之中去管中窥豹了。

追溯黎集汪家之源,我更相信我们的家族,乃越国公之后裔,根植于安徽歙县。明朝末年,我们家一个叫溟,名讳海舫公的老前辈,怀揣着一本身世家谱,从安徽的歙县徒居于固始南隅的龙潭集(今名卧龙集),开始在这里开基立业,从事农耕,堂号敦睦。

家谱记载,海舫公是一个文章礼乐温良、泉石素音风雅、清净淡泊明志的宿士。不知道什么原因,只身一人来到这里,节衣缩食、辛勤耕耘,在年复一日的劳作之中,娶妻养子、尽奉双孝。他的淳厚、雅趣、淡然赢得了乡邻四野的尊重;他的勤劳、他的善良、他的努力,换来了家道渐宽的殷实。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雍正丙午年的一个夏天,一场狂风骤雨带来的洪涝灾害悄悄的逼近豫南这个偏僻的小村落,洪水在冲跨了龙潭集的田园和房舍之后,那本与海舫公心心相依的家谱也随之毁损在一片泽国之中,从而造成世系的中断和失考。如今,我们的族谱是以海舫公支系为始祖开始制定的一本断代族谱。因此海舫公也就被我们的先人尊奉为一世祖公。

天灾洪荒的肆意滋虐,并没有吞噬掉我们汪家先人的创业精神和昂扬斗志,二世祖略公带领二子:长子大潮,次子正湖,立志奋发,在千辛万苦之中辛勤劳作、呕心力血、振兴家道。正当家业略有好转的时候,二世祖略公与长子大潮相继辞世,这个历经磨难的家再一次陷入了举步维艰、一筹莫展的地步。

此时,不能不提到一个伟大的母性,我们的二世祖母冯氏。从家谱之中,我找到唯一一篇单独记录我们家族女性的《二世祖母冯太安人传》,并为我们这位先祖母的善良、大气、明哲过人和面对艰难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所折服了。

我们的二世祖母冯氏并非元配。二世祖公的元配陈氏在生下长房长子大潮之后即撒手而去,二世祖母冯氏继配二世祖公后,在生下自己的孩子---我们的三世祖二房正湖之后,誓不欲生,她要把满心的母爱尽洒在两个孩子身上,特别是对自己非亲生之子---三世祖大潮,疼爱有加、如同己出。我在《二世祖母冯太安人传》中详细的记录中看到,这个二世祖母冯氏在遭遇天灾人祸之时,临危不乱,坚韧不拔的一种韧性。她靠着缝补浆洗拉扯着一家老小,果敢的将全家从龙潭集搬迁到黎集。此时的三世祖二房正湖公和侄儿禹田公正处在年少不更事的时候,冯氏祖母仿效孟母教子的古训,着力培养子嗣们的孝贤礼仪、学识才智,立志要将孩子们培养成兴家安良的有用之才。

穷则思变。正湖公以家事维艰而感到戚然,他不止一次的长叹道:吾不忍以勤苦累老亲!于是弃儒从商,带领侄儿禹田公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终于迎来了家道丰盈。并在二世祖母冯氏弃世之时,购得外舅潘氏田产一处,厚葬了这个申明大义的、伟大的母亲。用实际行动,回馈了母亲冯氏的谆谆教诲。如今,在固始黎集东的汪庙村烟墩子,二世祖母的棺冢依然守望在午山子向,三世祖正湖公和元配潘太夫人依偎在她的身边长眠之中。

筹建固始黎集的汪家祠堂,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时间是嘉庆十年。

此时的三世祖正湖公已经年愈七旬,侄儿禹田公也到了花甲之年。看着满堂子孙,情笃厚爱,桑榆晚景,其乐融融。正湖公与侄儿禹田公商量道:昔者,吾家本素,封水为灾,竟中落宗桃之承,惟我与尔何其微兮,幸矣!于是,二人决定,共置义田预备修建祠堂。

正湖公一生简朴,但在修建宗祠的问题上,意决志坚。他捐善田、建家塾、刊碑立训。规定凡族人丧祭婚嫁、秋试春闱俱以资助等等。从正湖公监立的家规中,我看到这个老人制定的:一、敦孝第;二、戒非为;三、训子孙;四、肃闺门;五、择婚姻;六、笃宗族。抛弃其中的糟粕思想,用现代的理念去阅读这个家规六条,其中更加显示出一个正门规派的善良和高尚。

汪氏家族的宗祠,在嘉庆十年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悄然的矗立在固始黎集的这片热土之上,从此,汪氏家族在三世祖正湖公的感召下,凝聚在一起,在这里繁衍生息、渐渐的兴旺发展成为本地的一个望族......

捧着这本家谱,被其中四百年的传奇、沧桑、曲折、艰辛、坎坷的家族历史感叹着,先人们苦心经营的汪氏宗祠,在经历了百年岁月的洗礼之后,如今已经成为记忆里的碎片,惟有在家谱中,我还可以看到先人们坚韧不拔的精神还在熠熠的闪着光彩。

水维金元、允承先志、德乃光宗、学以培士。这是我们家谱里一代又一代的字辈传承,立于三世,已绵延至今。期间的先辈们,在历经了改朝换代、战火纷争、政治更迭,他们当中又有多少苦乐酸甜尽在其中呢?

按谱得知,目前我们家族里现存男丁:651人,其中,先:6人;志:127人;德:245人;乃:204人;光:65人;宗:4人。如今,这些汪家的子嗣们分别生活在各地,乃至海外。我想他们的心里是永远忘不掉自己的祖根血脉的。

作为这个家族里十二世的我,在茫茫人海中渺然如芥草。于是,心里面更多的是惦念家族里这些草根们的家长里短和喜怒哀乐。他们在家谱里的故事一定是平凡的却又不失精彩。(续)
转自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5559103
汪乃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51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37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00: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家谱里的事儿(三)

家谱里的事儿(三)

文/一汪清水


阅读家谱是一件愉悦但又费神的事情。一边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食粮,寻根问祖的心情割舍不去,一边是生涩难懂的文言古语,句读断句的难度实在太大,所以就在这故纸堆里或扬、或弃、断章取义的寻找其中能够与自己思想产生共鸣的故事。

从反复的翻阅之中,我看出来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越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故土的思恋之情就越是深厚;二是家道的兴衰与国家的荣辱可谓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记得梁启超说过一句话:阅读历史是爱国之源头。我想说的是,阅读家谱是振国之动力。

从我们汪氏家谱的兴衰史中,可以看出字自三世祖正湖公以后历经的---水、维、金、元、允、承六代之间所呈现出来的文明、和谐、友善、重礼教、敬贤德的一种世家风范。在这一时间段里,族人之间同舟共济、相互扶携、团结友爱的亲情风尚,充分体现了族设三全的公益、助学、济困的道德礼教和醇厚家风,所以才使得汪氏家族蒸蒸日上。同时,这一时期,国泰民安的盛世也孕育了民间积极向上的一种精神。

我看到早期的先祖们,在三世祖正湖公设家塾,课子孙,培英育秀的指导思想下,涌现出一批智者如云的教育、军事、医学的国之栋梁。他们或淡泊名利、或勤家酬国,在平凡的人生之中默默的尽其匹夫之责,受到乡野四邻的好评和皇家朝政的表彰。四世祖有青严、辅堂、晓园三公,科考中第,身进为仕宦;六世祖元亮,名讳蓉轩属汪氏家族的声望名士,著作甚多,在仅留下二修家谱中的口述《序》和题诗中足见其才华横溢的文风;七世祖竞相辈出,先后有五人皇榜提名,并荣膺官阶......

在这些先祖当中,引起我注意并让我为之钦佩的一个人是五世祖蓥公。这是乾隆年间被诰封武德将军、恩袭云骑尉的一个仕宦。蓥公,性嗜书,通读经史、朝诵百家之篇,夕吟六艺之文,挥写诗文,一气呵成,斐然成章。科考取仕之后却淡泊名利,官至巡检司却不以为乐,最后弃官回归故里,以农耕乡吟为自娱、歧黄医术为其乐。很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风采。这让我想起了陆游的一首诗:
小园烟草接邻家,
桑拓荫荫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
又乘微雨去锄瓜。
耕佣蚕妇共欣然,
得见先生定有年。
扫洒门庭拂床几,
瓦盆盛酒荐豚肩。
村南村北鹁鸪声,
水刺新秧漫漫平。
行遍天涯千万里,
却从邻父学春耕。
驴肩每带药囊行,
村巷欢欣夹道迎。
共说向来曾活我,
生儿多以陆为名。(如果将陆改为汪,套在蓥公身上,也是十分恰当的写照)

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的蓥公传有两件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件事是在道光年间,一支叛兵从安徽窜到我们家乡,搞的乡民鸡犬不宁,民不聊生,老百姓深受其害,已经辞官回乡的蓥公便挺身而出,自告奋勇,组织乡民奋力抵抗,浴血奋战,终于将叛兵打败,保卫了地方安全,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拥戴和称颂。为此,清政府授予其武德将军。蓥公辞世后,由清团练使王京堂会同固始县令申奏其详,,汇陈请奖,当朝皇帝恩准崇祀忠义祠,以资褒奖。

另一件事不知道确切的年份了,我姑且把这件事定在某一年的一个夏天吧。那一年,有一个姓陈的画师,或是纯粹作画写生,或是以为乡邻先祖们画像谋生,来到我的家乡,不幸染上重病,最后客死异乡。一向乐善不倦的蓥公殡殓了这个素不相识的画师,亲自将这位他乡异客的灵柩送回他的故里进行了安葬。蓥公的仁义之情感动了陈画师的一家,也感动着四周的乡民,因而,此举得以传诵......

应该说,五世祖蓥公的善良、仁义、宽厚和良德也感动着百年之后的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后人,我为蓥公的学高而折服,更为蓥公的德高而敬佩!

到了我们汪家八、九世祖,即“承”、“先”字辈,尽管读书兴家的理念依然传承着,延续着,但是,已不见当年蓥公之时出类拔粹的济济人才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在《汪氏宗谱》中埋头苦寻其中的原委和答案......(续)
汪乃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51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37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00: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家谱里的事儿(四)

文/一汪清水


历史的脚印在家谱里遗留下他深深的、沉重的步伐。时间到了光绪年间,内忧外患的大清王朝,在政治、经济、社会的动荡之中逐渐走向了没落和衰败,科举制度的废除也中断了中小地主阶层通向仕途的梦想。汪氏家族也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之中家道中落了。这是一个让世人沉沦的世道,那个天朝王子光绪皇帝尚且不能实现其改革变法、奋发强国的鸿鹄之志,何况芸芸众生之中的一个小小的家族呢?

然而,梦想总是能够唤起一些族人立志成材,改变命运的追求。倘佯在先人走过的历史河流之中,心中的感叹也随之沉浮。我在族谱中看到的一篇《铁崖自传》,把我引领到那个兵荒马乱、国不安宁、民不聊生的清末民初的落日黄昏......

这位出生在1887年的一个本家祖公,名开先,字铁崖。在他的自传里我看到,他生长在满清官僚的一个小家庭,家无恒产,全靠父亲在湖北游官,职位低微,赚得微薪度日。十岁之前,就开始在私塾读书,他说他刻苦研读四书五经只为母亲的一句话:只有好好读书,将来才能考取秀才、中举人、会进士、点翰林,到时候能在朝廷任一官半职,生活就会有办法了。其实,到了光绪三十二(1906)年,科举制度已经废止,只是知道的人很是有限。

十八岁时候的本家祖公铁崖饱偿了小官僚家庭风味,心中有说不出来的苦境,一天到晚愁眉不展,总是感到了无生趣。于是,抛家离乡投奔父亲的好友,先后在南京、上海读书,适值辛亥革命又失学回家,就这样一家人靠父亲做点小事和向亲友借债度日。铁崖公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其不断的求索精神使他终于在他接近而立之年的时候拥有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成为上海沪宁铁路会计处的一名职员,用他老人家的一句话说,从此踏上了正业。

即便是这样,在这个动乱、繁杂、国难当头的年代里,贫与贱、苦与难依然伴随着这个家庭。妻亡子散,流离失所时刻困扰着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

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再一次彻底打乱了这个家庭在一起相亲、相守、相爱的生活梦想。铁崖公,将一家老小送往岳父家避难,自己则准备参加抗战。此时,已经是50岁的老先生活跃在京赣铁路线上,用他浅薄的力量默默地在国家的铁路建设中奉行着自己强国之志。期间,他辗转于安徽、湘黔各地,且与自己的家人少有联系,与老母和妻子等音讯也已中断了,特别是与他的大儿子---志馨,多年来只相会三次,到了1941年之后即未再晤!直到1972年,失散三十年的父子才得以想见。已经是85岁的老人欣喜若狂,老泪纵横......

铁崖公在他的自传中的最后感叹道:中国自1949年解放以后,由毛主席领导治理,外患一扫而空,国势日强一日,到现在止过去敌视我们的国家,已经有百分之九十五化敌为友矣,予以见社会主义制度有优越性之伟大了。这是一个老人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真实的感叹啊!

老先生是在九十高龄的一次家人大团聚的时候,应远在美国的长子---志馨夫妇的要求,将他自幼而壮,壮而老之的经过,以及对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在改朝换代中的家与国悲欢离合的坎坷历程作了一个总结。以示后人谨记!

在铁崖公那一代的汪氏家族中,饱受山河破碎、生活艰难之苦的先辈们,哪一个又何尝不希望在一个安定、和谐的国土上享受着其乐融融的家庭的温暖呢?他们的不幸是那个年代留给他们的悲哀。(续)
汪乃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51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37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0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家谱里的事儿(五)

文/一汪清水

这是我们汪氏家族的一个海外游子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汪志馨。

还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在欢歌笑语声中迎来了科学与文化的春天。一个年逾七十,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籍华人---著名的核子能与原子能专家汪志馨教授应邀访华。他用他的一片真情致力于中美两国的间核能发展的合作,访华期间他对中国的能源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大声疾呼:“中国能源问题急需综合治理。”对我国的能源结构问题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

这个对祖国充满着赤子之心的汪志馨教授就是铁崖公的长子,也算是我的本家爷爷。

知道汪志馨教授的大名,是在大亚湾核电站筹建的初期。那时,我的一位好友(也是信阳新县的老乡),从郑州工学院毕业去广州大亚湾实习,他在临走向我告别的时候,谈到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于是,开始关注起中国核电站的各大媒体的宣传报道。作为核物理专家,汪志馨教授的名字,就是在这个时候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姓汪。谁能料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个令人钦佩的、如雷贯耳的名字会出现在我们的汪氏家谱中来。

读罢铁崖公,再来读志馨爷爷,心中更增添了一腔热血和燃烧的激情......

1933年的秋天,16岁的志馨爷爷迈进了山东大学的校门,成为该校化学系的一名学生。在他求学期间,正是民族深受凌辱、祖国任遭宰割的时期。日本军国主义步步紧逼,东北三省被武装占领,华北被蚕食,全面侵华战争临近。在这个民族危难之际,炎黄子孙同仇敌忾,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浪潮席卷全国。山东大学的学生们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抗日救亡运动迭起不已,志馨爷爷也积极地投入到了爱国学生运动。

1937年,志馨爷爷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时值抗日战争爆发,他与校友们被迫西迁,离开青岛,经上海、宣城、合肥至安庆,由于战场的扩大,又经武汉、宜昌来到万县,饱受流亡之苦,千辛万难,在复课不久,又遭遇山东大学停办的命令。于是,不得不离开母校,另谋工作。

后来,志馨爷爷应友人邀请来到香港,担任香港通往国内的物资采购运输工作。他7次去越南海防,尽力维持由海防经广西到后方的国际运输渠道,用实际行动支持抗战。1939年,他在老师汤腾汉教授的协助下,到成都的华西大学任陈之霖的研究助教,直至日本投降,又于1946年去美国流学。

志馨爷爷起先在美国俄勒冈州大学主修化学,其后在研究院主修有机化学及物理化学。1950年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即在该校投身教育耕耘。俄勒冈州大学在50年代初,设立了几门放射化学方面的课程,其中放射性同位素应用这门课,即由他担任。由于他的研究是集中在如何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做示踪剂,以进一步从事生物化学、细菌化学、植物生理等方面的研究。因此,他带的研究生都以放射性化学为主修,以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为专业。

60年代末,美国俄勒冈州大学的辐射中心建成了一个拥有许多核能研究设备及一个100万瓦核堆的研究所。该校工学院也设置了多门核工程课,与俄勒冈州政府合作,进行核工程研究及环境辐射保健方面的工作。1969年,州长任命他为州政府的核能发展委员会主席,并代表州政府批准了波特兰电力公司在圣海伦城建设一座110万千瓦核电厂的厂址申请书。由于核科学技术的发展,俄勒冈州大学于1972年成立了核子工程系,志馨爷爷任系主任。他在近20年中,培育了1000多名核工专业学生,为几个国家设立特训班,训练了数百名核工程人员。

近年来,有几十个大学在这里从事于中子辐射、中子活化分析、照相等。而且还为其他国家培训专业人才,其中,中国派送的有12人。

这个老人对于我们的国家的感情是深厚的。身在异乡的他,把对家乡的思恋,化作满腔碧血。由于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美之间没有外交关系,志馨爷爷与祖国的来往也因之受阻。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之后,他欣喜异常,深感报国之机再次降临,先后对祖国进行了21次访问,为中美文化交流,特别是为核科学技术的交流倾注了大量心血。1975年,他偕夫人到北京,受到了王震同志的接见。1978年,他首次在美国组织了美国核学会代表团访华,由钱三强接待。1979年中美建交,他和美国核学会负责接待了王淦昌、张震寰、王子仪及张彬率领的中国核学会代表团。其后10年中,中美两国核学会曾多次相互访问。1987年,他受到姚依林副总理的接见,讨论了国际间核能发展的合作方式。他为1987年9月在北京举行第六届太平洋沿岸各国核技术会议,及我国核科学的发展,做了大量的海外工作,受到了核科学、核工业界的高度赞许。一系列的互访,使中美两国核合作关系顺利而迅速地建立起来了。

这个老人对于我们汪氏家族的惦念也是深情的。在厚厚的家谱里,我看到这个远在海外的祖公,用饱满激情的文字,向我们的家族传递着、倾诉着自己充满艰辛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奋斗历程。他还动员他的老父亲铁崖公,把他90多年的人生感悟写出文字,以此来激励后人。其对家谱的感情和认真的程度,不亚于他的科学研究。实在是令人敬佩阿!

写这篇文章之前,听远方的一个姑姑讲,志馨爷爷已于2006年12月6日在美国的家中因病不幸去世。这正是我的五叔给我打电话说我们的家谱已经从老家拿回来的时候。心中无言,为志馨爷爷的离去深深的鞠上一躬,以示哀悼!并以此文祭之。(续)
汪乃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