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7308|回复: 0

《赏词认祖记》

[复制链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3-1 13: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藻公之苗裔
级别 平民
财富 16
文章 3
注册 2006-2-27

掌声[0] 嘘声[0]
   § § § § § § § 楼主  

《赏词认祖记》
            赏 词 认 祖 记

   

    觧放前,我家正堂屋里供奉着“天地君亲师位”,牌位两边的对联是“渊源久仰状元雨”,“世系遥承进士风”。先父曾向我们说:我们湖南零陵的祖先中过状元,这“状元”联是我们汪家祖传,外姓人家是不可以贴的。意思是要我们好好读书,继承祖宗的光荣传统。曾见家譜记载,迁始祖尚登公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由湖南零陵携五子入川。后来读栁中元《永州八记》,知道陵零在古代又称永州。这些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对这位老祖先的名讳却无缘知晓。

    道是无缘却有缘。我退休以后,始得闲睱欣赏诗词。《宋词三百首》中有首〈点綘唇〉:“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掻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作者姓汪名藻,颇惹眼。再看作者小传,“崇宁五年进士”,“居永州卒”,令我欣喜不己。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预感,油然而生。

    诗词传世胜为官。《宋词三百首》:“汪藻(1079——1154)字彥彥章,德兴(今属江西)人。崇宁五年进士,高宗朝累官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兵部侍郎兼侍讲,又称翰林学士,出知外郡。夺职,居永州卒。有《浮溪词》一卷。”《宋词鉴赏辞典》〈词人小传〉:“汪藻(1079——1154)字彥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幼颖异,入太学。 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调婺州观察推官。累迁著作佐郎。高宗朝累官中书舍人,擢给事中,迁兵部侍郎,拜翰林学士,诏令多出其手。高宗绍兴元年(1131)知湖州,八年,以显谟阁学士知徽州,徙宣州。后以事夺职,居永州。工于诗,受苏轼影哬,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语言明快,格调清新。存词四首,风格近栁永。著有〈浮溪集〉六十卷,已佚。“《宋词鉴赏辞典》〈词人年表〉:“公元:1106。干支:丙戍。帝王年号:崇宁五年。词事:晏几道卒?(1030?——)。汪藻、趙鼎、李邴、李光进士及第。”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汪彥章在汉苑,屡致言者,尝作《点綘唇》。或问曰:归兴浓于酒,何以在乱鸦啼后?”公曰:“无耐这一队畜生聒噪何!”(转自今人吴丈蜀《汪藻的〈点綘唇〉》)宋人王明清《玉照新志》:“汪彥章在京师尝作《点绛唇》词云云,绍兴中,彥章知徽州,仍令席间歌之,坐客有挾怨者亟纳桧相(秦桧),指为新制以讥会之(秦桧字),会之怒,讽言者迁于永(贬居永州)。”(转自今人吴丈蜀《汪藻的〈点綘唇〉》)

    栁祠碑上留文字。《中国名胜大辞典》:“【栁子庙】亦称栁先生祠堂,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汪藻所撰《栁先生祠堂记》云:‘零陵之祀先生于学,于愚溪之上,更郡守不知其几,而莫之敢废’。可见远在宋以前即建有此庙。”

    迁始状元亲撰联。上联“渊源乆仰状元雨”,“雨”既对仗的需要,也反映了科举时代读书人把中状元看作久旱逢甘雨的实际。“渊源”,这里是说渴望中状元有着祖祖祖辈辈的历史渊源。【乆仰】一词是关键,“乆仰”,“客套话,仰慕已乆(初次见面时说)”。祖祖辈辈仰慕的“状元雨”,终于初次见面,一声“乆仰”,说出了自己的几多喜悦,道出了祖辈的几多渇求,点明了撰联者的状元身份。下联“世系遥承进士风”:“进士风”,进士的风范;“遥承”,期望子子孙孙遥相继承。关键在“世系”一词。“世系”,有别于“世代”,指“家族世代相传的系统。”用“世系”而不用“世代”,准确地点出了撰者“以事夺职”,不得归故里,“居永州”而成为迁始祖的身世,同时点明了撰联时间在“居永州”之后。据此,认定藻公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湖南零陵的迁始祖。

    这对联采用了便于子孙留传和相互辨认的神对形式,综观全联,构思别致,用词精当,嵌入身世,别出心裁,独创一格。距今己八百五十余年,仍能从中识别其人,各地子孙亦能据此认同宗,令人叹为观止。

    族中现在知道这副对联的人己经不多,想知道湖南那边老祖先的人一定不少,谨录出查得的资料,记下认祖的经过。

                    

                      2002年3月于成都

   

   

    【后记】:《赏词认祖记》传到家乡后,八十高龄的堂兄叫其子打电话来告诉我:他曾听先辈讲,这副是“文状元”联,还有另一副祖传神对,上联是“婺源世泽光犀角“,下联是“南浦家声起凤毛”,是“武状元”联。嘱我也作些考证。我查阅到:“婺源”在江西德兴县东北,唐朝开始设县,因接近婺水的发源地,所以叫婺源县。“南浦”在江西南昌市西南赣江边,古时候是个很繁华的水码头,就是王勃《榺王阁》诗中写的“画栋朝飞南浦云”的那个南浦。可惜汪家住婺源的祖先有什么功勋泽及子孙,住南浦的祖辈以怎样的家声闻名于世,都已经没有根据可以考察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婺源”联反映的是藻公的先辈的家世。它真实地记录了藻公以上若干代先后定居婺源、南浦的那段家族史。……。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