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4005|回复: 10

家谱知识:谱牒学

[复制链接]

8

主题

133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18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6-4-4 19: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ficeffice" />

谱牒学


“谱牒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家谱、族谱的学科。家谱是以表谱的形式记载家族世系繁衍和本族人员事迹的图书体裁。
一、 中国谱牒的起源
谱牒是伴随着家族制度而来的记录家族血缘关系的文献,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家族制度已经形成,需要谱牒来记录它内部的血缘关系;二是文字已经产生,并且有了简单的书写工具,如简册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文献。谱牒的鹪匆灿幸桓龃蛹虻サ椒痹印⒋拥图兜礁呒兜姆⒄构?獭H嗣嵌宰约杭易迨老档募且洌?畛踝苁强诙?啻??倍?媒嵘?鞘率保?突崂?谜庵址椒ɡ窗镏?且洌??庵侄?鞑皇俏颐撬?档钠纂海??换岢晌?恢治南住⒉炯??BR> 关于中国谱牒的产生过程,根据目前能见到的材料和研究状况,大致可分两个阶段,即商代(前1500-前1000)的萌芽阶段与西周(前1000-前800)的形成阶段。商代已有一些简单的世系表,是家谱的雏型。较为完备、成熟的谱牒形成于西周。
夏朝(前2000-前1500)的王室世系,从夏禹立国到夏桀灭亡,在《史记·夏本纪》中有很详细的记载。由于夏朝已有文字之说目前还只是推论,并无实物证明,《夏本纪》中的世系,很可能是商周以后人们根据传说追记的,而不是当时的实录。《史记·殷本纪》所记汤建国前的先公世系和盘庚迁殷前的先王世系,也可能有着类似的情形。至于《大戴礼记·帝系》和《五帝德》中所记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片断世系,则可以断定是战国以后人们根据传说追记的,不能视为信史。我们今天可以准确无误地视为商代世系表的东西,是甲骨文中的几片刻辞和商金文中的几件彝铭。
二、谱牒的盛行
宗法式家族是一种血缘组织,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十分清楚,这种组织才能够维持和发展。即使他们的家族分裂成许多新家族,各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一个家族的始祖及始祖母是谁?始祖如有几个妻的话,谁是嫡,谁是庶?他们各有几个儿子,名叫什么?他们的妻又是谁,又各有几个儿子?家族的各支各房是怎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现在众多族人的父、祖、曾祖、高祖等等是谁?谁和谁是堂兄弟?新家族始祖是从旧家族的哪一代分裂出来的?它又怎样一代一代地传到现在?总之,家族所有成员的各种复杂的血统关系必须清楚。在没有文字的时候,血缘关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传授,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时间长了,记忆难免有差错。当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就用文字把这种血缘关系记录下来.这就是谱牒。
商以前还没有较为完整的谱牒,连司马迁也没有见到过。司马迁说的《谱牒》、《牒记》都是周以后的东西。到春秋时,谱牒相当盛行了,不过由于这种东西并非专门著作,小能强大雅之堂,传到今天的连一种也没有。
三、周代(前1000-前200)谱牒的内容和形式
周代谱牒现在虽然亡佚干净了,但汉朝人看见过,对它的内容和形式作过一些描述,战国以后成书的《周礼》、《礼记》对它有片断的论述:关于谱牒的内容,要记录族众的忌、讳。讳是名字,忌是哪一天死的。族众生子,要记某年、某月、某日生,自然还要记是谁之子。族人有谥者要记其谥。有谥的族众,当然只能是诸侯、卿大夫了。
关于谱牒的形式,从桓谭说的“旁行邪上”一句话来推测,应是一种表格,父辈名讳居一格,子辈名讳居一格,子子孙孙按辈份各居一格,叫做阶段“旁行”。父统诸子,子系于父,谁是谁之子,谁是谁之父,一目了然,叫做“邪上”。在各人的名讳下注明生卒年月日及配偶、谥号等等。这样,就把一个家族从始祖到现在的所有血缘关系都记载得清清楚楚了。
四、魏晋至唐代(200-900)谱牒的盛行及其作用
谱牒是有文字以来,始终伴随着家族组织的一种文献,是家族组织的构成条件之一。什么时候家族制度发达,什么时候谱牒也就盛行。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形成后,人们根据家族的门第来选官、品人、联姻。门第不同,政治权利和社会身份也不同。天下的家族那么多,人们怎么知道哪家是士族,哪家是庶族?即使同一姓,天下同姓的人也很多,又怎么知道谁出身琅琊王氏,谁出身太原王氏?魏晋南北朝时战争连绵,家族迁徙频繁,怎么防止庶族迁到新地方后冒充士族高门?这就需要有一种文献把天下的士族记载下来,人们根据这种记载来确认谁是士族,谁是庶族,谁是高门,谁是卑门。这种文献就是谱牒。
1、谱牒的兴起及其形式
谱牒在历史上曾经兴旺过一阵子,后来随着宗法式家族制度的瓦解而消亡了。东汉末年到魏晋之际(200-300)世家大族式家族制度形成后,谱牒又再次盛行起来,不过从内容到形式都与西周春秋时的谱牒不同了。这时称之为"谱牒"的文献,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家传”,这是最初级的形式。一个家族之所以在一个地方兴旺发达起来,必有几个人对家族的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或者做过朝廷要员,或者做过封疆大吏,他们的子孙就为他们立传,表彰他们的功绩,显示自己家族的身份,如《荀氏家传》等。
谱牒的第二种形式是“家谱”,或叫单姓族谱,每姓每族一本。家传是传而不是谱,只能记载家族名人事迹,不能把所有族人都记上去,光有家传还是无法搞清家族所有人的血缘关系的,于是有人以家传为基础,以家族的世系为脉络,把包括名人和非名人的所有族众贯串起来,注明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这就是家谱了。如裴松之《三国志》注中引到的《崔氏谱》、《世说新语》注中引到的《王氏世家》等,都是这样的家谱。
谱牒的第三种形式,也是最高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状谱牒”,后来又叫作《百家谱》、《东南谱》、《十八州谱》、《天下望族谱》、某郡望族谱等等。家传、家谱都是私家撰述,不具法律效力,必须有一种得到朝廷认可的官撰的谱牒,才能据以确定谁是士族,谁是庶族.才能据以选官、论人和通婚。官修的谱牒不是某一姓的家谱,而是全国或某一郡所有士族家谱的汇编或选编,所以叫作“百家谱”等等。在这种官撰的谱牒中,把天下所有士族的姓氏、郡望都列进去,每姓士族又都详细列其成员的名字、官位及血缘关系,这就是簿状谱牒。所谓“考之簿世然后授任”,“有司选举必稽谱籍”,就是指这种官修的谱牒。官修谱牒不仅同士族的仕途性命攸关,而且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要对所有自认为是士族,并将其家谱上之于官的家族进行甄别、认定,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修订与重撰,所以朝廷设立专门的常设机构图谱局主持撰修工作,置郎和令史等官来执掌,并汲收对谱牒有研究的学者参与其事。
2、谱学和谱家
东晋南北朝时门阀士族制度充分发展,士族、非士族要根据谱牒来确认,人们入仕做官要根据谱牒来认定门阀的高卑,所以谱牒之学就成了一种专门学问,有专门的人从事研究。天下那么大,士族那么多,它们之间的关系又那么复杂,每个家族的历史,近的兴起于魏晋之际,远的则要追溯到东汉中叶,少说也有几百年,要搞清楚他们内部和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确非易事。再加上许多新起的士族要求列名谱牒,而许多庶姓大族还采取冒名顶替、伪造家世等手段企图挤进谱牒,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谱牒修撰的艰巨性。东晋初年苏峻之乱,把原来的谱牒焚毁了,后来重修,称为“晋籍”,其分量之大竞有东西两库。这样繁杂的工作,没有专门学问,不作专门研究,的确是不行的。所以从西晋以后,到南北朝时,毕生研究谱牒的不乏其人,有的祖孙几代从事谱牒研究,从而出现许多著名的谱学家。
西晋(公元250-300年)的著名谱学家是挚虞。挚氏为京兆大族,虞父模曾任曹魏太仆卿。挚虞才学通博,著述不倦,认为汉末以来天下丧乱,许多世家大族,虽子孙已不能明其祖先的事迹,辨其家族的由来,于是撰《族姓昭穆》十卷,进于朝廷。此书早巳遗佚,我们不能确知其内容了。所谓“族姓”即指世家大族式家族,所谓“昭穆”即父子祖孙的血缘关系,这是现在所知道的当时第一部记载天下士族血缘关系的正式谱牒。因为它“定品违法”,大概是触动了一些显赫的大族,为人们弹劾。它有没有成为官书也不得而知,从晋武奇特诏原谅其“违法”的过失来看,大约是被钦定为官修谱牒了。
东晋南朝(400-500)的著名谱学家有贾弼之、贾匪之、贾渊祖孙三人和王僧孺。贾氏为南渡的平阳大族。贾弼之在东晋太元年间由朝廷委任撰修谱牒,于是“广集众家,大搜群族”,撰成《十八州士族谱》百帙,共七百余卷,缮写抄定,藏在秘阁,另抄别本藏于左户。其子匪之,匪之子渊,世传其业。齐永明中,贾渊与王俭共同参撰《百家谱》,又撰《氏族要状》、《人名书》等谱牒,并行于世。谱牒研究成了贾氏世传的家学。王僧孺出身于东海王氏。他在梁代继续贾氏的研究,接成《十八州谱》七百一十卷、《百家谱集抄》十五卷、《东南谱集抄》十卷(《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此时的谱牒之学,到了王僧孺手中,算是集大成了。
北朝(350-550年)官修谱牒,大抵均属集体撰述,故不见研究谱牒之名家,如魏太和中,诏各郡中正,“各列本土姓族”作为选士的依据,似乎还没有把全国士族的谱牒统到一起来。北齐的《类例》以甲门为士族,北周的《建德氏族》以四海通望为士族,似乎是他们那个小国的统一的谱牒,除《类例》知道是浮屠昙刚所撰外,《建德氏族》也是集体撰修的,故未留下撰人姓氏。
3、谱牒是选官和通婚的依据
门阀士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在门阀士族内部选拔官吏和相互通婚。在选拔人才和连结姻亲之前,先得查一查人才的和姻家的出身是不是士族,是第几等的士族。怎么查呢?查谱牒(又叫簿状)。只有官修的谱牒才具有法律效力,才能作为根据,所谓“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就是这个意思。选拔人才首先要查人才的出身门第,那么负责选拔的官吏,包括吏部官员和州郡中正,必须对全国和本州郡的士族的情况了如指掌,否则很可能因为把寒门列入上品或把高门贬为下品而犯错误。因此不熟悉谱牒的人是不能当吏部尚书的。如南齐时,齐武帝拟用萧鸾为吏部尚书,王晏反对说,鸾不熟悉谱牒,恐不可居此官,齐武帝只好作罢。又如陈朝时,陆琼作吏部尚书,人们认为很称职,就因为他“详练谱牒”。通婚的姻家如果不是通家之好,而是不熟悉的家族,也要先查谱牒,以免“婚宦失类”。尤其是发生婚姻纠纷时,谱牒就是解决纠纷的根据了。如王源与满璋之两家通婚,媒人刘嗣之称满氏为高平旧族,后“索璋之簿阀”查核,竟是“士庶莫辨”,搞不清楚了。这说明士族连姻,确实是要先查谱牒的。
4、合族与通谱之风盛行
人们的出身门第不同,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门第又主要是根据谱牒来辨认的,所以有些庶族出身的官僚、富户,就企图通过权势成金钱,胁迫或买通士族中的某些人,与士族合为一族(首先得是同姓),将自己的家族上到士族的谱牒中去,从而挤进士族的行列,这就是所谓的合族和通谱。这种采取非法手段合族、通谱的事例,史不绝书。
如宋时刘延孙为彭城大士族,而宋皇帝刘氏虽自云出身彭城,但实系庶族,与延孙本不同宗。宋文帝为了攀上士族,与延孙合族,并使诸子同延孙序亲。对于皇帝来与自己合族,延孙也只好接受。北魏太武帝外祖父杜豹死在濮阳,要改葬于邺。杜豹为魏郡庶姓,太武帝嫌不光彩,要在杜姓士族中找一人营护葬事,结果找到京兆杜铨。葬事营毕,杜铨遂与魏郡杜氏合族。这些是皇室、贵戚同士族合族的例子。
至于民间的合族通谱就更多了。皇室与士族合族,可以公开进行,而一般的庶族要与士族合族,除了要取得与之合族的士族的同意之外,还要买通撰修谱牒的官员,否则就不能合法化。例如贾渊掌修撰谱牒,有一个叫王宝泰的人,买通贾渊,要把自己的家族上到江左第一大高门琅琊王氏的谱中。事未成而被告发,按律贾渊当处死,由于其子向皇帝叩头流血乞免,才免去死罪。可见当时这种买谱、卖谱的事件也是有的。
五、唐代(600-900)谱牒的重修及其衰落
隋唐废中正、兴科举,朝廷用人主要根据考试成绩,不再完全依据士族的门第出身,士族已经失去了政治上的特权,士族这个头衔只是一种社会身份的体现了。因此谱牒也不再具有从前据以选官、品人的作用了。可是唐初还屡修谱牒,而且声势很大。究其用意,主要是唐太宗等人企图以唐朝皇室和功臣为主要成份。培植一个新的士族集团,用以代替山东士族和东南望族的旧士族集团,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巩固唐王朝的统治。这个新培植的士族集团,要取得社会的承认和法律上的确认,就必须写到谱牒中去。所以唐初的屡修谱牒,不过是一种培植新士族、贬抑旧士族的措施或行为罢了。
1、唐初谱牒的重修过程
唐初大规模的修撰谱牒共有三次。第一次是贞观初年。唐太宗命高士廉等人主持撰修谱牒。高士廉等于是召集四方娴熟士族门阀的官吏、学者参加,并广泛搜集天下的谱牒,参考史传,辨其真伪,于贞观十二年(638年)奏上《氏族志》一百三十卷。高士廉等人大概没有领会到唐太宗命修谱牒的意图,是为了抬高新士族的地位,“崇重今朝冠冕”,仍然按照南北朝以来的传统,把山东士族崔、卢、李、郑等姓列第一等,这就触怒了唐太宗,发了一大顿脾气,指示按照“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的方针重修,然而颁布天下,依以为准。第二次是高宗时。此时武则天当政,中书令许敬宗以贞观《氏族志》未载武氏的族望,吏部尚书李义府也以《氏族志》中没有李氏的世系,于是奏请改修。显庆四年(659年)下诏,礼部郎中孔志约等主持其事,凡在唐朝得五品以上官职者均可入选,这就把士族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书成,改名为《姓氏录》,颁行天下,同时将贞观《氏族志》收缴焚毁。第三次是中宗复位之时。当时左散骑常待柳冲认为《氏族志》、《姓氏录》颁行已近百年.士族兴衰变化很大,于是上表请加以改修。中宗命冲与左仆射魏元忠及史官张锡、徐坚、吴耀等八人依据《氏族志》重新修撰,几经波折,至玄宗即位,才撰成《姓族系录》二百卷奏上,复又命柳冲及著作郎薛南金刊定。此后唐代就没有再修过谱牒了。唐初,士族还保持着虚假的高贵社会身份,所以那些新贵们还想用重修谱牒的机会挤进士族的行列,此后则已没有这个必要了。
2、唐代谱学抑制旧士族的性质
如前所述,唐初屡修谱牒的目的是为了抬高新贵们的地位,培植一个以皇室和功臣为主体的新士族集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在重修的谱牒中贬抑旧士族的地位,否则新贵们的地位是提不起来的。唐代谱学的这种抑制旧士族的性质,在太宗、高宗两次修谱的过程中表现得很充分。高士廉等修《氏族志》奏上,唐太宗命令不准沿袭南北朝以来以山东士族为高门的惯例,而要以当今的官品作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即使崔、卢也好,李、郑也好,王、谢也好,都得把门第品级降下来。原稿中列第一等的清河崔民干,一下子降到了第三等,这对于以门第高贵妄自尊大的旧士族,无疑是巨大的打击。高宗时修《姓氏录》,凡本朝官至五品以上均得列为士族,许多一字不识的穷汉出身的人,因当兵有军功而官至五品者,也都成了士族。这样做虽然有点滑稽,但却等于说当士族根本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它抑制旧士族的意义是十分明显的。也正因为这一点,《姓氏录》遭到了旧士族的疯狂攻击,说它是“勋格”(意思大约是一种职官品级的表格),他们自己反而认为被收进《姓氏录》是一种耻辱。旧士族不愿意被收入“勋格”,而修谱者却偏要把他们收进去,让他们同那些“兵卒以军功致五品”的人坐在一条板凳上,表示旧士族的地位也不过如此,故意使旧士族面子上难堪。
3、唐初的谱学和谱家
唐初的谱学虽然也很兴盛,但作用同南北朝的谱学完全相反,不是维护旧士族,而是贬抑旧士族,维护新士族了。因此,谱学家的任务就变成了论证新士族的合法地位,维护新士族的利益了。唐初的著名谱学家中首先要介绍的是路敬淳。他是高宗、武后时人,勤学不倦,对于历代谱学素有研究,对于各个士族的门第姓望,能究其根源枝派,曾撰《著姓略记》十卷行于世。史称“唐初姓谱学唯敬淳名家”,其他各家“皆本之路氏”。另一名家是柳冲,他曾主持修撰《姓族系录》,“好学多研”,是路敬淳以后的第一人。唐代谱学为柳氏家学,后其族人柳芳著《氏族论》,是对魏晋以来的谱学进行理论上的总结的第一篇论文,为后世研究谱牒的人所必读。比柳冲稍后的有韦述,亦是唐代谱学名家。他雅好谱学,在秘阁见到柳冲等撰《姓族系录》,非常喜爱,乃于工作之余,亲手抄录,另撰成《开元谱》二十卷。柳芳《氏族论》“唐兴,言谱者以敬淳为宗,柳冲、韦述次之”应是不假的。
唐初谱牒的形式也同魏晋南朝一样,分为私修的单姓族谱和官修的天下望族谱两种,前面说到的几次重修谱牒,即是指后一种。隋唐的单姓族谱,如《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和《通志·艺文略》中提到的许许多多某氏某姓家谱,我们至今只发现了两件原件的残片,都是用方框、线条、箭头表示的世系图表,详细注明每人的血缘关系、名讳、官职及配偶的姓氏名字等,图画清晰,抄字工整,一目了然。官修的望族谱,在敦煌石室中发现了几种残卷,其中以题为《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的最为完整和典型。它的内容是按照唐代的政治区划,依道、州、郡的次序排列,每一郡列出该郡的望族姓氏,少者三姓(如凉州西平郡),多者四十姓(如雍州京兆郡)。这大约是官修谱牒的一种提纲,而不是修成的谱牒。因为光列每郡的几个望族姓氏,而不列出某一个人是不是属于这个望族,是起不到谱牒的作用的。
4、唐初的合族与通谱
随着世家大族式家族的没落和门阀士族制度的衰颓,旧士族的政治特权虽已消失,但却还保持着相当高的社会声望。新士族中的一些无耻的人,并不以家族列入士族为满足,仍然趋附旧士族的这种声望,想方设法同旧士族合族、通谱,追求旧士族社会身份高贵的虚荣。如李敬玄系庶族出身的新士族,长期做吏部尚书,三次娶妻都是山东士族,仍嫌门第不高,而与赵郡李氏合谱。李义府官至吏部尚书、中书令,也嫌自己门第不高,谎称自己出身赵郡,与赵郡李氏叙昭穆。给事中李崇德是真正的赵郡李氏,迫于李义府的权势,只好答应。后李义府犯罪遭贬,李崇德即削除其谱牒。不久,李义府再为宰相,于是衔根在心,使人诬陷李崇德,竟至下狱自杀。杜正伦虽出自京兆杜氏,但已随祖落籍相州,不是杜氏的嫡支,身居宰相,还硬要挤进杜氏的嫡系中去,京兆诸杜不同意,于是他向皇帝建议开凿杜固,以水灌杜氏。王锷官至同平章事,为了得到一个虚假的门望,竟认太原王为从父,甘愿去做人家的儿子,并以提拔王子弟多人为“名宦”作交易。可见他们为了换到一个山东士族的假门第,用了多少手段。唐太宗批评旧士族“无礼”、“无耻”,其实新士族在这一点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六、唐末(900年)谱牒的衰绝
谱牒是适应世家大族式家族和门阀士族制度的需要而兴起的,在唐末五代,随着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的瓦解,谱牒彻底衰绝了,专门研究谱牒的谱学也消失了,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已经彻底瓦解。
1、谱牒衰绝的过程
如前所述,直到唐代中叶,维系世家大族式家族和门阀士族制度的谱牒,还在不断地重修,谱学还相当兴盛,谱学家也代不乏人。可是,在唐中叶以后,尤其是唐末五代以后,谱牒已经散亡,谱学已经衰绝。这说明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彻底瓦解之后,维系它们的统治的谱牒和谱学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而被送进了博物馆。那种专门记载士族门第高下、研究人们血缘世系的官修的谱牒,藏于官府的正本,即人们据以选官和联姻的天下望族谱,因为长期战争和频繁的改朝换代,大多毁于战火。后唐时豆卢革说,朝廷选官,据以考查世系的“文书不完”,就是指的谱牒已经残缺散佚了。至于藏于私家的副本和单姓谱,或者毁于战火,或跟着它的主人及庄园一齐被消灭,或者在逃亡流徙中散失。五代时,豆卢革一次问侍中郭崇韬:“汾阳王(指郭子仪)是代北人,你祖居雁门,是不是他的后人?”崇韬回答说:“经乱失谱牒,曾听先父说,去汾阳王已经四代。”可见在战乱中丧佚谱牒是普遍现象。由于谱牒当时在政治上已没有什么重大的作用,研究它就没有多大价值,谱学和谱学家自然也就跟着绝迹了。从北宋以后,许多学者曾经一再谈到过谱牒衰绝的这个过程。如苏洵说,自唐朝衰亡,谱牒就废绝了;胡应麟说,自五代以后,人们已不崇尚门阀,谱牒之学,遂绝而不传;归有光说,魏晋以后,根据门阀高下来选官,所以谱牒之学特别兴盛,直至李唐,还十分崇尚,五代衰乱,谱牒就荡然无存了。他们说的谱牒衰绝的过程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2、北宋(950-1100)以后人们均已不知自己的统系来处
谱牒是记录士族的世系源流、血缘亲疏、门第高下的簿籍,是用来区别人们身份地位的高低贵贱的依据。一家士族几代以至十几代的发展、繁衍情况及履历宦绩,都在谱牒上记载下来,所以他们对自己家族从始祖以下(一般是从魏晋以来)的历代祖先,叫什么名字,任什么官职,都了如指掌,家族内部支派分析的发展脉络,清清楚楚,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也十分明确。当谱牒衰绝之后,到五代北宋时期,情况就完全变了。历代皇室以至达官显宦大都出身于庶族地主,还有不少贫穷士子通过科举爬到高位,他们中很少有人能搞清楚自己五代以上的祖先是谁,即使有的人本人心中有数,但也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草野之民。例如宋初的几位宰相,范质、王溥的家世,只能数到他们的父亲,魏仁浦幼时孤贫,父亲叫什么名字,史书上都没有记载,赵普的世系虽然能数到曾祖父,再往上也搞不清了。他们都是靠中进士这条路爬上高位的,并非由于家族的荫庇。由于没有了谱牒的记载,家族的世系脉络只能靠口耳相传,时间一久,谁是谁的祖先,谁是谁的子孙,在世的人相互间是什么血缘关系,也就搞不清楚了,家族的世系成了一笔糊涂账,即使那些确实出身于历史上的门阀士族的人们,也搞不清自己的来历了。这就是张载、程颐等人说的人们都已不知道自己的“统系来处”的意思。
七、宋明(1100-1600)以来,家谱是维系家族血缘关系的主要纽带
每个聚族而居的封建家族组织,必有一部以至数部家谱。家谱又有宗谱、族谱、家乘等不同的名称。人口众多的大家族的家谱,同他们的祠堂一样,还分为通谱、支谱、总族谱、分族谱、大同宗谱、小宗谱等等。宋以后,随着近代封建家族制度的形成,修家谱的风气十分盛行。到了明清两代,在农村中,可以说既没有无谱之族,也没有无谱之人。
1、家谱的内容
家谱是一种簿籍性质的东西,其基本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是全族的世系和血缘关系图表,这是家谱的主要内容,一般占90%以上的篇幅。世系图表中详细记载着全族男子的名讳、字号、生卒年月、葬地、配偶姓氏及生卒年月等,以及生几子几女、子何名、女适何地何姓等,“至于讳某宇,娶某氏,生几子,葬某处,寿若干、咸备载于后,庶几可示后昆。”有进学中举、为官作宦者还要记其简历。每一代每一人都这样详细记录,不嫌其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族血缘关系的清楚。世系图表的基本形式有图式和表式两种。图式是把全家族的世系绘成简图。把主要内容注于图中,使人一目了然,表式是将家族世系排列成表格,将世系的内容用小字注于格内,也可收到眉目清楚的效果。
二是全文刊载本族有史以来制订的各种家法族规、家训家范、祖宗训诫子孙的言论等。“谱列家箴、家礼、庭训,立宗法实伸国法也。”如果一个家族有几百年的历史,历代制订的家法族规就很多,家谱不惜篇幅罗列上去。只有少数兴起不久的家族,修谱时还未制订成文的家法族规,它们的家谱才缺少这部分内容。这类东西是封建家族组织的形态结构的特点之一,载入家谱的用意是便于平时向子孙宣讲,要求族人永远恪守,并使族长能依据此类家法来惩罚不服统治的族众。
三是祠堂、祖茔、族产公田的座落方位、形胜地图,以及义田记、墓志铭、买地契等等。“其各支家祠、条规、祭产地图,亦宜详载,以见报本追远之意,并使后便翻检”。祠堂的基本轮廓,几进几重、门户窗棂、围墙设施。都要绘制清楚,刻入家谱。祠堂如果是建在新近购置的异姓土地上,还要在家谱中记载购置过程,并附刻地契,以防一旦发生产权纠纷时有案可查。一个家族的祖茔往往有多处,大多错杂在异姓田地之间.抛弃在远郊乡野之外,且无专人经管,经过日晒雨琳风蚀,历年久远,就会树折碑残,失去标记。所以必须在家谱上详细记载每一墓地的方位、座落和四至,并刻上略图。“祖茔,或绘形胜地图,或书世系格内,某山某向,坐落某处,庶免侵占.志不忘也”。
四是家族的历史。每个家族的家谱,都必有一篇叫做“宗族源流”或“族姓渊源”的小序冠于谱首,叙述本族姓氏的由来,始祖的渊源,迁徙的经过,兴盛的始末,祖宗的事迹等等。家族历史既是家族势力向族众进行宗法思想教育的工具,又是核查家族的系统源流确有依据。一般说来,一个家族的来历清楚,迁徙分析脉络分明,血缘关系也必然清楚。
2、家谱的“行辈字派”
这也是家谱所包含的主要规矩。行辈字派又叫祧字,是以之入名并区分辈份、排行的一些字。行辈字派在进入家谱以前就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 最后,起到了巩固宗族作用的姓名范畴内的东西是姓。姓是部落的名称,每个人都用同一个姓,表示每个人都是这家族里的人。后来种族繁衍,人口扩大,家族越分越多,于是出现了氏,氏是姓下面的分支。秦汉以后,姓、氏合一,同时门阀制度又兴起,社会中很讲门第观念和家族出身,这个时候,人们就考虑用名字来表示行辈了。
首先人们是用来表示行辈的,尤其是表示排行。这些常用在字中表示排行的字有:长、次、幼、少、元等等。这些字同先秦时期在名中表示排行的字:孟、伯、仲、叔、季等的作用是一样的,而且一般也都是字中的第一个字。长、元都表示排行第一,是在子,比如晋朝王悦字长豫、桓温字元子,他们都是长子。此外字中用长、元的还有汉司马相如字长卿、徐庶字元直等等。次,是次子的意思,排行第二。比如东汉时的祭肜字次孙。幼和稚都是小儿子的意思,排行最末。比如东吴主孙坚字文台,而其幼弟孙静字幼台,东晋葛洪字稚川,三国蜀马谡字幼常等等。少,是弟弟的意思,比如东汉之时许荆就上有兄长,他的字是少张。此外也有用某一个不是表示排行的字来给家里的兄弟命字的,如袁绍的儿子们的字一律都以“显”为第一个字。下层人民常以数字为名来表示排行。
魏晋以后,人们逐渐又把表示行辈的字从字转向名,这就是现在的家谱中一般的行辈字派了。唐朝的杜甫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宗文、宗武,宋朝的三苏中苏试与苏辙是兄弟。他们也代表了行辈字派的两种主要形式。
一种行辈字派是对各辈人名中的用字的限定。比如某一辈人的名中都用"明"字,另一辈都用"德"字等等。孔氏家族的行辈字派从思晦开始,他规定下一辈均用"克"字。再往下各辈依次在名中用: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详、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等等。现在在台湾的孔德成先生是孔子的77代孙。
行辈字派一般都是由家族中的某一位名人制订的,很多都编成几句吉祥话,有的文人甚至可以写成诗。比如浙江《唐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福禄永昌隆,和良端世美,才智瑞宁聪”。湖北《汪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正大光明,成先于后,世泽延长,齐家有猷。"
行辈字派有的用在名字的头一个字,有的用在后一个字,以前一种居多。考虑行辈字派,既要考虑其意义,又要照顾读音,字形适宜人名,而且还可以与大量的字组合成名,不致于因人多而重名。行辈字派快要用完的时候,就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旅长再次将其延长。
这种行辈字派对人名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使双字名增多,因为这种行辈字派只能起双字名。但是由于其中一个字属于行辈字派,家族内的同辈人都用这个字,而且社会上可入行辈字派的字并不很多,所以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字名,只是带上了家族标志的单字名。行辈字派还限制了名字的另一个字的使用,这一方面是由于字派的字不多,可与之组合的也不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很多人喜欢让另一个字也互有联系,比如杜周的三个儿子分别名叫延寿、延考、延年,寿、考、年都表示寿命,但这种字毕竟不多,如果这一辈有十几个人,可就十分难办了。所以行辈字派又往往会造成文意不通的名字和冷字僻名,这是由于宗谱既强调行辈关系,又十分重视名讳,不允许出现重名。
另一种行辈字派是用人名字的偏旁作出规定。像在《红楼梦》里,贾家第二代都用"亻"旁,第三代都用"夂"旁,第四代都用"王"旁,第五代都用"艹"旁,比如贾代善--贾敬--贾珍--贾蓉,这种行辈字派的选择用字范围似乎更宽泛一些,但是一代一代用下来,为数有限的偏旁也就所剩不多了,而有一些偏旁仍旧是字少或意差,如"犭"旁。
宗谱的行辈字派由于是加强宗法制度的工具,所以其用字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目的,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美德或吉祥的字,如:德、仁、明、亮、全、有、忠、诚、孝、礼、福、禄、吉、祥、贤、良等等。第二类是希望宗族延续和昌盛的,如:永、传、昌、盛、兴、延、继、承、世、多等等。第三类是怀念先祖和歌颂皇天恩德的,如:泽、祖、显、荣、恩、锡、启、先等等。这也限制了行辈字派的用字。
宗谱在宋元(公元1000-1200年)以后在中层以上的家族中大为风行,甚至影响到皇族。清廷皇室的行辈字派是两种方法并用,像雍正皇帝一辈的名的第一个字都是“胤”,后一个字都是“礻”旁。乾隆皇帝一辈都是“弘”字,后面用“日”旁字。乾隆、道光、咸丰皇帝还分别规定了四个行辈字派:永、绵、奕、载、溥、毓、垣、启、焘、岂、增、祺。
3、续修家谱的间隔时间
一个家族的家谱,必须定期续修。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家族中总要新生孩子,娶进媳妇,增加人口,还会逝去老人,新增坟墓。族产公田虽不准买卖,但兴旺的家族还会购进公产,破败的家族,族产公田也免不了被不肖子孙偷着出卖,发生变化。所以家谱必须定期续修,把上述种种新的变化反映到家谱上来,这样才能确保家族血缘关系上的清楚准确。续修的间隔时间,绝大多数家族规定为三十年或三世。“谱必三代一修,恐世远年久,无不散失,乖离之弊,其所失为不小。”许多家族还规定家谱要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族谱重修刻板后,每十年汇稿,三十年续倍,补刻刷印,附装谱后,以免久远难稽。”一个家族三十年不修谱,即被认为不孝,对族长及族中执事人员要律以不孝之罪,给予国法和家法的惩治。家谱三十年一修,大体上可以把家族中的两代人衔接起来。三十年是一代人的成长时间。每隔三十年续修一次家谱,就能趁老一辈还健在,新一代又已成长的时候,将三十年里家族中的亲缘关系的变化准确记录下来。如果间隔时间过长,老人陆续死去,族中人丁变化就会记不准确,势必引起血缘关系的混乱。
4、修谱的义例
所谓义例,类似我们今天说的指导思想。家谱能不能起到维系家族制度的作用,关键在于遵循什么义例去修纂。如果指导思想不明确,该写的不写,不该写的又写了,或者兼收并蓄,有文必录,非但不能巩固家族统治,还会适得其反,削弱和涣散家族制度。修撰家谱的最基本的义例是什么?就是隐恶扬善、为亲者讳两句话。这是近代封建家谱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基本原则。一是扬善,写好的,“谱以正宗派,笃恩义,故独以书善也”。二是隐恶,不写坏的,祖先族人做了坏事,不准写进家谱,“凡有干谱例,当削不书,违者许房长(即族长)鸣祠处治”。
5、家谱的保管
家谱刻印出来,要分发给族人保存,以备必要时查询,发挥它的作用。家谱一般一房一部,不得多印,掌谱人由房长充任,也有的家族规定推本房之贤能者为掌谱人。掌谱人领取、保管家谱时,要在族长处登记造册,注明所领家谱字号,这样便于检查家谱保存好坏,有无破损、失落现象,而且可以分清责任。一个家族,往往在家法族规中对家谱的收藏、保管提出严格的要求。如必须将家谱装进特制版木匣,供于祖龛之上,或藏于书室之中,不得随意乱放,以致亵渎家谱。木匣不准移作他用,家谱不准鼠蚀虫蛀、污损油浸、腐败霉烂、遗失散落、私自誊录或借给外姓人观看,违者依家法处罚。如果领谱人敢于瞒众觅利、鬻谱卖宗、出卖家谱者,则视为不孝,从重惩治。为掌握家谱的收藏、保管情况,家族每年要检查一次或数次,检查时,由领谱人携带原发字号的家谱,到祠堂集中,先由各领谱人相互检查,后由族长评判,保管好者表扬奖励,保管不善者批评处罚。
6、家谱对于维系近代家族制度的作用
家谱的作用,在于防止因年代久远或异姓及同姓异族者迁入本地而造成家族血缘关系的混乱,从而达到"收族"的目的。因此,家谱首先是确认族众的血缘关系亲疏、防止血缘关系混乱的依据。家族既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社会组织,那么族人在家族中与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利益,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血缘关系中所占的地位。一般说来,在三四代以内,谁是谁的父祖,谁是谁的子孙,人们是不会搞混的。但是时间一久,族大人多,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就不容易记得很准确。加上族众中有过继族人子为嗣者,有养异姓儿为子者,有随妻带来异姓子者,有不同家族的同姓迁居本村者,时间一长,就会搞不清楚他们是不是本家族的人。而这些情况在家谱的世系图表上一查就着,就可以据此确定族众的地位,赈济贫困族众,解决世系纠纷,防止血缘关系的混乱。
其次,家谱在历史上曾是向族人宣传宗法思想的工具或课本。宣传的方法主要是祠堂读谱。通过祠堂读谱这种家族的重大活动和盛大典礼,使宗法思想和家族观念在族众的思想上扎下根来,达到团聚族人的目的。
再次,家谱在历史上还是惩罚族人的一种工具。在封建家族制度盛行的农村,族人的名字列进了家谱,就表示得到了家族的承认,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不准入谱或削去谱名,在人们的观念上认为是一种奇耻大辱。封建家族势力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观念,把不入谱和削谱作为随意处罚族人的手段。族人倘有不孝不悌,犯奸为窃、玷辱家声、逆伦伤化者,一慨不准入谱,如果在修谱之后发现了这些“罪名”。还要从家谱上削去名字,严重的株连父兄子弟一起削去名字。私生子虽有亲近的血缘关系,但也不准上谱。
八、现代家谱的续编
在世界上,很多其它国家也有编制家谱的习俗,但他们大都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家谱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多年,已成为我国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仅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家谱就有一万二千多部(九万余册),是目前世界上收藏民间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图书馆顾廷龙馆长率领一批年轻人跑遍了全国的纸浆厂,从化浆炉前抢下了六千多种家谱收藏。
由於家谱是族人血缘关系的记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是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关于家庭起源、家族形成、民族融合及其繁衍生存、迁徙分布、发展兴衰的重要史籍,凝结着华夏文明的形成、发展、传播及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各种内容,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由於家谱记载的内容又可反映当时的一些重要事件及经历,往往可补充史料的不足,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它对研究我国的人文发展,及其构成有着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
今天,炎黄子孙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华人超过5500万。每年大批华人不辞艰辛,来到中国祭拜祖先。中国人的这种寻根追祖情结,不能不说与延续数千年的家谱有关。家谱维系的不仅是一个家族,更是一个民族。
现代人续编的家谱,吸取了历史上编制家谱的精华、弃其糟粕,将每人的:世系、生卒年月、学历、专业、经历、婚姻、成就、照片、地址等都记载下来,还配上反映重要人物及事件的短文,将家谱记载的内容加以了发展,成为家族中维系血缘关系及记载家族历史的珍贵人文材料,代代下传。
近年网络更为分布世界各地的族人提供了快捷、方便的联络手段。“数字家谱”的出现;“姓氏网站”的不断诞生;家谱在网上的“动态更新”和在网上浏览家谱已成为新时尚。用计算机网络汇总“炎黄子孙的脉络”就有了可能。
现代家谱的续编,应逐步趋向于网络化和适度的公开化,从而给家谱材料的真实性和可利用性创造条件。
近数十年中,因族内人员迁移频繁,往往连络疏远。几千年家谱形成的记载,目前正处在青黄不接时期,一旦中断,则无法补救。续编和衔接即将中断的家谱,实为当代人义不容辞和责无旁贷的事。
近年,尤其在南方,我国修家谱之风又再兴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33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18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19: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原文:

六月,丁卯,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
??初,太宗命高士廉等修《氏族志》,升降去取,时称允当。至是,许敬宗等以其书不叙武氏本望,奏请改之,乃命礼部郎中礼志约等比类升降,以后族为第一等,其馀悉以仕唐官品高下为准,凡九等。于是士卒以军功致位五品,豫士流,时人谓之“勋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33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18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19: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事实上,唐代亦系起自巨姓大族的环境中,太宗践祚之初,虽颇思在各方面不过于重视关东旧族传统,然沿至文宗之世,欲以真源、临源二公主降士族,婚于当时大姓崔、卢,犹以为难,慨然叹曰:“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反不若崔、卢耶?”(《唐书》杜羔传——引自前揭方壮猷《中国中古时期之门阀》)门阀相互结托,形成莫大社会势力,要在取士官人方面完全不受他们牵制,殊不可能。自太宗命高士廉等撰氏族志一百卷,甄别士庶以后,接着中宗、玄宗、代宗、宪宗、文宗等朝,皆有类似性质的选述。谱学与依品官人有关,至唐代反而特别兴盛,无怪唐代四百余宰辅中大姓崔氏占三十二,杨氏杜氏各占十一,卢氏十,郑氏八,其他属薛、柳、武、苏等氏者,复共达数十人。它们把持朝政,自难免不垄断仕途。所以为庶人下品“网开一面”的科举,名额极受限制;而考试及第的人,又不一定可以直接入仕。于是,奔竞请托,百弊丛生。“开元以后,四海晏清,士耻不以文章达。其应诏而举者,多至二千人,少不减千人,所收百才有一。”(《文献通考》选举考二)当时“王公大人巍然于上,以先达自居,不复求士。天下之士,什什伍伍,戴破帽,骑蹇驴,未到门百步辄下马,奉币刺再拜以谒于典客者,投其所为之文,名之曰‘求知己’;如是而不问,则再如前之所为者,名之曰‘温卷’,如是而又不问,则有执贽于马前自赞曰:某人上谒者。嗟呼,风俗之弊,至此极矣!此不独为士者可鄙,其时之治乱蓋可知矣。”(同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33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18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19: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试题中心:
高士廉等撰《氏族志》成,又称《贞观氏族志》 640年唐太宗贞观十四年 八月,侯君集克高昌,唐以其地...诏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33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18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19: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姓》是按贵贱排列的吗——姓名贵贱论

若说姓名也有贵贱之分,恐怕不少人要嗤之以鼻,但事实毕竟不会屈于偏见。姓氏与人名的贵贱之分不仅确实存在,而且源源流长。畸形的封建社会定然有其畸形的产儿,以贵贱论姓名只不过是封建宗法门阀制度的雕虫小技。

姓名贵贱论分名和姓两条来叙述,这里先讲讲姓氏的贵贱渊源。

南宋史学家郑樵有《通志·氏族略》云:“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今南方诸蛮此道犹存。古之诸侯,诅辞多曰:坠命之氏。陪其国家以明亡氏,则与夺爵失国同,可知其贱也。”

这段话明白地告诉后人姓氏形成之初,其主要目的就是“明贵贱”和“别婚姻”,上古三代“贵者有氏”,只有贵族才有姓氏,一般平民百姓不得拥有,奴隶就更不用说了。有姓氏的贵族,掌有朝政大权,当时被称为“百姓”,所以那时“百姓”一词,是对有爵禄官职的人的泛称,指百官,与现在的意义恰好相反。即使“百姓”之族,到了周朝也开始有贵贱之分。百姓中最尊贵的一姓为王族姬姓。姬姓占有的封地最多,政治权力最大,姜、姒、子等姓次之,以后便是掌管手工业技术、管理工程的低级“百姓”。

周朝后期,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的波动,姓氏得以从少数人手上分离出来,成为全民共享的公共财物。许多人渐渐认识到,姓氏只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代表自身与家族的符号,组成姓氏的字不过是单字词,根本不与这些字所代表的事物和含义发生任何联系。

但是,正如俗话所示:百足之虫,僵而不死。以“明贵贱”为由产生的姓氏,在封建社会这个“等级制度”的温床里不可能睡个安稳觉,就在它刚刚合眼不足百年时,两汉的刘姓皇族就把它从热被窝里搅醒,堂而皇之地把它扶上史辇加以开发利用。他们依“因生以赐姓”旧律,引经据典来论证刘氏的高贵血统和非凡出生,其根据是:《左传》载帝尧唐陶氏之后、晋国大夫士会曾一度出奔秦国,其家族亦居于秦,后士会归晋,留在秦国的家族就改称为“刘氏”,因而刘氏乃帝尧后裔,其血统决定他是要称王称帝的。为了推广他们的“姓氏贵贱说”,刘汉王朝开始将自己的刘姓赐给有功于朝的文臣武卫,让他们与自己一同享受“国姓爷”的伏特;凡刘姓全家皆免其徭役。

刘氏开风气之先,后来者蜂涌而至。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派人到处放风说:“王氏”也出于帝尧,坐龙庭非他莫属,如此一打一闹,姓氏的门第贵贱观念深入人心,某人一有名气,人们便自发地为其“寻根问祖”,考察其为某某名门贵族后代。东汉末年,“乱世英雄起四方”,“织席贩履小儿”刘备在政治角逐中成为三鼎之一,于是王朝史官遍查百史,推算出刘玄德乃当今皇帝的长辈,尊为皇叔。后来又嫌“皇叔”之名太虚,干脆做了个实实在在的皇帝。

姓氏高低贵贱之别,经两汉的“沉渣浮起”到魏晋南北朝经长足发展,臻于登峰造极地步。有唐刘禹锡怀古诗《鸟衣梦》为证: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西晋末年,司马睿帝带着大批豪门贵族逃到江南建立了东晋政权,这些有功之臣多是王、谢、袁、萧四大姓,他们依仗开国之功,掠夺权位,为后代开辟了高贵的门第。此后,四大姓执掌南京政权达两百年,《乌衣巷》中的王谢指的是开国之勋王寻与谢安两大家族,他们世居南京鸟衣巷,常手执尘尾,高谈阔论儒佛之学,吟诗赋词,附庸风雅,享尽荣华富贵。魏晋南北朝时期,“王谢”二姓就成了望族大姓、高门显贵的代称。

两晋以往,北魏时期,定高贵大姓已形成定制。公元495年,孝文帝详定族姓,确立了门阀系列。列鲜卑族穆、陆、贺、刘、楼、于、嵇、尉为一等士族,“勋著当世,位尽王公”;对汉族则规定:“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云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这四姓。”具体说来,茫阳芦氏,清河翟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四姓为最高门。据说陇西李氏听说魏孝文帝于汉姓中“定四姓为最尊”时,急如星火,策马昼夜兼程赶至洛阳讨封,无奈卢、崔、郑、王四姓已定矣,李氏“姓”落孙山。为抚真心,孝文帝又颁令言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博陵崔氏之门第也很高,陇西李氏才悻悻而去,时人因而讽刺陇西李氏为“驰李”。

陇西李氏缘何要飞奔上京讨封呢?因为那时姓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社会地位、仕宦升迁、婚姻关系等。许多士族大姓凭其家庭出身,可以“平流进取,坐致公限。”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如琅琊临沂王氏,从汉代到南朝陈代,17世数百人为高官,许多人做到丞相、吏部尚书等职,而出身寒门者哪怕你有惊人之才,也只能屈居下位,永世得不了翻身。为此西晋文人左思在《咏史》中愤笔写道: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西汉权贵金日磾和张安世之后代,凭籍祖上荫功竟七世为官,而才翘当代的冯唐由于出身寒门,直至皓发苍颜仍屈居下位,可见姓氏贵贱恶习害人非浅。

对姓氏高低贵贱之分岂止是左思一个不满,同朝大臣诸葛恢也是满肚子火。一次他与丞相王导争论姓氏先后,王导问:“为什么世人不说葛王而说王葛呢?”诸葛恢说:“这好比说驴马,驴在前,但驴能胜过马吗?”

到了唐朝李世民时,姓氏的等级观念仍未松驰。贞观十二年,吏部尚书高士廉奉命撰写《氏族志》,分上上至下下九等,定姓氏之高下尊卑,高氏以为李世民开明,竟斗胆定山东崔姓为第一,皇族居次。唐太宗知道后怒发冲冠,大加斥责,钦定皇族之姓为上之上,第一等;外戚之姓为上之中,第二等;崖、郑等大姓为上之下,为第三等。于是形成唐代李、崔、卢、郑、王五大姓,五姓七家,自持族望,耻与他人为婚。这种情况在《西厢记》就有反映。张生一上台就自报家门:“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先人曾拜礼郭尚书;”崔莺莺出台便声明自己是博陵崔相国之女,老夫人许婚外家侄子郑恒,郑配崔,自然是门当户对,而张君瑞尽管是相当于外交部长高官之后,无奈姓张,并非头等望族,所以恋爱路上困难重重,作者在戏中让“有情人终成眷属,”无疑是对姓氏贵贱与门第高低的一次重型炮击。

姓氏高低之分,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启蒙读物《百家姓》了。此书出自北宋初年一位不为人知的老儒之手。赵乃当朝国姓,理所当然地坐了首位;第二位是强弩射潮的吴越王钱缪之尊姓,钱乃吴越国建立者,尽有两浙十三州之地,于是当了亚军;第三至第八名的,孙李周吴郑王六姓,俱是历妃之姓,帝妃一家,同为皇室,最高贵的前八名,不许他人染指,此书即是按当时政治地位高低排列的。

姓氏贵贱在封建社会还有一种最为明显的表现方式,那就是避讳。前文已述,李唐王朝禁止食鲤,朱明王朝禁止食猪,别的姓哪有如此威风?高贵的姓如此显赫,低贱之于皇上赐给恶人,政敌的虺、蛸、蝮等姓,如同脸上刺了金印一样,其命运之惨则自不待言了。姓氏的贵贱区分并非国粹,象印度的“种姓”制度与罗马的贵族专姓制,朝鲜的“制姓氏”只让史仕宦士族略有之”到颁姓于“八路”,无不是明证。其详情与我国大同小异,在此不一一细言。

人名之贵贱意识远不如姓氏流行广泛,只在一些特权阶层或特殊时期斑见于人。当然,从广义上来讲,在中国几千年专制的历史中,每个人分生于贵贱不同的阶层,教养不同,身份有异,文野程度不同,所命的名常常从其本身即能显其贵贱。如穷苦人家,文化程度有限,替子女命名,只好“猪儿、狗儿”地排下去;念书人肠中灌过墨水,多带希贤、居正、子房、曲径的一套;至于奴婢们的名字则多是“来福、来喜、万儿、秋香”之类;王侯将相的命名当然更有讲究,因为名字一旦定下来,天下人都要尊而避讳的。正因为名字本身是贵贱雅俗的标志,所以常有些家业中兴者改名以适应新的身份,如贩私盐出身的张九四、九五、九六,一旦造反称王,也改名为张士诚、士德、士信了。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话在哪一阶层,大体都有与之相配的名字。因此广义之姓名贵贱,可以说是非常普通的。

避讳是姓名贵贱的强证。在旧社会,命名颇多限制,鲁大夫 讲过五法六避,国君、圣贤、外戚和勋臣的名字明显高人一等,神圣不可侵犯,一旦某字词被他们取以为名,便成了他们的专利,你低他一等,为尊者讳的压力按住你的脑门,与他同名就得改,倘有抵触,必遭罪责。封建官僚名字如何作威作福,可想而知。在封建社会,最尊贵的名字当然是国君、圣贤、外戚和勋臣了。他们的名字往往经过史官绞尽脑汁反复考究而来,用尽人间最贵、最美的字词。如清皇室按精心排的字辈起名从雍正皇帝胤禛开始,分别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阅、增、祺。这种字辈名,“只有近支宗族,才能依此命名,其支派稍远者,命名便不得依此行辈。”又如受汉族人名影响极大的越南,陈朝(1225—1400)帝王世系多以“日”字偏旁或火字偏旁之字为名,即“在天为日,在地为火”,象陈晃、陈

,陈暄,陈旺、陈昊等均是日为偏旁,这些美辞美名一旦被他们选用,别人不仅不能取以为名,而且还要在一切书录口语中加以回避,否则,罪不可恕。笔者在姓名与避讳一章中将有详述。皇族命名不仅选尽之下好辞,而且对一些取以为名后剩下的带有王、霸含义的词也禁止平民使用。《容斋随笔》云:“政和中,禁中外不许以老、天、君、王、帝、 圣、皇等为名字。”许多名中含有这些字的都强行改名。所谓“启疆辟疆,王子之名”也,他们吃剩下的,你也不得觊觎。

如果仅禁几个字倒也罢了,偏偏有些国君有了不正常的业余爱好,象汉王莽就禁止所有的两个字的名字,对于低贱无能、判乱投敌者赏赐二字名以示其罚。王的飞横跋扈也太让人忍受不住了,后来果然被人推下台来。不过,二名贱论却没就此罢休,竟一直持续了三百多年。便是魏晋以后,单名仍较二名多。

地位仅次于皇族名的是溢号和赐名。“命谥之义,取于尊隆”。谥号是便于人们称呼故者用的,立谥与否又标明了死者的地位。已故皇上的谥号最尊,官僚臣属的谥号远不可与之相比,但比起没能获谥号者则要显贵得多,一般平民百姓绝不可能有此殊荣。至于赐名,则有褒有贬,褒者受宠无比,贬者则贱若三滥。象杨贵妃的哥哥杨钊被唐玄宗赐为杨国忠,沙沱族的朱邪赤心因有功于唐而被赐名为李国昌均是嘉奖式赐名。清雍正皇帝继位后,诏令与他争夺帝位的两个弟弟胤禩、胤瑭(衣旁)分别改名为“阿是那”(满语:狗)和塞思黑(满语:猪),则是惩贬式赐名。

赐佳名是皇帝的特别恩惠,凡经赐名的官僚,那名字等于勋衔,高贵无比,人随名贵,平步青云,飞黄腾达指日可待。《能改斋语录》有云:“皇祜中,御笔赐蔡襄字曰君谟,后唱进士第日,有窃以为名者,仁宗怨曰:‘近臣之字卿何得而名之!’遂令改”。字本来不是严格避讳的,出于御赐,也成了专利品。赐佳名之尊,如此威风;赐恶名之贱,则如坠入十八层地狱,百般煎熬却永无出头之日了。

姓名分贵贱,在宋元时期最为猖獗。清人俞曲园曾引蔡氏家谱注曰:“元制庶民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如今在绍兴,仍残有旧习。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六,生子即名为四六;夫二十八,妇二十四,合为五十四,生子即名五四或名为六九。明代勋臣、升平王常遇春,曾祖名曰四三,祖重五,交六六;东瓯王汤和,曾祖名曰五一,祖六一,父七一,均以数目为名。

宋时里巷细民,亦喜以数目为名,但多为十数以内。如有南陈田夫周三,鄱阳小民隗六,符离人从四。又有山阳渔者尹二、张四、崔三、郑小五、陈二等,张士诚兄第九四、九五、九六等等。如此测知,宋时同姓名者必定不少。上层仕族,自己有响当的名号,贱民重不重,关他何事呢?封建王朝的专制制度,完全是全心全意为上层服务的呀!

姓名的贵贱如今已成旧迹,抚今思昔,我们真应该多多珍惜自己名字。否则,面对为此奋斗不息的祖宗,我们怎能不感到问心有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33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18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1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姓氏的来源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撔諗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撌蠑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撌蠑的男女可以通婚,同撔諗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唐太宗的时候──公元627年,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撔諗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

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年。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 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ldt;苏联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呢?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有《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撔諗的论文,文中指出:

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池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33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18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19: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传统文化导读——《百家姓》

    大约在公元627年,唐太宗执政的时候,有位叫高士廉的吏部尚书编成了一本《氏族志》。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百家姓》。北宋初期,杭州的一位书生把最常见的408个姓编成了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阅读和记忆。从此,这本《百家姓》便成了儿童们的启蒙读物,在我国流传很广,影响很深,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我们从《百家姓》中选出了最常见的160多个姓氏,向儿童们介绍了每个姓的起源,并且编写了相应的名人故事。少年儿童读了这本书,可以从中了解到姓氏的起源;读了其中的名人故事,可以大大丰富诸如文学、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以便从小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继承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字能力和写作水平,从而全面、健康地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33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18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1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改《姓氏录》武姓成贵族

武则天做了皇后,先要清除仍有威胁的长孙无忌。她指使许敬宗等人,捏造罪名制造朋党案,然后将长孙无忌牵连进去,把他流放外地,后来许敬宗又逼长孙无忌自尽。长孙无忌集团其他的人也被清除,或杀或流放。武则天终于将最大的对手解决了。

武则天念念不忘长孙无忌说她出身贫寒的话,为了提高威望,为以后秉政做准备,他主持将《姓氏录》进行了修改,提高自己武姓的地位。原来在唐太宗时期,曾经修订过《氏族志》,是太宗命高士廉按照官位高低来制订的。但受魏晋以来重视门第风气的影响,在里面也列了很多官职很低的人的姓氏,而且将武姓排除在外。这让武则天一直耿耿于怀。等把长孙无忌驱逐出京城之后,仅仅两个月,许敬宗便马上请示修订新的《姓氏录》。修成之后的《姓氏录》将武姓列为第一等,其他的则按照官职品位的高低顺序来排列。

高宗因为不满意武则天的专断,就和宰相上官仪商量废掉武则天的皇后,上官仪答应起草诏书。武则天的耳目得知后赶忙报告,武则天赶到后,软硬兼施,说得高宗变了主意,还把责任全推到了上官仪的身上。武则天于是让许敬宗捏造上官仪和已经被废的太子李忠图谋反叛,将上官仪父子处死。高宗的软弱性也是武则天一步步登上女皇宝座的客观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33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18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20: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姓的来历
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姓,与原始的姓并非同一概念,而是包含了古代的姓与氏两方面的内容。 中华民族的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人,以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血缘关系,往往以此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微号,这就是图腾。“图腾”系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中摘要》中明确指出:“图腾一辞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有些图腾,后来转化为人的姓。由于那时的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即一个氏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姓”的造字属于会意,古形体是由“人”和“生”组成,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用“女”与“生”组合成姓字,最早见于秦国该石《诅楚文》,意思是女子所生为姓,生而有姓。因此,中国早期的许多姓,如姬、姒、姜、赢等,都带有“女”字。 氏是姓衍生的分支,出现较晚,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为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氏”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解释为木本,即植物之根;后来转注为姓氏的氏,就是取水之源头、木之根本的意思。 《左传·隐公八年》记有:“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这是说,帝王立有德之人为诸侯,根据他的出生血统赐给姓,分封给他土地并且根据封地命名氏。由此可见,先秦时的姓与氏,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社会职能上说,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姓是决定是否能够通婚的依据,氏则是用来区别贵贱的,正如南宋史学家郑樵《通志·氏族略序》所说:“氏所以别贵贱的,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回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能”。

战国时期,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姓与氏已无什么区别,姓氏成为表明个人及所生家庭的符号,亦即郑樵所云:“三代(即夏、商、周三个朝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见于文字记载正式将姓氏混用的,是西汉时的司马迁,他在《史书》中写秦始皇曰“姓刘氏”。此后,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都是一个意思,即实际是专指姓。尽管如此,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仍然有贵与贱之分,其区分依据就是看有无“地望”,即“以地望明贵贱”。地望,就是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庭,意思是世居某郡,以当地所仰望。 随着姓氏的产生,姓氏之学逐渐兴起。《汉书·艺文志》所裁《世本》15篇,据说系战国时史官所撰,是中国最早系统记裁姓氏来源的典籍。 此后,姓我著作层出不穷,例如:西汉有史游的《急就章》;东汉有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应劭的《风俗通义·姓氏篇》;南朝宋有何承天的《姓苑》,齐有王俭的《姓谱》,梁有王僧孺的《百家谱》、徐勉的《百家谱》;北齐有魏收的《魏书·官氏志》;唐代有官修的《氏族志》,柳冲的《大唐姓系录》,韦述的《开元谱》,柳芳的《永秦谱》,张九龄的《姓源韵谱》,林宝的《元和姓纂》;宋代有无名氏的《百家姓》,邵思的《姓解》,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郑樵的《通志·氏就篇》;明代有吴沈等的《千家姓》,凌迪知的《古今万姓统谱》;清代有熊峻运的《新纂氏族笺释》,任若海的《太平图话姓氏综》,张澍的《姓氏寻源》,等等。这些姓氏书,尽管由于受时代的=阶段的制约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可为今天的姓氏研究提供许多有用的资料。 那么,从古至今中国人到底有多少姓呢?据《半月谈》报道,“中华民族的姓氏多达11939个”。这些姓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几乎都有一番来历,都蕴含着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归纳起来,分门别类,大致有以下十几种来源: 一、以国名为姓氏。夏、商、周三代,尤其是周朝,大小诸侯国遍布神州,有许多国的王族以国名作为姓氏。 二、以邑、亭、乡名为姓氏。邑指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期诸侯封给卿、大夫的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乡、亭都是古代行政区划,秦汉时,大体上十里一亭。每乡约12500户,十亭为一乡。 三、以居住地为姓氏。一般是无封土之人采用这种方式,其中复姓较多,大都表示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四、以先人的名或字为姓氏。 五、以祖上谥号为姓氏。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死后,根据其生平行为褒贬善恶所加的称号叫溢号。 六、以爵位为姓氏。爵位是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 七、以亲属的排行为姓氏。 八、以官职为姓氏。 九、以技艺为姓氏。 十、以德行或著闻之事为姓氏。 十一、因赐姓、避讳而改姓。赐姓即天子、皇帝赐给臣民的姓。避讳,是指凡遇到皇帝或尊亲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 十二、因避仇、避祸而改姓。 十三、少数民族的姓及其改姓。古代北部、西部和西北部的匈奴、鲜卑、羌、氏、羯等少数民族原有的复姓、三字姓、四字姓,经过多次民族融合,有的已改成单姓,和汉族的姓氏融合为一体。 十四、其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33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18

特殊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4-16 19: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领导人对宗族和族谱问题有重要论述
1、孙中山先生说:“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妥加运用。”
2、毛泽东主席1957年在成都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到研究历史时说:“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
3、周恩来总理在全国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与淮安代表座谈时说:“一个爱祖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我经常想家、想家乡。爱家、爱家乡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开始,只有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4、江泽民总书记在参观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时指出“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收集、研究族谱,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研究家谱可增强民族凝聚力,海外华侨都有宗亲会组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寻根问祖之风越来越盛,台湾同胞的祖先96%来自祖国内地。研究家谱,也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5、杨尚昆主席1993年回故里时对家人面谕:“这堂屋里的两块’清白传家’和’四知堂’的匾,是杨家的传统匾额,都是杨家老祖宗杨震传下来的。杨震和’四知堂’的典故,之能得以传为千古佳话,流芳百世,就在于杨震为官一世,清白自守,廉洁奉公。所以你们可要搞好廉政建设啊。”
6、杨尚昆主席1997年回潼南老家时,对族史的编写提出:“写党史写文史写族史都很好,也很重要。……双江的历史,双江杨氏家族的历史,的确值得研究。”
7、2001年2月7日,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指出:“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历来有国家有史、地方有志、族有谱系的优秀文化传统
这一文化传统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兴旺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光辉照耀于全世界。中国人不论走到哪里,都明确说明自己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当今,中国有13亿人口,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启动力。2080年将发展成为发达国家。本世纪内(21世纪)将发展成排名世界前十名的强国。中华民族之所以有如此强劲的力量和迅猛发展之势,是有理论根据的,史学界早就对这一问题有理论分析。即:一个创造英雄的民族,全民族又重视宣传英雄、学习英雄,继承和发展英雄的精神。这样的民族就兴旺、发展,就前途辉煌。中华民族正是英雄辈出的民族,加之有史志谱宣传、论述、推广英雄事迹,因此,中华民族能够大兴旺、大发展。史学界还有另一面的分析:如果一个民族不能创造英雄,特别是对英雄人物不认识、不宣传、不推广、不继承,这样的民族就沦亡。世界上早已有沦亡的民族,如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老民族巴比伦,在右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岸发掘的文化遗址,发现的文物很光彩,但创造这些古老文化的民族后裔是谁?到哪里去了?却找不到了,这个民族沦亡了。还有埃及金字塔是很有名的,但现在居住在埃及的人,却不是创造金字塔古老民族的后裔。


根据以上史学界的理论研究,我认为当代我们应加强姓氏历史文化的研究,总结各姓氏的英雄人物,加以宣传,这是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极好教材,这样可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更要使当代青少年学习高科技知识,这就会使中华民族发展得更强、更好、更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作出更大贡献。也就是说:研究姓氏历史文化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作贡献,这就是我们研究姓氏文化意义之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