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家谱总目》,这部旨在“集存世中国家谱之大成”的鸿篇巨制,目前已征集到家谱目录6万多份。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秋芳说,这与近年来民间修谱、捐谱行为日盛有着密切联系。
修谱倡议得到响应
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家谱一直深藏民间、秘不示人。
到了二十世纪初,由于社会动荡,家谱修纂工作逐渐停止。
解放后,家谱更被视作“封资修”的产物,遭到大规模的毁灭。原有“三十年一修”传统的家谱普遍缺失了两至三代人的记录。
直至八十年代初,中国大陆一些以往宗族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零星的新修家谱。九十年代后,继之而起的是浙江温州、珠江三角洲等一些经济活跃、与海外交往密切的地区。
进入二十一世纪,修谱之风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渐成气候。在这些地区,当族中较有威望、受过一定教育的长者发出“重修家谱”的倡议时,往往得到族人的热烈响应。重修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等到修订完毕,家族会举行隆重的颁谱典礼,由各家成年男子用大红轿子将家谱“请”回家珍藏。
公开家谱展现历史
新修家谱不仅数目可观,在《中国家谱总目》目前征集总数中约占一半左右,而且还出现了不少人性化和研究性的内容。如女性入谱、姓氏探源、先祖传说等。被修谱热潮带动的,还有把家谱捐献给公共图书馆的风气。
“赵”姓是浙江东阳的大族,让69岁的族人赵永伸引以为豪的,不仅是历史上族中出了二十多位进士,而且自2002年后,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公共图书馆都能找到这个家族“源远流长”的象征,即赵氏家谱。“这可是我们主动捐献的”,老人声音洪亮地强调,“大家能在图书馆看到赵氏家族的历史,是我们的光荣。”
世纪之初,由上海图书馆牵头编纂《中国家谱总目》的消息一经传出,许多人主动将自家珍藏的家谱或复印件送至图书馆。许多捐谱人表示,公开家谱能帮助子子孙孙更清楚地了解历史,是场功德无量的事。同时,图书馆良好的技术保存手段也是吸引捐谱人的重要原因。
来源:文汇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