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在明光拍摄《汪道涵》
--------------------------------------------------------------------------------
该片计划拍摄五集,明年初有望与观众见面
2006-11-22
今年12月是汪道涵去逝一周年的日子。为缅怀汪老,让更多的人了解汪老对中国革命和祖国统一所做出的贡献,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联合摄制电视专题片《汪道涵》。11月14日至17日,央视《汪道涵》电视专题片剧组一行6人到明光市拍摄该片,采访了当年跟随汪道涵进行抗日工作的老同志以及与汪道涵老人渊源颇深的皖东作家武佩河。据了解,该片原计划拍摄上、中、下三集,可在采访拍摄过程中获取汪老的故事越来越多,摄制组决定再增加两集,该片计划明年1月份与广大观众见面。
汪道涵,明光市人,自幼生长在明光,在其父汪雨相(清末举人,新文化运动的先行者,现代基础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创办的明光小学、明光中学读书,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回明光老家组织进步青年进行抗日宣传,先后成立“进步青年读书会”、“明光战时服务团”、“抗日剧团”,出版《抗日快报》、《抗日壁报》等,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动员并带领全家及亲友28人投奔延安。1939年5月,汪道涵再次回到明光,任新四军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团长,在盱(盱眙县)来(来安县)嘉(嘉山县)之间做群众工作,组织抗日救亡活动,宣传国共合作、团结一致和枪口对外的统一战线政策。与此同时,在三县边缘地带发展党组织、成立党的抗日武装,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央视来明光拍摄的就是汪道涵在两个不同阶段成长、战斗过的地方的景物和故事。
11月14日上午9点,摄制组一行6人风尘仆仆从北京赶到明光市,刚下车便直奔革命老区明光市自来桥镇投入采访拍摄工作。摄制组每到一处都受到了汪老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为了多拍一点,摄制组每天清晨出发,中午便餐,放弃午休,日落回城。为了让画面尽可能的还原真实,他们徒步进山林,乘小船下湖,爬上农家草垛,力争高质量完成此片的拍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