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46876|回复: 41

大家来统计一下,中国有多少个汪村?

[复制链接]

972

主题

2725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http://www.hskaj.com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62
发表于 2006-3-15 20: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汪村”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8,570篇,用时0.055秒    http://www.baidu.com/s?lm=0& ... &pn=10&cl=3


“古徽州第一伟人”——汪华( 586- 649)

  
   被叶显恩教授称为“古徽州第一伟人”的汪华(公元587年——649年),号英发,出生于古徽州绩溪县瀛州汪村。徽州人由衷崇爱这位乡土伟人。其死后,庙宇祭祀不断,行祠社屋遍布,被尊为徽州的地方神或地域神。在民间,被奉为“汪公大帝”、“花朝老爷”、“太阳菩萨”。
  
    汪华,既是农民领袖,也是国家重臣。宋淳熙间篡修的《新安志》,其中“祠庙”一篇称:“新安之神,讳华,姓汪氏,绩溪人”。据此,汪作为地方神的地位,早在南宋时就以奠定。汪姓,是北方最早迁入徽州的望族之一。其始迁祖为汪文和。近人陈去病在《五石脂》中,追溯徽州汪氏源流时指出:“汪氏源出于汪芒之后。昔禹会诸侯于会稽,防风氏后至,戮之,其骨专车,盖却汪芒也。其国在今湖州山中。楚灭于越,遗黎四窜。汪芒氏入歙,当在斯时,故时号山越。及秦立鄣郡,彼土日辟,汪芒益有所逼迫,而不得不西窜于歙,居今绩溪境内。”汪华自少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失母。九岁为歙县郑村的舅父收留。十四岁拜南山和尚罗玄为师,苦练刀枪弓箭,武艺超群,后应郡府招募加入义军。因平婺源、拓箬岭至宁国府、太平县山道有功,深得将士爱戴。当时群雄割据,生灵涂炭。汪华发动兵变占据歙州,击退官府围剿,相继攻占宣、杭、睦、婺、饶六州,拥兵十万,号称“吴王”。其时正是国家动荡,割据纷战不断,民不聊生之时。而汪华所治之地,十年不见兵戈,百姓得以安生,一派平和景象。汪华得割据之实,为政宽宏,政清人和,且尽力调和土著与移民之间的矛盾,百姓安居乐业,史称“镇静地方,保境安民”。汪华又顺应民意,于公元六百二十二年奏表归唐,使徽州之民省去了战乱之苦。唐王李渊诏嘉其识时务、顺潮流和保六州之功,授予方牧,总管六州诸军事兼歙县刺史,封上柱国、越国公。贞观二年奉诏晋京,授为左卫白渠府,统军事掌禁兵。太宗征辽,汪华留京,任为“九宫留守”。贞观二十三年,卒于长安。汪华死后,徽州一府六县,相继建立了许多汪王(公)庙。宋政和四年(1114年)正式钦定建庙,赐匾额“忠显”,后改“忠烈”。汪华的出生地汪村,于太平兴国五年建汪公庙,该庙宏伟无比,有“小金銮殿”之喻,又称“汪王故城”。该村也以庙得名,俗称“大庙汪村”。由于越国公在徽州一带名望极高,加上后裔人丁兴旺,有“四门三面水,十姓九家汪”之局面,徽州一带祭祀汪公的行祠多得不计其数,久而久之,汪华被渐渐神化,成为当地的地方神。汪生九子,均有赐封,故各地又陆续建有“太子庙”一同祭祀。
  
    汪华的最大功绩,在于保境安民,促进了山越与中原汉文化的大融合。之前,徽州的土著人与南迁的中原衣冠贵族,互为提防,或纠纷不断,或械斗不息。有的为疆界领地,有的为习俗礼仪教化,文化勾通难以超越。汪氏虽为最早南迁望族,但汪华起义以“捍境保民”为口号,深得人心。在与外来兵燹战乱抗争中,域内矛盾迅速化解,客观上促进了两种文化的大融洽。后来汪华归唐之举,又使得徽民得以休养生息,文化教育也随之得到发展。徽州民风,在汪华的推动下得到了空前的净化和统一,为宋元之后的朱子理学风行,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当地山民或“细民”,在官府教化及徽州望族的耳濡目染中得到整合,“礼仪趋于文雅”,中原移民也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在休宁的万安古镇上曾造有一座“吴王宫”,宫中有一对联,评述了汪华的功勋业绩:联曰:“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重千古;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
  
   徽州风情,最久远最重要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祭祀汪华的庙会活动。这一源远流长的庙会,使汪华地方神的地位更加巩固,确实对徽州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汪公大帝塑像,遍布徽州每个行祠社屋,人们无时无刻不蒙受其保佑。许多史籍记载,徽州庙会活动甚多,“以祭祀汪华为最”。其实,徽州人的聪明之处,是借祭祀汪华之神,搭建了一个展示乡土文化的平台。每年的春节前后迎神庙会上,定有汪公大帝的祭祀活动。清人方士庹在《新安竹枝词》中,曾对徽州的迎神庙会作过描述:
  
    “油菜花残麦穗长,家家浸种办栽秧;
    社会会后汪公会,又备龙舟送大王。”
  
    相传二月十五日是汪华的生日。绩溪登源人,为此每年都举办“花朝庙会”纪念。明太祖年间,歙州建汪公总庙于箬岭后,规定凡汪华生日,取一百零八社,各地派出戏班艺人,祭拜汪公。十年为一大庆。农历八月十三日靖阳节,是屯溪人祭祀汪华的节日。在黎阳九公庙(祭汪华九子)前搭台做戏,跑马祭汪公,或组织民间仗鼓队游行。数百年间,徽州民间一代一代地把汪华进行文化包装,加以充实,使得这位“太阳菩萨”更加神化。年复一年,这种民间文化的冲击力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庙会最初只是局限于祠堂中,或围绕着祠堂进行的,旅居在外徽商的积极参与,业余乐仆戏班的出现,使得这种单调的庙会形式很快有了改观。请戏酬神,成为庙会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甚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一种善事。这使得汪公庙会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极大的变化,节日喜庆气氛愈来愈热。大的村,精心搭起了万年戏台。有的准备台柱台板,随时搭台看戏。演员文武竞技,族民其乐融融。经年累月,在偏僻山村普及了一批戏迷,培养锻炼了一批民间艺人,较好地激发了徽州人的文化热忱。这为徽戏的产生和发展,营造了一个极好的天地。庙会的另一活动,就是“赛琼碗”。各家须做供品贡献送到汪公庙敬神示忠。每值户人家要取山珍蔬菜,尽心选料做成祭品摆设。后来便有了“百家攀比,争奇斗艳”,冷盘雕塑年年出新,糕点拼盘各显神通,徽州人又把这项活动做大做活了,创造了大批美食佳肴。这也为徽州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奠定了硕厚的群众基础。
  
QQ:390166960   电话:0559-2354788  2354798 2354088(FA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2

主题

2725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http://www.hskaj.com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62
 楼主| 发表于 2006-3-15 20: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婺源清华镇汪村
汪村.jpg
QQ:390166960   电话:0559-2354788  2354798 2354088(FA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2

主题

2725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http://www.hskaj.com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62
 楼主| 发表于 2006-3-15 21: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安徽祁门---牯牛降功略(简单版)                    牯牛降功略(简单版)
牯牛降为国家级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存有中亚热带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资源。
牯牛降
    牯牛降位于安徽省石台县大演乡境内,古代也曾称“黄山”或“西黄山”,主峰海拔1727.6米,总面积为6700公顷,与黄山、清凉峰同为皖南三大高峰。以雄、奇、险著称.因山体酷似一头牯牛而得名。登临极顶.南望群山连绵.黄山诸峰尽收眼底,北眺长江如练。
    国家级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共分为五大景区,其中主峰景区、奇峰景区、双河口景区、龙门景区等主要景区在石台县境内,各景点特色各异.不愧为天然净土,生态胜景。
交通
    可乘火车到安徽省祁门县,从火车站步行约5分钟到西门口供应站,采短途汽车或者直接包车到历溪古村,约150元/车。
    到观音堂景区可坐祁门长逢汽车站(电话:0559--45121 67)发往赤岭(牯牛降)的车从6:20到14:30每1O分钟一趟,8元/人。   
适宜徒步时间
    牯牛降所在的祁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宜,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与黄山气候类似,来此徒步四季皆宜。如果在7、8月份多雨季节更可以消暑戏水,十分惬意。
路线
第1天
历溪古村→汪村→望牛石→滴水山崖的前人营地   
    从历溪古村出发(提示:如果有时间可先参观历溪村的古建筑王典祠堂),过汪村(提示:下汪村到上汪村,途经爷孙合抱老银杏树处的最后一处人家,从此进山)到达降上人家,这是进山后的最后一个村。不进村继续向上,沿田埂小路走进一片竹林,这是白云庵旧址,在林中朝左手边小路走,上山就基本没有岔路了走到大山顶上可见二丈多宽的防火道,右边前进20多米是望牛石,也可见到顶峰和三十六湾全景,走右边小路则可直通顶峰。约中午到达半山腰的山沟小溪发源地,这里也是此次徒步遇到的最后一个水源——大坑。傍晚到达海拔1400米的滴水石崖传统宿营地,可以在此搭建好营地,然后去主峰看日落和佛光。(提示:进山亦可从附近的观音堂景区进入,走台阶和景区内山路.难度较低,景区门票35元/人。)
第2天
主峰→大瀑布→茶园→历溪古村
  建议早起先到主峰看日出,然后回营地。走回头路约40分钟到历溪方向岔路左拐,走“之”字型陡峭山路下山到大瀑布.继续沿着溪水穿插15公里,约4个小时后回到历溪村,至此走出深山。

  相关电话:区号0559
  祁门县政府  4512549
  祁门县旅游局 4512326
  历口镇政府4571214
  历口镇医院 4571224
  历溪村村委会 4572600
  观音堂景区 4566677
  下汪村  汪建华4564734
QQ:390166960   电话:0559-2354788  2354798 2354088(FA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6-3-15 21: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村庄叫“汪庄”。
河南-汪聚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2

主题

2725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http://www.hskaj.com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62
 楼主| 发表于 2006-3-15 21: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介绍详细点,如省、市、县、乡,有什么特色
QQ:390166960   电话:0559-2354788  2354798 2354088(FA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2

主题

2725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http://www.hskaj.com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62
 楼主| 发表于 2006-3-15 21: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村

--------------------------------------------------------------------------------

日期:2004-11-6 阅读:105次
  
 汪村位于众(氵)川河上游,距呈坎五华里,是呈坎镇第二大村。村中房舍集中,有近2000人口。东临河流,西倚高山,村南有一大坝东西横贯,坝上有数株古枫树。坝的北面是波平如镜的池塘,夏秋时节荷叶满塘,荷花争艳,是避暑垂钓的好地方。村东有一座横跨?川的石拱桥,是通往许村的必经之地。村北高山连绵,山间有一条公路通往四村、官田。到过这里的人都称赞说,汪村是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
  该村建村的历史已无从稽考。据祖辈传说,汪村本来姓“汪”,原来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名曰“上汪村、中汪村、下汪村”,现在上、下两汪村仍存,中汪村早已湮灭,只剩下瓦砾遍地的遗址。汪村现在的主姓已不是“汪”,而是“谢”、“叶”。
    大约在宋代,江、吴、叶、谢四姓次第迁入汪村。江姓刚在上汪村立足,就被接踵而来的吴姓排斥。上汪村中街和后街的石板路就是吴姓人铺就的。吴姓后来亦趋于凋零。1984年,吴姓家族最后一个老女人去世,从此吴姓家族在上汪村绝了“香烟”。而叶、谢两族后来居上,生息繁衍,人丁兴旺,成为当地大姓。尤其是谢姓,约占全村人口的70%。
  据族谱记载:叶氏十世祖得旺公,为避兵乱,于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由南田迁至汪村。而谢氏家族是其廿五世祖三五公于南宋理宗宝祐二年(公元1254年)由富溪(原名曹溪)迁来汪村。算来叶氏家族迁居汪村比谢氏家族早一个多世纪。



  叶、谢两姓同在一个村子居住,相处以礼,长期共存,在宗族观念浓厚的时代殊为难得。叶、谢两姓各立有宗祠社屋,叶氏为“西宝社”,谢氏为“东宝社”。每隔一段时间,谢氏要开庙会,在开庙会时都要把叶氏宗祠里的菩萨请来。两姓人用这种形式增进情谊,和平共处。仅此一端,说明古代徽州人很讲究“相邻美德”。
  谢氏家族不仅立有“东宝社”,还建有谢氏祠堂。祠堂上有一尊高大的塑像,它是汪村谢氏后裔尽人皆知的“宋谏议大夫谢泌”,塑像上方悬挂着御赐匾额。
  谢泌(公元950~1012年),字宗源。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进士,先后任清川、彰明县知县。端拱初(公元988年)迁殿中丞。以献所著文20篇和《古今类要》30卷,应试中书,直史馆。奏请依唐制分图书为经、史、子、集四库,由直史馆分典四部,改变朝廷藏书紊乱状况,受太宗嘉奖,改左正言。真宗即位,迁主客郎中,历知虢、福、襄等州府,迁右谏议大夫,判吏部铨。真宗初,曾上疏,请削苛政,不用小人,开通言路,主张与契丹言和,以求国家安宁,受真宗赞赏。后告老还乡,居住在歙县问政山,死后亦埋葬于此。明代著名文学家宋濂曾有诗赞曰:
                天生豪杰出群伦,宋室兴隆社稷臣。
                千古声名传不绝,凛然遗象耿精神。
  谢氏东宝社正上方及其两边共有14尊塑像,一律金粉敷面。值得玩味的是,右厢排列第一的那尊塑像,不是谢氏宗族的某个名人,而是国人皆知的南宋名将——岳飞。岳飞与谢氏宗族有什么瓜葛呢?
  民间传说,徽州为风水宝地,要出天字号的大人物,可惜岳飞来徽州斩了“龙脉”,破了徽州的风水。从这个意义上说,徽州人似乎不喜欢岳飞。加上呈坎出了个罗汝楫,曾参与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岳飞,使徽州人对岳飞多少有几分尴尬。也许正是罗氏为了文过饰非,故意用了“破坏徽州龙脉”的“唯心论”去蒙骗徽州人?而汪村谢氏家族特别崇拜岳飞,是出于公心正义,还是出于私人恩怨,有意与罗家作对?这要从谢氏另一个名人谢枋德说起。
  谢枋德(公元1226~1289年),南宋诗人,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今属江西)人,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曾为考官,出题以贾似道政事为问,遂被罢斥。恭帝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起用为江东提刑,江西诏谕使,知信州,率兵抗元。城陷后,流亡建阳,以卖卜教书度日。后元朝逼其出仕,地方官强制送往大都(今北京),乃绝食死。文尊欧(阳修)、苏(轼),格调高奇,富有气势;诗伤时感旧,沉痛苍凉。著有《叠山集》16卷。其一生行状,沉痛苍凉,可歌可泣,难道不是和岳飞同抱负,同遭遇,同命运吗?汪村谢氏也许出于宗族的荣耀感,也许出于民族的自豪感,在修祠建社时,把岳飞与谢枋德的塑像同置于大堂之上,供后代子孙缅怀凭吊,永以为训。明朝贤相许国为谢枋德肖像撰词曰:“宋忠臣谢叠山像赞:学通古今,忠贯日月。效劳王家,恪修臣职。呜呼斯人,周之召奭?”
  现在的汪村同40年前的汪村比,已是世易时移,物换人非。上述那些塑像和古建筑在“文革”时期均被毁,村口大坝上的几株历时五百多年的参天巨松没有了,石桥头那棵巨伞般的古红叶树也在“文革”期间被砍。

  汪村在现代史上也有她光辉的一页。解放前这里曾是老游击区。1949年3月下旬,杜维佑(解放后歙县第一任县长)召集歙县、休宁、太平三县工委,在汪村成立了歙县临时人民政府,会址在村民罗巧云(游击队员叶松有之妻)家,当时胡云龙(原黄山市委书记)也在此参加了会议。
QQ:390166960   电话:0559-2354788  2354798 2354088(FA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2

主题

2725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http://www.hskaj.com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62
 楼主| 发表于 2006-3-15 21: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村在线”招来宁波客商


--------------------------------------------------------------------------------

时间:2003-6-18 8:01:00 来源:衢州广电报 阅读46次
   
    这两天,柯城区汪村乡丰家村来了位宁波客商,计划要在这里投资1500万元,征地80亩创办水晶幻彩玻璃装饰板材厂。丰家村村支书老汪说,这个项目的招商引资人,是“汪村在线”。
    “汪村在线”是汪村乡的政府网站。汪村乡政府的老郑说,该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与市广电局下属的衢州信息港网站共建政府网站。只要你打开电脑,点击www.qz123.com衢州信息港,再点击“汪村在线”栏目,你就会对汪村乡的全貌一目了然,并可浏览该乡20多家企业项目概况及招商引资政策。丰家村村支书老汪介绍,宁波客商就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上网看到“汪村在线”才找到丰家村的。自从有了“汪村在线”,村里的几个养殖专业户经常到村民主任小丰家上网查阅各类信息。
    衢州信息港网站工作人员称,与汪村乡共建“汪村在线”是衢州信息港服务基层、服务经济建设的一个尝试,衢州信息港将总结经验、充实内容、美化版面,办好同类网站。
             本报记者小新、通讯员郑建国报道
QQ:390166960   电话:0559-2354788  2354798 2354088(FA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2

主题

2725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http://www.hskaj.com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62
 楼主| 发表于 2006-3-15 21: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塔镇下汪村的张老太103岁了


http://www.zjrb.cn 诸暨网 2005-3-12


    日前,在草塔镇,老太太张罗在暖暖的阳光下,手里拿了件旧衣服正在缝补。见到笔者,老太太就笑了,双眼眯成了一条缝,和脸上的皱纹混为一体。今年,老人家103岁了。
  老太太耳朵有些背,可说起话来,声音非常洪亮,中气十足。
  老太太走路拄着拐杖有些颤颤巍巍,可一进灶间,手脚立刻利索起来。手杖竖在旁边,从篮子里拿出一棵白菜,掰下叶子,放在砧板上,手里的菜刀舞得飞快,另一只按菜的手灵活地退缩,一般的家庭主妇也未必能敌。
  “切菜烧饭都一辈子了,天天在做的呀。”老太太边切边说。老太太22岁的曾孙女告诉笔者,家里有什么菜,太婆就烧什么菜,特别是中午那餐,一定是自己动手。老太太最喜欢烧的是面条和菜泡饭。
  做小辈的怕她身子累坏了,总是和她争做家务,但老太太脾气很倔,不让她烧饭她就发脾气、骂人。
  “她95岁的时候,还一口气筛了150公斤的大米,做了好几个钟头,也不知道腰疼。”老太太70岁的儿媳说,早两年老太太还经常到自家田地种种菜什么的。
  说起养生秘诀,老太太指着桌上果盘里的橘子说:“这个好。”她的家人告诉笔者,老太太每天都要吃点水果,虽然没牙,苹果啊、梨啊,照样吃得津津有味,金橘和橘子则是她的最爱。
  另外,猪肉、鱼头、羊肉也很对她的胃口,其他蔬菜基本样样吃。
  好一点的天气,一般6点钟老太太就起床了,东摸摸西摸摸,扫扫地、做做针线活(曾孙女帮忙穿针线),到亲戚家串门,拄着手杖散散步,一走就是一公里多。
  老太太好赶热闹,年前村里的戏文场场不落下。“他们唱什么我也不大懂,但是热闹啊,我喜欢。”老太太说自己怕寂寞,希望天天有人在跟前陪着聊天。
  谈到愿望,老太太激动地说:“我要多活几年,我要看北京奥运会。”(通讯员 葛 辉)
QQ:390166960   电话:0559-2354788  2354798 2354088(FA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243

回帖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06

贡献奖

发表于 2006-3-15 23: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枋德(公元1226~1289年),南宋诗人,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今属江西)人,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曾为考官,出题以贾似道政事为问,遂被罢斥。恭帝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起用为江东提刑,江西诏谕使,知信州,率兵抗元。城陷后,流亡建阳,以卖卜教书度日。后元朝逼其出仕,地方官强制送往大都(今北京),乃绝食死。文尊欧(阳修)、苏(轼),格调高奇,富有气势;诗伤时感旧,沉痛苍凉。著有《叠山集》16卷。其一生行状,沉痛苍凉,可歌可泣,难道不是和岳飞同抱负,同遭遇,同命运吗?汪村谢氏也许出于宗族的荣耀感,也许出于民族的自豪感,在修祠建社时,把岳飞与谢枋德的塑像同置于大堂之上,供后代子孙缅怀凭吊,永以为训。明朝贤相许国为谢枋德肖像撰词曰:“宋忠臣谢叠山像赞:学通古今,忠贯日月。效劳王家,恪修臣职。呜呼斯人,周之召奭?”
他可是我的乡贤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3-16 00: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