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1-2 10: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岸关系须由冷变暖——评第二次汪辜会晤
历史事件需要沉淀之后,才能发现其中奥秘,才能发现其中底蕴,才能发现其中策略,才能发现其中事件策划者或应对者的动机,应变能力及智慧程度。反观近十年中国外交事务上的努力及近五年的海峡两岸关系的推动中,中国高层领导人以哀兵战略,以合纵连衡战略,极力内促经济改革,外修友邦,营造和平环境,时“硬”时“软”,以求推进两岸关系。
无论在任何国度,政治策划讲究借势,讲究造势,也讲究策略。
六四事件之后,中国民间社会对政权的离心增强。但不久,发生了两项激发中国民族主义情结的事件:一是银河号事件,一是奥运会事件。
银河号事件即是美国有关方面获悉中国货轮装有核材料,要求上船检查引起的。中国官方一再否认,美方仍坚持自己的信息情报准确无误,坚持要在公海里实施检查。接着,江泽民以极其低的低姿态,“郑重”向国际社会声明:银河号上,没有任何违禁核材料。但江的声明无效。
最后,在第三国的代表的陪同下,美国检查人员登上银河号检查,没有检查出核材料,持续喧嚷的美国诸多报纸媒体,便立即不再报道。后来有一种传说,是大陆故意泄露假情报。现无查证。但事发后,江泽民借题发挥,以低姿态博得同情和收揽民心,却有成效。
接着,北京竞选奥运会举办权时,中国造足声势,仅差一票,便输去2000年的机会。客观评论,当时如北京获选对于国际社会来说更为有利,也对于推促中国开放,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有利,也可使激情期待的大陆人民将无法移恨于西方国家。大陆民众会认为奥运精神公正普照。
当时,对于大陆政府当局来说,获选与落选,都是胜利。奥运北京落选,比北京获选,中国政府所获得的政治资源和赢得的幅度还要大。因此,中国官方作足煽情努力,越是险胜,越是能使民众感到来之不易。而越是功亏一篑,越是能使民众感到失落感沉重。
这两次事件的发生和结束,使得极其低落的民意,从谷底回升,也使原来许多拥抱西方价值观念的青年一代的热烈情绪受到挫伤。两次哀兵战略大胜后,中国全球性的外交上的合纵连衡战略也开始悄悄地推行。
中国把古代的合纵连衡术发挥的淋漓尽致。其合纵连衡的战略,是一步步贯彻的,先联俄,联德等,接着联以(以色列),随后联日、联美。同时,不断加强其与所谓第三世界国家的“传统友谊”和“互信合作”。
在一波一波的外交强势中,在所谓的多极世界,力图寻得最高安全度。江泽民访美时,刻意模糊政治形象,似有民主化的倾向,在西方世界获得好感。显见,未来中国还将继续强化的是现代化与民族主义。
最近,英国首相访问中国,布莱尔与朱(金容)基情同老友。英中双方,也将建立“伙伴关系”。英国商界主要领袖随同访大陆,英国将从目前7亿英镑的投资,增加至明年的30亿的投资。今年九月初,朝鲜刚刚向日本试射导弹,以色列国防部长便访问中国。以色列军队的高科技程度仅次于美国。其军队的训练有素、实战能力及强悍精神,亦是举世闻名,至少不亚于美国。以中两国将有什么样的军事交流与合作?更是引人注目。个中内蕴,更有待时间揭晓。
中国的外交战略正在逐步形成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环境,形成世界性的交错的利益关系,互联的关系网络,而中国,正在力图使自己成为此网络的热点,中心和枢纽。
面对中国大陆这样一种全球战略的推动,对海峡两岸关系现状与趋势的评价,必须时时以严肃、深刻的宏观状态研究分析,紧紧相连。
台湾应有清醒的认识,在提供大市场的分享度上,台湾几乎没有优势。对于中国大陆的大市场,西方各国逐利而来,台湾不应该阻挡也不可能阻挡。西方各国在逐大利的同时,很可能牺牲小义小利。在这种大背景下,两岸的冲撞,将是极其危险的。这种冲撞将因不利于正在成形的国际市场格局,而不利于台湾。
可幸得是汪辜会晤,正在避免不利而趋向有利。目前,两岸政府的交流方向大致正确,但两岸政府尚未找到着力点。两岸政府的着力点应该是:同时为海峡两岸人民服务而作努力。其中可资考虑的包括笔者提出的“开辟政治特区,实行两岸政治合作”。
在大陆,台湾的交流合作的障碍中,许多政界人士和研究者认为,障碍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中国大陆目前不是民主社会。二是台湾民意希望保持现状。近年来,台湾走向民主转型后,因矫枉过正,形成过于强盛的民粹主义,追求一端,忽略另一端。简言之,对中国大陆的不信任感。
这里,确实需要做一些分析,台湾朝野,有理由不信任大陆官方,但没有理由不信任大陆人民。取信于大陆人民,是台湾政界人士必须努力的方向。同样,取信于台湾人民,是大陆政界人士必须努力的方向。而哪一方面能在未来十年作扎扎实实的努力,能够同时获得两岸人民的信任,哪一方面就可能大胜。
在剧烈变动的大时代中,政治领袖不应该成为民意的尾巴,而应该是民意的前导,江泽民应该摆脱一党文化的心结,李登辉应该摆脱其强烈的本土文化的心结,远观海峡两岸大政治前景。双方也不应该受制己身的狭隘,成为自我牺牲者。政治领袖的精神引导,在很多时候起决定作用,不仅能使政治领袖在政治冷局和困局中找到扭转前坤的力量,也能带领民众走向辉煌时代。
只有富有民主理想的台湾,只有富有宏观视野的台湾,才不可能成为自己狭隘的观念的牺牲品,台湾,才会不是一个狭长的岛屿,而是中华民族投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起跳台。
当然,在开始之际,双方尤其是台湾一方,考虑到台湾民意的压力,是必须强化态度,强化其立场,以满足民众的普遍性自尊和安全感追求。但面子僵化表述之后,双方迫切想获得的,则是软化的态度和利益。
由此,两岸关系,是必然由冷变暖。
(作者: 汤本,美国学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