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刘伯山研究员主编的《重寻徽州——转型期徽州乡村的民间记忆与民间书写》(以下省称《重寻徽州》)一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收集了十多位民间作者关于传统徽州乡村社会向近代转型的亲历与述闻文章,从不同侧面勾勒这一宏大而具体的历史进程,填补了正统和主流历史学笔触尚不能全面抵达的空白,丰富了历史记忆与书写的方式方法。这些作者中的绝大多数都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正随着岁月推移而渐渐老去,更有四位已然作古,因而组织和撰写这些文章的行为便具有了抢救民间历史记忆的性质,结集成这本书出版就成为了这一抢救行动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为什么选择徽州
传统徽州地处安徽省南部,东邻浙江省,南接江西省,西边和北边则分别是本省辖下的安庆地区和宣州地区,包括治所在歙县的徽州府和歙县、绩溪、婺源、休宁、祁门、黟县六县等大片区域。因为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鲜遭兵燹,风景秀丽,宜于人居,所以成为魏晋以来历朝历代中原世家大族举家外迁、躲避战乱的理想场所。人们聚族而居,与当地土著相融合,农商儒兼举,尚文重教,代代相沿,创造和积累了灿烂的历史文化。这里号称东南邹鲁、程朱阙里,宗族社会繁荣,治理体系完备,被认为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历史形态的重要样本和范本。
到了清朝中后期,伴随着徽商的衰落,尤其是伴随着咸丰同治年间官兵与太平军在这片土地上展开的战争,徽州传统社会日渐衰落,同时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但诚如主编者在《重寻徽州》代前言《徽州传统社会的近代化及其影响》一文所考察的那样,传统徽州社会在向近代化转型的进程中,自然环境反成为接受外来新鲜事物的限制,加之村落结构、宗法制度、传统习性和时局动荡等因素的影响,这一进程发展缓慢,甚至严重受阻,使得社会转型极不充分,结果导致传统一直在延续、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有大量的遗存。文章进而指出:徽州的传统社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典型缩影,其近代化发展的历程尽管是一种区域社会发展的个别,却也能够反映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一般。具体和实态性地研究徽州社会的近代化发展问题,对我们深入和细化了解中国近代社会是大有裨益的。
书中都写了些什么
《重寻徽州》一书共收入20篇文章。按组成来源划分,它们包括有3个部分。一是主编者陆续组织编发在安徽省徽学学会主办的《徽学丛刊》上的稿件,这部分文章计有16篇,涉及14位作者,构成了这本书内容的主体。二是主编者本人撰写的3篇稿件,这部分文章包括:一篇朱子家礼在祁门黄龙口实践的调查报告,一篇20世纪90年代的徽剧外史,一篇对原连续刊发在安徽省政协主办的《安徽文史》上的“我与徽州文书的寻获”系列文章进行再编辑而作的汇总。三是祁门黄龙口村古调唢呐传人提供并记录的乐谱,1篇。文章指向的区域涵盖了传统徽州的一府六县,内容则涉及外来人口的融入、棚民问题、民风民俗、古用器具、理学播迁与渗透、新安医学传承、启蒙教育、徽剧、徽州文书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
一定意义上,传统徽州也是个典型的移民社会。刘子石撰写的《我的家族融入徽州社会始末》一文,梳理了与桐城派创设者之一的刘大櫆共裔的刘氏一支,于清乾隆年间南迁入徽,逐渐融入徽州社会的大致历程,上下200余年,为研究考察外来人口融入徽州和徽州社会转型的一般过程提供了个案来源。刘双根撰写的《程刘两姓取名双根——我的家史》一文,则接续了清乾嘉年间休宁浯田岭驱逐棚民案发生后被逐棚民在徽州的生活史,同样是研究徽州棚民问题的重要资料。
休宁月潭朱氏迁自婺源,六世祖朱举与朱熹六世祖朱绚乃同胞兄弟,始终认同与朱子一脉,崇尚朱子理学。其后人朱世良撰写的《我所知道和调查的月潭朱氏宗族宗法礼教》一文,条列了月潭朱氏宗族的源流、族规家法、祠祭墓祀、兴教倡学、行仁尚义、奉孝守节、乐善好施及月潭村的建会助治等内容,提供了大量清代后期以迄民国的资料。主编者刘伯山带领研究生开展调研完成的《朱子家礼在祁门黄龙口的实践调查》一文,详细考察了此地汪姓族人遵从朱子家礼在通礼、婚礼、丧礼、祭礼等方面的实践,认为朱子家礼体现彰显着孝的精神与和的理念,尽管细微繁琐,迄今犹有强大的生命力。文章还就现时代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儒家文化提出了积极建议。
徽州文书被誉为继殷墟甲骨、秦汉简帛、敦煌文书和明清内阁大库档案之后中国历史文化的第五大发现。主编者刘伯山《我与徽州文书——20世纪90年代徽州文书发现史点滴》一文,叙述其抢救徽州文书的初衷,并选取31组归户文书、依次记录其寻获过程,时间跨度为1994年5月至2000年8月。这些寻获记虽经有后来的文字组织与加工,但主体内容是其寻获文书当时就随手记录并与文书一同存放的,因而体现出最大程度的真实,无不成为整理、归户和研究这些文书的重要参考。
主编者的努力
《重寻徽州》一书的主编者刘伯山研究员本人,即父辈由安庆桐城迁入的徽州人,大学毕业后在徽州工作18年,曾长期担任徽州社科联《徽州社会科学》杂志主编。作为引进人才调入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工作后,又曾长期担任安徽省徽学学会《徽学丛刊》杂志主编。现为安徽省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兼任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院长、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
刘伯山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有意识在徽州民间抢救、收集徽州文书。2001年5月,他将多年收藏的11000余件徽州文书悉数捐献给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设立伯山书屋予以专藏。接着,他带领他的团队,对伯山书屋专藏的这些文书和后来持续收集得来的徽州文书加以归户整理,形成成果《徽州文书》,从2005年开始,陆续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每辑10卷,迄今已出版5辑50卷。其中,第一辑10卷2007年获首届中华优秀图书奖,第一至三辑30卷获2009—2010年度安徽省政府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第四辑10卷获2011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
随着对徽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刘伯山愈来愈感觉到对徽州老人口碑资料的抢救与抢救徽州文书同等重要并更加紧迫。于是他一边继续收集文书,一边访问老人,做起了组织徽州老人撰写亲历与述闻的工作。他与采访对象一起讨论并确定选题,又对这些组织撰写出来的稿件进行细心编辑,最后都加上按语述其来由,一同发表在《徽学丛刊》的“亲历与述闻”专栏里。2014年,他考虑到《徽学丛刊》是安徽省内部资料性刊物,发行面不宽,影响力有限,而这些文章之于徽州社会转型研究又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才萌生出结集出版此书的念头。
作为主编者,刘伯山的编辑思想是一贯的。《重寻徽州》一书,延续了他编辑《徽州社会科学》《徽学丛刊》乃至《徽州文书》时经常性的做法,在每篇文章的篇名页用脚注的方式介绍作者,而在每篇文章的末尾加上长长的“主编后按”,详叙文章组织、写作的过程和可能具有的意义。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增强了编者与作者同在现场的感觉,使编辑者的意图和盘托出,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一方面对于研究者来说,也能因此轻易抓住文章表达的主题和它可能提供的参考价值,便于使用。
不管怎样,《重寻徽州》一书都贯穿着主编者数十年如一日关注徽州、研究徽州、抢救徽州、宣传徽州的满腔热情和使命担当。他在代前言的文章中写道:
徽州社会的近代化虽然没有完成,但她还是毫无例外地跟随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脚步,在20世纪下半纪以后,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并且这一进程,在21世纪以后,步伐急速加快,传统正在遭受现代化的强烈冲击,由之带来的是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正在剧烈转型。……在这样一个转型的大时代里,如何内在有效地完成好过去向未来的交接应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肩负的历史使命责任和社会责任,由之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很多,抢救历史和适应时代变迁这在当下是两个逻辑相连、共时并存的根本选择,并且就紧迫性来看,前者在当下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徽州社会与文化来说,既然它曾被学术界誉为是宋代以后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的标本,则抢救历史、抢救历史文化,对继续保持它的标本价值与地位,进而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探索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结合路径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毋庸置疑,《重寻徽州》一书记述的是转型时期徽州乡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是主编者这一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良好体现。